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单价中材料调差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作者&投稿:经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工程结算 材料调差怎样计入报价~

按原有中标报价中综合单价分析表中材料耗量乘数量乘材料价差加税金等于调整价。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材料价差不是施工期材料价100-原暂定价50=50,而是100-50*(1 或-风险系数)。如合同未约定系数则自行查询当地文件。我记得前几年很多工程可是为这个系数折腾的够呛,不过地震后造价站出了文件约定了风险就好多了,合同只约定一方风险霸王条款,属于无效的

1、材料调差(规定只计税金)为什么调整税率系数要加上1
不加1计算出来的只是调整价差部分的税金金额,加1算出来的是调整金额。
2、税率是以投标时的税率(3.35)为准,还是以现在的税率(3.41)为准,原因:税率是以现行的税率为准,即以3.41计算,不以当时签订合同时的税率为计算基数(未出现调整的除外)。
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材料费约占70%~75%,机械费约占5%左右。由此而论,材料价格取定的高、低将会直接引起工程建设费用的高、低。
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建筑材料将会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地区差异、时间差异、供求关系等的状况变化而处于经常波动状态之中,无论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落,其波动是经常、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扩展资料:
现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根据国标清单的规定,往往一个清单子目包含数个不同工作内容,对应不同工作内容也就有不同定额计价子目。以市政排水工程为例,砼沉井项目的清单计量单位是“座”,而该清单下的计价定额却要分别按砼井壁、砼刃脚、砼底板、挖土下沉等不同子目套定额。我市公布的调差公式中的“Qi”指的是施工期第i个月的某材料实际用量,该用量与监理工程师每个月签认的形象进度工程量不同。
监理工程师在确认排水工程每个月的形象进度时往往是按完成“米”、“座”来确认,而不是按完成多少砼来确认。
因此咨询公司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每月形象进度报表调差时,往往与施工单位在“Qi”上产生较大分歧,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按标底的清单项目构成分析施工期每个月的材料用量与按施工单位的投标清单项目构成分析施工期每个月的材料用量会产生数量差异。
施工单位在投标报价时往往采用不平衡报价,通过故意或有意调整定额中的材料用量来达到不平衡报价的目的,而不是通过调整价格和费用的方式达成。
在这种条件下如果按施工单位的投标清单单价构成来分析要调差的工程量,往往会造成偏差较大。
而按照标底的清单单价构成来分析在依据上也不充分,因为投标价一旦确认,即作为合同价的基础,而标底只是作为控制投标报价的依据。因此甲、乙双方在施工过程中分别要做好每个月实际材料用量的统计、确认工作,而不是以工程形象进度来代替材料用量记录,减少纠纷。
参考资料 来源:百度百科——工程量清单计价法

综合单价法(清单计价)投标工程中,直接工程费=差额+预估价,后面实际施工中,除非超过合同约定量,否则不再调差。

工料计价法(定额计价)调差简单,差额乘以调量。

不论哪种计价方式,由于定额的滞后性都需要根据可查市场价进行调整。

定额中的材料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而这个时期内市场上材料价格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往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才出现了材料价格差(市场材料价与定额材料价之间的差价)。

扩展资料

确定享受某一材差标准的材料数量是任何一种材差调整方法的核心内容,这里的材料数量必须与某一材差标准相对应,而且应属于招标文件规定的范围。

确定调差材料数量的方法有三种:

(1)审查票证,公式计算用量(票证);

(2)现场计量(量证);

(3)监理现场审核(人证)。

无论哪一种方法的准确性都是相对的,比较而言,以公式计算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材差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Xi×Ji÷∑Xi (i=1 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 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 程动态管理。
  上述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运用中经常遇到,这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人员能 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何处工作,收集哪个地方资料,都应 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工程实践中,建设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实调整法(即抽样调整法)
  此法是工程项目所在地材料的实际采购价(甲、乙双方核定后)按相应材料定额 预算价格和定额含量,抽料抽量进行调整计算价差的一种方法。按下列公式进行 :
  某种材料单价价差=该种材料实际价格(或加权平均价格)-定额中的该种材料价格
  注:工程材料实际价格的确定
  ①参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定期发布的全部材料信息价格
  ②建设单位指定或施工单位采购经建设单位认可,由材料供应部门提供的实际价格某种材料加权平均价=∑Xi×Ji÷∑Xi (i=1 到 n)
  式中X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数量
  Ji——材料不同渠道采购供应的价格
  某种材料价差调整额=该种材料在工程中合计耗用量×材料单价价差
  按实调差的优点是补差准确,计算合理,实事求是。由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品种多、渠道广、规格全、数量大的特点,若全部采用抽量调差,则费时费力,繁琐复杂。
  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 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
  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
  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快速易行。但这种方法过于依赖造价管理部门对综合系数的测量工作。实际中,常常会因项目选取的代表性,材料品种价格 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短期价格波动的关系导致工程造价计算误差。
  3.按实调整与综合系数相结合。
  据统计,在材料费中三材价值占68%左右,而数目众多的地方材料及其它材料仅占 材料费32%。而事实上,对子目中分布面广的材料全面抽量,也无必要。在有些地 方,根据数理统计的A、B、C分类法原理,抓住主要矛盾,对A类材料重点控制, 对B、C类材料作次要处理,即对三材或主材(即A类材料)进行抽量调整,其他材 料(即B、C类材料)用辅材系数进行调整,从而克服了以上两种方法的缺点,有 效地提高工程造价准确性,将预算编制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4.价格指数调整法:它是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价格或价差 指数逐一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方法。这种方法属于抽量补差,计算量大且复杂, 常需造价管理部门付出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先测算当地各种建材的预 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然后进行综合整理定期公布各种建材的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 。
  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的价格指数=该种材料当期预算价÷该种材料定额中的取定价
  某种材料的价差指数=该种材料的价格指数-1
  价格指数调整办法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建材价格的变化,准确性好,适应建筑工 程动态管理。
  上述四种调差办法,在实际工作运用中经常遇到,这就要求我们预算编制人员能 熟练掌握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不论是在何处工作,收集哪个地方资料,都应 尽快了解、适应、熟悉当地的编制习惯与方法,坚持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材料用量*(市场价-定额价)= 材料调差费

工程单价中材料调差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综合单价法(清单计价)投标工程中,直接工程费=差额+预估价,后面实际施工中,除非超过合同约定量,否则不再调差。工料计价法(定额计价)调差简单,差额乘以调量。不论哪种计价方式,由于定额的滞后性都需要根据可查市场价进行调整。定额中的材料价格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而这个时期内市场上材料价格随着...

怎么算工程材料价差调整?
答: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各种材料价差)K2,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

材料调差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答:计算公式为:\x0d\x0a某种材料调差系数=∑×K1(各种材料价差)K2\x0d\x0a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的比重\x0d\x0aK2——各类工程材料占直接费的比重\x0d\x0a单位工程材料价差调整金额=综合价差系数×预算定额直接费\x0d\x0a综合系数调差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工程结算材料调差如何计算
答:材料调差是指在可调材料价格合同中规定,在施工期间,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材料价格增长超出允许的范围内。在结算时,可以调整材料的差价。例如。钢筋投标价为4000元/吨,风险范围为%。实际结算是钢筋认价为5000元/吨。则每吨钢筋的材料差价为:4000*((5000-4000)/4000-5%)=800元。

材料价差系数是什么
答:1、材料价格在动态变化,设计和施工时的价差是不一样的,价差系数就是平衡两者之间的差距,简单易行。2、综合系数调差法:此法是直接采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测算的综合调差系数调整工程材料价差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某种材料调差系数=Σ×K1(各种材料价差)K2 式中:K1——各种材料费占工程材料...

材差怎样计算?
答:2.2 公式法公式法是通过公式计算确定享受某材差标准数量进行材差调整的一种方法。材差计算的公式是世界银行招标文件范本所推荐的,其计算公式如下:TJE=ZFE×ɑi(ki1)式中TJE:材差费用;ZFE:期中计量支付费用;ɑi:各种调差材料费用所占的权重系数;ki:各种调差材料的物价上涨系数。业主在标...

在计算工程造价过程中,人、材、机价差如何调整?
答:人工费价差通过人工费调整来完成,人工费调整=人工费调整系数X定额人工费合计/定额人工单价,人工费调整系数根据各地造价站规定来取。同一材料价差=(材料现行价-定额中材料单价)X材料数量,总材料价差=所有材料价差合计;机械价差同材料价差。

工程结算 材料调差怎样计入报价
答:按原有中标报价中综合单价分析表中材料耗量乘数量乘材料价差加税金等于调整价。特别强调的是这里的材料价差不是施工期材料价100-原暂定价50=50,而是100-50*(1 或-风险系数)。如合同未约定系数则自行查询当地文件。我记得前几年很多工程可是为这个系数折腾的够呛,不过地震后造价站出了文件约定了风险...

清单计价工程材料调差规定是什么?
答:2、税率是以投标时的税率(3.35)为准,还是以现在的税率(3.41)为准,原因:税率是以现行的税率为准,即以3.41计算,不以当时签订合同时的税率为计算基数(未出现调整的除外)。建筑工程材料价差产生的原因:在建设工程项目中,构成直接费的人工费占20%,材料费约占70%~75%,机械费约占5%左右。

求建筑预算方法 计算公式~~~给个例子~~
答:6、综合人工(假设)::2 7、综合人工单价(假设):50元 8、季度调差——综合人工单价(假设):70元 9、季度调差——钢筋单价(假设):1000元 直接费:20吨乘以1000元=20000元 以上是直接费,这很容易就会算了;下面是调差;比如以上工程:调差——材料费:20吨*(1000-650元)=1000元 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