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作者&投稿:守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管理学形成的阶段划分~

管理学形成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
工厂管理理论基于科学管理, 以生产管理为主, 旨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 强调工厂应该以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工人则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取代过去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二、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
1、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梅奥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对金钱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满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谐、归属 。
2、既然人是一种社会人,并且在正式组织内部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那么, 管理就必须着眼于社会和人的技能, 在正式群体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群体的社会需要之间达成平衡, 而且应该关注人际关系。
三、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1、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作为组织人来看待。
2、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已成为知识的载体, 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在后现代哲学的影响下, 管理学也向着后现代发展, 企业员工不只是简单的被管理者, 更应该是自我管理者。
3、面对复杂的组织情境,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具有所谓的普遍适用性, 这就要求管理学运用不同的社会历史因子来考察在不同语境下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人被看成是符号动物, 管理学也开始强调人的非理性, 而否认人的理性, 从而形成了后现代管理理论 。

四、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实践性:
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2、社会性:
构成管理过程主要因素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都是社会最有生命力的人,这就决定了管理的社会性;同时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带有生产关系的特征,因此没有超阶级的管理学,这也体现了管理的社会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管理学

A,传统管理阶段。D,科学管理阶段。E,现代管理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是指企业经营者在根据个人的经验和判断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总结提高,使之科学化、系统化而形成的理论。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罗和法国的法约尔。
现代管理阶段是指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直到现在的管理发展阶段。

扩展资料: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它有三层含义: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服务并服从于组织目标。
(2)管理是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就是管理者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的过程。由于这一系列职能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从而使得管理过程体现为一个连续进行的活动过程。
(3)管理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在开放的条件下,任何组织都处于千变万化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环境成为决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主要用途
管理学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管理学

1、工厂管理--古典管理阶段

工厂管理理论基于科学管理, 以生产管理为主, 旨在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科学管理以经济人为对象, 遵循效率至上的原则, 强调工厂应该以制度管理来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 而工人则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取代过去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2、组织管理--当代管理阶段

梅奥的霍桑实验可以说是管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梅奥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认为, 对金钱的需要只是工人想要满足的需要的一部分, 工人的大部分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和谐、归属 。

3、组织间管理--现代管理阶段

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作为组织人来看待。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已成为知识的载体, 知识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知识和技能成了管理的核心问题。

扩展资料: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管理学: 

1、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2、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服务。

3、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从而维持正常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理学



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及其的附属物。
★代表学派:科学管理学派、组织管理学派。
☆学派代表人:泰罗;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
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之父”
法约尔出版《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16)
韦伯《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从行政管理角度对管理的组织进行了深入研究
2.行为科学阶段
对管理过程中人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以求全面、完整地把握人的本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的目的。
★梅奥……霍桑试验:社会人、非正式组织、提高满足度→人机关系学说。
▲关于人的需求、动机和激励问题: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保健、激励。
▲管理管理中的人性问题:
(1)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人性假设
(2)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人性是发展的
(3)关于人际关系:巴纳德的动态平衡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学理论。
3.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孔茨……管理学丛林现象(11个学派)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职能学派):代表人物孔茨。
(2)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巴纳德
(3)系统管理学派
(4)决策管理学派:管理就是决策。
(5)经验学派:认为管理仅仅是企业管理。
(6)权变理论学派:管理方法技术与管理条件环境之间的两个函数变量
(7)管理科学学派:采取数学模型和程序来分析和表述

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管理学形成以前又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直至18世纪)和管理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兴起阶段:二战后初期到1973年,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注重从概念体系上建立比较管理学的理论模式,着重研究如何把先进国家的管理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二)低潮阶段:1973年到70年代末。这一时期由于受世界性石油危机极其触发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研究经费来源枯竭;还有由于比较管理学受当时流行的一般系统论的影响的启迪,而一般系统论的衰退,对比较管理理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高潮阶段:80年代初—?。以四部管理著作:《Z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公司文化》《成功之路》为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些与前两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运用企业文化理论进行比较管理理论研究,并取得重大成果;对企业内部管理要素和方式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并探讨设计了分析内部管理要素的模型,试图为比较研究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的分析工具;研究重点由过去的以概念分析为主转向以实践为主,增加了研究成果的价值。

管理学发展的历史阶段有哪些阶段?
答:(一)科学管理时代 在20世纪初,以弗雷德里克·泰勒为首的管理学者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泰勒提出了著名的“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并倡导实施劳动定额管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出版)成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石,使他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二)工业心理学时代 德国心理学家...

2.1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2.1 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在管理学界,有划分为三个阶段,也有划分为四个阶段。本课程采用四阶段的划分方法,即将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新思想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过产...

试述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答:(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3)管理理论丛林;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

管理理论发展的几个阶段?
答:管理学的四个阶段 综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早期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之前。此阶段虽还没有“管理”这一名词,但已存在着大量的管理思想和实践。第二阶段:古典的管理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至1930年之间。此阶段的特点是以“事”以“物”为中心,研究...

3. 简述管理学思想发展经历的五个阶段,并回答每个阶段的核心代表人物...
答: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它提出,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作为研究管理的出发点,应该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系统管理学派突破了以往各个学派仅从局部出发研究管理的局限性,从组织的整体出发阐明管理的本质,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管理学发展阶段的划分?
答:2、当代管理阶段以梅奥的霍桑实验为标志,管理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梅奥基于社会人假设,认为金钱需求只是工人需求的一部分,更多关注情感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等社会需求。3、现代管理阶段在组织管理理论日益成熟之际,学者们开始关注组织间管理。尽管管理学已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但员工仍被限定在...

管理的阶段?
答:4.现代管理思想阶段 此阶段起源于20世纪四十年代。此阶段是在科学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系统、决策、权变等观点,探讨用各种学科的知识去解决管理问题。在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学经过了三个重要的、具有质的变化的阶段。第一阶段,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第三阶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史
答:在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有关组织、群体和个体间冲突的研究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冲突研究和行为研究的融合促成了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雏形。现代管理阶段:在组织管理理论日趋成熟之时, 学者们注意到: 虽然管理学已经建立在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之上, 但员工却被局限在单个组织中, 并被...

管理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1;在中等机械化程度的企业中,这个比例是 6∶4;在自动化企业中,这个比例是 1∶9。随着脑力劳动者的比例不断增高,人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不可替代性。而且,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均有较大差异,因此管理者掌握必要的组织行为学知识与技能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