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灰雀》教案

作者&投稿:印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灰雀》公开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了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体会列宁对灰雀、对男孩的喜爱之情。

  3、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推心,得体的交流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

  2.通过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列宁对男孩的关爱和教育,渗透保护鸟类的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人物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和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题,激发兴趣

  1、讲述蜜蜂引路故事。学生简单叙述。

  蜜蜂引路中,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善于观察,积极思考)

  2、出示列宁照片,请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宁的事。

  学生交流后,教师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是怎样的灰雀吗?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都来这儿散步,和他们打打招呼,可是有一天,列宁发现风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去哪儿了呢?

  板书:灰雀

  二、初读感悟

  1、让学生充分地、大声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先小组交流,再个别交流。理清课文脉络。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列宁和小男孩因为灰雀,而有了这段故事。我们先来看看漂亮的灰雀吧。

  灰雀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回答。(美丽、漂亮、可爱)

  3、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灰雀,找一找,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

  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4、你喜欢灰雀吗?读读课文,从哪儿感受到他招人喜欢。

  带着喜爱的心情读一读:“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5、列宁喜欢这三只灰雀吗?从哪儿看出来。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抓重点词语“每次……都……、仰望、经常”体会。

  四、学习2-10自然段

  自己读读课文3—10自然段,找出描写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

  列宁每天来到这儿,都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他们。可是有一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都没有找到。

  (一)、学习要求。

  师:这时,列宁看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和小男孩说了什么?(要求:默读课文3-10自然段,把列宁说的话划出来,再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怎样?)

  生读,师巡视。

  (二)、列宁爱灰雀。

  1、出示句子“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列宁当列宁发现一只灰雀不见了的时候,他心情会怎样?又会到哪儿去找呢?体验“找遍了……也找不到灰雀”的心情。指导读。

  2、四处找遍了也不见鸟儿踪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自己再读读列宁说的话,体会体会列宁这时的心情。(引导出示列宁的三句问话)

  ①“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关心灰雀)

  ②“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担心灰雀)

  ③“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伤心)

  细细地读一读这些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出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和关心,因为它们都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爱”

  那你再好好地读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一下列宁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读三个句子。

  (三)灰雀哪儿去了。

  1、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被小男孩捉去了)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没有)

  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行不行?可以在有关句子前面打上钩。(板书:灰雀小男孩)

  生自由读,师巡视。

  (1)男孩吞吞吐吐地说:“没看见,我没看见”。

  理解“吞吞吐吐”的意思,说说他当时心理是怎么想的?那你能读好它吗?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为什么他不敢讲?他在害怕些什么?相机板书:占为己有

  谁能读好他此刻的矛盾心情。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的!”

  ①从这儿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②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读出“一定会飞回来的!”。

  板书:知错就改

  (4)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灰雀是小男孩抓了。那么,男孩为什么要抓那只灰雀呢?(因为小男孩很喜欢那只灰雀。)你们觉得是这样吗?

  (5)列宁爱灰雀,孩子也爱灰雀,他们的爱有什么不同?你更赞同谁的爱?为什么?

  小结:老师明白大家的意思了。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孩子爱鸟,把它捉回去,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是真正的爱鸟。

  五、学习课文11-13自然段

  (一)、同学们今天的朗读真不错。那么,灰雀真的如小男孩说的那样飞回来了吗?课文11-13自然段中哪个词说明了这一点?(果然)

  (二)列宁爱小男孩。

  1、男孩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真的把鸟送回了公园。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树下他们又多了一位真正的好朋友。

  2、听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

  列宁为什么不问会说话的男孩,却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呢?

  因为小男孩已经改正了错误,列宁就不再去追究了,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对改正错误的小男孩的爱

  3、学到这儿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孩子。他以一颗宽容之心使孩子改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孩子,也使我们能重新看到这样和谐的画面。

  4、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爱意再来读读课文吧!

  六、体验、升华

  1、(课件演示)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如果现在你就是树枝上那只唱歌的灰雀,你会对(列宁或男孩)说些什么呢?请在我们课文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灰 雀

  (惹人喜爱)

  喜爱 捉

  担心 放

  爱

  列宁 男孩

  (爱鸟爱孩子) (知错就改)




公开课《灰雀》教案
答:1、可是,列宁喜爱的灰雀究竟哪去了?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被小男孩捉去了)课文中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的,你们会不会冤枉了小男孩呀?(没有)那就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这部分课文,把能看出灰雀的消失和小男孩有关的句子一句一句都找出来,并说明理由让我心服口服,行不行?

《灰雀》教案公开课课件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答:教学设计概览 【知识与智慧的交汇】目标明确: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灰雀》中,我们旨在引导孩子们掌握10个生字,书写12个,让每个字词在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不仅追求技能的提升,更重视情感的熏陶,通过深入理解对话,洞察人物心理,让列宁的品质、知错就改的美德,以及对动物的爱护之情,化作孩子...

灰雀教学反思
答:这是我作为坪洲的新老师,开学一周多后在年级组各位热心帮助下连续备公开课《爬天都峰》、《灰雀》,执教《灰雀》,被校长、教研员、各位热心的同仁指点评课以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作为坪洲的教风、学风,张校长真是智慧的! 我不得不承认三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离我们课堂预期的设想真的还很远,在...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6.灰雀公开课课件完美版
答: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新课导入你留心过身边的小鸟吗?你聆听过它们的叫声吗?你知道小鸟也有家吗?让我们跟着列宁,去听一个和灰雀有关的故事吧!资料宝袋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喜欢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也可以笼养观赏。喜欢吃烨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在我...

备课发言稿
答:5、课内比教学第四轮赛课。 6、高效课堂星期一活动 备课发言稿3 尊敬的省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下面,我谈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以及对第5课《灰雀》这篇课文的解读和教学设想。 第一板块,我们对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的整体理解。 本单元教材是讲述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这些名人...

个人课题研究小结
答:2、能积极参与教科室组织的多次理论讲座,参与校内外的听课、评课活动多次,能把课题思想渗透教学中,进行执教:《认识方向》、《分米和毫米》。 3、能认真做好课题资料的积累工作,完成研究课教案2份,听课评课3份,教学反思3份,进行课例研究教学设计、讨论2次,撰写研究课教学实录2篇,撰写研究课评价主评发言稿2篇,进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道六年级容易上语文公开课篇目有哪些
答:五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7、地震中的父与子(2008、11、26星期三上午第一节)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坚定的信念与爱的传递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2、初步感受作者借人物外貌、语言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