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泊大败是清将傅尔丹无能导致的吗?

作者&投稿:墨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于清准战争中的最大败绩——雍正九年(1731年)的和通泊之战,网络上常有损兵三万,五万,北京旗人家家戴孝的说法。但根据原始档案记录,清军此战出兵总共一万人,其中阵亡、被俘7226名,损失在70%以上,逃出者也大多带伤。才损失了7000多人,为什么此战还被美国的中亚史学家斯塔尔认为,是19世纪以前清军最大的一次败仗呢?

仅仅损失7000人,就使得大清王朝上下震动,似很奇怪。然而雍正八年春,负责屯兵科布多之地察罕叟尔北路清军的靖边大将军傅尔丹,曾计划分兵四路,每路设兵2000,经布拉罕(bulagan)、布鲁尔(burul)、库列图(kuriyetu)、奇兰(kiran)道穿越阿尔泰山,直抵准噶尔本土,凭借8000精兵出其不意,与西路的岳钟琪夹击准噶尔,对准部造成致命打击;只是因为偷袭计划泄露,行动才不得不中止。可见由于西域险远,供给粮饷不易,不得不采取精兵战术。而雍正帝和麾下诸将也对清王朝精兵的战斗力颇有自信。

在有清一朝的历史上,往往有希望凭借兵员精锐、资源优势来以寡击众进行军事冒险的例子。衡阳之战中的尼堪是如此,和通泊之战中的傅尔丹也是如此。结果则是众所周知。在当时清王朝武力退化已经非常严重,和通泊之战可以说是令清朝损失了举国精锐之半。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清军精锐单兵战斗力确实出众,但因为往往缺乏优秀指挥官,所以军事冒险往往以惨败告终,只有集结优势兵力才能获得胜利。明初沐英不等朱元璋派出的援军赶到,便以3万步骑于定边之战击破麓川8万大军这种军事冒险成功,我们很难在清朝历史上看到。



和通泊大败是清将傅尔丹无能导致的吗?
答:在有清一朝的历史上,往往有希望凭借兵员精锐、资源优势来以寡击众进行军事冒险的例子。衡阳之战中的尼堪是如此,和通泊之战中的傅尔丹也是如此。结果则是众所周知。在当时清王朝武力退化已经非常严重,和通泊之战可以说是令清朝损失了举国精锐之半。于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清军精锐单兵战斗力确实出众,...

和通泊之战:清军如何败仗?
答:这场战役的失败,几乎注定了“和通泊战役”的惨败之势。这表明清政府制定的西北统一计划定将落空,由于在战争中牺牲的部队都是清军的精良士兵,因此这次战争的失败极大地打击了清政府的信心,损伤了军队的战斗力。战争的结果影响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局势,清政府无法出兵时,准噶尔军趁机攻打喀尔喀。使得康熙...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究竟有多惨烈?
答:傅尔丹冒进的这场战役,叫和通泊之战,是发生在雍正九年的一场战役,此战让清八旗精锐尽失。尤其是京八旗,总共去了4800人,结果是4583人战死或被俘,称之全军覆没也不为过。此战也是十九世纪之前,清军所经历的最大失败,之后,京八旗确实是家家戴孝,朝野震动。清朝跟准噶尔的战斗,一共持续了...

和通泊之战:清军对蒙古战争的最大败战
答:傅尔丹立刻命令前锋统领丁寿带着2000人前往支援,将准军击退。随后立刻与傅尔丹合兵一处,在和通呼尔哈地区与准军来回拉锯,一度攻克了北山和西山,暂时处于上风。 虽然开了个好头,但傅尔丹很快就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准军似乎正在集结准备反扑。见势不妙傅尔丹立即命令全军向和通泊后撤。这一带位于阿尔泰山脉,到...

博克托岭、和通泊之战战果
答:在二十四日这一天,永国、觉罗海兰和岱豪三位将领不幸遭遇不幸,选择了自杀。傅尔丹将军在混乱的战场上突破了包围,艰难地脱离了险境。此时,准军集结了强大的力量,查弼纳、巴赛、达福、马尔萨和舒楞额等将领英勇战斗,却不幸全部阵亡。傅尔丹带领剩余的士兵们,艰难地渡过了哈尔噶纳河,他们的退路指向...

和通泊之战爆发的过程及结局
答:和通泊之战爆发的过程及结局 博克托岭一和通泊之战,是长达70年的准清战争(蒙古准噶尔部和清朝)中,无数战役之一。此战,清军损失7000余人,以失败告终,此战的最高指挥官为靖边大将军傅尔丹。付尔丹是将门之后,曾祖父为后金名将,开国五大臣之一的费东英,其叔祖父便是有「满洲第一勇士」之称的鳌拜。 傅尔丹...

雍正九年的和通泊之战究竟有多惨烈?为什么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呢?_百度...
答:这一仗大清可谓是损失惨重,将士死伤无数。雍正听说后更是痛彻心扉,数次流泪不止。为什么说北京八旗家家戴孝呢?和通泊之战主要说的是傅尔丹的北路军与准噶尔军队的一次作战,而傅尔丹所带领的北路军主要是京师的六千八旗兵以及九千车骑营兵,这些可都是满清的主力精锐。那么,很显然,他们死于同一...

雍正九年发生的和通泊之战,究竟是怎么回事?
答:大清与准葛尔长达几十年的矛盾争锋。准葛尔边关挑衅 ,雍正帝派傅尔丹领兵攻打葛尔丹,但由于傅尔丹误判形势,入了敌人圈套,和通泊一战,清军以一万精兵不敌准噶尔三万大军,惨败而归。

和通泊之战战况如何
答:也是让满洲八旗都感到羞耻的战争——和通泊之战,由清军将领的自杀也可以看出,莫不是清军实力弱,便是蒙古军实力强。那时18个占地司令员,光是阵亡、自杀的便有14人,清朝的士兵几乎是;被称为第一名匠的傅尔丹仅带领3个将领逃回了科布多城。也是让满洲八旗都感到羞耻的战争——和通泊之战。

和通泊之战的过程如何?有什么样的作战部署?
答:和通泊之战,傅尔丹作为清政府的统帅,在作战中,因为急于求成,轻易相信了敌方俘虏的说辞,中了叛军准噶尔策零的计谋,放弃防攻的优势,出城野战。被敌军诱惑至危险之地时,导致不能及时撤兵至科布多,只能在和通泊扎营,结果在兵力衰弱之时再度陷入危机,最终兵败惨重。应该说,准噶尔策零有着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