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作者&投稿:禹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战结束,战时同盟关系解除,意识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差异导致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采取敌对的政策;两方各自结成军事同盟,开展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全面对抗,形成东西对立,两极格局开始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表现为中国的崛起,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共体的成立(原子能,煤钢等三个共同体组成),苏联,美国,和第三世界(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还有东盟等组织聪明的成立,表明多极化趋势出现。 多极化加强表现在美苏对抗中,美国霸主地位削弱,西欧经济日益发展,成为超过美国的第一经济体,而同时日本经济也跻身于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中国恢复联合国地位,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空前提高,成为美国也不容忽视的大国,加上两格格局瓦解并且这个时期各种国际性区域性的组组职联盟出雨后春笋一样出现,世界力量重新分组合,出现了一超多强(超为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有中,日,俄,欧盟等)

(一)两极对峙格局

(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1)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2)20世纪70 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

(3)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4)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关系的特点

(1)两极格局结束是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和以往格局变动相比,不可能通过战后谈判确立新的世界格局,只能通过大国间力量的消长与分化组合自然形成。因此新旧格局的交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但是两极格局压制下的地区性军事强国的侵略欲望会增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会暴露和激化。因此世界还充满着动荡和冲突。


扩展资料
历史证明,经济基础与政治格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谁有强大的经济作为支撑,谁就可以提升综合国力,谁就能够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发展科技,再把高科技运用于军事领域,以军事力量保证其政治野心的实现。
相对来说,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在国家对话中根本没有话语权,没有话语权也就没有其他权力,这就容易受制于人。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国家为了避免经济落后带来的困难和阻碍,就会选择依附强国的支持和帮助来获得发展,而美国则会对这些国家布施小恩小惠,以经济的方式进行控制或以其他的方式进行渗透。这就是有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国家成为亲美派的原因。

第一阶段:两极格局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
结束标志:两德统一,苏联解体(1991年)
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同时为当时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主导世界的霸权,美苏两国及其盟国展开了数十年的对立.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1945年5月纳粹德国刚一垮台,双方便展开全方位的竞赛,试图用它们的影响力控制整个世界.与以往战争不同的是,双方都在他国挑起间接的战争对抗,而避免相互间的直接作战冲突.没有一方希望挑动对方直接作战,因为这意味着全面核战争——人类毁灭的危险,双方在这一前提下形成了冷战的态势.
即便是冷战,美苏双方也积极寻找多种途径与对方展开竞争.这其中最令人生畏的是军备竞赛,双方囤集了足以让对方毁灭成百上千次的核弹头,并将核弹的打击范围扩大到太空空间.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策划实施着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太空竞赛的唯一积极后果是促进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苏联人首次在太空航行,而美国人则抢得了登月的先机.为了完成人类航天这一伟大的事业,双方都不断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发展应用.战争改变了军事联盟的格局.美国人与西欧国家组成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而作为对抗,苏联人则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共同组建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共同防御性实体.这两个组织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遭受攻击,则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该组织的所有成员国将立刻针对挑战国,发动最严厉的反击.尽管美苏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战争从未爆发,但有数次战争已弓在弦上,一触即发.这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人发现苏联人正在古巴地区——距美国本土仅90英里处建造核导弹基地,更糟的是,更多的核弹正通过舰船向此运输.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以果断的行动与苏联人达成了一项外交默契,促使苏联人从古巴地区撤出导弹基地,导弹危机得以解除.
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美国重新获得优势,而苏联则是全面收缩.里根上台后有效复兴了美国的经济,以此为基础扭转争霸中被动防守的不利局面,以军事实力扩张为手段,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根本重新获得战略优势.而苏联国内经济此时出现严重困难出现停滞,特别是入侵阿富汗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军事,经济和外交负担,无法继续支撑争霸战略.戈尔巴乔夫为了集中精力和财力以解决国内问题,不得不采取全面收缩的态势,并最终由于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冷战到此也结束了.
第二阶段:世界全球多极化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主要发展趋势)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大转型期.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向新格局过渡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新旧矛盾并发、诸种力量竞相争夺新格局的主导权.在此过程中,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意图与世界朝多极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形成尖锐矛盾.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展示了转型期世界主要矛盾的演化.
世纪之交的世界,全球化已成为历史潮流.从经济层面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向正在迈向新世纪的人类社会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全球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当代世界基本的结构性矛盾的反映.人类社会和现代文明的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
中国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正确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既是发展中国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的要求.

楼上 废话这么多
美攻苏守阶段 四次中东战争实控中东核心地带,10年越战被拖垮
苏攻美守阶段 10年阿富汗战争被拖垮

苏联解体 ok

二战后出现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重大的重塑。战败国的崩溃和胜利国的崛起导致了全球力量对比的显著变化。以下是战后形成的几个关键政治格局:1. 美苏两极对立的冷战格局: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领导自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逐渐...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
答:第一次应该是在二战初期的时候:欧洲帝国主义的势力普遍被削弱,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苏联的势力也有所兴起。但是苏联和美国的国力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美国此时在世界强国中一枝独秀。第二次是在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这段时期是美苏争霸时期,也是二战后国际格局中最重要的“两极格局”,这段时间...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是怎样变化的?
答:中国是二战的胜利国,在战时阶段获得了一些政治承诺,虽然这些问题要到战后才能逐一落实,但总体上对中国还是比较有利的。由于国民政府迅速陷入内战,并在短期内退踞台湾,中国政权更迭,蒋介石与罗斯福的会谈成果全部落空。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揭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国付出的代价沉重 ...

二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答: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特点是两极对立。冷战结束后是一超多强。雅尔塔协定签订时,是美苏在全球划分势力范围的时候。到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世界上主要地区基本都成为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对峙的主战场是亚欧大陆。由于世界范围内的非殖民化,美苏在原来各国殖民地扩张势力。1973年美国撤出越南之前,世界...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格局,这一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这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3. 1947年,美国开始实施冷战政策,美苏盟友关系破裂,转变为敌对状态。随后,1949年和1955年分别成立了北约和华约,这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确立。4. 苏联解体是美苏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标志着战后世界秩序的重大转变。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怎么样的演变历程(4个阶级段需阐述清楚...
答:1.世界两个阵营,盟军和轴系。其核心是希望对世界的重新控制划分势力范围 2.盟军取得最终胜利,但是美国最大赢家,苏联第二,传统老牌欧洲列强被打烂。而联合国的成立还有之后对战败国的清算审判等等都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债务索取 3.苏联和美国的对立,东西阵营。华沙条约和北大西洋公约 4.苏联的解体和一...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答: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雅尔塔体制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答:二战后,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与波兰等东欧八国签订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大军事集团成立,标志着两级格局的形成,即:雅尔塔体系形成。两级瓦解的原因:经济政治发现不平衡;主要原因:民族独立及第三世界的崛起;对世界形象:使世界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冷战...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答:苏联是二战中抗击德军的重要力量,战后总兵力接近美国,还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军队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苏联成为战后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或粉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一战和二战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答:1、一战之后:波兰独立,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削弱,美国开始异军突起,德国分割部分土地,遭受巨额战争赔款。签署凡尔赛条约为之后的二战埋下伏笔。世界格局开始改变。政治上:英国由于战争的巨额贷款而背负大量债务,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向美国纽约。苏联十月革命成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开始对立。经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