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左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文言文中的“肆”是什么意思

肆 sì(1)(形声。

从长,聿(yù)声。本义:摆设;陈列)(2) 同本义 [display] 肆,极陈也。

――《说文》。朱骏声曰:“此字本训长。”

肆,陈也。――《广韵》或剥或享,或肆或将。

――《诗·小雅·楚茨》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诗·大雅·行苇》(3) 又如:肆筵(摆设筵席);肆肆(并列的样子)(4) 古时处死刑后陈尸示众 [expose corpse in public]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论语·宪局》(5) 又如:肆刑(极刑);肆掠(陈尸示众和鞭笞);肆鬯(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肆器(古代陈尸之器)(6) 进献解体牺牲 [sacrifice to] 以肆献裸享先王。

――《周礼·春官·大宗伯》(7) 又如:肆享(祭祀宗庙);肆献(进牺牲,献醴酒。古代吉礼的一种);肆祀(祭名。

谓以全牛全羊祭祀祖先);肆瘗(祭名。谓祭山后将所用牲玉埋于山中);肆类(类,祭名。

称祭天之礼)(8) 侵犯;冲突 [intrude]。如:肆凶(逞凶);肆毒([蜂、蝎等]以毒刺螫人);肆诈(肆行诈骗);肆剽(大肆劫掠);肆暴(滥施暴力,行凶)(9) 恣纵,放肆 [indulge] 不得安肆矣。

――《汉书·吴王濞传》。师古曰:“肆,纵也。”

故不为轩冕肆志。――《庄子·缮性》。

注:“肆志,放纵其志。” 深闳而肆。

――《庄子·天下》惟北门外方,圆两炮台,被逆占据后,肆行无忌。――《三元里人民抗英》昔(周)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左传·昭公十二年》(10) 又如:肆逆(随意虐害百姓);肆毒(任意毒害);肆讥腾谤(大肆讥诮,谤言沸腾);肆掠(大肆掠夺);肆奢(放纵,奢侈);肆欲(纵欲);肆饮(纵情饮酒);肆横(恣意横行);肆纵(肆意放纵);肆手(放手。谓随意,任意);肆心(恣意);肆志(快意;随心;纵情);肆言(无所顾忌地说话;纵言)(11) 宽缓 [relax]。

如:肆赦(宽赦有罪的人);肆眚(赦免有罪的人)(12) 宣扬;扩展 [propagate;expand] 晋天福初,允以国朝频肆赦,乃进《驳赦论》――《旧五代史·张允传》(13) 又如:肆布(散布);肆芳(散发芳香);肆议(肆义。进言献策,提出意见)(14) 延伸,扩张 [stretch]。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僖公三十年》(15) 又如:肆通(畅通,四通八达);肆募(广泛征集);肆察(广泛地视察);肆体(舒展身体)(16) 极力,勤苦 [use to the utmost]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文选·张衡·东京赋》轮匠肆目,不乏奚仲之妙;瞽史清耳,而无伶伦之察。――《文选·陆机·演连珠》(17) 又如:肆心(用心;尽力);肆目(尽其目力);肆既(竭尽);肆勤(尽力勤劳);肆业(勤于所业。

多指农业) 肆 sì(1) 店铺(上古时代表示商店) [shop] 正其肆,陈其货贿。――《周礼》肆,市中陈物处也。

――《文选·游西池》注 帝命三市店肆,皆设帷帐。――《隋书·裴矩传》吾得升斗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知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庄子·外物》(2) 又如:肆廛(街市,店铺);肆宇(肆宅);肆宅(店铺);肆业(泛指店务或其他类似业务);肆头(街头,市上)(3) 手工业作坊 [market-place]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4) 古代编悬乐器的单位,悬钟十六为肆 [16-bell] 凡县钟磬,半为堵,全为肆。

――《周礼》(5) “四”的大写,用于支票等上,以避免错误或更改。

2. “肆”在“放肆”一词中的意思是

“放肆”的本义是杀人弃市 如果有人在尊长面前,言语和举动都表现得很嚣张,就会受到这样的斥责:“放肆!”辞典对“放肆”的解释是轻率任意,毫无顾忌,是一个贬义词。

可是,“放肆”最早却专指死人。 “肆”的本义是摆设,陈列。

《周礼》规定,小宗伯这个官职负责的事情是掌管王国祭祀的神位,祭祀的时候,小宗伯要做一件在今天看来稀奇古怪的事,这件事叫“大肆”:“王崩,大肆以秬鬯渳。”秬(jù)是黑黍,古人把黑色的黍子视作嘉谷,吉祥的作物;鬯(chàng)是一种香酒,用黑黍和郁金香合酿而成的香酒就叫“秬鬯”,祭祀的时候使用,也用来赏赐有功的诸侯。

渳(mǐ)是动词,清洗尸身。“王崩,大肆以秬鬯弥”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子驾崩之后,小宗伯要先“大肆”,把天子的尸身陈列出来,然后用黑黍和郁金香酿成的香酒来清洗天子的尸身。

3. “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中一般读作dé 一、作动词1. 得到,获得2. 找到3. 得知4. 捕获5. 成功;完成 6. 适,合7. 具备8. 同“德”,恩惠,感恩9. 助动词。

能,能够10. 得意,满足 11. 看到 二、作名词1. 收获,心得 2. 德,道德,有德之人 三、作副词 必须,应该 四、作形容词 合适;正确 得 dé 一、【动】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

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1.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得,行有所得也。

——《说文》三人行必得我师焉。——《论语》。

释文:“本或作必有。”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孟子·梁惠王上》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卖炭得钱何所营。

——唐·白居易《卖炭翁》工之侨得良桐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又如:得人心;各得其所;得肆(得志,肆意);得闲儿(有空闲时间;得空);得胜回头(宋元说书人在开讲正书前先说一段小故事作引子,叫得胜回头);得职(获得官职);得情报;得钱;得奖 2. 找到 知得而不知丧。

——《易·文言》虑而后后能得。——《礼记·大学》。

注:“谓得事之宜也。” 至德不得。

——《庄子·秋水》既而得其尸于井。——《聊斋志异·促织》3. 得知 故无术者得于不用。

——《韩非子》礼得其报则乐。——《礼记·乐记》。

注:“谓晓其义。” 武王得之矣。

——《吕氏春秋·义赏》。注:“犹知也。”

4. 捕获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亦指被捕获;被逮捕。

又如:得俊(俘获敌方的勇猛将士)5. 成功;完成 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

——《红楼梦》又如:得算(计谋成功);得策(谋略得当)6. 适,合 傲啸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陶渊明《饮酒》7. 具备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荀子·劝学》8. 同“德”,恩惠,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告子上》地广而不得者国危,兵强而凌敌者身亡。

——《盐铁论·击之》9. 助动词。能,能够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进退不得,为之奈何?——《吴子·应变》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史记·项羽本纪》10. 得意,满足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史记·管晏列传》常使两情皆得,彼此俱畅。

——《世说新语·文学》又如:洋洋得意11. 看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名】1.收获,心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开郑有得,便欣然忘食。——《南史·陶潜传》 2.德,道德,有德之人 尚得推贤不失序。

——《荀子》三、【副】 必须,应该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四、【形】 合适;正确 于彼计则得。

——马中锡《中山狼传》 历古今之得失。——《汉书》五、【叹】 1.用在口语中表示同意或禁止。

如: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得也么(算了吧;又作答应之词) 2.用在口语中,瞧。在情况变坏时表示无可奈何。

如:得,又搞错了;得,全完了。

4. 既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

同本义 [eat up]

既,小食也。——《说文》。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君既食。——《礼记·玉藻》

不拜既爵。——《义礼·乡饮酒礼》

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eclipse]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预注:“既,尽也。”

其合相当如袭辟者,日既是也。——汉·王充《论衡》

完毕;完了 [plete;end]

既而曰。——《公羊传·宣公元年》。注:“事毕也。”

既者,尽也。有继之辞也。——《谷梁传》

既月。——《虞书》

董泽之蒲可胜既乎。——《左传·宣公十二年》

薮泽肆既。——《国语·周语》

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庄子·应帝王》

又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意指万事皆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文言文得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5.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通俗得解释一下 “文言文”的第一个字“文”,是美好的意思;第二个字“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最后一个字“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由此可见,“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章”,也叫做语体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

纵横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
答: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在国内,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的学习更是占了很大的分量。 当然,其他国家的古人也留下了大量的文言文。 什么是文言文? 文言文的含义是什么? 1.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疑的。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文言...

既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薮泽肆既。——《国语·周语》 吾与汝既其文,未既其实。——《庄子·应帝王》 又如:既济(六十四卦之。离下坎上。意指万事皆济);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2. 既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既(jì,)jì ①<;动>;尽;完;终了。韩愈《进学解》:“言未~,有笑于列者曰。” ②...

且古文意思是什么
答:问题一:古文中且是什么意思 且,在文言文中有多种用法。 一、助词(jū)用在句末,相当于“啊”。如:狂童之狂也且。――《诗・郑风・褰裳》 二、代词(qiě)此,这;今。如:匪且有且,匪今斯今。――《诗・周颂・载芟》。毛传:“且,此也。” 三、动词(cú) ,往。《诗?郑风?溱洧》:“士曰...

纵横在文言文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1. 横、纵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纵横术 : zònɡ hénɡ shù 指以辩才陈述利害、游涚君主的方法。 纵横术是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玩的(有可能“玩”这个字用的不是很好,不要介意)。纵横:合纵连横。 《新语·辩惑》:“因其刚柔之势,为作纵横之术。” 纵横术,也名钩距之术,又名长短术。 这种"术"的原...

每在文言文的意思
答:(二)充当代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什么”例如:不知征马几时归;几样(怎样地,多么地) 5. 再在文言文中有什么意思 ◎再 zài 〔数〕 (1) (会意。小篆:从一,冓( 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 同本义 [ano...

恣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答:恣意所伤,以破族灭门者,不可胜数。」●唐司空图《移桃栽》诗:「独临官路易伤摧,从遣春风恣意开。」●《<艾青诗选>自序》:「这样的一首诗,却被文痞姚文元之流恣意歪曲。」问题五:“恣其所安“的恣是什么意思 令其 让他 问题六:姿其所安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以仁爱抚恤。

文言文市意思
答:1. 文言文“市”的意思 市 shì <;动> 交易;商品买卖 [trade]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市易(交易买卖,宋王安石所创的一种新法);市官(管理买卖市集的官吏);市交(市肆交易);市合(开市);市步(码头上的集市);市利(贸易之利);市买(交易) 购买[buy] 责毕收,以何市...

情在文言文什么意思
答:5. 愤激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 1. 愤怒激动。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急,以决一旦之命。”《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七年》:“﹝ 刘毅 ﹞及败於 桑落 ,知物情已去,弥复愤激。” 蒋光慈 《短裤党》四:“但是粗笨的工人群众越受屠杀越愤激,越受压迫越反抗。” 叶圣陶...

几在文言文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诗·大雅》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周礼·春官》五几,玉几,雕几,彤几,漆几,素几。《刘歆·西京杂记》汉制,天子玉几,冬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 凡公侯皆竹木几,冬则细为橐以冯之。《玉篇》案也。 亦作机。《左传·昭五年》设机而不倚。 又几几,安重貌。 4. 是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是 s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