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为什么不立宁靖王朱术桂为帝?

作者&投稿:店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说到郑经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的,他在明朝末年对明朝的贡献也还是非常大的,他是郑成功的儿子,各个方面也还是随了他的父亲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是太能理解,那就是郑经并没有立宁靖王朱术桂为帝,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为啥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探究这个问题,要分析郑芝龙、郑成功、郑经这三代祖孙所经历的历史背景,然后,再论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
(1)郑芝龙在少年时投靠母舅到南详,青年时随商船到日本,娶日籍妻子生了两个孩子,后来被推举为拥有武装护航贸易船队的首领。到老年时,更是集亦商亦盗亦官于一身的大富豪,并且拥有装备精良的地方武装。郑l芝龙投诚明廷后,担任海上游击,为消灭海盗,平靖诲疆有功,被封为南安侯。在崇祯朝时,福建闹旱灾,饥民四处流窜,郑芝龙出资迁移这些难民到台湾宝岛躲过劫灾,有救命之恩,深受台民敬仰。
(2)郑芝龙在日本生的长子7岁时回中国,取名郑森,从此深受儒学思想教育。青少年的郑森以嫡长子身份,得到父亲郑芝龙重视,再加上个人的天赋,很快就胜任了要职。此时,正值明朝南京弘光政权又被清军灭亡,明廷皇亲和文武大臣继续南逃聚集福州,其中朱聿键在并郑芝龙|郑鸿逵等拥立为隆武帝,为了依靠郑家军的雄厚实力,隆武帝赐郑家第二代郑森为国姓爷朱成功,期望他把反清复明国事为己任,堪称受命于危难之际,这种信任无疑使他成为与皇室员相同的资质,且手中掌有实际军政大权,国姓爷朱成功前途无量,刽了永历朝时,朱成功继续晋升为延平王,俨然是雄踞中国东南骤域的南明藩王。永历政权最终灭亡后,朱元王章后裔再无人在大陆称帝了。此时朱成功赶走了荷兰侵略者,台湾统治权回到中国人手里,再次成为受苦受难的台湾同胞的大救星,台湾南政权的广宁王。
(3)反清复明大业未成身先逝,国姓爷朱成功撒手西去时,他被南明诸位皇帝的赐姓封候,远不如郑芝龙和他的长子朱成功的个人名望好用,于是,台湾政局不再拥立在台湾担任监国皇室宗亲朱圭延续南明新帝。因为台湾同胞更感恩郑家人,郑氏政权更深得民心。此后国姓爷朱成功,又恢复原姓,史书上的郑成功比曾用名郑森、朱成功更加流芳百世啦!
(4)另外,在崇祯政权被推翻后,那些皇子皇孙个个是浓包,在国难当头,还在搞窝里斗内讧,先后建立的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的南明政权不能同心协力,最终被清廷各个击破,彻底灭亡。南逃福建或台湾的明廷皇室诸藩王,对郑成功这样的实际异姓藩王并不心服,如鲁王朱以海在隆武政权尚在时曾有另图中央的企图,更何况对郑氏呢?所以,郑成功担心军政一元化领导受到影响,只好派朱以海到金门监国了。永历帝被害后,明朝没有现成的朱氏皇帝了,明朝在大陆彻底灭亡了,郑经作为新一代领导者,对精忠报国也有了新的思维,汉族朱家天下消失,汶族郑家天下诞生。可惜政权传到郑克爽,满族爱新觉罗也天下到台湾来了!

郑成功的人物生平
答: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巩固金门、厦门的防御。与此同时,还派遣部将率领舟师两路进击,一...

绝对详细的明朝历史
答:永历十六年五月郑成功病逝后,郑经从厦门来到台湾接手经营,继续沿用永历年号,表面上仍旧奉明监国宁靖王朱术桂为正朔,并于次年从福建迎接朱术桂入台。1663年满清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陷,明郑势力撤退台湾,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郑经接受...

对明朝的看法
答:永历十六年五月郑成功病逝后,郑经从厦门来到台湾接手经营,继续沿用永历年号,表面上仍旧奉明监国宁靖王朱术桂为正朔,并于次年从福建迎接朱术桂入台。1663年满清与荷兰联手进攻金门与厦门,金厦两岛陷,明郑势力撤退台湾,在陈永华的辅政下,抚土民、通商贩、兴学校、进人才、定制度,境内大治。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郑经接受...

明朝末代皇帝
答:崇祯(公元1628年—1644年三月)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朱由检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去世,无子,遗诏立五弟朱由检为帝。时年18岁的朱由检即位,以次年为崇祯元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明亡。同年,清军入关。

南明灭亡很久了为什么到康熙年间连吴三桂这样的人还能响应那么多人反...
答:然而此时南明早已覆灭(1659年8月28日,朱由榔由滇西逃往缅北。),真正打折明的旗号盘踞一方的是郑成功的后人郑经,史称明郑,郑经把控着傀儡明宁靖王朱术桂,吴三桂造反,郑经便趁势攻打厦门.三藩毕竟不是铁板一块,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再加上一个郑经,自己都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在尚可喜,耿精忠...

明朝历史的明郑时期
答:郑成功在南京之战失败后退回金厦,于1661年率军远征荷兰人占据的台湾岛成功,明郑领有台湾,定都东宁(今台湾台南)。其子郑经曾参与三藩之乱,率军参与反攻失利。1683年,清朝康熙帝命施琅为水师提督进攻台湾。施琅大败刘国轩攻克澎湖,给台湾造成极大军事压力,结果郑克塽剃发降清,明朝监国宁靖王朱术桂携...

请问朱棣一脉还有后人吗
答:国姓爷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一部分朱氏宗室投奔了台湾。台湾失陷后,宁靖王朱术桂不愿做亡国奴,自尽殉国。朱术桂无子,经过清朝廷允许,过继了益王朱怡镐之子朱俨珍为嗣子。史书记载,朱俨珍被遣回大陆,并在1693年被清廷安置在了河南开封杞县。朱俨珍的后裔也就定居于此。宁靖王朱术桂有了嗣子,而益王...

明朝朱氏皇族悲惨命运 竟被农民军屠杀所剩无几
答:在台湾失陷时,宁靖王朱术桂不忍做亡国奴,上吊自杀殉国。他没生子,以比他低一辈的益王朱怡镐之子为嗣,取名朱俨珍,当年才七岁。据史书记载,这位朱俨珍被强迁回到大陆后,于1693年被清王朝安置在河南开封府杞县,后裔遂居于此。又据资料表明,宁藩的一部分宗室后裔,明亡后仍留居江西,直到今天...

有谁知道郑成功的事?
答:郑成功每次拜封官员,都请宁靖王朱术桂等明朝宗室在旁观礼,以示尊重体制[14]。郑成功同时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改名为“思明州”,并建造演武亭,以便亲自督察官兵操练。郑成功势力范围示意图[13]1655年九月,清朝定远大将军、郑亲王世子济度率三万大军入闽,会同驻闽清军,准备进攻厦门。郑成功决定放弃已占领的漳州、泉州...

大明朝遗孤是谁?
答:朱慈焕(1633年—1708年),明思宗第五子,康熙四十七年被捕,后以“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为罪名遭处死。 明崇祯帝共生七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五子朱慈焕。明亡后,朱慈烺、朱慈炯、朱慈炤三人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但据后来朱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