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八年被称为史上最热的夏天,那一年到底多热?

作者&投稿:辕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乾隆八年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被称为历史上最热夏天?~

在乾隆八年的时候,夏天发生了热灾,史称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当时热死了很多人,根据专家的计算,平均温度达到了四十度以上,最高温度超过四十四度,而且这个记录到现在都没被打破。



在古代的时候也出现过很多极端的天气,比如明朝末年的时候小冰河时期,还有乾隆8年的时候号称中国最热的夏天,要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按照标准的话,连续好几天达到35摄氏度以上高温状况,称之为热浪,属于是气象灾害,而古人们把它称为热灾,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还是很低的,在古代的中国一共出现过4个温暖期,还有4个寒冷期,他们都是经常交替出现的。

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迎来过小冰河时期,当时的整个中华大地都陷入了严寒当中,连人口都减了一半,后来清朝建立以后,小冰河时期才慢慢的结束,但是高温天气却又来了,在乾隆8年的时候,出现了极端高温天气,史称是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很多地方都笼罩在高温酷暑下,路上还有很多热死的人,就连京城也有很多热死的。



在以前也发生过热灾,灾情很严重,草木枯竭,泉水也都枯了,因为天气很热,水的需求量大了,导致那个时候水的价格很贵,都快比油贵了,但是乾隆八年的夏天,是在路上都可以看到热死的人,就连老人都称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高温,热得难以忍受,很多人有的死在路上,有的死在家里,根据专家计算,当时的气温平均高于40度,最高的时候超过了44度,而且这个极端的温度记录一直还没有被打破 。

根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的夏天是目前温度最高的一个夏天,据说温度高达44.4摄氏度。
在《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书中就有岁乾隆八年高温的一系列描绘和记载。书中说整个高温天气不仅仅只是在京城这一带,包括当时的天津,山西以及山东和河北这些地区都一样酷暑难耐。

山西的酷暑《浮山县志》里也有过一段描述,其中写到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这说明当时的高温天气已经达到了一个峰值的状态。
很有可能好端端的走在路上,就被莫名其妙的热死了。根据当时的一些数据统计,被记载的热死的人竟然有一万一千多人,还有一些没有统计到的人口。这个夏天收割了数以万计的人的性命。

当时的乾隆皇帝也是从未经历过如此暴热的夏天,他还特意写了一首小诗来感叹这个夏天的酷暑难当。乾隆皇帝写得《热》这首诗中就有一句,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连皇帝都觉得在热中苦苦煎熬了,更何况是普通百姓呢。
在《续东华录》中也有过对乾隆八年夏天的记载,其中是这样写到“六月丙辰,京师威暑”,当时也有很多外国人在我们国家,这些外国传教士根据他们的测量温度的器材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是那个夏天的高温竟然达到了44.4摄氏度。

这些传教士还把这一情况记载在自己的记录中,连他们都大呼这个夏天真的不是常人能忍受的,就是皇帝和一些官员以及有钱人命好能用的起冰,其他普通百姓和劳苦大众只能苦苦煎熬。

据说乾隆八年出现了罕见的伏天,平均温度达到四十度,甚至出现过四十三,四度的时候。可以想象在清朝那种落后的条件下,这种温度就是热死人的节奏,那年光京城附近就死了10000人。

古代的夏日

在古代夏日可没有现代这么多降温神器,比如空调以及冰箱等等。不过古人也不是山顶洞人,到了炎热的夏天,也会有防暑降温的措施。当然主要还是以一些比较简单的降温手段为主。比如纳凉,以及喝一些降暑的饮品。要是富贵人家,就可以住在有降温效果的房子里,而且还能吃上冰块,以及仆人们扇风纳凉。总之古人在炎炎夏日下的生活,虽然比不上现代人在空调屋里那么舒适,但也还算过得去。

难得一见的酷暑

也就是说只要夏日不是太过分的热,基本上古人也都能安全度过夏天。可在清朝乾隆八年,出现了一次罕见的酷夏。据说那一年夏天的平均温度在四十度,最热的时候达到了四十三,四度。要知道对夏日温度的估算,就是个大概值,当平均温度是四十度的时候,那说明这一天中最高室外温度可能都上了五十度都不止。这种温度只能待在空调屋,出门就有一种被蒸煮的感觉,要是还在户外劳动,那就是热到中暑都算是轻的了。

可以想象在乾隆八年的这场罕见酷夏里,达官富人们估计日子都不好过,什么降暑手段在这种高温下,凉爽都会大打折扣,而对那些广大的平民来说,这种天气说不定还要出去劳作,不然就没得饭吃。这种极端条件下,中暑的人肯定很多。尤其是老人与孩子,以及那些痴肥的人,可能就未必能挨得住这炎炎夏日的摧残。

那一年的夏天,就光京城附近就有10000人热死,这个数据现在看来好像不怎么多,但在古代,那时候人口没有现在这么多,而且人口是第一生产力。这京城附近万人的丧命就意味着当时全国热死的人数肯定数字庞大,可见当年这场酷热到底多么残酷。



公元1400年以前,高温热浪天气涉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发生于南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今河南、安徽、江苏、湖南等省份均遭受热灾。这一年又恰逢大旱,灾情严重。《宋史•五行志二》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

清朝时候,我们的先辈就曾经经历过这样一场史无前例的"烤"验。公元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也就是和珅风光的朝代,乾隆和他的子民遇到了中国最"火"的夏天,这种火不是乾隆下江南的火,而是夏天的温度,七月流火。

关于那年夏天的火,素来喜欢舞文弄墨的乾隆爷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展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为什么说这首诗没有技术含量,是打油诗?天太热了,怎么会平心静气啊。不平心静气哪来的灵感?

我们再具体看看,那个夏天到底有多热?

先看有关数据,这年夏天北京在数伏天的平均气温在40摄氏度,其中有几天的最高气温达蹿升到44.2度。而这些年北京最罕见的高温的记录也就40摄氏度,44度是个什么状况,那可是既没有空调也没有电风扇呢。那不是要活活把人热死吗?我们热的难受时习惯说,今天天真热,把人热死了。你还甭说,那年北京还真有人被热死的,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乾隆八年夏天,北京城里城外有11000多人死亡,这么多人不是饿死,都是被活活热死的。那时候北京城人口满打满算也就50万人左右,现在中国的人口死亡率是千分之七左右,古代死亡率高,我们就按多一倍计算,一年下来北京城的死亡人口不过是七千人,一个季节不超出2000人。如此计算,多年夏天除去自然死亡的,还有9000人左右死于高温酷暑,真是触目惊心。

山西临汾有个浮山县,浮山县当时的县志里就记载说:"这年夏天咱们浮山太热了,路上的人走着走着就热倒下了。北京那边更热,我们浮山在那里做生意的人也有很多被热死的。"我们再看看河北的高邑县关于北京的那场高温是怎样记载的:"天太热了,站在墙底下的阴凉处还是烤得慌,太阳底下的焊锡都被晒化了,好多人渴死了。"

对了,北京城热死的人可不都是热死的,天太热,降雨少,又没有自来水,底下水位肯定下降,渴死的人也不少。高邑县距离北京300多公里,可见那年的酷暑范围还不小。焊锡的熔点在170摄氏度以上,我们说的是现代焊接无线电线路的焊锡熔点。古代也有焊锡,古代虽然没有无线电,但他们在修补铜器和搪瓷的时候,用那种成块的焊锡,那种焊锡的熔点更高,一般在200摄氏度以上。焊锡都化了,想想不可怕吗?

当时德国传教士威廉正在北京,这位国际友人在自己的日记里中写道:高温蔓延,北京城大街上白天看不到人 ,除了执勤的士兵,几乎成了一座空城,连动物也不见踪迹,苍蝇蚊子都看不到了。

天津县志是这样记载的:1743年7月,我们这里的土都被烧焦了,船桅杆上头用锡做的饰品都被太阳烤的流了下来。不少人死于高温。当时的热流波及范围很大,山西、山东、河北和北京都有高温肆虐。

"大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青城县志》)由此可见,当时的整个华北地区的人民几乎全都经历了这场"烤"验。面对高温肆虐,乾隆跟前的谋士觉得是天谴,朝廷赶紧大赦,祭祀,祈福。在祈祷的同时,清朝官员到处发放消暑药物,宣传防暑措施,告诉大家不要惊慌,高温很快就会过去。他们说的不错,那场高温仅仅持续了一周左右,仅在北京就夺取了近万条生命。幸亏高温很快过去,它要不过去,还不知道多少人得"过去"呢。

迄今为止,乾隆八年北京城那场的高仍然是北京有史以来的高温记录。产生那场高温的原因是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如今的三伏依旧酷热难耐,好在我们的城市绿化面积越来越大,上班下班都有空调,基本上能轻松度过,不敢想象,乾隆八年的时候人们是怎样度过酷暑的。



在乾隆8年的时候,最高的温度可以达到44度左右,很多人因为天气炎热而不能进行正常的劳动。

那年夏天,热死了很多老百姓,很多人因为天气太热,在干农活的时候,被热死过去。

平均气温40摄氏度,最高可达四十三四摄氏度。庄稼颗粒无收,室内器具俱热。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热到什么程度?_百度...
答:乾隆八年,从六月一直持续到次年五月的高温热浪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发生的极端高温天气,热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但在乾隆处置下,将乾隆八年这次极端高温的损失降到了最小,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点:第一,乾隆重视灾情,处置及时。早在给苏禄国使臣安排之前,乾隆就已经认识到了灾情...

据记载,我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清乾隆八年.当年的气温极值是多少℃...
答:清乾隆八年 “京师威暑”河北高邑“日中铅锡销化”史上最热的夏天出现于公元1743年。这一年高温几乎涉及半个中国,可以说是超级酷暑———北京:“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续东华录》)天津:“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同治《续天津县志》)山西浮山:“夏五月大...

历史上最热的夏天是哪年?
答:在乾隆8年(公元1743年)的夏天,历史记载是被称之为“历史上最热夏天”。据说当时一位外国人正好是游历中国,在他的记载当中就有说到:从未见过像1743年这样的高温,许多穷人和胖人死去的景况,引起了普遍的惊慌。在很多的正史记载当中,都是有过关于这次极端天气的记载,在伏天的平均气温达到了40摄氏...

乾隆八年的夏天为何是“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温度有多高?_百度...
答:乾隆八年那年夏天的温度。乾隆八年那年夏天被称为中国史上温度最高的夏天,那当时的温度究竟有多高呢,根据史料记载,在这一年的七月份,华北地区下午的气温普遍高于40°C,而在7月25日那天,气温更是高达44.4°C。这是什么概念呢?这样的气温下,是会热死人的,根据史料记载,仅在天子脚下...

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热到什么地步,发生了什么?
答:乾隆8年被称“史上最热夏季”,当时热到什么地步,发生了什么?现代的气候越来越严酷,比不上古代的清凉自然,不过有历史记载在乾隆八年的夏季,曾出现过“史上最炎热的一天”,即是公元1743年7月20日~25日,当时的大清日常气温高达40度,然而25号那天最高气温逼近45度,在石头...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_百度...
答:清朝乾隆八年,那年夏天是有史以来中国最热的一次,公元的时间是1743年。高温涵盖了几乎有半个中国,酷暑的热情让人们招待不住。根据史料记载,六月丙辰,也就是公元的7月25日,北京城面临酷暑。天津城自五月开始就酷热不已,土石都被烤焦,屋顶上的瓦片都被炙烤的融化,并且有不少的人都被热死了。

“中国史上最热夏天”,没有温室效应也热死一万人,到底是咋回事_百度...
答:夏季高温热浪袭人,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常态,各路大神都会如此这般的分析为什么会那么热,原因不外乎温室效应,局部热岛效应,高气压控制等等,1999年华北出现42.4℃已经是史上最热了,但在1743年,也就是乾隆八年,中国华北出现了史上从来都没有过的44℃,在北京近郊有近1万多人死于酷热!既无温室...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最热夏天”,发生了什么?
答:据部分文献记载,在乾隆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43年,中国迎来了一场史上最热的夏天,说是北京从五月份就开始热起来,等到六月时,完全是薰热难当,房子的墙壁就如火灼一般,而家中的铅、锡等金属都被热化,很多人被热死。这一年,关于这场大“热灾”记载共计是56处,剔除重复部分,...

乾隆八年的夏天号称“中国历史上最热夏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答:乾隆八年,最热的夏天 在这一年中,被热的不行的城市有很多,但毫无例外都是京津冀,以及山西等北方等地。而且在这一年中,大旱也是时有发生的。要知道,在古代那个崇尚“命数”,以及较为迷信的时代,如果在以俄国朝代中,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异象,则是说明了这个朝代的皇帝做了什么无德的...

乾隆八年的夏天为何被称为“史上最热”的夏天?
答:根据《天津县志》和其他县志上的记载,当年夏天爆发的极端高温天气,给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做生意的人因为天气过于炎热不愿出去摆摊做生意,而且街上一个人都没有,当时房屋上的瓦都要被太阳烤焦了。根据记载,当时北京城内和北京城郊区,因为高温天气而中暑去世的人,有11400人,而且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