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文言知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作者&投稿:武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石潭记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古今异义
  1.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  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  古义:听到。闻水声;  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  古义:停留。不可久居;  今义:住。  5.可:  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布:  古义:映。  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7.许:  古意: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  今义:允许。  8.佁(yǐ)然:  古义:呆呆的样子。  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9.清:  古义:凄清;冷清清。  今义:清晰,清净等。
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  (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清:(1)清澈。水尤清冽;  (2)凄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  (2)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出现。下见小潭;  (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  (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  (2)表修饰。卷石底以出;  (3)把。全石以为底。  8.而(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  (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  (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  (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佩环;  (2)环绕。竹树环合。  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  (2)成为。为岩。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形容词,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形容词,像蛇(爬行)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形容词,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12.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3.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  14.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玩乐。
通假字
日光下澈,(“澈”通“彻”,意为:穿过,透过)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祇(只)”,只、仅仅。
二、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4、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
今义:或者。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sì):通“饲”喂养。
食(shí):吃。
7、(策)之不以其道。
古义:马鞭,鞭策。
今义:策划,策略。
五、重点句式
1、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介词结构后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文体介绍: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样的.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 古义:有时,有的人.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辱没。例句: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名词,马鞭子。这里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鞭策,驱使。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特殊句式
  1. 其真无马邪? 反问句
  2.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倒装句)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省略句
  4.策之不以其道 省略句

马说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古今异义
   是 古义:这.例: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 古义:怎么.例:安能求其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例:且欲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不译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不译
   5,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饲 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7,其 其真无马邪: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可译为“恐怕” 鸣知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它的。这里指千里马的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辱: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 尽:吃尽。
2、名词用作动词:
策之不以其道。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作动词,是用鞭子打的意思。
3、数量词用作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日行千里。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使……尽,竭尽。

马说作者及相关常识
答: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 (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 爱莲说 莲--人 托物言志 马说 马---人 托物寓意 二.正音(学生听,注音 划出通假字) 学生...

《马说》教案
答: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 韩愈:字退之……(幻灯片) 3.文体介绍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奇巧而言辨,与现代杂文大体相似 幻灯片展示爱莲说莲--人托物言志马说马---人托物寓意 二.正音(学生听,注音 划出通假字) 学生读,找出错误,结合...

《马说》原文和重点词语,句子整理。
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懂得按照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它嘶叫但不能明白它的意思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关于《马说》的一些相关知识点?
答:(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12)领起全文...

《马说》教案
答:(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马说中所有通假字的意思
答:食 喂养

马说文言文原文
答:·一、注释1 辱:受屈辱2 祇zhǐ:只是,注意:在古文中,“只”译为“只是”,并不是通假字。3于:在。 4 奴隶人:马夫。5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面。 6 骈(pián):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7 骈死:并列而死。 8 槽枥:喂牲口用的槽。9 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

马说经典名句
答:2初中文言文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3、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

马之千里者是什么句式 属于哪种特殊句式
答:《马说》文言知识 特殊句式 1、反问句:其真无马邪?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3、介词结构后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

求《马说》译文!
答: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二、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