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汉语“了得”中加个否定词“不”,既“了不得”,两着用法有什么区别?

作者&投稿:以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语得和的区别?~

万不得已 [ wàn bù dé yǐ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wàn bù dé yǐ ]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才出此下策。

出 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八卷:“娘子不须挂怀,三载夫妻,恩情不浅,此去也是万不得已,一年半载,便得相逢也。

摘要:“了得”、“了不得”、“不得了”有许多共同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发现它们不同使用。本文从语法、语义、语用三方面比较“了得”、“了不得”和“不得了”的不同用法。关键字:了得 了不得 不得了 共现词 一、语法结构“了得”“了不得”“不得了”在语法特征上有诸多差异,现分述如下:(一)“了不得”“不得了”都可以充当补语,“了得”则不能。例如:(1)见自己的隐私已被抖落在光天化日下,便惊愕得了不得。(权全学《在九曲十八弯的山凹里》)(2)袁成去了好久没回来,公馆里的人更急得不得了。(巴金《家》) 在上面的例句中,“了不得”“不得了”在句中作补语,而“了得”没有这种用法。(二)“了得”“了不得”前面可以有名词性主语(人或物),“不得了”一般没有名词性主语。例如:(3)这小子真了得,竟能接我十招以上。(金庸《神雕侠侣》)(4)这竹棒棒法乃九指神丐的绝技,桃花岛的武功倘然果真了得,郭夫人何以不学令尊的家传本事,却反而求诸外人?(同上)(5)这个人真了不得,是个英雄!(沙汀《随军散记》)(6)你们那事业就那么了不得?(刘心武《钟鼓楼》)从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看出,“了得”“了不得”前面可以有表示人或物的名词性主语,而“不得了”前面通常没有。但也有例外。例如:(7)但他们身上的这股精神不得了,他们的凝聚力、突破力比我们强,发展势头很猛,我感到有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人民日报》) 上例中的“不得了”用在名词性主语后,但这只是少数情况,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这么用。(三)“了不得”可以作定语,“了得”“不得了”通常不能作定语。例如:(8)我即使不写信,也并不做着什么了不得的事。(鲁迅《两地书》)(9)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四)“了不得”可以作“以为”“觉得”等心理动词的宾语,“了得”“不得了”则不可以。例如:(10)他英语竞赛得了第一就以为自己了不得了。(11)你学了这一点本事就觉得了不得了?(五)“了不得”通常可以作“没有”的宾语,“不得了”偶尔也可,“了得”则不能。例如:(12)有字号的人物作后台老板;不但官面上不能够抄拿,就是出了人命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赌局里打死人是常有的事。(老舍《我这一辈子》)(13)今天不下田,并没有什么不得了。(《读者》)通过以上几点的比较,我们能够看到“了得”“了不得”“不得了”在语法上的差别。下面将从语义上作进一步的分析。 二. 语义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版)对“了得”的释义:1. 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多跟在“还”的后面)2. 不平常;很突出(多用于早期白话)对“了不得”的释义:1. 表示大大超过平常;很突出2. 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另外,这时二者在句中可以自由互换,而不影响句义。例如:以及其他一些词典或语法著作也指出,“了不得”有时也表示程度深这一语义,所以我们把这一语义特征列为第三点,即:3. 表示程度深对“不得了”的释义:1. 表示情况严重2. 表示程度深 (一)、语义特征的异同A.“了得”“了不得”和“不得了”在语义上都可以表示情况严重。例如:(14)倘若被他们卖了,那还了得!(《七侠五义》)(15)了不得了,东家来哩!(张炜《柏慧》)(16)这可不得了,发这么高的烧,还不快送医院!(《现代汉语八百词》)上例中的“了得”“了不得”“不得了”都表示情况严重,其中“了不得”“不得了”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义。(14)例中的“那还了得”如换成“那可了不得”“那可不得了”,亦通。B.“了不得”和“不得了”在语义上都可以表示程度深,这时二者在句中可以自由互换,而不影响句义。例如:(17)他觉得自己心里乱得了不得,他也想呕吐。(巴金《春》)(18)我们这套办法,说严嘛,严得不得了。(张洁《沉重的翅膀》)以上两个例句中的“了不得”“不得了”都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子的意思,这时因为两者在这里都具有程度义,表示程度深,在句中作补语。上面两例中的“了不得”“不得了”也完全可以互换,而不影响句义的表达。C.“了得”“了不得”在语义上表示“不平常,很突出”时可以互换。(19).刘越石道:“这刺客真了得,竟被他走脱了。”(《留东外史》)(20)当然这已经说非常了不得了,罗马帝国当时建立一个版图,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西方国家,野心勃勃。(《文化融合与文明冲突》)在上例中,“了得”“了不得”都表示“不平常,很突出”,二者可以互换。 (二)、感情色彩上的异同A、褒义色彩“了得”“了不得”在形容人物事业本领等时,表示不平常,很突出,具有赞叹的语气,因此他们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而“不得了”没有这一语义,因而也就没有这一褒义色彩。例如:(21)这小子当真了得,竟接得住我十招以上。(金庸《神雕侠侣》)(22)能这样想一想已经很了不得了,至于他是否真的去干,能不能干成,我没有认真地去想。(《报刊精选》)上面两个例句中的“了得”“了不得”都是表示对人的赞叹,所以在感情上呈现出褒义色彩。B、贬义色彩当“了得”“了不得”“不得了”都表示某种情况非常严重无法收拾时,它们呈现出的时贬义色彩。例如:(23)恐被人窃听了去,走漏风声,那还了得!(《七侠五义》)(24)这可了不得了,水缸了的水哗哗地往外涌,发大水了。(汪曾祺《水母》)(25)哎呀,不得了了,出了大事啦!(《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上面例句中的“了得”“了不得”“不得了”都是用在发生意外的时候,表示某种情况非常严重,这时它们带有一种贬义的色彩。另外,当“了不得”“不得了”表示程度深这一语义时,有时带有褒义色彩,有时带有贬义色彩。例如:(26)今天的天气真是热得不得了。(《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27)她钱包丢了,急得了不得。(同上)(28)我送给她的礼物,她喜欢得不得了。(同上)(29)他英语过了四级,高兴得了不得。(同上)例句(26)(27)中的“不得了”“了不得”带有贬义色彩,而例句(28)(29)中的则具有褒义色彩。 “了得”“了不得”“不得了”都可以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严重情况或程度,因此在时间上它们既可以表示已然的事情,也可以表示未然的事情。例如:(30)向只道他是个贫户,那晓得他竟敢倚着一个差役的靠山,抗不玩租,这还了得!(《九尾龟》)(31)倘若被它们卖了,那还了得!(《七侠五义》)(32)了不得啦,他从楼上摔下来了!(《现代汉语八百词》)(33)这件事要是让他知道了,他一定高兴得了不得。(同上)(34)这可不得了,发这么高的烧,还不快送医院!(同上)(35)你这么不小心,万一出了事就不得了了。(同上)例句(30)(32)(34)中的“了得”“了不得”“不得了”表示的是已然事情的严重情况,而例句(31)(33)(35)中的“了得”“了不得”“不得了”表示的是未然事情的严重程度。但是当“了得”“了不得”表示“不平常,了不起”这一意义时,它们通常表示对已然事情的赞叹。例如:(36)这孩子十三岁就上大学了,真了不得啊!(《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37)朱子柳道:“杨过这孩子也真了得,他居然能洞悉霍都的奸谋,既将打狗棒夺回,又揭穿了霍都的真面。”(金庸《神雕侠侣》) 三、语用选择(一)、语用前提说话者暗含着某种情况严重或者程度深的语义,在这种语用前提下,说话者既可以选择“不得了”,也可以选择“了不得”。这是,二者可以互相替换。例如:(38)他说:“他很爱你,爱得不得了。”(王朔《浮出水面》)(39)他说:“他很爱你,爱得了不得。”(40)您这么大年纪,摔了可不得了。(41)您这么大年纪,摔了可了不得。上面得两组例句,说话者的语用前提都是表明某种情况的严重性(例句40)或者表明程度深(例句38),并且,前面都有说明情况的小句,如例句(38)得“他很爱你”,例句(40)的“您这么大年纪”。在这样的语用前提下,“不得了”和“了不得”都可以选用,二者可以互换,不影响句意的表达。3. 说话者暗含着对人或物的积极评价,具有赞叹的语义时,既可以选择“了得”,也可以选择“了不得”。例如:(42)这小子真了得,竟能接我十招以上。(金庸《神雕侠侣》)(43)这小子真了不得,竟能接我十招以上。(44)这竹棒棒法乃九指神丐的绝技,桃花岛的武功倘然果真了得,郭夫人何以不学令尊的家传本事,却反而求诸外人?(同上)(45)这竹棒棒法乃九指神丐的绝技,桃花岛的武功倘然果真了不得,郭夫人何以不学令尊的家传本事,却反而求诸外人?上面(42)(44)两个例句中的“竟能接我十招以上”和“这竹棒棒法乃九指神丐的绝技”是语用前提,“了得”分别用来表示对人或物的积极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了不得”替换,而不影响句意得表达。(二)句类的选择1.“了得”常用于“这(那)还……”句式,“了不得”常用于“有(没有)什么……”句式。例如:(46)桑伟川同志的文章触到了“四人帮”的反革命要害,这还了得!(周而复《上海的早晨》)(46)家里乱一些脏一些有什么了不得!(池莉《你是一条河》)2.“了得”“了不得”都可以用于反问句,而“不得了”则不能。例如:(47)那份苦,怎一个“累”字了得?(《人明日报》)
(48)绵羊,如果有个好讨便宜的猴子,要骑到你的背上,你就让他骑骑,有什么了不得?(吴强《红日》)(三)共现词的使用“了得”“了不得”“不得了”在句子中都可以和一些副词配合使用,“了得”前面常用副词“真”“十分”“甚是”等来增强语气,“了不得”前面的常用副词有“真”“非常”,“不得了”前面的副词,通常有“可”“更”“就”,例如:(49)朱子柳道:“杨过这孩子也真了得,他居然能洞悉霍都的奸谋,既将打狗棒夺回,又揭穿了霍都的真面。”(金庸《神雕侠侣》)(50)他力大招猛,武功果然十分了得。(金庸《雪山飞狐.》)(51)这两个老叫化背负八只布袋,只怕武功甚是了得。(金庸《神雕侠侣》)(52) 那么大的角儿还肯补衣裳,真了不得!(老舍《全家福》)(53)现在说起来很轻松,那时候可不得了。(王保民《:林斤澜:鸟身自为主》)(54)滩上不涨水还要腾起三尺浪,现在更不得了,眼前只见到波涛翻滚, 耳朵里一片怒吼声。(映泉《同船过渡》)(55)轻点声,被她听到了,那就不得了啦!(岑凯伦《合家欢》) 相比之下,“了不得”前面的常用副词要少一些。

在中国汉语“了得”中加个否定词“不”,既“了不得”,两着用法有什么区...
答:(三)“了不得”可以作定语,“了得”“不得了”通常不能作定语。例如:(8)我即使不写信,也并不做着什么了不得的事。(鲁迅《两地书》)(9)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四)“了不得”可以作“以为”“觉得”等心理动词的宾语,“了得”“不得了”则不可以。例如:(10)他英语竞赛...

否定句是什么意思?
答:否定句的意思:表示否定的句子。否定句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否定句举例:1、我认为它不会帮助我们。2、我认为他不对。3、我想他不喜欢它。肯定句改否定句:加否定词,保证句子意思和原句意思...

汉语语法中,表示“可能”的表示,有“能”“会”“。。得...
答:不能重叠,不能带时态助词。大都可以用在“X不X”这个格式中(得:dai214除外)。能愿动词经常组成正反并列联合短语(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比如:他会不会来。拍张照片可以不可以。你这样做应该不应该?如在句子里能愿动词后边还有别的主动词,则能愿动词作状语,没有别的主动词,能愿动词作...

双重否定词有哪些?
答:双重否定词有决非 、并非 、不是不 、并不是不、不可能不 、不…不… 、没有…不…、非…不…、非……不可… 、无不 、无非 、不无 、未必不...不得不 、不能不 、不会不 、不可不。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进一步的肯定效果,加强了肯定的效果;双重否定句一...

语文双重否定句的否定词有哪些,最常用的.比如不得不
答:一、不得不、不能不、不会不、不是不、不敢不;1、我们不得不保证那东西完好无损。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得不很清楚。3、楚王不得不吩咐手下打开城门,迎接晏子。4、他不敢不去。二、无不、无非、没有不、不是没有、不可能不;1、他的话不无道理。2、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双重否定句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二是反问语气,这是以语法手段构成的特殊意义上的否定形式。据此推定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如:不得不);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

汉语有趣的语言现象
答:汉语有趣的现象还很多,比如你说:“晒太阳”,其实是被太阳晒;消防官兵常去救火,其实不是“救火”,是灭火;“好不容易”和“好容易”虽然一个加否定“不”,一个不加,但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见不得”和“了得”也是一样;“中国大胜日本队”和“中国大败日本队”都是一样的。《世界上最...

文言文否定句型
答:据此推定汉语有两种类型的否定句式:一是一般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连用两个否定性词语造成的(如:不得不);二是特殊的双重否定句式;这是由一个否定性词语和一个反语语气连用造成的。双重否定有表达肯定、强化语气等功能。 2. 文言文的四大句型 高中所有文言文特殊句式讲解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

《现代汉语》要点(7)
答:(2)序数词一般是在整数前加上“第”,表示次序,有时也可用基数词来表示序数。3. 称数的方法(1)二、两的用法:当单独用在度量衡量词前时,除“二两”不能说“两两”外,用“二”用“两”都可以。但单独用在其它量词前就只能用“两”不能用“二”。(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1)×上下2)一两个,七八天——...

现代汉语小知识大全
答:18、中国的方言一般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七大方言。 19、汉字由繁变简的四个主要途径:“代”、“换”、“省”、“承”。 20、汉语的书面形式,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之分,1919年“五四” 运动以后,白话文取得了正式书面语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