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蜜蜂的资料

作者&投稿:微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关蜜蜂的资料~

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蜜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蜜蜂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

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了解蜜蜂其他蜜蜂蜜蜂总科包括了近 20%的膜翅目昆虫。所谓膜翅目昆虫是指那些频繁变态、长着膜翅以及能够舔弄和研磨的口器的昆虫。蜜蜂总科包括两万个种类,都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其中大部分是独栖的,也有一些正处在群体生活的起始阶段。不过,没有任何一个种类像蜜蜂科的高级蜜蜂那样过着严密的群体生活。蜜蜂科是惟一营社会生活的蜜蜂,其中包括蜜蜂属、熊蜂属和无蛰蜂属。

蜜蜂属
这一属有4种,都是社会昆虫,过群体生活。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通过分蜂增加数量。这一属的蜜蜂都通过舞蹈为同伴指示蜜源地。
印度巨蜂、花蜂和印度蜂都在亚洲栖息,而且都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十分好斗,它们叮蛰是非常可怕的。印度巨蜂在大树枝上筑巢,它们的巢是一排蜂房,长0.75—1米。
花蜂也称为“侏儒”蜂,身体只有蜜蜂的一半大,不过色彩斑斓。它们的巢也只有一排,不过小巧玲珑,宽8厘米、长12厘米。
印度蜂是与蜜蜂最相像的一种蜂。
蜂的4个种类分布在全球各地,它们各有不同的栖息习惯。其中3种在亚洲栖息,它们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喜欢高山生活,它们可以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栖息,这种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菲律宾一带。花蜂栖息地不超过海拔500米,其分布区域与印度巨蜂相同。印度蜂分布在亚洲的广大区域,其中包括中国以及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地区。
第4种就是蜜蜂。这种蜂在西方分布最广。它们栖息在好几个欧洲国家 (西班牙、英国、德国和法国),在这些国家它们还成为驯养的家蜂。它们也栖息在非洲。伴随着殖民运动,蜜蜂也来到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在天然洞穴或人工蜂箱中筑巢,而且也很适应高山生活。

传授花粉
高等植物繁殖的惟一途径是传粉,即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上。风媒植物是由风传粉的,然而80%的高等植物是虫媒植物,也就是说它们依靠昆虫传粉。家蜂承担了65%—95%的虫媒任务,但是最活跃的传粉能手是切叶蜂等独栖蜂。人们认为蜜蜂传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远不止产蜜

天敌和寄生者
蜜蜂是不少天敌的美食,不过任何天敌都不可能因吞食了几只蜜蜂而把整群蜜蜂毁灭。蜜蜂的天敌是燕子、蜂虎、山雀等食虫鸟类。如果冬天十分严寒,绿啄木鸟就会用强有力的喙啄穿蜂巢,啄食闭门过冬的蜜蜂。猛禽中的蜂鹰由于羽毛密实因此不怕叮蛰,它们捣毁蜂巢啄食蜂卵和幼虫。有些昆虫也是蜜蜂杀手,它们叮蛰和杀死蜜蜂。泥蜂就是其中之一。它们长得像大胡蜂,抓住蜜蜂后先挤压腹部取出全部花蜜,然后把蜜蜂残体留给自己的幼虫当粮食。蜻蜓是一种可怕的食肉昆虫,它们也把蜜蜂当作美食。蜘蛛张网捕食蜜蜂,蟹蛛在花冠里设陷阱捕捉蜜蜂,圆网蛛则“守网待蜂”。
另外一些动物则对蜂巢、蜂蜜等蜜蜂的劳动成果感兴趣。胡蜂觊觎蜂巢中储存的蜂蜜,一种叫蜂巢蛾的蝴蝶将卵产在蜂巢内,毛虫则借助弱势蜂群的蜂房结网。一种诨名为“蜂虱”的双翅类昆虫寄生在蜜蜂尤其是蜂王身上,它门迫使受害者吐出食物。最可怕的是由一种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蜂孢子病,还有菌类引起的曲霉病,曲霉病能使蜜蜂的呼吸系统瘫痪和眼睛失明。在哺乳动物中,熊是蜂蜜美食家。

蜜蜂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

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家养蜜蜂一年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据美国报道,蜜蜂为洋葱传粉增产效果甚为明显。养蜂酿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饲养中蜂。目前世界上大约有蜜蜂5000多万群,年产蜂蜜60万吨左右。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一天外出采蜜40多次,每次采100朵花,采到的花蜜只能酿0.5克蜂蜜。采蜜时它们停在花朵中央,伸出管状“舌头”吸取甜汁。回到蜂巢,再将花汁吐在一个空的蜂巢中,晚上再把甜汁重新吸到体内进行酿造,然后再吐出,再吸进去,如此吞吞吐吐,要进行100到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蜂蜜还将花粉带回巢,作为自己的口粮。
人工养殖的蜜蜂大都住在木箱子里,而野蜜蜂则住在墙洞、树洞里。虽然它身体小,却能够飞到几千米以外的地方,去采集百花甜汁来酿造蜂蜜。它怎么知道哪里有花蜜呢?

蜜蜂是一种过集体生活的昆虫,在一群蜜蜂中,有一只蜂王(母蜂)和许多工蜂以及少数的雄蜂。工蜂在蜂群中要算最勤劳的了,它担负着采蜜、侦察、守卫、清理蜂箱和饲喂小蜜蜂等等的工作。

在春暖花开天气温暖的季节,一些做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箱外去寻找蜜源。当侦察蜂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蹈来。你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一种欢乐的表现,其实这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舞两种。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蜂巢不太远,就在巢脾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蜜源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在蜂箱里的蜜蜂,得到了侦察蜂带来的好消息,有的就很快地飞出箱外,按着它所指引的方向飞去。这些外出的蜜蜂吃饱花蜜飞回来以后,也同样地向同伴们跳起舞来,动员大家都去采蜜。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蜜蜂都奔向蜜源,进行大量的采集工作。

春夏季节是鲜花盛开的时期,蜜源最为丰富。这时候,工蜂开始频繁地外出采蜜。它们停在花朵中央,伸出精巧如管子的“舌头”,舌尖还有一个蜜匙,当“舌头”一伸一缩时,花冠底部的甜汁就顺着“舌头”流到蜜胃中去。工蜂们吸完一朵再吸一朵,直到把蜜胃装满,肚子鼓起发亮为止。

在通常情况下,一只工蜂一天要外出采蜜40多次,每次采100朵花,但采到的花蜜只能酿0.5克蜂蜜。如果要酿1千克蜂蜜,而蜂房和蜜源的距离为1.5千米的话,几乎要飞行12万千米的路程,差不多等于绕地球飞行3圈。

采集花蜜如此辛苦,把花蜜酿成蜂蜜也不轻松。所有的工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人们常说“百炼成钢”,而蜂蜜才真正是百炼而成的呢。为了使蜜汁尽快风干,千百只工蜂还要不停地扇动翅膀,然后把吹干的蜂蜜藏进仓库,封上蜡盖贮存起来,留作冬天食用。

工蜂除了调制“细粮”蜂蜜外,还会把采蜜带回来的花粉收集起来,掺上一点花蜜,加上一点水,搓出一个个花粉球,做成蜜蜂们平时吃的“粗粮”。

蜜蜂酿制蜂蜜,不仅为自己准备好了口粮,还为植物传播花粉起到了巨大作用。在为果树和农作物传粉的昆虫中,蜜蜂是绝对的主力军。例如一只蜜蜂一次飞行,能给瓜类带来48000粒花粉,一只蚂蚁只能带330粒。通过蜜蜂的传粉,果树和农作物的产量能得到大幅度的增加。
圆舞

侦察蜂在离蜂巢约50m以内较近的地方采回花蜜时,它返回巢内在巢脾上同伴中间安静地呆一会,慢慢把采到的花蜜从蜜囊里返吐出来,挂在嘴边,身傍的同伴们用管状喙把它吸走。然后,它在一个地方就跳起圆舞,即兜着小圆圈,迅速而急促地一会儿向左转圆圈,一会儿向右转圆圈。离舞蹈蜂最近的几个同伴也急促地跟在它后面爬,并用触角触到舞蹈蜂的腹部。圆舞的意思是蜂巢附近发现了蜜源,动员它的同伴们出去采集。第一批新参加的采集蜂采了花蜜返回蜂巢后,它们也照样跳起圆舞。蜂体上附着的花蜜里含有的花香气味,对它们也是一种信息。

摆尾舞

蜜蜂如果在离蜂巢100m以上较远的地方采到花蜜时,它返回巢内来到巢脾上吐出花蜜后,就跳起8字形的摆尾舞。这种舞蹈既可以指出蜜源的方向,还能指出离蜂巢的大概距离。

如果蜜源位于太阳的同一方向,它在巢脾表面先向一侧爬半个圆圈,然后头朝上爬一直线,同时左右摆动它的腹部,爬到起点再向另一侧爬半个圆圈。如此返复在一个地点作几次同样的摆尾舞,再爬到另一个地点进行同样的舞蹈。它的同伴就知道,出巢后朝着太阳飞就会找到蜜源。如果蜜源位于与太阳相反的方向,它作摆尾舞时,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下。蜜源位于与太阳同一方向但偏左呈一定角度时,它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偏左与一条想像的重力线也呈一定角度。如果蜂箱座北朝南,蜜源位于正南方100m以外,由于地球自转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在一天中随着时间不同而改变。在上午10时,蜜源位于太阳右方的一定角度,这时舞蹈蜂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偏右与重力线呈同样的角度;12时,太阳、蜜源与蜂箱呈一条直线,蜜蜂在直线爬行摆动腹部时,头朝上与重力线重合;16时,蜜源、蜂箱与太阳呈90°角时,舞蹈蜂的头向左偏与重力线也呈90°角。

蜜源与蜂巢的距离和舞蹈动作的快慢有直接关系。距离越近,舞蹈过程中转弯越急、爬行越快;距离越远,转弯越缓,动作也慢,直线爬行摆动腹部也越显得稳重。蜜源距离为100m时,在15秒内,蜜蜂舞蹈的直线爬行重复9~10次;若是500m,重复6次;1000m时重复4~5次;5000m时重复2次;达到10000m时,直线爬行,只有1次左右。

声音信息

人们早就熟悉蜜蜂振翅能发出声音,但蜜蜂能否听到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却是长久以来探讨的问题。1927年弗里希指出,“摆尾舞与圆舞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前者在直线移动时尾部摆动很快,同时发出声音。”“蜜蜂听不出靠空气传播的振荡,但感受物体的振动却极灵敏。”

蜜蜂在进行摆尾舞时产生一系列脉冲声音,频率250~300赫兹,每次发音20毫秒,每秒钟30次,声音是翅产生的,人们听不见。追随的蜜蜂以触角接近舞蹈蜂腹部空气振动最强的地方。基尔希纳和林道尔(Kirchner & Lindauer)指出,舞蹈时发出的声音信号有方向信息,或许还能指示距离。

声音通讯是圆舞和摆尾舞共同的要素。蜜蜂检测空气粒子运动的听觉器,最大的可能是触角梗节上的约翰斯通氏器官(Johnston’sorgan)。依斯阔夫(E.K.EcbkoB)认为,位于蜜蜂头部复眼和后头间的毛感觉器是接受由空气传递的声波的感觉器。
图片见资料处

蜜蜂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实际上养蜂人使用的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

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了解蜜蜂其他蜜蜂蜜蜂总科包括了近 20%的膜翅目昆虫。所谓膜翅目昆虫是指那些频繁变态、长着膜翅以及能够舔弄和研磨的口器的昆虫。蜜蜂总科包括两万个种类,都以花蜜和花粉为食。其中大部分是独栖的,也有一些正处在群体生活的起始阶段。不过,没有任何一个种类像蜜蜂科的高级蜜蜂那样过着严密的群体生活。蜜蜂科是惟一营社会生活的蜜蜂,其中包括蜜蜂属、熊蜂属和无蛰蜂属。

蜜蜂属
这一属有4种,都是社会昆虫,过群体生活。它们分布在全球各地,通过分蜂增加数量。这一属的蜜蜂都通过舞蹈为同伴指示蜜源地。
印度巨蜂、花蜂和印度蜂都在亚洲栖息,而且都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十分好斗,它们叮蛰是非常可怕的。印度巨蜂在大树枝上筑巢,它们的巢是一排蜂房,长0.75—1米。
花蜂也称为“侏儒”蜂,身体只有蜜蜂的一半大,不过色彩斑斓。它们的巢也只有一排,不过小巧玲珑,宽8厘米、长12厘米。
印度蜂是与蜜蜂最相像的一种蜂。
蜂的4个种类分布在全球各地,它们各有不同的栖息习惯。其中3种在亚洲栖息,它们悬空筑巢。印度巨蜂喜欢高山生活,它们可以在海拔2000米的高度栖息,这种蜂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菲律宾一带。花蜂栖息地不超过海拔500米,其分布区域与印度巨蜂相同。印度蜂分布在亚洲的广大区域,其中包括中国以及西伯利亚的一部分地区。
第4种就是蜜蜂。这种蜂在西方分布最广。它们栖息在好几个欧洲国家 (西班牙、英国、德国和法国),在这些国家它们还成为驯养的家蜂。它们也栖息在非洲。伴随着殖民运动,蜜蜂也来到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它们在天然洞穴或人工蜂箱中筑巢,而且也很适应高山生活。

传授花粉
高等植物繁殖的惟一途径是传粉,即雄蕊的花粉传授到雌蕊上。风媒植物是由风传粉的,然而80%的高等植物是虫媒植物,也就是说它们依靠昆虫传粉。家蜂承担了65%—95%的虫媒任务,但是最活跃的传粉能手是切叶蜂等独栖蜂。人们认为蜜蜂传粉所带来的经济收益远不止产蜜

天敌和寄生者
蜜蜂是不少天敌的美食,不过任何天敌都不可能因吞食了几只蜜蜂而把整群蜜蜂毁灭。蜜蜂的天敌是燕子、蜂虎、山雀等食虫鸟类。如果冬天十分严寒,绿啄木鸟就会用强有力的喙啄穿蜂巢,啄食闭门过冬的蜜蜂。猛禽中的蜂鹰由于羽毛密实因此不怕叮蛰,它们捣毁蜂巢啄食蜂卵和幼虫。有些昆虫也是蜜蜂杀手,它们叮蛰和杀死蜜蜂。泥蜂就是其中之一。它们长得像大胡蜂,抓住蜜蜂后先挤压腹部取出全部花蜜,然后把蜜蜂残体留给自己的幼虫当粮食。蜻蜓是一种可怕的食肉昆虫,它们也把蜜蜂当作美食。蜘蛛张网捕食蜜蜂,蟹蛛在花冠里设陷阱捕捉蜜蜂,圆网蛛则“守网待蜂”。
另外一些动物则对蜂巢、蜂蜜等蜜蜂的劳动成果感兴趣。胡蜂觊觎蜂巢中储存的蜂蜜,一种叫蜂巢蛾的蝴蝶将卵产在蜂巢内,毛虫则借助弱势蜂群的蜂房结网。一种诨名为“蜂虱”的双翅类昆虫寄生在蜜蜂尤其是蜂王身上,它门迫使受害者吐出食物。最可怕的是由一种单细胞生物引起的蜂孢子病,还有菌类引起的曲霉病,曲霉病能使蜜蜂的呼吸系统瘫痪和眼睛失明。在哺乳动物中,熊是蜂蜜美食家。

大 蜜 蜂

热带地区的产蜜蜂种之一,药用植物砂仁的理想授粉昆虫。学名Apis dorsata Fabricius 蜜蜂属。又名排蜂。分布于南亚、东南亚以及中国的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和台湾等省区。

形态特征:工蜂体长16—18毫米。体黑色、细长、唇基点刻稀;触角基节及口器黄褐色。上唇、下唇及足色泽较浅,呈栗褐色。前翅黑褐色并具紫色光泽,以前缘室及亚前缘室最深。

生物学特性:随季节不同有明显的迁徙习性。5—8月在高大的阔叶树上筑巢繁殖。繁殖季节在树枝分叉的弯曲处营巢,多离地面10米以上,一群或数群、有时数十群聚集在一棵高大树上。营单一垂直巢脾,暴露于空中。巢脾长0.5—1.0米以上,宽0.3—0.7米以上。呈乳白色而发亮。

黑 大 蜜 蜂

野生的一种产蜜蜂种。学名Apis laboriosa Smith。蜜蜂属。又名喜马拉雅排蜂。

黑大蜜蜂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地区,包括中国西藏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东北部等地。全部腹节均为黑褐色,腹节间有明显的白色绒毛环;胸部、小盾片、第1腹节被黄褐色毛;工蜂体长17—18毫米。常栖息在海拔1000—3500米的岩隙中,有随季节迁移的习性,冬天迁至低海拔地带,夏天飞至高山凉爽地带。是一种经济价值较大的野生蜜蜂资源。

蜜蜂的窝,都是六角形的小房,排列得整整齐齐。 蜂窝这种奇妙的六角形早就吸引人们的注意,为什么小蜜蜂要把窝做成六角形,而不做成五角形,三角形或者四方形呢? 以前,有些学者曾经测量过蜜蜂的蜂窝的尺寸,得到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六角形窝洞的六个角,都有一致的规则,钝角等于109度28分,锐角等于70度32分。后来,经过科学家细致的计算发现,要消耗最少的材料,制成最大的六角形容器 ,它的角度应该是109度26分和70度34分。这与蜂窝的角度仅差2分。原来,蜂窝成六角形是为了利用最少的原料,在有限的空间做成最先进的住宅。后来,事实证明,在其他地方如房屋建筑中,蜂窝夹层式的结构也同样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
关于材料嘛~~~~~~
有的蜜蜂可以用泥来做房子——这在《昆虫记》有此资料
大部分用的是蜂蜡。
还有修补用的蜂胶:蜜蜂采集树胶,混有自己分泌的少量唾液,用于修补蜂箱的缝隙或孔洞,也用于封盖易腐物质,如被蜇死敌害的尸体等。蜂胶具有强烈的杀菌效果,对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蜂胶含有大量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病有很好的作用。来源于不同树种的蜂胶其成分、颜色有很大差别。

有关于蜜蜂的资料.越详细越好
答: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威拉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

有关蜜蜂的资料
答: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蜜蜂属完全变态,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

有关蜜蜂的简单知识
答:1、蜜蜂的介绍:蜜蜂一般体长7—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腰部较胸部、腹部纤细;触角膝状,复眼椭圆形,口器嚼吸式,后足为携粉足;两对膜质翅,前翅大,后翅小,前后翅以翅钩列连锁;腹部近椭圆形,体毛较胸部为少,腹末有螯针。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成蜂体长约2...

蜜蜂资料大全
答: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 。前胸背板不达 翅基片 ,体被分枝或羽状毛 , 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由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 ,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 。全变态 。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

有关于蜜蜂的知识
答: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五:系统地位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六:详细资料 关于蜜蜂的知识有那些?1、蜜蜂(...

有关蜜蜂的相关资料20字。
答: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九大种类。详情如下:蜜蜂的种类主要有小zd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威拉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

有关蜜蜂的资料和讯息
答:蜜蜂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TFnCHUkfM4bmer9NEd4Xm6q7kyGPz_ySAG2n02dUgQk6VX8nZjOR0sRkMP4mys89Q-jn9jngHpugsRYxOyOwuYJEVFGBpUDHXW32H8Yxge (昆虫纲动物) 蜜蜂(Bee/Honey bee)属膜翅目、蜜蜂科。体长8—20毫米,黄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头与胸几乎同样宽。触角膝状,复眼椭...

蜜蜂的知识
答: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编辑本段分类进化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 。但因食性不同 ,形态特征...

三年级蜜蜂的资料
答:蜜蜂指蜜蜂科所有会飞行的群居昆虫,采食花粉和花蜜并酿造蜂蜜。其细胞沉积现象,也是唯一在细胞中有铁矿物沉积现象的真核生物。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种类型的蜜蜂,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源自于亚洲与欧洲,由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带到美洲。蜜...

有关蜜蜂的知识20字
答:蜜蜂为社会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威拉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与东方蜜蜂九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中国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