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高览同时向曹操投降,为什么只有张郃得到重用?

作者&投稿:蒯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名将如云。其中雄踞河北的袁绍手下有这么几位将领名气较大,分别是“麴义、淳于琼、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吕旷、吕翔……”


麴义战胜过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是袁绍早期的头号大将。淳于琼则和袁绍、曹操曾经都是西园八校尉,起点很高。后来有说书人整理袁绍麾下将领,提出来了著名的河北四庭柱之说,把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人称之为四庭柱,于是这一朗朗上口的称号就广为熟知。

河北四庭柱中,颜良文丑不用多说,虽然这二位堪称麴义之后袁军阵营的头两号大将,但是无论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成官渡之战中曹操的经验包。颜良明确记载是关羽所杀,文丑则是死于乱军之中,是否关二爷所杀存疑。


官渡之战后期,颜良文丑已阵亡,袁绍派淳于琼守护粮草所在地乌巢,结果被曹操所破,淳于琼也被曹操所杀。袁绍听到消息后,认为袁军势大,就算曹操率领精兵攻破乌巢,但是要是自己能同时攻破派出大量精兵的曹操大本营,让曹操回不去这一仗自己也算胜利。

于是袁绍派出张郃和高览率领大军猛攻曹操大本营,打算以功对攻。

没想到曹操虽然不在大本营,但是留下的是荀攸贾诩这样的谋士和曹洪这样的亲信大将。张郃和高览一时半会功不下来,这个时候曹操攻破乌巢的消息传来了。

建议袁绍攻打曹操大本营的谋士郭图这个猪队友这个时候慌了,于是为了逃避责任,郭图把黑锅扔到了张郃高览作战不力身上。

张郃高览二人十分气愤,于是自己烧了攻城器械,投降曹洪。曹洪这个时候,觉得这是诈降,还不敢接受。气的荀攸大声说:这两人是袁绍不能用而来投降的,还怀疑啥?

乌巢的粮食没了,张郃高览也投降了,袁绍军心大乱,这才被曹操一鼓作气击败。


战后曹操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张颌被封为偏将军,都亭侯。一看都是一个水平的待遇。

绍将张郃、高览烧攻橹降,绍遂弃军走。郃之来,洪疑不敢受,攸谓洪曰:“郃计不用,怒而来,君何疑?”乃受之。

但是后来张郃却深的曹操信任,依然带兵活跃在战场上,甚至在三国时期都以曹魏一方主将身份和诸葛亮打的有来有回。

但是高览却消失在历史之中。其实不仅仅是高览,袁绍麾下投降曹操的还有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等等将领。

但是这些人在投靠曹操后同样被封为列侯,后来没有了消息。

其实对于敌方降将,一般不会重用才是常态,像张郃这种被重用的也是久经考验最后才成为曹魏大将的。


其实高览作为和张郃齐名的大将,其战略武艺应该和张郃齐平,但是不同于张郃还想更进一步,高览等人更有可能的是投降后避免曹操怀疑,早早交出军权,做一个富家翁去了,所以高览和吕旷、吕翔、焦触、张南、马延、张顗……都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

但是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觉的这些降将也得露脸啊,更何况配角的名字不够用了。于是这才引发了高览偷袭刘备,结果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而吕旷、吕翔二人则是带兵攻打在新野的刘备,结果成了徐庶献给刘备的见面礼。

而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在长坂坡露了一面,后来死于赤壁大战,分别成了韩当周泰和甘宁的升级经验包。

所以说,不是高览名声不显,而是高览和张郃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比起张郃选择的生死难保的战场,高览选择了平淡的人生,谁又能说他过得不好呢?



你下去问问曹操不就知道了

因为张颌不仅武功比高览高,能力也非常出众,并且作战经验十分丰富。

因为高览可能在降曹后病亡,或者转为文职,但是能和张郃有共同的见识的人,不受重用,更多的可能是,提早病亡。

张郃诚良将,国所依也,而且他是国家的帮手,他们都需要他,他战斗力也是很厉害的,忠心耿耿所以后来得到重用

同样是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却毫无战绩?
答: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袁绍手下有两员大将,那就是高览和张颌,后来两人被曹操抓获投降曹操,成为曹操手下的偏将。不过在《三国志》中有张颌的记载,却没有高览的,其实高览的作战能力并不低于张颌,之所以没有他的战绩记载是因为高览在很早的时候就被赵云给除掉了,他还等到表现的机会就没命了,所以才...

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后,张郃成为名将,而高览为何默默无闻?_百度知 ...
答:一开始咱们就需要明确一点,高览被赵云杀死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高览本人在史书中就是默默无闻的。不但高览默默无闻,后来从袁尚、袁熙手下投降曹操的河北诸将如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张南等人,都经历了先是被曹操封为列侯,之后默默无闻的过程。换个角度,这么说吧,河北降将默默无闻是...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答: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他们便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四人。其中的高览,甚至比张郃更加厉害!官渡之战中,曹操吵...

张颌和张辽都投降于曹操 两人的待遇问题为何完全不同
答:起航教育培训公司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在正史中张辽并没有和吕布一起被曹操俘虏,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正史中,张辽是看到了其他人投降曹操,没有受到牵连,才选择了主动投降曹操。也因此,曹操才封张辽为关内侯。如果真按演义所说,张辽都被曹操俘虏了,曹操还给他封侯,你当曹操傻吗?关内侯...

三国志,张郃貌似很不义,一共叛变过2次.分别是什么原因?
答:袁绍采纳了郭图的建议,张郃劝阻,袁绍不听,只派轻骑去救乌巢,而派重兵去进攻曹操的大本营,结果不能够攻下。很快,乌巢兵败,消息传来,袁军军心动摇。郭图闻讯后大为羞愧,为推卸责任,诬谗张郃不卖力作战,失败后还出言不逊。张郃心中害怕,与将军高览愤而投奔曹操。曹操闻张郃来降,十分高兴,将...

袁绍麾下的十员大将,哪三个最后投降了曹魏?
答:郭图怕袁绍责怪,反诬张郃等人有异心,于是,张郃、高览投降了曹操。张郃后来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追击诸葛亮军,在木门道被射死。高览死因不详,在演义中,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这是前四员大将。第五员大将是淳于琼,淳于琼是很早就跟随袁绍的大将之一,为汉末西园八校尉之一,在官渡之战中,淳于...

为什么颜良、文丑死了之后,张颌、高览就背叛袁绍投靠曹操
答:和颜良文丑之死没有直接关系。官渡之战时,曹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奇袭袁绍军的粮仓乌巢。袁绍得知军情,只派轻骑救援淳于琼,而命令张郃、高览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营。张郃认为,乌巢战场才是战局关键,应全力救援,袁绍不听。援军迫近乌巢时,曹操鼓舞士气,集中兵力,先斩淳于琼,再破援骑,将袁军物资全部...

官渡之战的胜败原因是什么?
答: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曹军骁将乐进斩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2、曹操胜利的原因: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

张郃在官渡之战时投奔曹操,原因是什么?
答:同时,乌巢粮草也被曹军烧毁,郭图因为自己的计谋失败而感到惭愧,于是诬陷道:“张郃对我们的失败感到高兴,并且出言不逊。”在得知郭图诬陷自己的消息后,张郃、高览等将领惧怕被追究,于是烧掉了攻城橹,投降了曹洪。在张郃投降曹洪的时候,曹操还没有回到大营。等到回营后,曹操听说张郃已经向曹洪投降,...

为何张郃投降曹操后成了绝世名将?
答:然而在官渡之战中,他投降了曹操,从此便越打越出名,最终成为了一代绝世名将,位列五子良将之一,那么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河北四庭柱 河北四庭柱主要是袁绍手下的四名大将,这四人战力卓绝,功夫了得,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从战力上来看,张郃是明显不如颜良文丑的。凡提起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