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作者&投稿:止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答案如下:

一、《离骚(节选)》(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有12个“以”字用法和意义:

1、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前后两个词或短语间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如:

①、长太息以掩涕

②、余虽好修_以_(革+几)羁兮

③、伏清白以死直兮

以上的“以”都表示并列关系,解释为“并且”。

④、宁溘死以流亡兮

⑤、回朕车以复路兮

以上的“以”都表示承接关系,解释为“并且”。

⑥、进不入以离尤兮

“以”表示转折关系,“但是”的意思。

2、介词:

(1)、“因为、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

⑦、既替余以蕙_兮

⑧、又申之以揽_

“以”引出了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讲,介词。不作连词看待,因为不是分句间的关系。

(2)、“凭借、用”,表示动作、行为等所凭借的工具。

⑨、众女嫉余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凭借、用。“以”后省略了宾语“之”,即前文中的“娥眉(好看的眉毛,借指女性的美貌)”,意思是说“那些奸佞小人,嫉妒我的容貌,造谣污蔑我凭借美貌做淫荡的事。”

(3)“以”和后面的“为”组成固定短语“以为”(一般“以”后面省略了介宾短语中的宾语“之”,即介词“以”前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意思是“把??当作”、“认为是??”。

⑩、竞周容以为度

⑾、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⑿、余独好修以为常

⑩中可解释为“把修饰容貌、献媚讨好当作规矩。”

⑾中可解释为“把采集到的芰荷、芙蓉作为衣裳。”

⑿中可解释为“把修身养性当作法则。”

二、“之”的用法分类如下:

1.代词。代词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在《离骚》中指示代词没有出现,出现的只是人称代词,而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居多。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第一人称代词--代“我”)既替余以蕙_兮,又申之以揽_。 (第三人称代词--代“蕙_”)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第三人称代词--代“它)

2、助词。分别有三种情况出现,如下: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意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③、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送给可爱的美女,女是可诒的宾语,“之”字是 语提前的标志)

④、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节选《离骚》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_以_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_兮,又申之以揽_。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_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_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於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节选《离骚》翻译:

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贬黜我是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啊,给我加罪是因为我爱好花香。 这也是我心中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一生我也毫不懊丧。

始终不能明了我心迹啊,我怨恨我那君王过分荒唐。 众女子嫉妒我长得美貌啊,放出谣言说我行为放荡。 本来世俗就崇尚投机取巧啊,任意而为将规矩背向。 违背准蝇而追求弯曲啊,竟相把苟合奉迎作为榜样。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 雄鹰和凡鸟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方枘圆凿自然不能结合啊,道路不同哪能有相同的思想。 忍受着委屈而压抑着意志啊,忍受强加的罪过又将耻辱品尝。 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啊,古圣先贤都认为应该是这样。

真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徘徊傍徨。 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好在我虽然迷途却并没有失去方向。 赶着马车来到长满兰草的水边啊,奔驰后休息在长着椒树的山岗。 为君分忧反受指责啊,我退隐山林整理我当初的衣裳。

裁剪荷叶做出我的上装啊,连缀花瓣做出我的下装。 不了解我的心意也就算了啊,只要我的本心确实善良。 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将我长长的佩带延长。

清香和污臭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没有毁伤。 忽然回过头来放眼远眺啊,看到了辽阔大地的四面八方。

我佩戴上缤纷多彩的服饰啊,浑身上下散发着阵阵清香。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啊而且习以为常。 肢解我的身体我也不会变心啊,又有谁能改变我的志向?

此文选自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所写的《离骚》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作者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



“以”字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答:⑨、众女嫉余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以”,凭借、用。“以”后省略了宾语“之”,即前文中的“娥眉(好看的眉毛,借指女性的美貌)”,意思是说“那些奸佞小人,嫉妒我的容貌,造谣污蔑我凭借美貌做淫荡的事。”(3)“以”和后面的“为”组成固定短语“以为”(一般“以”后面省略了介宾...

文言文中“以”的用法
答:文言文中“以”的用法如下:1、作动词,译为“认为、以为”。2、介词,相当于“用”。3、介词,相当于“把、拿”。4、介词,可译成“因、因为”。有时与“是”连用为“是以”或“以备卜是”,可理解为“因此”。坦盯镇 5、介词,可译为“凭借”。6、介词,相当于“从、由”。7、介词,...

古文中以的意思是什么
答:例:《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3. 有什么。 例:《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4.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 例:《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问题二:“以”字在文言文中有哪些意思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 1、动词: ...

以是什么意思文言文
答:【以后】 #yǐhòu 现在或某时之后的时期:从今以后。〖例句〗上中学以后要好好学习,争取进入年级前十名。【以及】 #yǐjí 连接并列关系的词或词组,通常用在前后两项之间。〖例句〗海洋馆里有许许多多海洋生物,有凶恶的鲨鱼,有漂亮的海星以及聪明的海豚等等。【以理服人】 #yǐ lǐ fú rén...

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哪些含义
答:一个字或词语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有很多种,具体什么意思要根据句子整体来看,“以”子的含义有很多,如使用、认为等意思。1、<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2、<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3、<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中“以”的一词多义
答:以的一词多义如下:1、动词:用;仰赖、凭藉;认为;可、能够;令、使。2、介词:因为、由于;按、依;在、于;加在前、后、左、右、上、下、往、来、东、西、南、北等字之前,表时空和方位的界限;连及。3、连词:而、且;因此;目的在于;与、和。4、组词:置动词后,无义。5、副词:...

文言文中“以”字的所有用法,每种意思加上例子
答:〈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use] 以,用也。——《说文》 以,用也。——《小尔雅》 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封疆社稷是以。——《左传·定公十年》 纯以形式。——蔡元培《图画》 如或知尔...

以的意思文言文
答:金文另加人旁,以强调其为胎儿。篆文承接甲骨文和金文并稍加繁化。隶变后楷化分别写作“㠯”与“以”。如今规范化,以“以”为正体,“㠯”只作偏旁,作偏旁时有的写作“厶”。另一种解释,通过‘始’字知道’以‘字是一个刚找到头绪的蚕茧,有‘可以、拿到、可用’的意思。始字是...

文言文虚词以字
答:1. 文言文中虚词以字有多少种意思 我们老师归纳给我们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之 1、代词:代人,代事,代物 例: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先帝称之曰能 肉食者谋之 公与之乘 名之者谁 天下顺之 固以怪之矣 始指异之 故为之文以志 名之者谁 环而攻之而不胜 天下顺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愿陛下亲...

文言文中以的意思
答:意思如下“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用,拿,把,将依然,顺,按照因为,以人废言在,于目的在于,以待时机已经及,连及等比如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以”字在古文中的意思有因为,所以,而,以为,等等1表示”因为“yīn wéi 意思的例句”此独以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