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越乱的家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越强?居然是真的

作者&投稿:佐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你喜欢凌乱的房间还是整洁的房间?

科学家研究发现,房间的整洁与否,对人的 情感 、爱好、心情以及创造力都具有明显的影响。

通常来说,房间凌乱的人,似乎更有创造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爱因斯坦、扎克伯格、乔布斯这些天才的办公桌都乱的一塌糊涂。

据说,爱因斯坦还有一句名言来反驳那些让他整理书桌的人:“如果杂乱的书桌意味着杂乱大脑,那么空桌子又意味什么呢?”

那么,凌乱房间激发创造力,到底是特例还是真的存在呢?



其实,早在201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心理学教授Kathleen Vohs,就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

她选取了一批智力和创造力相当的志愿者,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待在干净整洁的房间里,另外一组待在乱糟糟的房间里。

之后,Vohns教授让两组志愿者开脑洞,想想乒乓球可以拿来做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想出的创意点子数量相当,但是,待在凌乱房间里的那一组,想出来的点子明显更有趣,更新奇。

在杂乱屋子里的志愿者想出高创造力点子的得分是另一组的5倍之多。

据此,Vohs和她的团队得出结论: “杂乱无章的环境具有启迪性,能使人挣脱传统的桎梏,激发出全新的见解。”

接下来,Vohs又进行了一组实验,这次她邀请了188名志愿者,告知他们将帮助一家酒店制作新菜单。志愿者依旧被分成两组,各自在整洁和凌乱的屋子里标注出他们喜欢的菜品。

结果,整洁环境中的志愿者更多倾向于选择营养 健康 的传统菜肴,而混乱环境中的志愿者则更青睐选择标注着“新”的产品。

因此,Vohs认为 整洁的环境容易让人遵循传统,然而混乱的环境会激发人们去 探索 新的途径。

从这两个实验看来,确实混乱的环境更容易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不过,在Vohs的研究中,还做了另一个实验,依然是把两组志愿者安排在整洁和凌乱的环境中,然后让他们在里面工作10分钟。

等到这俩组志愿者完全融入环境后,工作人员告知他们一个研究项目正在筹款,希望他们能为此捐款。并且在完成实验后,工作人员为他们准备了苹果和巧克力两种食物,让他们二选一。

实验结果显示,在整洁环境中工作的小组捐款数额是另外一组的两倍,而且整洁环境中的人们更多的选择了代表 健康 的苹果。

因此,Vohs教授得出结论, 在整洁环境中生活工作的人们,性格更加温和友善,生活更加 健康 有节制 (选择苹果的人更多)。

所以,综合来看,整洁和凌乱的环境对人们的影响各有利弊。

Vohs教授将这次课题论文发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上,论文题为《Physical Order Produces Healthy Choices, Generosity, and Conventionality, Whereas Disorder Produces Creativity》,中文意思是《整洁的环境更易做出 健康 的选择,形成传统慷慨的人格,而无序环境产生创造力》。

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哦~



那么,我们探讨这个现象,是为了告诉一些家长,有时候,凌乱一点的家庭环境,其实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讲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

有个妈妈很爱卫生,家里收拾得就像个五星级酒店,一尘不染,连孩子的玩具也不例外,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箱子里,奇怪的是,孩子不经常玩。

以至于这个妈妈经常抱怨孩子浪费,因为她每半年就要清理掉一大箱玩具,不少玩具还是很新的,孩子只玩过一二次就没玩了,实在是浪费,她便经常拿去送人。

孩子不爱玩具吗?也不是,孩子时常还要爸爸买玩具。

有另外一位妈妈,家里明显没有前面那个妈妈家里干净,尤其是孩子的玩具经常乱放,特别是专门腾给孩子的玩耍区里,玩具东倒西歪,从没整齐收拾过,更没有分类。

孩子还会拆卸玩具,很多玩具已经被他“蹂躏”到“体无完肤”。这个妈妈不经常清理孩子的玩具,即使偶尔清理一下,处理掉的往往是不能送人的残缺肢体。她经常笑称自己的孩子是“破坏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因为当孩子看到整整齐齐的玩具时,心理会有一定的压力,“妈妈收拾的这么整洁,我到底要不要玩呢?”

这个孩子玩玩具的热情就会不如其他孩子,因为他们有不愿破坏这份整洁的心理趋向。

更糟糕的情况是,如果这个孩子每天被勒令收拾玩具,在勒令过程中父母不耐烦或有其他负面情绪,就像给玩具涂上了一层毒液,让孩子抗拒。

相反,父母对待孩子乱放乱丢玩具的宽容,孩子玩耍玩具的频率会提高。也不用担心会被父母责骂,心理负担就会减轻,孩子往往能玩耍得更尽兴。

另外,父母对孩子乱拆玩具的宽容,也能导致孩子趋向于拆卸更多的玩具。 对孩子的 探索 、钻研、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言,玩具能物尽其用。

最后再啰嗦一句,乱丢玩具,是宝宝们的天性,爸爸妈妈们要多一点耐心。

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心理学家:无论男孩女孩,房间越乱的,创造能力可能越突出
答:因此,那些不在乎房间乱的孩子,可能会让房间越来越乱,直至做出其他的错事。但这也是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事实上 概率比较小 。虽然房间乱的孩子有创造力高、不拘小节的优点,但缺点也不少,而且心理学家还说过,房间比较 整洁 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做出 健康 的选择 ,也更能 控制自己 的时间和作息。...

屋子越乱的家庭,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越强?居然是真的
答:实验结果表明,两组志愿者想出的创意点子数量相当,但是,待在凌乱房间里的那一组,想出来的点子明显更有趣,更新奇。在杂乱屋子里的志愿者想出高创造力点子的得分是另一组的5倍之多。据此,Vohs和她的团队得出结论: “杂乱无章的环境具有启迪性,能使人挣脱传统的桎梏,激发出全新的见解。”接下来...

家里脏乱的孩子更聪明?美国科学家:真有依据,父母要“惯着”
答:48名大学生被分配到两个屋子里:一个非常整洁,另一个则是"乱糟糟"的。结果很有趣,在"乱糟糟"的房间里的那群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创意分数。孩子把房间弄得很"脏乱",其实不一定就是盲目的、无次序的,而是有他们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要知道,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房间,可要比他的头发更加"乱糟糟...

家里乱孩子更聪明是假的,你知道真相吗?
答:从思维角度来说,拥有更好的"创新能力"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证明了"乱糟糟"的环境,能让孩子更富有创造能力。48名大学生被分配到两个屋子里:一个非常整洁,另一个则是"乱糟糟"的。结果很有趣,在"乱糟糟"的房间里的那群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创意分数。孩子把房间弄得很"脏乱",...

心理学家怎么说,家有孩子是整洁好还是乱些好?
答:家中乱一些有利于孩子创造力 相同的假如家里的物件总被存放的十分齐整,那样破窗理论的影响下,孩子们就会越来越低的去玩这个东西,长期这般就会防碍孩子的探索欲望与热情心理状态。反过来假如家里乱一些,爸妈也不指责孩子的顽皮,那样孩子探寻刻苦钻研及其思考与操作能力都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持续发展的,这个...

家里乱孩子更聪明是假的,你知道真相吗?
答:(2)凌乱性培养孩子创新冒险精神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表示:拥有凌乱桌面的人更有创造力和冒险精神,而桌面井井有条的人比较守规矩,也不太冒险尝试新鲜事物。在上述举例的西宁和佳丽来证明,这一项研究确实很正确。生活在凌乱性环境的人性格会比较活跃,脑洞、想象力会比较跳脱,这就很好地...

家里哪些地方越乱,孩子长大后创造力越强,成就越高?
答:第1个地方:孩子去看书写字的写字台有一些家中,孩子的写字台上边什么东西都并没有,连一张纸也没有,的确非常干净,看上去很舒服。可是孩子看到这样的干净整齐自然环境,他便下意识的不愿把那干净整齐自然环境搞乱,因此干脆就不看书了。那如果在书桌上放置各种书籍得话,孩子见到书本还会去翻一下看一...

美国研究发现,房间越乱孩子越聪明,但爸妈要首先做好两件事
答:由此可见,房间的混乱程度,或许确实和孩子的 创造力、想象力 密切相关,那么是否说明房间越乱,孩子就越聪明呢?在我还在每天背着小书包上学的时候,班级里的学霸们,几乎都有着同款的杂乱书桌。虽然书桌最乱的同学,并不是成绩最好的,但却是存在这样的规律, 书桌乱的同学往往都是学霸, 而相反的是...

欧洲科学家:家里3个地方越凌乱,孩子智商越高,父母别太勤快
答:孩子在将玩具搞乱的时候,其实正在按照自己的思考将玩具摆放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个过程就是孩子创造力的展现。所以家长在发现孩子将玩具搞乱的时候先不要着急帮孩子收起来,或者是训斥孩子,不妨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收整玩具,让孩子的创造力达到最大化。3、客厅乱 有些家长每次看到孩子将客厅搞得乱糟糟...

有人说“房间凌乱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你怎么看?
答:结果孩子每次放学回来,看到积木就去摆弄,竟然通过自己的想象研究出了几种新的拼插方法。所以有书君认为,凌乱的房间,其实更有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3、房间凌乱≠脏乱不卫生,房间凌乱or房间整洁也各有好处。房间凌乱并不代表不卫生,任由细菌滋生,而是在保持卫生的基础上的乱。相信每个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