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问一下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约束区和一般的施工有什么不同?在钢筋上,还有在人防上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投稿:辛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与底部加强区有何区别 配筋是否一样~

前几位的说法不敢苟同,首先,“约束边缘构件用于抗震等级二级和一级,构造边缘构件用于抗震等级三级和四级”,这种说法非常不妥!!抗震规范规定:一、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墙的其他部位和三、四级抗震墙,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的概念详见抗规。
其次,应搞清楚底部加强区域的概念。底部加强区域是指抗震墙结构底部两层层高、1/8墙肢总高度的较大值且不得超过15米。由此可得出底部加强区的层数范围,个人觉得作者提问是想问边缘构件和底部加强区域竖向分布钢筋的锚固问题,顺便作答:
1、确定了底部加强区域后再核实结构的抗震等级,如果是一、二级的底部加强部位:则绑扎连接的锚固长度为1.2lae,需隔一绑一(接头率不大于50%),相邻连接区段的间隔大于等于500(不是中心距,是最短间隔),但是对预留搭接长度没有要求,大于零即可(类似于水平分布钢筋的绑扎);如果是焊接,则需先预留500,相邻连接区域间隔大于等于500和35d;若果是机械连接,则需先预留500,相邻连接区域间隔大于等于35d。
2、对于一、二级抗震的非底部加强部位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结构,如果是绑扎,则绑扎连接的锚固长度为1.2lae,可满扎而不用需隔一绑一;对于焊接和机械连接,同一、二级的底部加强部位。
3、对于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和和构造边缘构件的纵筋,机械连接和焊接均同一、二级的底部加强部位,有区别的在于绑扎,这里要求先预留500搭接长度,绑扎连接的锚固长度为lle(注意不是lae),再隔一绑一,相邻连接区段的间隔大于等于0.3lle。

这里就会出现一种特殊情况,即一、二级抗震下的底部加强部位(包括其上一层)的约束边缘构件的阴影部分如何施工?个人建议按照更严格的工法施工,即预留500搭接长度,绑扎绑扎连接的锚固长度为lle,隔一绑一,相邻连接区段长度为500或0.3lle的较大值。

这个概念是剪力墙(也叫抗震墙)上的。加强区和非加强区的区别主要是配筋,边缘构件的纵筋、箍筋,墙体分布筋的配筋率要求都不同,此外最小墙厚的要求也不同,加强区的要求更高。一般加强区及其上一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再往上配置构造边缘构件。

延性抗震墙一般控制在其底部即计算嵌固端以上一定高度范围内屈服、出现塑性铰。设计时,将墙体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高度范围作为底部加强部位,提高其受剪承载力,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使其具有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

在高规里有说明。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底部两层高度之和以及建筑总高度的1/10,二者取大值。约束边缘构件是底部加强部位再往上延伸一层。底部加强部位是从地下室顶板算起的,如果嵌固端不在地下室顶板,那么底部加强部位要往下延伸到嵌固端位置。还有现在规范上不叫底部加强区了,都改成底部加强部位了。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高度的确定
答: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上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及墙肢总高度的1/8二者的较大值。(05SG109-3指出,剪力墙包括落地剪力墙和转换构件上部的剪力墙两者)即:分开取加强区高度,不知对否?10.2.5 底部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应符合本规程第4....

想问一下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约束区和一般的施工有什么不同?在钢筋...
答:对于施工来说,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按图施工,人防也是一样,图纸不清楚你就找设计人答疑。底部加强区的范围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4 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4条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什么意思
答:对剪力墙出现塑性铰的部位予以加强。为了保证剪力墙底部出现塑性铰后具有足够大的延性,需要对剪力墙出现塑性铰的部位予以加强,这个部位就称为底部加强区。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什么意思
答: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出现都是有一定范围的,一般情况下单个塑性铰发展高度约为墙肢截面高度。但是为安全起见,设计时加强部位范围应适当扩大。底部加强部位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如下: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宣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部位。2...

高规: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
答:高规: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 7.1.4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10.2.2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取转换层以上两层且不宜小于... 7.1.4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者的较大值。10.2.2 带转换...

想问一下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约束区和一般的施工有什么不同?在钢筋...
答:在高规里有说明。底部加强部位是指底部两层高度之和以及建筑总高度的1/10,二者取大值。约束边缘构件是底部加强部位再往上延伸一层。底部加强部位是从地下室顶板算起的,如果嵌固端不在地下室顶板,那么底部加强部位要往下延伸到嵌固端位置。还有现在规范上不叫底部加强区了,都改成底部加强部位了。

什么是剪力墙的加强部位,如何确定范围?
答:同时,塑性铰区也是剪力最大的部位,斜裂缝常常在这个部位出现,且分布在一定的范围内,反复荷载作用就形成交叉裂缝,可能出现剪切破坏。在塑性铰区要采取加强措施,故该部位成为剪力墙的加强部位。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

什么是剪力墙加强区?
答:抗震设计时,为保证出现塑性铰后剪力墙具有足够的延性,应在适当的范围内加强构造措施,提高其抗剪破坏的能力,由于剪力墙底部塑性铰出现有一定的范围,所以这一段叫做剪力墙的加强区。

土建结构图纸上的底部加强区是什么意思?一般标注五层以下是加强区,和非...
答:这个概念是剪力墙(也叫抗震墙)上的。加强区和非加强区的区别主要是配筋,边缘构件的纵筋、箍筋,墙体分布筋的配筋率要求都不同,此外最小墙厚的要求也不同,加强区的要求更高。一般加强区及其上一层配置约束边缘构件,再往上配置构造边缘构件。延性抗震墙一般控制在其底部即计算嵌固端以上一定高度范围...

底部加强区钢筋的要求
答:1.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10。2.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的截面厚度,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墙无支长度的1/16,且不应小于200mm;其他部位不应小于层高或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