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lc定义和原理

作者&投稿:伊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定义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一组用于在网络结点间传送数据的协议。在HDLC中,数据被组成一个个的单元(称为帧)通过网络发送,并由接收方确认收到。HDLC协议也管理数据流和数据发送的间隔时间。HDLC是在数据链路层中最广泛最使用的协议之一,数据链路层是OSI七层网络模型中的第二层,第一层是物理层,负责产生与收发物理电子信号,第三层是网络层,其功能包括通过访问路由表来确定路由。在传送数据时,网络层的数据帧中包含了源节点与目的节点的网络地址,在第二层通过HDLC规范将网络层的数据帧进行封装,增加数据链路控制信息[2] 。
作为ISO的标准,HDLC是基于IBM的SDLC协议的,SDLC被广泛用于IBM的大型机环境之中。在HDLC中,属于SDLC的被称为普通响应模式(NRM)。在通常响应模式中,基站(通常是大型机)通过专线在多路或多点网络中发送数据给本地或远程的二级站。这种网络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那种,它是一个非公众的封闭网络,网络通信采取半双工[2] 。
不同类型的HDLC被用于使用X.25协议的网络和帧中继网络,这种协议可以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使用,无论此网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
在X.25版本的HDLC中,数据帧包含了一个数据包。在X.25网络中,数据在发送前先分成若干数据包,然后由路由器检测网络状况来确定路由,各数据包分别传送到目的节点,在目的节点按照正确的顺序合并为初始数据。X.25版本的HDLC采用点对点通信,通信方式采取全双工方式。这种类型的HDLC能够确保帧的差错释放和正确排序,称为LAPB(链路访问过程平衡)[2] 。
特点
1.透明传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对任意比特组合的数据均能透明传输。“透明”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好象不存在一样。“透明传输”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数据信息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所传送数据信息来说,由于这个电路并没有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可以说数据信息“看不见”这个电路,或者说这个电路对该数据信息来说是透明的。这样任意组合的数据信息都可以在这个电路上传送[2] 。
2.可靠性高。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中,差错控制的范围是除了F标志的整个帧,而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中不包括前缀和部分控制字符。另外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对I帧进行编号传输,有效地防止了帧的重收和漏收[2] 。
3.传输效率高。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中,额外的开销比特少,允许高效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2] 。
4.适应性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能适应各种比特类型的工作站和链路[2] 。
5.结构灵活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中,传输控制功能和处理功能分离,层次清楚,应用非常灵活[2] 。
类型
下面列出了不同类型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及其应用范围。
1.普通响应模式(NRM),应用范围:采用SDLC的多点网络[2] ;
2.链路访问协议(LAP),应用范围:早期X.25网络[2] ;
3.链路访问过程平衡(LAPB),应用范围:X.25网络[2] ;
4.ISDN 链路访问协议-D信道(LAPD),应用范围:ISDN-D信道以及帧中继[2] ;
5.调制解调器链路存取规程(LAPM),应用范围:错误校验[2] ;
功能
帧控制
数据链路上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帧控制功能要求发送站把网络送来的数据信息分成若干码组,在每个码组中加入地址字段、控制字段、校验字段以及帧开始和结束标志,组成帧来发送;要求接收端从收到的帧中去掉标志字段,还原成原始数据信息后送到网络层[3] 。
帧同步
在传输过程中必须实现帧同步,以保证对帧中各个字段的正确识别[3] 。
差错控制
当数据信息在物理链路中传输出现差错,数据链路控制规程要求接收端能检测出差错并予以恢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前向纠错两种。采用ARQ方法时,为了防止帧的重收和漏收,常对帧采用编号发送和接收。当检测出无法恢复的差错时,应通知网络层做相应处理[3] 。
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用于克服链路的拥塞。它能对链路上信息流量进行调节,确保发送端发送的数据速率与接收端能够接收的数据速率相容。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法是滑动窗口控制法[3] 。
链路管理
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终止,控制信息的传输方向,显示站的工作状态,这些都属于链路管理的范畴[3] 。
透明传输
规程中采用的标志和一些字段必须独立于要传输的信息,这就意味着数据链路能够传输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即传输的透明性[3] 。
寻址
在多点链路中,帧必须能到达正确的接收站[3] 。
异常状态恢复
当链路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收到含义不清的序列或超时收不到响应等,能自动重新启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3] 。

HDLC比特填充规则是什么?
答: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0111110011”,则比特填充后的输出为010111110001。HDLC有三种类型,信息帧(I帧)、监控帧(S帧)和无编号帧(U帧)。1、信息帧简称I帧,用于传输有效信息或数据,控制字段为第一位为“0”。2、监控帧简称S帧,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控制字段为第1、2位为“10”,...

网络协议的定义?
答: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不需要关心太多的底层通信协议,只需要了解其通信原理即可。在实际管理中,底层通信协议一般会自动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第三层以上的协议,就经常需要人工干预了,比如TCP/IP协议就需要人工配置它才能正常工作。 忘采纳,谢谢。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几种,分别是如何定义的? 常见的协议有:TCP/...

ppp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PPP采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协议作为在对点链路上分装数据报的基本方法。使用可扩展的链路控制协议(LCP)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用网络控制协议簇(NCP)来建立和配置不同的网络层协议,PPP允许同时采用多种网络层协议。为了建立点对点链路上的通信连接,发送端PPP首先发送LCP帧,以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答:HTTP 工作原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南城吹机 2020-10-09 · TA获得超过19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25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6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在网络的各层中存在着许多协议,它是定义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规则,接收方的发送...

常用的网络协议有哪些?
答:它的工作原理是: 发送数据前 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 ,若空闲 则立即发送数据.在发送数据时,边发送边继续监听.若监听到冲突,则立即停止发送数据.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再重新尝试. 二、进阶篇: CSMA/CD控制规程: 控制规程的核心问题:解决在公共通道上以广播方式传送数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数据碰撞问题) 控制过程包含...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
答:TCP/IP分层(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五层协议 (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每一层的协议如下:物理层:RJ45、CLOCK、IEEE802.3 (中继器,集线器)数据链路:PPP、FR、HDLC、VLAN、MAC (网桥,交换机)网络层:IP、ICMP、ARP、RARP、OSPF、IPX、...

求2011年7月计算机网络原理答案
答:计算机网络四个发展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我国三大网络: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未来发展趋势:宽带、全光、多媒体、移动、下一代网络。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

ISO分几个层次?
答:为了控制的方便,流量控制常常和差错处理一同实现。在广域网中,数据链路层负责主机IMP、IMP-IMP之间数据的可靠传送。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负责制及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 LAPB:平衡链路访问过程 (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 for X.25...

PPP协议的工作原理 - kummer话你知
答:PPP协议为串行链路上传输的数据报定义了一种封装方法,它基于高层数据链路控制(HDLC)标准。 即使使用所有的帧头字段,PPP协议帧也只需要8个字节就可以形成封装。如果在低速链路上或者带宽需要付费的情况下,PPP协议允许只使用最基本的字段,将帧头的开销压缩到2或4个字节的长度,这就是所谓的PPP帧头压缩。 PPP协议有两...

广域网串口封装的协议如PPP,HDLC等跟那些路由协议有什么区别,当然不是...
答:ppp和hdlc是二层帧的封装形式,跟三层的路由协议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