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三次演变指什么?

作者&投稿:廖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其中冷战结束以后形成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 A.凡尔~

D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演变,分别是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冷战结束后成多极化发展趋势。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北约、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苏联解体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所以答案选A。

世界格局〔体系)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格局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本块内容下面我具体分析一下这三次世界格局从形成到崩溃的演变过程: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为重新分割世界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中等九个国家在以美国发起的华盛顿会议上,签定严重损害了中国利益的《九国公约》等国际条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  

瓦解:由于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基础上的,因而体系中隐含着复杂的矛盾。战胜国通过不平等条约,使战败国处于被宰割和奴役的地位,从而加深了两者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并未真正平息;帝国主义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进一步加深了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随着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扩展陆军并进驻莱茵河非武装区和1931年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突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存实亡。而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和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二战扩大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二、美苏两极争霸格局为基础的雅尔塔体系  

形成:二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英法等国衰弱,德日意为战败国;苏联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在战后不久,美苏两国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正式破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成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瓦解:50年代后期,苏联采取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争霸,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二战后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结束了。  

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从长远来看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已成必然。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欧洲联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和其他国家联盟也是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虽然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严重影响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但世界形势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世界格局是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具有决定性作用。  

世界政治格局是指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抗衡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这种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非洲的秩序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等一系列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⑤评价:a、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是战胜国分赃妥协的产物。它导致了许多新的矛盾出现,使得这一国际新秩序潜伏着深刻的危机,不会长久,必将崩溃。 二、 两极格局 (1945—1991年) 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两极格局的形成: 1、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提出了“冷战”政策。2、美苏冷战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3、美国冷战政策的具体表现:①政治上:出台了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战。杜鲁门主义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②经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③军事: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5、美苏争霸以及霸权主义政策给世界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争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使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带来了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世界的和平和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6、美苏争霸概况时间 双方(苏——美) 内容 特点 第一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 赫鲁晓夫---肯尼迪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既缓和又紧张,优势在美国 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勃列日涅夫—尼克松 1969年尼克松实行了战略收缩,70年代中期苏联采取进攻战略,1979年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第三阶段80年代 戈尔巴乔夫—里根 80年代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结束。 美国实现有限的缓和,美苏两级格局结束 7、美苏争霸影响:A由于长期争霸,双方却背上沉重经济负担B导致世界长期不得安宁,违背了历史潮流,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8、美苏两极格局①形成背景: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②形成标志: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集团的形成。(注: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③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④维护工具:联合国⑤评价(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A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德国分裂、美侵朝战争、美干涉中国内政)。B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C在对峙局面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D两强相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三、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至今)1、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 2、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决定性因素: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经济实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4、多极化趋势:①形成背景:苏联解体,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欧盟、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国家崛起②形成标志:东欧巨变,苏联解体。③主要内容:旧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④评价: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一轮资本扩张,第三世界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1、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
3、冷战后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0世纪60,07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两极...

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答: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的演变是战后世界历史运动的一种基本趋势,这种历史趋势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具体表现为三个并行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阵营由美国一家独大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社会主义阵营从意识形态论战走向分裂;“第三世界”国家以不结盟运动的形式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出制衡...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三次大的变动,你认为当今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 ...
答:这可不是5分的题啊!呵呵,起码是50分的题,我简单说说 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解体,中国的态度应该是根据国家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积极的维护世界和平,保持世界均势,对国内应该重视发展经济,稳定国内环境,避免参与无谓的冲突,必要时参加援助的、正义的战争,但绝不主动挑起...

世界将会进入单极世界还是多极?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与它能抗衡。多极世界:世界多极化往往指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而当今世界,格局更多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

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定义是什么?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与它能抗衡。多极世界:世界多极化往往指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而当今世界,格局更多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

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的区分是什么?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与它能抗衡。多极世界:世界多极化往往指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而当今世界,格局更多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

列举二十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    4、二十世纪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

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答: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格局为维也纳体系。世界格局是指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体系,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英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第二阶段:世界全球多极化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主要发展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大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向新格局过渡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旧矛盾并发、诸种力量竞相争夺新格局的主导权.在此过程中,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意图与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形成尖锐矛盾...

世界是单极世界还是多级世界。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与它能抗衡。多极世界:世界多极化往往指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格局是现实力量的配置和组合,世界政治格局是以综合国力对比为基础的。而当今世界,格局更多是大国之间现实力量的综合对比与配置组合。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过三次划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