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点

作者&投稿:卫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和太阳直射点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什么?~

春分日:3月21日,直射点在赤道之上,运动趋势是北移。 夏至日:6月22日,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运动趋势是开始南移。 秋分日:9月23日,直射点在赤道上,运动趋势是南移。 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运动趋势是开始北移。

北京北纬39°55′48″,东经116°24′0″,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
1、冬至日:
日出07:30, 日落16:30
2、夏至日:
日出4:30 ,日落19:30
3、春分秋分日:
日出6:00,日落18:00。

影响日出和日落时间的因素主要有时区、纬度,以及高度。
1、时区(经度):
由于世界上的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时间,因此生活在不同经度上的人们看到日出和日落有先有后。另外,更改夏令时和冬令时也会影响人们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时间。
2、纬度:
不算赤道,北半球在夏季时(太阳直射),昼长夜短。除去北极(极昼)地区,纬度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同一时间,南半球处于冬季,昼短夜长,除去南极(极夜)地区,纬度越高,日出越晚,日落越早。
另外,地球自转轴与公转水平面有大约67度的倾角,因此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也不相同,这也是影响看到日出和日落时间的一个因素。
3、高度(海拔):
高度也是影响看到日出日落时间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高度越高,看到日出的时间就会越早,日落的时间越晚。

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

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极夜。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

扩展资料:

太阳直射是按照地球的四季变化来说的,由于太阳的自转的移动地球上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和影响。所以,通常说太阳直射是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秋分到赤道。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春至回到赤道。



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 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收割小麦、秋田 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 天气变热,忌连阴 雨,有“荒谷烂麦长玉茭” 之说。秋分,秋季的一半, 此后, 北半球渐短, 夜渐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 归线, 是日交九, 此后天气渐入严寒。

扩展资料

太阳直射是按照地球的四季变化来说的,由于太阳的自转的移动地球上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和影响。所以我们通常说太阳直射是四季变化的主要原因。太阳直射点每时都在向西移动,每小时移过15度经度。春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秋分到赤道。秋分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 ,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春至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复始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也约是365.2422天,称为一个回归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春分:公历3月20-22日交节。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公历9月22-24日交节。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春季过半,气候转暖,昼渐长夜渐短。

夏至是农事很重要的节气,是收割小麦、秋田管理的紧张季节。气温升高,天气变热,忌连阴雨,有“荒谷烂麦长玉茭”之说。秋分,秋季的一半,此后,北半球渐短,夜渐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日交九,此后天气渐入严寒。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是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的时间。春夏秋冬是依照太阳直射地球的直射点的位置来分的而南北回归线是太阳直射地球的最北和最南端。

也就是说太阳能直射到的地方只有南北回归线以内。而赤道正好把它分为两段,一段在北半球,一段在南半球。这样,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即夏至左右)北半球天气比较热,就是夏,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即冬至左右)南半球天气比较冷,就是冬。

当太阳直射既没有太靠近北,又没有太接近南时(即春分或秋分左右)就是春或秋。也就是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在全球全世界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而立春,夏,秋,冬会因地区的不同而改变。



春分每年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0°。夏至每年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每年9月22或23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冬至每年公历12月21或22或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


1、春分是指二十四节气之一,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于公历3月20日或3月21日交节。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


2、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3、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


4、冬至,又称日短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日期:春分日(3月21日),夏至日(6月22日),秋分日(9月23日),冬至日(12月22日)。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春分、秋分在赤道;夏至在北回归线;冬至在南回归线。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秋分,斗指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在公历9月22~24日交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秋分当天日夜时间均等,而后夜愈长日愈短。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



春分,夏分,秋分,冬分,什么时候
答:春分,于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夏至,于每年6月21日或22日。秋分,于每年9月23日或24日。冬至,于每年12月21日或22日。资料拓展: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春分,二十...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分别是几月几号?
答:春分即3月21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即6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秋分即9月23日的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冬至即12月22日的时候,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

地理上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分别是几月几日?
答: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大约为3月20日左右,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时。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夏至: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各是什么时间
答: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春分日 至日
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办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是把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在什么时候?
答:春分时间:每年的3月19日或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时间:每年的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秋分时间: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或24日。冬至时间: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或22日或23日。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各是什么时间?
答: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寒冬到来,该日昼最短、夜最长。先说“春分、秋分”。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昼夜均分”的意思。春分是春天昼夜均分的一天。秋分是秋天昼夜均分的一天。再说“冬至、夏至”。从汉字字面可以解释为“冬天夜长到头了”。夏至可以解释为“夏天昼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是什么时间
答:春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四节气,在3月20日或21日;表示春季中间,昼夜等长。夏至:二十四节气之第十节气,在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热将至,该日昼最长,夜最短。秋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节气,在9月23日或24日;表示秋季中间,昼夜等长。冬至: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二节气,在12月21日或22日;表示...

...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北半球)春分秋分夏至冬
答:春分3月21日昼夜平分;秋分9月23日昼夜平分;夏至6月22日昼长夜短;冬至12月22日昼短夜长。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在春秋时代,就定出四季: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而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

一年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