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为何又叫修波罗蜜?六波罗蜜是指哪些?

作者&投稿:郅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六波罗密~

六度,佛教术语,又名六波罗蜜、六波罗蜜多,简称六度。又称事究竟、到彼岸、度无极、度、波罗蜜、波罗蜜多、播罗弭多,谓菩萨从初住至六住位,以多修习善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智慧”六度万行为筏,度脱于生死苦海,得至究竟涅槃之彼岸。

六度的内容是戒、定、慧三学所摄。

作为佛教名词的波罗蜜

完整的发音音节是波罗蜜多(paramita),梵音“波罗”汉译“彼 岸”,“蜜”译“到”,“多”是语尾的拖音,译“了”。译成汉文合起来是“到彼岸了”。在汉语使用中,也常省掉尾音,就成了波罗蜜。

“波罗蜜多”是有很多的意思, 即是度到彼岸的修行方法有很多, 在小乘佛教有十个波罗蜜; 在大乘佛教比较常说的是为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亦称为六度, 这种翻译,意含六种度我们到彼岸的方法、道路的意思。它们是布施波罗蜜度悭 贪, 持戒波罗蜜度毁犯,忍辱波罗蜜度嗔恚, 精进波罗蜜度懈怠, 禅定波罗蜜度散乱, 智慧波罗蜜 度愚痴。

4)般若

普通话念(bo rou),广州话念“波野”。这是梵文panna的音译。可以译为“甚妙的智慧”。 (如果译为智慧,往往就把它与我们自己所体会的智慧混淆起来了。世智辩聪对于学佛说起来,不是好事,是坏事。佛法把聋子、瞎子、哑巴、精神病,加上世智辩聪列入难于学佛之列。)佛法把智慧分为:世间智慧、出世间智慧,后者才是般若之智。


佛法又将出世间智慧分为闻、思、修三慧。

闻慧是从听闻佛法得来;

思慧是闻解后,再于自己心中详审观察, 如是深一层认识;
修慧是思后更依方法去修禅观,于定慧双运中仔细观察宇宙人生真理。
中国佛教把 闻、 思、 修 三 慧,安在般若上来说,就有: 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
般若波罗蜜,就是以智慧到彼岸。
5)般若心经
要尝一点般若佛法的滋味,推荐读心经。这是中国流传最广的经典之一。很多人能终生持诵。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 陀从开悟成道,到入灭, 说法49年,全部的经论被后人分门别类编辑成《大藏经》。在《大藏经》中的般若部有六百卷的《大般若经》, 总共有640万字。而 268字的《心 经》, 就包含了整部 《大般若经》的精华心要; 所以有群经心藏的意思。

读《心经》有大概两种读法。

一种就是文字解读,因为它是由 佛 教 重 要 的 般 若 名 词 撰 写 而 成, 如果顺藤摸瓜深究义理,广 释 《心 经》, 就串出整部640万字的《大 般 若 经》 了。

另一种,就是不用脑去想,思考其中理论。只是用“心”去读。就是把它背下来,常念。这是我们中国所说的读书百遍,自解其义的做法。在佛教来说,叫熏习。象常点香,身上就有香味了。总有一天,心开慧解,“开窍了”。

这部经有多个翻译版本,其中以鸠摩罗什和唐玄装的版本最风行。其中差异只是一句,一个是“远离颠倒梦想”,一个是“远离一切颠倒梦想”。

历史上的唐僧取经,的确是一路背着这部经做护身符的。当然不是西游记里的《多心经》,是《般若波罗蜜多 心经》。所以从灵异的角度,也颇多人信奉。

波罗蜜的意思是从生死迷界的此岸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这与佛教中追求得修行是一样的。渡彼岸者,由以妄为我,随心四相流转造作恶业,身处苦海而不自知的状态脱离,恢复本有的觉知、慈悲、以及功德,大悲普施疗苦众生无有疲厌。

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尸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羼提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般若即是离妄。何以能离,不住妄心故。

以不住六识故,不著五蕴;不住七识故,离于五蕴,度一切有苦;不住八识故,离一切相,于一切法逮得清净;不住菩提一真如心故,离于身心,了知一真如心性同一切法性,得现清净圆觉。 

菩萨以慈悲不舍众生故,离于身心,不舍身心,善调身心,具足一切善根;不住三昧而能示现诸三昧,不住禅定而能示现诸禅定;由此能入一切众生诸根性欲,为众诊病,随病授药,而无有疲厌。 菩萨不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若离于善根、慈悲而行般若,即非般若波罗蜜,不能至彼岸故。菩萨不离菩提心而行般若。若离菩提心而行般若,即非佛法,为魔行故。

扩展资料:

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佛在多部经中反复告诫切不可断学般若,果报在三恶道。

波罗蜜:如《无量义经》: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在世、若灭度后,得闻是经,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法修行,发菩提心,起诸善根,兴大悲意,欲度一切苦恼众生,虽未修行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自然在前,即于是身得无生忍,生死烦恼一时断坏,即升第七地与大菩萨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六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翻译成中国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何为大智慧?此智慧能断烦恼、能证最上菩提、能解生死之难、能证大果位,是为大!何谓彼岸?此岸即是烦恼、彼岸即是菩提、此岸即是生死、彼岸即是涅槃、大乘菩萨不断烦恼而证菩提、不断生死而证涅槃,在如幻有中,修一切善法、无取、无执、无爱、无染,圆满修学一切佛之功德,虽度脱一切苦难众生,实不见有一众生,虽修学一切善法,实不见一切法,为求一切种智故,然知未有一法名之为一切种智,是为大智慧到彼岸!即般若波罗蜜!
虽行布施,而不见所施之人、也不见施者、中间也不见所施物,一切法因缘生,毕竟空故,此为布施波罗蜜,梵语作檀波罗蜜!
虽持戒清净,纤毫无犯,但深知一切法寂灭相,本无戒可持,也无持戒者,何以故?不见十八界故,我尚不可得,何来持戒之者?此为持戒波罗蜜,梵语作尸罗波罗蜜!
虽行忍辱,而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菩萨观我不可得、我尚不可得,毁辱更不可得,毁辱之人也不可得,何以故?一切法因缘生,如幻如梦,毕竟空故!此为忍辱波罗蜜,梵语作羼提波罗蜜!
虽精进修学一切善法,甚深奢摩他、毗婆舍那,功德之利,乃至长夜不眠,菩萨观此功德,毕竟空寂,也无作者,也无受者,但在如幻法中,为成就一切种智,也令一切如幻众生安住涅槃故修如是行!此为精进波罗蜜,梵语作毗梨耶波罗蜜!
虽行甚深禅定,从初禅乃至到四禅、四空定,灭尽定,菩萨观此禅定,如幻如化,毕竟空寂,何以故?一切法因缘生,无自性,毕竟空故,此为禅波罗蜜,梵语作禅那波罗蜜!
如上一切波罗蜜,皆因大智慧之所成就,故名之为智慧波罗蜜,亦名慧波罗蜜!
菩萨为成就一切种智故,广行圆满如上六波罗蜜,始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圆满成佛

佛说了义般若波罗蜜多经
  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当知,诸有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当于诸法如实了知,诸有所作离一切相。”
  是时,尊者舍利子,合掌恭敬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言,诸有菩萨摩诃萨,乐欲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行者,云何了知诸法自性?于诸所作云何离相?”
  佛言:“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圆满相应胜行,及于诸法离所作相者,当了诸法住无所住,即能圆满相应胜行。
  “复次,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于诸法中行施行者,无能施、无所施、施无所得;若如是者,即能圆满施波罗蜜。又复修习诸戒法者,无能持、无所持、无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圆满戒波罗蜜。又复修习忍辱法者,于诸法中,无所动转,离诸起作;若如是者,即能圆满忍波罗蜜。又复当于相应行中精进修习,若身若心,无有懈倦,无起作相;若如是者,即能圆满精进波罗蜜。又复于诸法中,无有散乱,离所得相;若如是者,即能圆满定波罗蜜。
  “舍利子,若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安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者,应当圆满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法。又复观想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四禅定法、四无量法、四无色定法、八解脱法、九先行法、九想法。何名九想?所谓内法想、尾布野迦想、离赤想、离青想、尾佉祢多想、无住想、离散想、无热恼想、离饮食想,如是名为九想法。又复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戒、施、天等想,离烦恼想,念生灭想,念无常、苦、无我等想,念诸世间不究竟想,念苦智想、集智想、灭智想、道智想、尽智想、无生智想、法智想、无我智想、和合智想、如实智想,语言分别想、离语言分别想,未知、当知根想、已知根想、具知根想,不净想、清净想,奢摩他、毗钵舍那想,三明想,四了知想,四无畏想,五神通想,六波罗蜜想,七种住心想,八大人法想,九众生住想,如来十力想,十八不共法想,大慈想、大悲想,乃至一切智智想,于如是等法当作如是想。又复诸菩萨摩诃萨,乐欲圆满一切智、一切种智者,当于般若波罗蜜多如实观想。又复若欲圆满道相智、一切相智,了达一切众生心行相等,断除一切众生诸杂染者,应当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胜行。
  “舍利子,如我上说诸法想门,菩萨摩诃萨当如是学。”
  尔时,尊者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当断何法?”
  佛言:“舍利子,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断除十种疑惑。何等为十?所谓有性疑、无性疑、诸法差别疑、毁谤疑、一法疑、多法疑、同异疑、上品疑、如名疑、如名义疑。此等十疑,应当除断。若如是者,即菩萨摩诃萨于一切相悉无所观。以相无所观故,名亦无所观,般若波罗蜜多亦无所观,诸行无所观,色无所观,受、想、行、识皆无所观。何以故?色自性空,空离性故。色体即空,离色无别空;空体即色,离空无别色。是义云何?名分别色。
  “舍利子当知,色法自性,不生不灭,非染非净——彼名自性,亦非缘法——离诸疑惑,无所从来,亦无所住,如实所生,离三际故,色法如是;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菩萨摩诃萨,于诸名、相皆无所观,以无所观故而无所入;无所入者,即能圆满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胜行。”

波罗蜜就是【到彼岸】的意思,到彼岸,就是修解脱法的意思,你要到彼岸,你就要划船,要方法,要修行,要实践。

方法与实践的内容,就是六波罗密。六波罗密又可简化为定慧法门,一切修行,为了不动,心性不动才能解脱,不动修法,即是无修之法,并不是不修!不动即是修!要动容易,不动却很难!心不动更难!心有所动,即是魔,所以魔人,证不了佛!魔者心有所迷,心有所取,心有诸相,心有人我,心有计度,心有所念,心有杂秽,心有所动!故证不了自心不生不灭!不吃不喝不睡不想不动不死,无身为身,心空一如的清净境界!

六波罗蜜是指:檀那波罗蜜(布施)、尸罗波罗蜜(持戒)、羼提波罗蜜(忍辱)、毗离耶波罗蜜(精进)、禅那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智慧)。

波罗蜜:波罗是彼岸的意思,蜜是到的意思。意思就是到彼岸。
般若:这个词我们汉语中没有能确切表达出来的,它涵盖的内容更多,故而经典中遵循多义不翻,皆用音译。汉语中最接近的词,应当是智慧。
般若波罗蜜:可以当做到达彼岸的大智慧。
我们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轮转生死苦海,烦恼痛苦生死纠缠无量,难以自拔。我们学习佛法的目的,就是远离这一切的烦恼痛苦生死纠缠,到达解脱自在的彼岸。故而需要修行才能到达彼岸。
如何修行能到彼岸呢?修行六度万行,也就是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是指:檀那波罗蜜(布施)、尸罗波罗蜜(持戒)、羼提波罗蜜(忍辱)、毗离耶波罗蜜(精进)、禅那波罗蜜(禅定)、般若波罗蜜(智慧)。

般若波罗蜜翻译就是大智慧到彼岸,修行主要就是修大智慧,此智慧能断烦恼、能证最上菩提、能解生死之难、能证大果位,是为大!

六波罗蜜是指:

  1. 檀那波罗蜜(布施)

  2. 尸罗波罗蜜(持戒)

  3. 羼提波罗蜜(忍辱)

  4. 毗离耶波罗蜜(精进)

  5. 禅那波罗蜜(禅定)

  6. 般若波罗蜜(智慧)

六波罗密又可简化为定慧法门,一切修行,为了不动,心性不动才能解脱,不动修法,即是无修之法,并不是不修!



修行为何又叫修波罗蜜?六波罗蜜是指哪些?
答:波罗蜜的意思是从生死迷界的此岸到达解脱涅槃的彼岸。这与佛教中追求得修行是一样的。渡彼岸者,由以妄为我,随心四相流转造作恶业,身处苦海而不自知的状态脱离,恢复本有的觉知、慈悲、以及功德,大悲普施疗苦众生无有疲厌。六波罗蜜,菩萨欲成佛道应当修行的六种行持。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

六波罗蜜指什么意思?
答: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佛在多部经中反复告诫切不可断学般若,果报在三恶道。六波罗蜜 一、布施波罗蜜 有三种布施,财布施、无畏布...

六波罗蜜是什么意思?
答: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佛在多部经中反复告诫切不可断学般若,否则果报必定在三恶道。如《妙法莲华经》:“为求声闻者说应四...

六波罗蜜指什么?
答: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菩萨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菩萨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佛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佛经中关于布施波罗蜜的记载:《大方等大集经》:菩萨修行檀波罗蜜时。不爱之物持用惠施。所爱财货贪吝不舍。爱者则施恚者不与。分别受者及以财物。若有分别如是...

佛陀的六度波罗蜜
答: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了生死轮回,到达没有生死之彼岸,称为波罗蜜。发菩提心者,必须修种种的六度万行,以完成他成佛之愿。六度就是六波罗蜜,也既是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布施度悭贪,我们学佛的人要懂得布施...

六波罗蜜指什么?
答:意义:六波罗蜜高度概括了pusa修行的各个方面,所以又称六度万行。pusa修行六度不能离开慈悲心,所以fo当年先讲四无量心,而后宣讲六波罗蜜。而修行般若波罗蜜又不能离开前五度,否则即是断学般若。渡彼岸者,由以妄为我,随三心四相流转造作恶业,身处苦海而不自知的状态脱离,恢复本有的觉知、慈悲、...

六度万行是什么意思 六度万行的含义
答:1、六度也称为“六波罗蜜”,是指六种修成功德的方法;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六度万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径,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完成这六种功德,去除业障,就能够成佛。2、六度分别为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尸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羼提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毗离耶波罗蜜)、禅波罗...

菩萨行的六波罗蜜是哪六种波罗蜜呢?
答:六波罗蜜是菩萨的行为。六波罗蜜是古印度话(parami),意思是度到彼岸;另一个意思是完成了事情。凡夫在生死苦海中浮沉,一旦游到岸边,登上陆地就安全、安稳,绝不会再度的在生死海中浮沉,所以称为度到彼岸。佛陀说众生在生死苦海中飘浮,没法游到安全之陆地上,比喻修行者断除了烦恼,就是已经出离...

佛教修行的六度是什么?
答:六度,又称六波罗蜜。是六种行之可以从生死苦恼此岸,得度到涅槃安乐彼岸的法门。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能度悭贪,持戒能度毁犯,忍辱能度瞋恚,精进能级懈怠,禅定能度散乱,般若能度愚痴。略则六度,广则万行,而六度是包括了菩萨所修的一切行门。兹列表如下:...

佛教的六度万行是什么?
答:万行就是“修行的行门多”,万行是指对六度的实践。六度万行是修行成佛的必要途径,如果能够自始至终完成这六种功德,去除业障,就能够成佛。六度也称为“六波罗蜜”,是指六种修成功德的方法。波罗蜜是梵语,翻译成中文是到彼岸。六度就是六种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彼岸”就是清净的世界。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