文质彬彬的林黛玉,为什么会骂刘姥姥为“母蝗虫”呢?

作者&投稿:巴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前世曾是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受天地精华和与雨露滋养,幻化成了“绛珠仙子”。

“绛珠仙子”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在警幻的帮助下来到人间历劫,于是有了我们大家口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林黛玉在红楼梦的前期,完全是孤傲清冷、目无下尘,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一个人。

但令人奇怪的是,刘姥姥二进大观园那次,黛玉却好像丢掉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更是因为把刘姥姥比喻成“母蝗虫”而一度受到读者及观众对她人品的质疑。

关于这件事,笔者倒是觉得,曹雪芹写的这一段故事,“母蝗虫”三个字一出,反而彻底让“绛珠仙子”林黛玉这个人变得更加真实和立体了,不信请看。

作为红楼梦的双女主,宝钗和黛玉都拥有大批的读者粉丝,但与此同时,她们身上也总是存在着许多容易被诟病的点。

林黛玉把刘姥姥比喻成“母蝗虫”,打趣惜春作画不易一幕,一直被诟病为“鄙夷劳动人民、为人尖酸刻薄”的典型;

与之相对应的,薛宝钗偷听到小红和坠儿的对话,灵机一动把颦儿当作“挡箭牌”,一直被很多人定性为她“内心阴暗、表里不一”的罪状……

我想,或许这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曹雪芹刻画的这些女孩子说到底还是人,而不是神。

宝钗“嫁祸”颦儿,是情急之下的一种条件反射,至于她走后小红和坠儿对黛玉的评价和疑心,在那样一种情况下,她很难思虑到那么深的层面;

至于林妹妹逗趣刘姥姥,她能那样明面上说出来,就证明她内心坦坦荡荡,谈不上刻意贬低和侮辱,“母蝗虫”的比喻,更像是抖个机灵,只为轻松一笑……

不过话又说回来,宝钗潜意识喊出了颦儿,多少受到了平时下人们对黛玉评价和讨论的影响,她应该避免的;黛玉对刘姥姥那样一种直观的比喻玩笑,多少体现了一个锦衣玉食的小姐缺乏对底层生活艰辛的了解,她还是太年轻……

这或许就是人性的复杂和幽微之处,也是曹雪芹以“美中不足”四个字来塑造人物的基本原则。“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是这些细节让我们相信了钗黛这类人间女子真真实实地存在,而并非是天上的神仙。



因为刘姥姥的性格太让林黛玉讨厌了,最重要的是林黛玉其实并不是文质彬彬,只不过是因为她身体虚才让你这么觉得。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300字!
答: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心里一定十分悲愤,不然他的文笔不会这样大气,同时他也一定坚信终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祖国,不然他那优美的语句怎会饱含着对家乡的热情。 作者在文中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还用了许多四字短语,使文章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作者对自己家乡的描写十分细致,写出...

一篇1964字文章获奖50万大奖! 是什么样的文章?我想看看!
答:曾记否?林黛玉的气质是“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这是她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滋养而成。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林妹妹不是读书的,是杀猪的。大开杀戒几年后,大家一见林妹妹:哇!你杀猪的气质“杠杠滴”。你是“娇花照水,弱柳扶风”的杀猪匠。可能吗?此为乌龟壳上剪羊毛——...

把所有的成语大全分类告诉我 比如:“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寓言故事...
答:1、描写人物外貌:眉清目秀、鹤发童颜、相貌堂堂、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羞花闭月、倾国倾城、雍容华贵、如花似玉、威风凛凛、弱不禁风、骨瘦如柴、憨态可掬、其貌不扬、蓬头垢面、虎背熊腰、大腹便便、面黄肌瘦、文质彬彬、老态龙钟、身材魁梧、亭亭玉立、西装革履、婀娜多姿、2、描写人物神态:无精打采、容光...

小学语文五年级所有四字词语的归类。急!高分悬赏!
答:聪明人可以理解这句话:若需为之,可令其人不必为之。若必为之,只需借道为之。看明白了吗?

莫言的《忘不了吃》的原文是什么?
答:想这造"吃"的人,必是个既穷又饿的,如果让林黛玉或是刘文彩造这个字,不会是现在这样子。因为他们一天到晚都腹胀得难受,应该是食物乞求他们的口:小姐呀,老爷呀,求求你们吃掉我们吧。由此可见,语言文字确实是有阶级性的,不仅仅是些抽象的符号。 忽然记起,某人给某报写创刊某某周年的贺词时,竟把这张报纸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