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不被家长重视的情绪会毁了一个孩子的一生吗?

作者&投稿:封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当然相信,因为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我的一个发小,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在他之上还有四个姐姐,而 他们家就有着中国最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我记得小时候去他们家, 他的几个姐姐,吃饭都不允许上桌子,都是几个人端着碗,在隔壁厨房里吃。

所以从小开始,我这个发小就非常受宠,往往他犯了错,父母都不责罚, 但是他姐姐们一犯错,就动不动挨打挨骂。

在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他三姐跟着工厂里的一个混混私奔了,回到那个混混的老家生了孩子,又被赶了出来。后来几经辗转,历经磨难才回到家里。

结果回家后他父母还不让进门,说是丢了家里人的脸。后面还是周围亲戚们看不下去了,才让她进的家。

后来我们去他家看望他姐姐时,就问过他姐姐,为什么那么想不开,就跟着一个混混私奔了呢?他姐姐一句话就让我们明白了。

他姐姐说,以前从来没有被人关心过,不知道被人疼爱的滋味。结果谈了恋爱后,那个混混刚开始对她特别好,她就一下迷失了自我。以为这个混混是真的爱她,结果没想到仅仅是馋她身子而已。

而之后,他姐姐因为有了这次经历,感情基本上就一直没有顺利过,后面又结了两次婚,却又都离婚了,现在带着个孩子,天天在餐厅当服务员。

这就是不被家长重视惹的祸,让一个花季少女,变成现在如祥林嫂般的存在。

而另一个例子,发生在我的班里,之前带过一个学生, 他在班里基本很少说话,为人很内向,成绩也不好。

刚开始他成绩不好,我给他家长一说,他家长在学校办公室就动手打他,而且感觉用力还非常大,一边打还一边骂。我们只能赶紧拦着。

后面经历了几次这种事儿后,我就跟这个孩子聊了聊,毕竟他除了成绩不好之外,平时没有什么别的坏毛病。

用了很长时间,才让他真正开口。 原来这孩子的父母是重组家庭,他是他爸爸和前妻生的孩子,现在基本上每次回家,只能回他奶奶家。

而他爸爸平时很少管他,只是让他好好学,他一旦学不好,就是一顿疾风骤雨般的殴打, 渐渐的,他对他爸爸,只有恐惧与仇恨。

这个孩子最终也没有读完高中,高二升高三的暑假,他拿着他爸爸给他的学费,离家出走了。之后他爸爸报过警,贴过寻人启事,但都于事无补。到现在,五六年过去了,都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过得怎么样。

这两个人都是因为不被家长重视,而导致现在的情况,想想看来,家庭教育是多么的关键,就像我之前写的原生家庭的文章一样,这样的家庭,毁掉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而是整整这一脉人的人生。

试想一下,我发小他的姐姐,现在过得好么?她的孩子同样过得不好!而我那个学生,虽然逃离了他父亲的暴力与漠视,但是谁又知道他以后的人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

所以,我一直说,如果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就不要贸然生孩子,因为稍不注意,可能毁掉的将是整整一脉人的幸福!

首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从小给父母在一起长大,再加上计划生育都是一个小孩子,比较娇惯还是有望子成龙的想法,因为就一个小孩子,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小孩子的压力比较大。

现在好多小孩因为家里面给的压力大,有的轻生有的离家出走等等事情没有少发生。

为什么就是家长的虚荣心比较大,每天攀比其他孩子怎么怎么样了,人自己孩子在家里面抬不起头来,心里压力大。

应该给孩子多多交流,看看孩子喜欢哪方面的,着重的去培养就可以了。您看看华为还有阿里巴巴还有好多商业奇才都是不是什么名牌大学毕业的。

所以做为家长要放平心态给孩子多多沟通!

感谢官方推送问题。

首先,我们要看情绪的背后,当时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被家长重视?我们要看具体情况,这个情绪孩子成长中动力型的还是错误型的。比如,因某一个问题和家长已经不一致,反驳,顶嘴,家长认真孩子挑战了自己的底线去打压孩子,孩子有情绪。或者是孩子看课外书,家长制止不让看与学习无关的书,而闹不愉快,而家长还以为自己做的对。等等等等。这都是成长动力型的,家长需要反思自己,家长有待成长。

其次,父母过于强势,掌控欲比较强,凡事都是听父母的,经常责备孩子,抱怨孩子,把孩子和别人比,孩子也自觉不如别人,这是很可怕的,在外面受了欺负,回来向父母诉苦,反遭到父母说无能之类的。等等等等。这种情况给孩子带来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关注和心理疏导,真的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甚至导致孩子抑郁,焦虑,自残,自杀。

第三,如果是因为孩子犯了严重的错误,比如偷钱,这种原则性的错误该纠正还是要纠正。纠正的同时还是家长觉察孩子为啥偷钱,因为孩子缺钱。适当给些零花钱是很大程度上避免孩子偷钱。

总之,孩子所犯的错,父母的处理方式非常关键。孩子所遇到的困难求助,父母给与的态度和方式很重要。

其实,父母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体验生命的美好和流动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孩子很多时候有情绪都是在说明,他内心不快乐,如果不及时的疏导,孩子心理会有阴影,所以做父母的要多注意孩子的一切动态,让孩子快快乐乐的长大。

这个不是绝对的,要看那样的孩子和那样的家庭呢,对有的孩子会,有的就不一定了。因为每个孩子成长和家庭教育是不同的 ,有的孩子娇生惯养,有的从小不是父母亲自带,父母外出打工已经习惯了,就觉得正常没什么。所以每个家长肯定都会重示孩子,只是每个家庭的因素不同,因此是不一定。

在中国的传统中,孩子并不是真正的人

他们只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是父母的私人“物品”。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父母做到完全重视孩子的感受,是很难的,毕竟人们都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许他们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的原生家庭带给了他们这样的观念。

我的父母,也是如此,我不怪他们,但是我在努力改变他们的想法,在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扶持,得了奖学金,做自媒体挣到了钱,甚至给他们买了礼物,这时,他们才开始重视我的感受。

所以,我认为不被父母重视,并不代表你不能自己闯出一番天地,现在网络、书本上的资源都是极为丰富的,这是一个绝无仅有的时代,知识鸿沟大大减小,不被父母重视,绝不是你怨天尤人的理由。

就像鲁迅说的,“从此以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对的,孩子长大后有些性格的缺陷,很多都是小时候的情绪没有得到父母的注意或者正面的引导,现在的成年人很多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也影响着他的一生,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及时排解疏导他的情绪,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其实现在父母有一个好处是,互联网发达了,知识面相对比上一辈更广,现在的孩子 情感 需求大,但受挫能力弱,这都和家庭教育有关,最快的了解方式就是问问自己,在孩子这个阶段你最需要的是什么,想父母怎么去做,将心比心,你现在就怎么对待孩子就可以了。

我相信。因为孩子心里最重视的是父母,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会让他们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好所以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有的小孩甚至会故意做些出格的事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从而长大后心理会有缺失。

不被父母重视的孩子,这种情绪会毁了孩子的一生,我是相信的。而且如果一个孩子不被父母重视,他会穷其一生去寻找重视感,他会不断试图去恋人、孩子以及周遭的人身上寻找来填补他心中的空缺。


孩子0-6岁的抚养者对孩子而言是最为重视的人。抚养者一般应该是我们的父母,但如果孩子小时候由奶奶抚养长大,那么这个抚养者就是奶奶。


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抚养者给了他足够的重视,那么孩子对自己更加认同,自我价值感就会比较高。不会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也不会轻易被评价所困扰遭受挫折。


而如果孩子在婴儿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么他很可能会变成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会认为自己不配不值得,在人际关系中没有安全感,不够爱自己。未来的成长中会一直寻求被重视。

哪些行为会让孩子觉得不被重视呢?




孩子受不到养育者的重视会怎么样呢?



如何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重视?



首先对婴儿来说,每当她哭泣的时候,养育者都能及时的回应。

当婴儿哭了以后,如果马上有人用一双温柔的手把自己抱起来,喂给自己吃的喝的,给自己换尿布,让自己舒服。就会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有人爱的,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和满足感。

倾听孩子的感受,并给予回应

比如孩子跟你说了他的感受。有的父母在听了后,就会说:“那你为什么不怎么怎么样呢?”,或者“你怎么不小心点?”

这样并不是回应孩子的感受。

正确的做法是要先回应孩子自己听到了,而不是质问孩子。

比如回答:“这样啊”,“是吧”,“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啊!” 然后鼓励他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给予孩子一些建议。

这样做孩子觉得自己的心情被父母理解和重视。

尊重孩子的想法

得不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别人尊重。养育者尊重孩子,让孩子得到认同,就能培养孩子的自信、自爱和自尊。

鼓励孩子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孩子需要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和勇气。

正面的鼓励是孩子充满前行的动力。


总结

有的人会觉得有很多孩子虽然不受父母重视,反而让孩子更加的努力,最后也取得了成就。怎么能说会毁了孩子一生?

实际上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的核心,是一个人快乐的源泉。如果把一个人的内心价值感比作一个瓶子,当瓶子满的时候,就是感觉自己被爱,爱自己也热爱生活。但当我们带着一个空瓶子,就会向外索取,变得缺爱和患得患失,没有成熟的自我价值观。


讲一个身边的例子吧。

出生在村里,我家和邻居家头胎都是女孩子,都是90后,95年-08年是计划生育蕞黑暗的时期,按照规定,头胎是女孩子的,还可以生二胎,但是因为政策问题,我俩七八岁的时候村里还没有发放二胎指标。我们上一年级的那年,邻居家拿到了二胎指标,并且是个男孩子,这是背景。

男孩子生下来以后,比较淘气,昼夜颠倒,白天叫不醒,晚上哭闹不止,邻居家的女主人跟着不能睡觉,成夜气的哭,邻居家的女主人属于能干的女强人,脾气比较强硬,略情绪化,就这样一边亲着小男孩一边骂着长到了小学。

男孩子长大之后,淘气不改,惩治的方法就是扔到大门外,不管怎么哭闹都不开门,除非承认错误、一声不吭为止,这样的情况几乎月月发生。转折点到了男孩子初中,能够反抗了之后,把她妈妈抱起来扔到门外,并且反锁家门为止。这是一个轮回,这个事情并没有多么惊悚和不可思议,只是告诉了我一个事情,所有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最后都会降临在自己身上,哪怕你当时多么多么的生气!

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你对他做过的,最终他也会投射到你身上。



不允许情绪表达的家庭,孩子会过得很压抑,父母别不放在心上
答:父母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威慑力的,当孩子听到父母用这样冷酷的声音和自己说话,他会被吓得停止哭泣。有的父母再遇到孩子哭闹的情况时,他们直接采取了威胁的方式,让孩子有一种意识,那就是爱哭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爱,甚至会被父母遗弃。“我数一、二、三,再哭就把你扔出去!” 这句话是这一类...

父母偏心,不受宠的女儿后来怎么样了?
答:1. 自尊和自信心受损当一个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偏爱或偏心时,可能会导致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损。她可能会感到自己不够重要或不被父母所接纳。这种情况下,建议寻求支持系统,例如与朋友、亲戚或心理咨询师交流,以重建自信和自尊。2. 找到独立和自我肯定的方式不被宠爱的女儿可能会获得更多的独立性,寻找...

家长不让孩子哭会毁掉孩子们,孩子因此被剥夺了什么?
答:情绪被压抑,孩子不敢做真实的自己听到小孩哭,许多家长都说过这样的话:“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不许哭!”“就知道哭,你怎么那么没出息?坚强一点!“哭什么哭,再哭就把你扔在这里了!”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爱哭就是娇气、脆弱、执拗的表现,所以家长们总是想方设法地阻止孩子继续哭泣。关于...

被情感忽视的人别像父母那样
答:你在改变自我时已经比你父母做的更好了。 二、其次,你已经做出改变的情况下: 1、根据我整理的改变方法练习,且已经做出一系列的改变时,孩子可能已感觉到变化,这对他有积极影响。如果孩子没意识到,他只在你拒绝他时做出反应,也不是坏事。 事实是:孩子意识到你更重视自己的需求,他也会开始关注、重视自己的需求。

家长的不良情绪会对孩子的内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当父母的情绪,形成了一定的情绪模式,在情绪模式中,“情绪地雷”容易被引爆。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如果对某人第一印象不好,那么下次见面时,即使对方表现得再好,也难以改变他第一次在我们心中的那个不好的印象。其实人的情绪也一样,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面对相同的事物时就会产生相同的情绪、思维和行动。

家长不稳定的情绪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影响
答:焦虑和不安全感: 孩子会对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感到担忧和不安。他们可能会担心父母的情绪波动,不确定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情感问题: 孩子可能会在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经历情感问题,如焦虑、抑郁和愤怒。他们可能会难以处理自己的情感。社交问题: 家庭不稳定性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他们可能更...

你的情绪对孩子影响多大?不要让你的坏情绪,淹没了孩子的好时光!
答:日常生活,经常会听到有父母抱怨说孩子不懂事、骄纵、反叛。孩子有问题,父母先要思考下是不是跟自己相关。孩子便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假如孩子有以下这些难题,看一下深层原因和你有没有关系?父母脾气暴躁就容易出现孩子的个性误差,因此家长一定要操纵自己的情绪,搞好情绪控制,不能让你的坏心态,淹没了...

孩子情绪失控时家长的反应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你知道该怎么做吗?_百度知 ...
答:心理学家帕蒂·惠弗勒说,当你听到孩子的哭声或沮丧时,孩子会放下那些不好的情绪,变得平静,说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儿童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测试自己是否被接受和关心。关心的孩子会对父母有很强的好感和信任感,会主动与父母沟通合作。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