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背驰与盘整背驰

作者&投稿:庾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趋势背驰简称为背驰。 如果没有创新高(新低),背驰是不存在的。转折必然由背驰导致,但背驰导致的转折并不一定是同一级别的。要比较力度,发现背驰,首先要搞清楚是哪两段比较,其实,只要是围绕一中枢的两段走势都可以比较力度。 1分钟以下级别的力度对比,只需要比较柱子面积,如果是1分钟级别的,就要同时考虑黄白线回抽0轴的情况。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定理,这定理说明了什么?就是某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该级别原走势类型的终止,进而开始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另外一个走势类型。

趋势,一定有至少两个同级别中枢,对于背驰来说,肯定不会发生在第一个中枢之后,肯定是至少是第二个中枢之后。 第二个中枢后就产生背驰的情况,一般占了绝大多数的情况,特别在日线以上的级别,这种就几乎达到90%以上,因此,在一个日线以上级别的第二个中枢就要密切注意背驰的出现。而在小级别中,例如1分钟的情况下,这种比例要小一点,但也是占大多数,一般4、5个中枢以后才出现背驰的,都相当罕见了。

如果在第一个中枢就出现背驰,那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背驰,只能算是盘整背驰,其真正的技术含义,其实就是一个企图脱离中枢的运动,由于力度有限,被阻止而回到中枢里。 一般来说,小级别的盘整背驰,意义都不太大,而且必须结合其位置,如果是高位,那风险就更大了,往往是刀口舔血的活动,但如果是低位,那意义就不同了。多数的第二、三类买点,其实都是由盘整背驰构成的,而第一类买点,多数由趋势的背驰构成。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要破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注意,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两个走势类型之间的比较,这和趋势背驰里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两个走势类型是否一定是趋势,都问题不大,两个盘整在盘整背驰中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

在某级别的某类型走势,如果构成背驰或盘整背驰,就把这段走势类型称为某级别的背驰段。 对a+A+b+B+c(a,b,c表示次级别走势类型;A,B表示中枢),背驰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的小了。 那么,站在B这个中枢的角度,不妨先假设b+B+c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那么b可以看成是向下离开中枢B,而c可以看成是向上离开中枢B。 所谓顶背驰,就是后这个中枢,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中枢有这样的特性,就是对无论向上或向下离开的,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向下离开都能拉回中枢,那向上的离开当然也能拉回中枢里,对于b+B+c向上的走势,这就构成顶背驰,而对于b+B+c向下的走势,就构成底背驰。 对于盘整背驰,这种分析也一样有效。其实,**站在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与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中枢位置不同而已。同样,站在纯中枢的角度,a+A+b+B,其中B级别大于A的这种情况就很简单了,这时候,并不必然地B后面就接着原方向继续,而是可以进行反方向的运行。例如,a+A+b+B是向下的,而a+A+b其实可以看成是对B一个向上离开的回拉,而对中枢来说,并没要求所有的离开都必须按照上下上下的次序,一次向上的离开后再一次向上的离开,完全是被允许的,那站在这个角度,从B直接反转向上,就是很自然的。那么,这个反转是否成功,不妨把这个后续的反转写成c,那么也只要比较一下a+A+b与c这两段的力度就可以,因为中枢B对这两段的回拉力度是一样的,如果c比a+A+b弱,那当然反转不成功,也就意味着一定要重新回到中枢里,在强的情况下也至少有一次回拉去确认能否构成一个第三类买点。而a+A+b与c的力度比较,与背驰的情况没什么分别,只是两者的方向不同而已。

某级别的背驰必然导致该级别原走势类型的终止,进而开始该级别或以上级别的另外一个走势类型。转折必然由背驰导致,但背驰导致的转折并不一定是同一级别的。如果市场的转折与背驰都在级别上一一对应,那这市场也太没意思、太刻板了,而由于这种小级别背驰逐步积累后导致大级别转折的可能,才使得市场充满当下的生机。 背弛必然有调整,但不必然有大调整,如果是盘整背弛,那往往转化成第三类买点。对于小级别的背弛是否产生大调整,必须是从大级别看起,这也是区间套方法所说的。例如5分钟的背弛,你必须先要看30分钟是否有进入背驰段的可能,如果30分钟在主升段的,那5分钟的背弛往往就是一个盘中的小调整就完成了,这种背驰就没多大操作的意义了。否则1分钟背驰都每个弄一下,又不知道如何回补,那是很累的。一般这种背弛,盘中对冲一下就可以了,但那些符合区间套的背驰,就要充分注意了。 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下的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卖点;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向上必要条件是该级别走势的最后一个次级别中枢出现第三类买点。

一个背驰后,无论是盘整背驰还是真正的背驰,理论只能保证其回拉原来的中枢,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回拉之后如何,这涉及预测。正确的思维是,把回拉后出现的情况进行完全的分类,根据每种分类对应的后果,决定你自己的对策。



【缠论】背驰与盘整背驰
答:一个背驰后,无论是盘整背驰还是真正的背驰,理论只能保证其回拉原来的中枢,这是正确的思维方式,那么,回拉之后如何,这涉及预测。正确的思维是,把回拉后出现的情况进行完全的分类,根据每种分类对应的后果,决定你自己的对策。

博涛缠论系列-中枢背驰与盘整背驰C#07
答:一般来说,第二、三类的买点,都有一个三段的走势,第三段往往都破第一段的极限位置,从而形成盘整背驰,注意,这里是把第一、三段看成两个走势类型之间的比较,这和趋势背驰里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两个走势类型是否一定是趋势,都问题不大,两个盘整在盘整背驰中也是可以比较力度的。 创新高或新低才有背驰或盘整背驰的...

缠论背驰口诀是什么?
答:口诀:趋势背驰,盘整背驰,段落背驰,中枢上下游背驰,区间套背驰,红绿柱高度面积背驰,黄白线背驰,一般需要背驰三次。一、背驰比较是两段走势的比较,不是一段,三段或者六百五十八段。二、背驰比较段,一定是同级别的走势。不同级别的走势比较没有意义,初学者总是犯这样的错误。为什么老是背驰判断不...

缠论修行:必须要掌握的缠论背驰理论
答:由于所有的买卖点,最终都可以归到某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而背驰与该种买卖点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这样说,任何的逆转,必然包含某级别的背驰,以后用严格的方法,可以证明如下定理:“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理...

关于背驰和盘整背驰的问题,望高手解答!答的好了,再加送我所有财富直...
答:56既可以和12比也可以和34比,只要比任何一个弱就会出现盘整背驰。而盘整背驰只保证一段对中枢的回拉,且常常演化成第三类买卖点,上面的67就是个典型罢了。如果你在6买入的,当7回不到前面中枢内时就是缠论的第三卖点了,卖点出现你不卖怨谁?67的波动难道不是利润?怎么可能死得很惨?所有6点...

...趋势没有背驰,而趋势分为上涨和下跌。那么该如何理解盘整背驰...
答:缠论的背驰是分级别的,没有趋势没有背驰针对的是趋势背驰,要找到趋势背驰的前提是走势类型必须是趋势,就是走势必须要包含两个独立不重合的中枢,上涨的情况是当前中枢高于前一个同级别中枢且没有重合,下跌相反,只有在这两种情况下才能对比趋势背驰。趋势背驰的级别最大,之后依次为中枢背驰,盘整背驰,...

缠说A股:缠论里经常提到的背驰,到底是什么意思
答:缠论里经常提到的背驰,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个人认为缠论里的背驰,应该是告诉大家一个可以操作的区间,而不是一个精准的价位,因为大家都需要反应时间,所有人都不可能买在最高,卖在最低,只要大方向不错就行了。按照书中的说法,背驰是两段力度做对比,然后通过各种技术指标,比如MACD来看前后两段力度...

有关缠论有关背驰,看5分钟级别是背驰的,但从一分钟把这5分钟级别放大看...
答:而你说的5分钟背驰了,而1分钟没有背驰,那么你可以等1分钟背驰后再看,当然你以5分钟操作级别的,那也可以不用区间套的方法,真接感觉MACD的柱子力度变小的时候买入,这样虽然不能像用区间套那样精确,但收益是一定的。因为背驰后必然会回到中枢B中。主要就是必需分清楚真正的背驰,而且力度与那段...

破除缠论束缚(十):来自背驰的灵魂拷问
答:而F和F`大于0的过程中在K线图上形成的力度对比,一旦F>F`,则没有背驰,反之发生背驰,如果这段走势只有一个结构,则叫做盘整背驰,两个以上结构,称之为趋势背驰。换句话说,背驰来源于上涨动力的减弱,这个上涨动力,可以用均线面积表示,也可以用MACD面积表示,当然还可以用纯K线表示。由以上分析...

缠论中的背驰能具体解释下吗?
答:背驰就是离开中枢的力度不济,走势将被中枢回拉。背驰后共有3种可能,缠论述备矣,注意理论只保证顶背驰至少回GG、底背驰至少回DD。盘整背驰与趋势背驰在本质上并无不同,只是走势类型位次的分别,归根结底都是中枢的问题。关于背驰的判断:MACD指标基本足以应付背驰判断,其中黄白线与柱线其一缩小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