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与作的区别是什么呀,我大三了还不清楚

作者&投稿:市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与作有什么区别~

做与作的区别在于:
①适用的范围不同。用“做”的地方大多都可以换用“作”;但有的用“作”的地方,却不能用用“做”,如“枪声大作”、“成功之作”等。
②所带的宾语不同。“作”常带动词作宾语,如“安排”“演说”“估计”“斗争”“分析”“研究”“调查”“评论”等,也可带较抽象的、有较浓书面语色彩的名词作宾语如“文章”“曲”“诗”等;“做”多带较具体的、有较浓口语色彩的名词或代词作宾语,如“饭”“衣服”“事(儿)”“活(儿)”“手艺”等。
③词性不同。“作”还兼名词,“做”不兼名词。
拓展资料
拼 音 zuò
部 首 亻 笔 画 11
释义
1.制造:~衣服|用这木头~张桌子。
2.写作:~文章。
3.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工|~事|~买卖。
4.举行庆祝或纪念活动:~ 寿|~生日。
5.充当;担任:~母亲的|~官|~教员|~保育员|今天开会由他~主席。
6.当做:树皮可以~造纸的原料|这篇文章可以~教材。
7.结成(某种关系):~亲|~对头|~朋友。
8.假装出(某种模样):~样子|~鬼脸|~痛苦状。
相关组词
做主 做工 做事 做法 做人
例句
1、全家人敬重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来做主,没有商量的余地。
2、解放后当家做主的工人和农民昂首阔步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3、如今人民已当家做主,地主老财一手遮天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
4、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才过上了扬眉吐气、当家做主的幸福生活。
5、解放后,人民当家做主,人们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拼 音 zuò zuō
部 首 亻 笔 画 7
释义
[ zuò ]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 zuō ]
作坊:小器~。
相关组词
作文 作品 原作 动作 工作
例句
1、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大都是典范的作品。
2、拟人的手法可以使作品更生动、更有趣味性。
3、伟大的作品是艺术家匠心独运的结晶。
4、赵树理的作品,具有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风格。
5、这篇作品展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

“作”和“做”用法的区分在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有的情况下还有争议。
根据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一书中提出的意见,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抽象一点的、书面语色彩重一点的词语,特别是成语里,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曲,作文,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
不过,吕叔湘认为,区别的标准不是绝对的,遇到没有把握的词,他宁可写“作”不写“做”。参考词典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下面对“作”和“做”用法的区分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进行分类辨析。
一、“作”作为双音词的语素和成语的语素的用法
(一)制造:制作、作伪、作票、作俑、始作俑者、自作自受、为人作嫁、作茧自缚。
(二)工作、做工:劳作、作息、操作、深耕细作、日出而作。
(三)从事、进行某种活动:作法、作弊、作战、作恶、作案、作孽、作怪、作梗、作奸、作乱、作伴、作罢、作保、作为(指所作所为、行为、主动的行为)、大有作为、作恶多端、作奸犯科。
“作法”有三种用法:
①旧时指道士等施行法术;
②写文章或绘画等的方法,如“小说作法”、“国画作法”;
③办事或制作物品的方法。用于含义③时,一般写成“做法”。
(四)创作:写作、作文、作画、作诗、作曲、作家、作者。
(五)著作、作品:大作、杰作、拙作。
(六)为、充当、当作:作废、作伴、当家作主、为虎作伥、认贼作父、作贼心虚。
(七)故意装出某种样子:装作、作态、作派、装聋作哑、装模作样。
(八)起、兴起、出现:振作、一鼓作气、兴风作浪。
(九)作为:
①当作,如“把他作为朋友”;
②就人的某种身份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来说,如“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尊重新闻事实”;“作为词典,必须有检索方法”。
(十)发作:作呕、作酸。
(十一)做作、造作。

扩展资料
做是一个汉字词语,拼音是zuò,汉语中的常用动词,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由没有到存在之间的过程;做就是造,产生这个东西的意思——如做生意、做饭、做工、做鬼脸等。
作,多音字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也做假装,装出的意思。如:作面子(装点面子);作乔(装假,装模做样);作筏子(做样子);作张作致(装模作样);作轨(作为规范);作喜(变作笑脸,露出喜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作(汉字),百度百科-做(汉语词语)

一般认为,“做”表示具体的动作,“作”表示抽象的动作。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虽然心下有一个疑惑,具体和抽象是相对的,如果遇到具体、抽象分不清的时候怎么办。最近使用北京语言学院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第3册),才发现混淆的情况超出我的想象:
在老队长家里做客(148页)
老队长的老伴田大娘和女儿小华,正在家里作饭,听说有客人来了,连忙从屋里走出来。(149页)
按说,“做客”比“作饭”抽象,“作饭”比“做客”具体,可是,课文的写法刚好是颠倒的。还有的时候书里的写法好像是随机的:
我要是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请大夫、买药,作这作那让我吃。(107页)
丁大娘说:“要是我有点儿不舒服,他就忙着做这做那让我吃。”(122页)
布朗太太看到一个个的饺子整整齐齐地摆在那里,称赞地说:“作得多好啊!……”(151页)
一会儿请大家尝一尝我们做的中国饺子。(167页)
有的人吃过,说外边是面做的皮儿,里边是肉和菜做的馅儿,很好吃;(167页)
这不能不让我们想到,“做”和“作”到底有没有分别呢?



我们考察了钱钟书的《七缀集》,吕叔湘的《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李荣的《文字问题》。三本书的作者都是名家。 钱先生以博闻强记,洞幽烛微而著称于世;吕先生细腻缜密,清通如水,为人钦敬;李先生殚精竭思,求人求己都很严,有人喜欢,有人害怕。考察的结果是,三位先生也都不能完全区分这两个字。
钱先生偏于使用“作”字。这从一打开《七缀集》就映入眼帘的“修订本前言”就可以知道:
此书出版以来,我作了些修订。我感谢魏同贤同志,给它机会面世。辛广伟同志辛勤帮助这本书的出版,我向他致谢。附带一提,《集》中三篇文章已被法国学者郁白先生选入我的《诗学五论》,作了精审的移译,我在译本《后序》里,也表达了“内销”转为“出口”的惊喜了。
书里也一般使用“作”字:
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作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计。(1页)
新传统里的批评家对于旧传统里的作品能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作比较客观的估计;(3页)
……托尔斯太是天生的狐狸,却一心要作刺猬。(26页)
一位画家作了这样的插图:(46页)
这种种都对原作的意义或艺术作了阐明或赞赏。(93页)
文人好名,争风吃醋,历来传作笑柄,……(103页)
一个明末的孤臣烈士和一个清初的文学侍从尝试地作了相同的心理解答。(127页)
但也能看到用“做”的例子,虽然极少:
……引诱大家去爱好外国作品,仿佛做媒似的,……(81页)
假如她有腔无调地“讴歌”起来,那显然是在做戏,……(86页)
那个平常的称谓在这里有一个现代不常用的意义:不指“德国巨商”,而指和德国做进出口生意的英国商人。(91页)
而且居然也可以找到同样条件下“作”“做”混用的例子:
……一个人作诗和说理不妨自相矛盾,“诗词中有理外之理”。(71页)
和尚做诗,当然信手拈来本店祖传的货色。(74页)
宋祁虽然作诗深受“西昆体”的影响,……(21页)
只有一个地方,钱先生连用了3次“做”:
假如有人做个试验,……这个试验当然没人做过,也许是无需做的。(105页)
仿佛钱先生也认为“试验”是具体的,应该用“做”。
吕叔湘先生与钱先生正相反,偏于使用“做”字。我们引书的前面几节里的一些句子以见一斑。(吕先生的书每小节前有节号,我们用节号标示出处,也便持不同版本的人查验。):
解决的途径首先在于对实际用例多做调查。(前言)
本文试图对汉语语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番检讨,…(1节)
当然,最好是用字母做代号,……(3节)
一般地说,有两个半东西可以做语法分析的依据:……(4节)
也可以拿‘语素’做最小单位,……(9节)
请注意后面的3例,多数人都习惯用“作”,而吕先生用“做”。特别是“动词+作(做)”的形式,吕先生写“做”:“叫做(2节)”“分做(38节)”“算做(41节)”“当做(47节)”“看做(72节)”“译做(注9)”等。可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发现了两个字混用的现象,例如:
有时候一个介词带上一个名词可以做谓语,如:(120页)
同一节就有:
有些介词可以带上宾语作谓语,因而才有……
介词带名词和介词带宾语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可是一次用“作”,一次用“做”。其他如:
既不具备名词的主要特征(做主语,做宾语),又不具备谓词即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做谓语)。(44节)
形容词作谓语跟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也可以不另作一类。(62节)
另一方面又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看它包含哪些具体内容。(75节)
如果有人把一番分析上曾经利用过或者可能利用的各种图解和符号搜集起来,做一个比较研究,那倒是很有意思的。(79页)
钱先生和吕先生各有所好,也似乎各有所执,但都不能避免在同样的情况下用不同的字。
李荣先生同钱钟书先生一样,也偏于使用“作”字。这里举3个例子:
在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过程中,语言学文字学都应该作出应有的贡献。(1页)
正文连题目,“庄”字见三十九次,都作姓用。(20页)
异体字有各种不同的情况,这里只就功用宽窄等略作说明。(21页)
这本书是讲文字学的,所以有很多“某字作某”“某字本作某”的说法,这些也许是文字学的固定说法,不足为证。但全书的“V~”形式都写“V作”,书里有“用作(21页)”“读作(22页)”“改作(24页)”“写作(9页)”“误作(10页)”“描润作(50页)”等。可是我们也从中检出五处写“做”的例子,其中一处是“叫做”:
我采集资料的方式不是全面的有系统的,那样做需要的人力太多,时间太长。(2页)
这么做一方面贻误一般读者,推广这种错觉。(13页)
“夹手”是把手夹住,所以“夹”字写成从手的“挟”。上句又有“扶”字做仿效加手旁的依据。(45页)
后人抄写古书或刻印古书,有时无心写错字,这叫做“书经三写,乌焉成马”。(74页)
差使跟做事有关,写成“差事”好像也有讲。(93页)
第3个例子可以比较:
有意的改写,常常拿无意的创新作根据,……(76页)
精审如李先生,犹不能避免两字混用,可见这两个字实际上是不能区分的。①



既然两个字不能分开,那么能不能干脆合并呢?
先说说合并的方向。把“作”并入“做”,显然是不行的。我们不可能让“工作”“作文”“作风”“作品”这些已经固定的写法改变面貌。可取的合并方向只能是并“做”为“作”。这个办法不是没有人试过。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有索引,我们顺便查了一下,全书只有“作”没有“做”。《骆驼祥子》是成功的作品,可以证明合并没有问题。
不过,我们估计,要取消“做”只用“作”,希望文字典雅的人那里会通不过。所以,另一个照顾目前情况的办法就是继续把两个字分开,只是要修改目前所认为的分用标准。抽象、具体的标准已经证明是不可行的。一是我们没法把人类的活动分成简单的抽象、具体两大类,二是即使分了这样的类,也只能开成长长的清单让人们去遵守,而无法把它变成简单的规则让人去掌握。所以可行的办法还是结合语法分类,就好象本世纪初废“底”归“的”,用语法标准来分配“的”“地”“得”三字一样。
可以考虑的办法是作谓语的动词都写“做”,固定的词都写“作”。这样可以保证现有的词都保持目前的写法,如:
写作、工作、作文、作业、作风、作用、作为(名词)、作为(动词)、作者、作品、作对、作废、作乐、作罢、作息、作伪、作孽、作战、作东、作主、作案、作法(=方法)……
而下面的写法就无须犹豫了:
做饭、做菜、做饺子、做针线、做作业、做作文、做工作、做解释、做报告、做计划、做方案、做这做那、做东做西、做法(道士做法)……
另外,“动词 + 作(做)”一律写“作”。这一类的形式都表示一种观念上的、或者动作结果的意义而不是加在宾语上的具体动作。这样写也和目前多数人的使用习惯相合。
比较困难的是那些分不清是词还是词组的情况,比如:
作诗~做诗 作人~做人 作事~做事
也许还要硬性规定一下。(我倾向于分析成结构,因而主张写成后面的形式。从这一点上说,这个办法毕竟不是万全之策,好在数量不多。)
这样,我们的建议就成了如果尚雅,就按我们提议的办法办;如果从俗,就按老舍的办法办,全部写“作”。②



不过,要指出,雅俗是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的。古代有“作”而无“做”。这里举一则金文的例子,两则《诗经》的例子和两则《论语》的例子,都是古代文化的典范。
《虢季子白盘》: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虢季子白乍(作)
宝盘。
《诗经·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诗经·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广韵》不收“做”字,直到《集韵》才在“作”字下指出:“俗作‘做’,非是。”也就是说,直到那个时候,“做”才作为“俗字”被收入字书,而且被认为不对。如果认为“古典的”才是“高雅的”的话,一律写“作”倒是弃俗而就雅。

【注】
①我们当然不排除几位先生的著作在经过排字房的时候产生误植的情况。但几位先生所持不同还是很清楚的。特别是两位语言学家对“动词 + 作(做)”的不同处理,不可能是排字房的注意。此外,吕先生的这部著作也收入后来出版的一些先生的文集中,个别措辞有修改,但“作”、“做”的使用情况没有改变,可见两字的交替使用在吕先生那里也不是绝对排斥的。
②只有一个词会给一律写“作”带来困扰,这就是“做作”一词,但我们的古人似乎早已碰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准备了一个语言中难得一见的完全同义词“造作”。

做与作的区别(台湾)
林正雄 (国语日报 93.12.1 教育版)
「做」与「作」这两个字,不论是自单字或成词的使用,被混淆的机率都很高.而这两个字的根本差异究竟何在呢 首先,依据教育部《国语一字多音审定表》(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MANDR/EDU6300001/allbook/kyjd/f15.html TYPE=1&UNITID=13&CATEGORYID=278&FILEID=45498&open)的内容,其读因与意义便有些不同.其中「做」只有ㄗㄨㄛˋ的音,而「作」则有 ㄗㄨㄛˋ与ㄗㄨㄛˊ两读,其区别详如以下所示:
ㄗㄨㄛˋ:作文工作,自作自受,打躬作揖,瓦作,作坊,仵作.
ㄗㄨㄛˊ:作料,作兴,作摩.
另依据教育部《国语辞典》(http://140.111.1.22/clc/jdict/main/cover/9001.html)的解释,「作」有当「名词」与「动词」的可能,当动词时,有下列九种意义与解释:
1.兴起,振起.如:兴风作浪,一鼓作气.
2.造就,培育.如:天作之合.
3.创作.如:写作,作画,作诗.
4.进行,举行.如:作战,作简报.
5.为,当.如:认贼作父.
6.假装.如: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7.进行某事.同「做」.如:作媒,作证,作事.
8.成为.同「做」.如:作人,作官.
9.制造.同「做」.如:为他人「作」嫁衣裳.
另外,在当「名词」时,也有以下两种意义与解释:
1.事业.如:工作.
2.诗文书画与艺术品称为作.如:杰作,佳作,名作.
同样依据教育部《国语辞典》的解释,「做」只当「动词」用,其意义与解释则有以下五种:
1.成为.如:做人,做官.
2.进行某事.如:做生意,做实验,做事.
3.举办.做生日,做满月,做周年.
4.制造.如:做衣服,做鞋子.
5.假装.如:只「做」去收捕梁山泊的官军.
「作」与「做」读ㄗㄨㄛˋ音时,常见混用,但综观这两个字的各种意义,其实仍见区别.因此,《国语辞典》明言:这两个字相混仅余1.进行某事,2.成为,3.制造等三义上.如:「做事」与「作事」,「做工」与「作工」,「做人」与「作人」.而今依习惯定字,「做事,做人」取「做」,注明通「作」;「工作,制作,作文,创作,作战,作为,当作」等取「作」.

我本来觉着自己还满清楚的,可看了前面的回答我也糊涂了.我把"作"和"做"是这样区分的:
"肯定"用"作"的情况:
1.可与后面的词连成名词 如:作业 作风
2.跟风雅之事沾边的 如:作诗 作词
3.比较抽象的,不能简明地用手做出来的 如:作孽
用"做"的情况:
比较俗的;贴近生活的;跟后面的词合成一件更具体的事情的 如做饭 做饺子 做东西
你可能会问:那么是"做人"还是"作人"呢?那应该是"做人"咯,虽然人人都想做雅人,可人本就俗人啊,况且做人本就应贴近生活嘛!
胡诌几句,姑且听之

我乱说一下,我觉得可能是!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副词吧

写法不一样呀!!

做贡献和作贡献的区别是什么?
答:“作”和“做”的区别:一、侧重点不同 1、“做”侧重于具体对象或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强。2、而“作”多用于抽象对象或不产生实物的活动,动作性较弱,如:作孽、作弊、作曲、作别等。二、连接事物不同 1、“做”所连接的多数都是中性事物。2、“作”所连接的事物多数是贬义的。三、用法...

作为和做为的区别是什么
答:二、语义特点不同:“作”表示的动作性不强,意义比较抽象。“做”表示的动作性强,意义比较具体。如做饭、做手势、做游戏、做针线等。三、语法特征不同:1.后面是双音节动词时,多用“作”。作报告、作妥协、作比较、作变动。2.后面是双音节名词时,多用“做”。如:做工程、做功课。此外,与...

做客和作客的区别是什么 做客和作客有什么区别
答:区别如下:一、相同点:两个词读音相同;从词性上看,都是动宾式结构的动词;“作”和“做”这两个字都可理解为“当”、“充当”、“为”、“作为”。二、 不同点:1、从目的来看 “作客”通常是因为求学、谋生、经商等原因而寄居在他乡,现实功利性比较强;“做客”则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或...

作报告和做报告的区别
答:作报告”。2、采用“做报告”:常见于科研单位,其实“做”和“作”均无特别贴切的释义,但由于“从事XX”一般用来描述职业,而不是描述正在进行的活动,因此相对贴切的仍然是“作报告”。区别三、侧重点不同 1、作报告:一般不作正式文件。2、做报告:由法定的作者制成,以团体的名义发出。

作报告和做报告有什么区别?
答:具体数目是多少。)2、做报告:《宋书·张永传》:“永即夜彻围退军,不报告诸军,众军惊扰。”(张永夜里把围敌的大军给撤了,又不告诉周边的友军,使得各友军被惊扰。)三、侧重点不同 1、作报告:一般不作正式文件。2、做报告:由法定的作者制成,以团体的名义发出。

作客和做客到底用哪个啊
答:区别如下:一、相同点:两个词读音相同;从词性上看,都是动宾式结构的动词;“作”和“做”这两个字都可理解为“当”、“充当”、“为”、“作为”。二、 不同点:1、从目的来看 “作客”通常是因为求学、谋生、经商等原因而寄居在他乡,现实功利性比较强;“做客”则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或...

“做客”和“作客”有区别吗
答:区别如下:一、相同点:两个词读音相同;从词性上看,都是动宾式结构的动词;“作”和“做”这两个字都可理解为“当”、“充当”、“为”、“作为”。二、 不同点:1、从目的来看 “作客”通常是因为求学、谋生、经商等原因而寄居在他乡,现实功利性比较强;“做客”则是因为接受别人的邀请或...

“做伴”和“作伴”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
答:2、作伴:做陪伴的。二、出处不同 1、做伴:沈肖云《我做主》:我不孤独,因为我有青春做伴,我会把握好青春,把握好自己。明天是一个明媚的日子,童年,我的朋友,再见了!2、作伴:《红楼梦》第五四回:何不叫他二人一处作伴去?白话译文:为什么不让他们两个人到一起去互相陪伴呢?三、...

当作和当做有什么区别?
答:一、性质不同 1、当作:当为;当作,充当某种事情。2、当做:看成是;认为是;把看作具有某种特性或身份。二、侧重点不同 1、当作:侧重指抽象的,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2、当做:侧重指较为具体的某项活动,具有实际的作为。三、引证不同 1、当作:《<王西彦小说选>自序...

高中作文和初中作文有什么区别吗?
答:2、开篇第一段的话可以写排比句,当然这只是一种方式,写与题目相关的话题,引出所要讲述的事件,大约写四五行,写排比的话可以显示出自己的文章的气势。3、主体部分的话就围绕自己的主题展开来讨论,它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它折射出了怎样的道理,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都可以写出来,写六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