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

作者&投稿:微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304不锈钢耐腐蚀国家标准~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管GB/T14976-2002
结构用无缝不锈钢管 GB/T14975-2002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管 GB13296-91
高压锅炉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5310-95
高压化肥、电厂设备用不锈钢无缝管GB6479—2000
你在这些标准查SUS304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不锈钢为什麼具防蚀性

  谈到不锈钢之防蚀性,这就和铁铬合金之含铬量有密切关系。铁铬合金其含铬量愈多,在一般大气中之防蚀性就愈好。如含铬量低於11%,就失去防锈效果。理论上之解释是,含铬之不锈钢在表面上生了一层氧化铬薄膜,此薄膜可以阻止不锈钢继续氧化。不锈钢的成分中如增加镍的含量,也可增强它对酸的防蚀性。如增加钼之含量亦有增加防蚀性的效果。现今工业上使用的不锈钢至少含12%之铬,最高可达30%。

  四大类不锈钢简介

  (一)马氏不锈钢

  共同点是以铬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镍,具磁性,经热处理后可得高硬度与高强度。其主要显微金相结构为马氏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420型不锈钢,此钢只有在硬化下才具防蚀性能,如经「退火处理」而软化,所含的碳就与铬结合而成金属间化合物的碳化铬(Cr23C6)。也就是说,一份重之碳须与十六份重之铬相结合,此种不锈钢通常含0.35%之碳。是以5.6%之铬就用於形成Cr23C6,剩下来的8.4%铬远低於11%最低含铬要求。所以软化下的420型不锈钢其防蚀性就差些。经过硬化后的420型不锈钢不含碳化铬的金属间化合物,就保有良好的防蚀性。为了改善420型,经过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就产生了近二十种不同性质之马氏体不锈钢。

  1.减少含碳量至0.1%,改进了防蚀性。

  2.加硫或硒,改进切削性。

  3.同时增加铬与碳量,以改进强度与防蚀性。

  4.加铝以改进焊接性。

  (二)铁素体不锈钢

  共同点是其主要合金元素也是铬,具磁性,但不能用热处理来硬化。显微金相结构总含有铁素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430型不锈钢,用於装饰或装潢方面有多种用途。由於430型之切削性不太好,因此可增加含硫量以改进切削性。也可增加铬量改进防蚀性,或增加钛量改进焊接性。

  (三)奥氏体不锈钢

  共同点是以铬与镍为其主要合金元素,非磁性,不能用热处理法来硬化,其显微金相结构为奥氏体。最早发展成功的是302型不锈钢。此钢如热至摄氏480~900度间时,可析出碳化铬於晶粒界而起粒间腐蚀。又受热至摄氏625~870度间时,亦可能引起脆化。因此使用此不锈钢时,应尽量避免使之处於上述温度之内。市面上约有三十种此类不锈钢。下面所提的几种处理方式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质。

  1.降低含碳量,改进防蚀性。

  2.增加含硫及硒,改进切削性。

  3.增加钛、钶、钽,形成碳化钛、碳化钶或碳化钽,进而防止碳化铬出现於晶粒间,可提高防蚀性。

  4.增加铜,可增进加工硬化性。

  5.增加钼,可增进高温强度。

  (四)沉淀硬化式不锈钢

  共同点是需要利用沉淀硬化之热处理技术来增强此类不锈钢之强度,其显微金相结构可能为奥氏体或马氏体。最早发现成功的是17-4 PH型不锈钢。此钢所含之4%铜於热处理时析出而增大其硬度。如增加钼可改进其韧性。此类不锈钢之发展乃近二十五年来的事。由於它们常具有奥氏体与马氏体两类的优点,因此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飞机的结构及其零件也常采用此类型的不锈钢为材料

304和409不锈钢有耐腐蚀性标准,不同不锈钢耐蚀度不同。

304 是一种通用性的不锈钢,它广泛地用于制作要求良好综合性能(耐腐蚀和成型性)的设备和机件。为了保持不锈钢所固有的耐腐蚀性,钢必须含有18%以上的铬,8%以上的镍含量。

铁素体不锈钢(409):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

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

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N、Nb、Mo、Si、Cu等元素。

扩展资料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

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和耐蚀性能,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

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Si、Nb、Ti,N等合金元素。

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

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腐蚀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

不锈钢作用,不锈钢不会产生腐蚀、点蚀、锈蚀或磨损。不锈钢还是建筑用金属材料中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

由于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所以它能使结构部件永久地保持工程设计的完整性。含铬不锈钢还集机械强度和高延伸性于一身,易于部件的加工制造,可满足建筑师和结构设计人员的需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304不锈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409L不锈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409不锈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锈钢



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

304不锈钢系列

1、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产品如:耐蚀容器、餐具、家俱、栏杆、医疗器材。标准成分是 18 % 铬加 8 % 镍。为无磁性、无法借由热处理方法来改变其金相组织结构的不锈钢。GB牌号为0Cr18Ni9。

2、304 L:与 304 相同特性,但低碳故更耐蚀、易热处理,但机械性较差 适用焊接及不易热处理之产品。

3、304 N:与 304 相同特性,是一种含氮的不锈钢,加氮是为了提高钢的强度。

309不锈钢系列

1、309:较之304有更好的耐温性,耐温高达980℃。

2、309 S:具多量铬、镍,故耐热、抗氧化性佳,产品如:热交换器、锅炉零组件、喷射引擎。

扩展资料:

不锈钢主要类型

1、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5%~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

2、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

3、奥氏体 - 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优点,并具有超塑性。奥氏体和铁素体组织各约占一半的不锈钢。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

4、沉淀硬化不锈钢:基体为奥氏体或马氏体组织,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04Cr13Ni8Mo2Al等。其能通过沉淀硬化(又称时效硬化)处理使其硬(强)化的不锈钢。

5、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锈钢



根据国家标准,不锈钢耐腐蚀试验方法可分为下列几种:(1)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GB4334.1-84) 适用于检验奥氏体不锈钢晶间腐蚀的筛选试验方法,试样在10%草酸溶液中电解浸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浸蚀表面的金相组织,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硫酸-硫酸铁、65%硝酸、硝酸-氢氟酸以及硫酸-硫酸铜等长时间热酸试验。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无损检验方法。试验步骤:1)将100g草酸溶解于9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配制成10%草酸溶液。对含钼钢种可将100g过硫酸铵溶解于900ml蒸馏水或支离子水中,制成10%过硫酸铵溶液,代替10%草酸溶液。2)把浸蚀试样作为阳极,倒入10%草酸溶液,以不锈钢板或不锈钢片作为阴极,接通电路。电流密度为1A/cm2,浸蚀时间90s,浸蚀溶液温度20~50℃。用10%过硫酸铵溶液浸蚀时,电流密度为1A/cm2,浸蚀时间5~10min。3)试样浸蚀后,用流水洗净。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试样的全部浸蚀表面,放大倍数为200~500倍,根据其组织特征确定是否进行其它耐腐蚀试验。(2)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GB4334.2-84) 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硫酸-硫酸铁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的一种试验方法。试验步骤:1)将硫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50±0.3%(质量百分比)的硫酸溶液,然后取该溶液600ml加入25g硫酸铁加热溶解配制成试验溶液。2)测量试样尺寸,计算试样面积(取三位有效数字)。3)试验前后称质量(准确到1mg)。4)溶液量按试样表面积计算,其量不小于20ml/cm2。每次试验用新的溶液。5)试样放在试验溶液中用玻璃支架保持于溶液中部,连续沸煮沸120h。每一容器内只放一个试样。6)试验后取出试样,在流水中用软刷子刷掉表面的腐蚀产物,洗净、干燥、称重。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为 W前-W后 腐蚀率=────── (g/m2.h) St 式中 W前──试验前试样的质量(g); W后──试验后试样的质量(g); S──试样的表面积;t──试验时间(h) 。(3)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GB4334.3-84) 适用于将奥氏体不锈钢在65%硝酸溶液中煮沸试验后,以腐蚀率评定晶间腐蚀倾向的试验方法。试验步骤:1)试验溶液的配制 将硝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65±0.2%(质量百分比)的硫酸溶液。2)、3)、4)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5)每周期连续煮沸48h,试验五个周期。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焊接试样发现刀状腐蚀即为具有晶间腐蚀倾向,性质可疑时,可用金相法判定。(4)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GB4334.4-84) 适用于检验含钼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用在70℃、10%硝酸-3%氢氟酸溶液中的腐蚀率的比值来判定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步骤:1)试验溶液:将硝酸和氢氟酸试剂,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3%的氢氟酸试验溶液。2)、3)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4)将支架放入容器中,溶液量按试样表面积计算,其量不少于10ml/cm2。5)装有试验溶液的容器放入恒温水槽中,试验溶液的温度加热到70±0.5℃时再将试样放入容器内的支架上,使试样处于溶液中部,连续保持2h。每一容器内只放一个试样。6)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7)试验两个周期,每周期为2h。每周期必须使用新的溶液。试验结果以腐蚀率评定,同硫酸-硫酸铁试验方法。将两周期的腐蚀率相加,然后按下式求腐蚀率的比值,取两位小数:对于一般含碳量的钢种为 交货状态试样的腐蚀率 腐蚀率的比值=────────────── 再固溶处理后试样的腐蚀率对于超低碳钢种(也用于焊接的非超低碳钢种)为 敏化处理后试样的腐蚀率 腐蚀率的比值=────────────── 交货状态试样的腐蚀率(5)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试验方法(GB4334.5-90) 适用于检验奥氏体、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在加有铜屑的硫酸-硫酸铜溶液中的晶间腐蚀倾向。试验步骤:1)试验溶液配制时将100g硫酸铜溶解于7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再加入100ml硫酸,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配制成硫酸-硫酸铜溶液。2)试验前将试样用适当的溶剂或洗涤剂(非氯化物)去油并干燥。3)在烧瓶底部铺一层铜屑,然后放置试样。保证每个试样与铜屑接触的情况下,同一烧瓶中允许放几层同一钢种的试样,但是,试样之间要互不接触。4)试验溶液应高出最上层试样20mm以上,每次试验都应使用新的试验溶液。5)将烧瓶放在加热装置上,通以冷却水,加热试验溶液,使之保持微沸状态,连续加热16h。6)试验后取出试样、洗净、干燥、弯曲。试验结果评定:焊接件试样弯曲角度为180°,沿熔合线进行弯曲。当试样厚度不大于1mm时,压头直径为1mm;当试样厚度大于1mm时,压头直径为5mm。弯曲后的试样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弯曲试样外表面,有无因晶间腐蚀而产生的裂纹。(6)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GB4334.6-84) 适用于测定含钼奥氏体系不锈钢在沸腾5%硫酸溶液中的腐蚀失重,以试验不锈钢耐均匀腐蚀性能。(7)不锈钢三氯化铁腐蚀试验方法(GB4334.7-84) 适用于测定不锈在35或50的6^三氯化铁溶液中的腐蚀率,以试验不锈钢耐点蚀性能。(8)不锈钢42%氯化镁应力腐蚀试验方法(GB4334.8-84) 适用于试验不锈钢在沸腾42%氯化镁溶液中应力腐蚀裂纹敏感性的方法。(9)不锈钢点蚀电位测量方法(GB4334.9-84) 适用于动电位法测量不锈钢在中性3.5%氯化钠溶液中的点蚀电位。
MGS kitchenware-京东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如下图所示:


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



具体到材料牌号对某种腐蚀性介质或工况的耐腐蚀性,应该不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规定.有的只是对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规定的标准.
通常的方法是查相关行业的耐腐蚀手册.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
答: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304不锈钢系列 1、304:通用型号;即18/8不锈钢。产品如:耐蚀容器、餐具、家俱、栏杆、医疗器材...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
答: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碳含量较低,不超过1.2%,有些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铬(Cr),只有当铬含量达到一定水平时,钢材才具有耐腐蚀性。因此,不锈钢通常含有至少10.5%的铬。不锈钢还含有镍(Ni)、钛(Ti)、锰(Mn)、氮...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
答:不锈钢的耐蚀性随含碳量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大多数不锈钢的含碳量均较低,最大不超过1.2%,有些钢的ωc(含碳量)甚至低于0.03%(如00Cr12)。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Cr(铬),只有当Cr含量达到一定值时,钢材有耐蚀性。因此,不锈钢一般Cr(铬)含量至少为10.5%。不锈钢中还含有Ni、Ti、Mn...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答:1. 铁素体不锈钢:含有15%至30%的铬。这类不锈钢的耐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着铬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尤其是在氯化物介质中的应力腐蚀性能方面表现出色。代表钢种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和Cr28等。2. 奥氏体不锈钢:含有超过18%的铬,以及大约8%的镍,还可能含有少量的钼、钛和氮...

不锈钢耐腐蚀性能标准
答:具体到材料牌号对某种腐蚀性介质或工况的耐腐蚀性,应该不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进行规定.有的只是对腐蚀性试验方法进行规定的标准.通常的方法是查相关行业的耐腐蚀手册.

301和304不锈钢的耐腐区别
答:2、304不锈钢 二、301和304不锈钢的耐腐蚀的性能上的区别 1、301不锈钢 屈服强度(N/mm2)≥205 抗拉强度 ≥520 延伸率(%)≥40 硬度HB ≤187 HRB≤90 HV ≤200 密度7.93 g·cm-3 比热c(20℃)0.502 J·(g·C)-1 热导率λ/W(m·℃)-1 (在下列温度/℃)20 100 500 12.1 16.3...

304不锈钢耐酸碱pH范围?
答:防锈性能比200系列的不锈钢材料要强。耐高温方面也比较好,能高到到1000-1200度。304不锈钢具有优良的不锈耐腐蚀性能和较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对氧化性酸,在实验中得出:浓度≤65%的沸腾温度以下的硝酸中,304不锈钢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对碱溶液及大部分有机酸和无机酸亦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答:不锈钢的成分中如增加镍的含量,也可增强它对酸的防蚀性。如增加钼之含量亦有增加防蚀性的效果。现今工业上使用的不锈钢至少含12%之铬,最高可达30%。四大类不锈钢简介 (一)马氏不锈钢 共同点是以铬为主要合金元素。不含镍,具磁性,经热处理后可得高硬度与高强度。其主要显微金相结构为马氏体。

各种不锈钢的耐酸腐蚀(主要为硫酸)程度,包括但不限于316L,2205,2507,求...
答:适用于温度小于60度,浓度低于20%的硫酸。2507 的复式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由于其较高的合金含量,2507的抗腐蚀能力及强度均优于2205. 2507在含有2000ppm氯离子的硫酸中的等腐蚀曲线0.1 mm/year;在盐酸中的等腐蚀曲线0.1 mm/year.因此,耐硫酸腐蚀能力:2507>2205>316L ...

各种材质的不锈钢涂层体系标准?
答:316不锈钢达到C5防腐:316不锈钢因含有钼,耐腐蚀性更强,尤其对抗氯离子的腐蚀有很好的抵抗能力。处理方式同样遵循上述步骤,但可能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材料本身的优秀耐腐蚀性,涂层体系的选择可以相对灵活。标准说明:虽然ISO 12944主要针对碳钢和热浸锌钢,但它提供的防腐体系设计原则和测试方法对不锈钢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