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作者&投稿:柳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中国古代各名典籍简介~

1、《中庸》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
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主要注本有程颢《中庸义》、程颐《中庸解义》、朱熹《中庸章句》、李塨《中庸传注》、戴震《中庸补注》、康有为《中庸注》、马其昶《中庸谊诂》和胡怀琛《中庸浅说》等。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
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019年2月报道,从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专家释读后发现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

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4、《史记》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5、《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
《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代文史典籍

史书古代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史书的体例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三国志》。 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等。古代史书的体裁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谱写人物和事件。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来源:

论 语--第一部语录体典籍
昭明文选--第一部诗文选集
玉台新咏--第一部专录妇女题材作的诗集
徐霞客洲记--古代游记第一书
古 诗 源--唐前诗歌最佳选本
古文观止--华夏文章第一选本
颜氏家训--古代家训第一书
诗 经--第一部诗歌总集
挂 枝 儿--明代民歌第一书
夹 竹 桃--明代作家创作民歌第一书
品 鉴 部
文心雕龙--古代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诗 品--现存在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
六一诗话--古代第一部诗话体著作
随园诗话--清代影响最大的诗话
小 说 部
三国演义--古代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儒林外史--古代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
水 浒 传--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京本通俗小说--现存最早的宋人话本集
西 游 记--古代神话小说第一书
晏子孙春秋--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红 楼 梦--古代长篇小说第一书
锦 香 亭--第一美女传
聊斋志异--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第一书
希 夷 梦--中国第一部演述梦幻故事的长篇小说
三遂平妖传--古代第一部长篇神怪小说
再 生 缘--古代弹词第一书
瑶 华 传--古代第一部以狐妖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
镜 花 缘--古代长篇杂家小说第一书
岐 路 灯--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
野叟曝言--古代第一部绝妙小说
杂 俎部
水 经 注--集魏晋南北朝地理学大成之巨著
天工开物--古代科技第一书
洛阳伽蓝记--第一部详细记载佛教寺院的文史名著
齐民要术--现存最早的农业百科全书;现存惟一一部古代家庭经济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现存最早的药物学名著
折狱龟鉴--现存惟一一部古代决狱名著;孤本法学经典
黄帝内经--最早全面阐述中医学的名著
金 刚 经--南禅宗主要经典;传世最早有年代可考的印刷品
六祖坛经--祥宗南宗第一经典
山 海 经--古今语怪之祖;小说之最古者
太上感应篇--一部在旧中国影响巨大的宣示因果报应的迷信书籍
孝 经--古代第一部专言孝道的著作
帝 范--古代帝王诫子第一书
考 工 记--先秦科技第一书
永乐大典卦书集萃--古代最为深入人心的卦书总汇
笔 记 部
搜 神 记--古代志怪笔记第一书
世说新语--古代志人笔记第一书
梦溪笔谈--中国科学史的坐标:笔记杂史的第一书
智 囊--第一部辑录古人智慧言行的书籍
容斋随笔--宋人笔记第一书
浮生六记--古代文学史上罕见的以抒情散文笔法写作的自叙传
笑林广记--华厦笑话第一书
史 传 部
史 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战 国 策--第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
汉 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国 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资治通鉴--现存现模和影响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左 传--第一部记事详细的史书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第一部断代体史书:班固《汉书》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梦溪笔谈》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三国演义》罗贯中

最早的历史书:《尚书》(简称:书)
最早的道德行为规范书:《礼记》(简称:礼)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简称:传)
最早的诗集:《诗经》(简称:诗)
最早的字典:《尔雅》
我国地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资治通鉴》;为北宋 司马光 所撰.
我过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是《四库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是 清乾隆 年间篆修的.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答:古代文史典籍主要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其中《乐经》失传,所以一般为五经);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

中国历史上的编年体史书有哪些?
答:1、《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

二十四史的典籍,你都知道哪些?
答:引言:中国的古代历史博大精深,在2000多年朝代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官修的史书也从未断绝过,在每一朝的历史中,都有一部史书用来歌颂当代皇帝的功德以及平民百姓之间的故事,包括一些父慈子孝的传统美德,也包括战争。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二十四史典籍有哪些历史故事。一、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的故事是...

介绍中国历史最全的史书是哪一本?
答:《史记》司马迁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简介
答:《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

什么是《史记》?
答:《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

史记又称什么
答:《史记》,初名《太史公书》,亦称《太史公记》和《太史记》。《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中国一本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
答:最早的历史书:《尚书》(简称:书) 最早的道德行为规范书:《礼记》(简称:礼)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三传》(简称:传) 最早的诗集:《诗经》(简称:诗) 最早的字典:《尔雅》我国地一本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我国地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是 《尚书》 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的编年体通史是...

中国古代著名的史书典籍有哪些
答:史书古代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

中国有哪一些必看古代典籍?
答:《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山海经》《搜神记》《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封神演义》《三遂平妖传》《儒林外史》《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