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换电模式是否比充电模式更适合?

作者&投稿:肥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纯电动车可持续发展,换电比充电更合适?~

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一直被消费者所诟病,也成为了制约电动汽车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充电关乎车辆的用车体验,目前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围绕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两种做文章。充电和换电作为车辆的能量补充来源的方式,纯电动车可持续发展,换电比充电更合适?

针对于这样的问题需要从实际使用上面来看,谁能更贴近市场需求,谁就更适合,对于换电而言,简单的来说目的是让车电价值分离,在换电运营体系下,用户不购买电池,也避免了换电的时候对于电池而言,不需要担心电池的问题,其次电池运营方自己来运营电池,通过充电站对大量电池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等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

从时间上面和体验上面来看,换电模式可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在技术上3-10分钟即可完成电池更换。从速度上面比充电要快,但即使是快充模式把动力电池充满需要花1.5-2小时,而用交流充电桩充满电起码要花费6-7小时。再者来说,换电模式下对于电网的冲击小,换电站全天都可以对电池进行集中充电,合理运用城市的波峰和波谷电量,避免大量车辆同时充电给电网带来的冲击,缓解城市用电压力,从而更好地利用能源。

综上所述,换电比整车充电技术在解决续航问题上需要耗费的时间更短,甚至可以说是无间隙衔接,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各有特点。不过从目前的发展情况上面,在实际的用车场景上面,换电模式还是更适合运营车辆,对于个人来说,买车有充电桩等赠送,加上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达到了105.1万台的保有量,从个人使用的角度上面去看,对于换电模式的需求并不强烈,无论在何种使用场景下都能够找到合适的电能补充方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相信大家对于这两个方式来说都一定不陌生的,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这两种方式都是可以满足车辆的能量补充需求,未来新能源汽车是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

对于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而言也是各有各的优缺点,各有各的适合的场景,未来新能源是换电还充电模式,这对于两者能量补充的模式上面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充电和换电都是消费者在不同需求下采用的方式,并不存在对立,两者之间也确实并不起冲突的。根据车辆的使用来看,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也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不同实际使用需求对应不同的能源补充体系。
根据换电和充电模式在使用上面来看,换电模式,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一方面是因为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单靠主机厂投资建设的仅针对本品牌车型的换电站,从现阶段上面来看在覆盖度上,无法满足所有不同用户的需求。

充电方式主要依靠充电桩来完成,在技术上并不存在难度。在建设上也比较方便灵活,可以在公共停车场、小区停车位、加油站等多种场景布局。建设的成本上面要比换电站的成本低,从当前的实用性方面来看,充电方式更加具备普及性。换电模式则胜在理念上更先进,综合来看,充电和换电产品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充电和换电各有优劣,充电和换电并不对立,可多更多的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能源汽车这几年在我国几乎以星火燎原之势快速发展开来,但是随之而来的不是大范围的普及应用,而是被许多消费者诟病续航里程短等一系列问题,不过随着产业的不断完善,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集中的主要问题在充电上。

据氢云链了解,电动汽车可以采取充电和换电等两种模式来进行能量补充,目前市场主要以充电桩充电方式为主,据相关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1月份,我国公共运营类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约117.4万台。

而充电和换电的模式最大的区别就是耗时问题,换电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耗时短,从卸下电量不足的动力电池到装上充满电的电池包,只需几分钟;而充电桩充电起码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把电池电量充满。如果新能源汽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换电模式和充电模式,谁更适合呢?

氢云链认为这个需要从市场、成本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角度来考虑,相对来看问题!

从成本上来看,建设换电站的成本要比充电站高得多,除了土地等其他设备、设施之外,单从动力电池成本上来考虑,一个换电站至少储备100个动力电池,那么以目前市场上一个60kWh的动力电池成本6万元计算,100个动力电池的成本需要600万元,如果要建设一个换电站,起码需要六百多万元投入。

从技术方面来看,由于国家未出台相关技术标准,目前各生产厂家动力电池与各车企电动汽车的整体设计不统一,如果要推广应用换电模式,那么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设计需要统一要求,比如:体积、重量、形状、能量密度、容量都必须一致;但是电池技术属于核心技术,高度商业机密,所以这一点在未来的换电站的推广应用上,难度最大。

从市场上来看,换电模式的费用要比纯电模式高,于此同时,车主还会担心在换电站会不会换到衰减更严重的动力电池,这样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一些抵触的情绪。

总的来说,氢云链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采取哪种模式,只要它能更贴近市场需求,那么谁就更适合,相比换电模式而言,目前使用充电桩充电进行能源补给或许更加合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开发新能源汽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么?
答:可持续发展有两个概念,1是能源可持续,2是环境可持续,一部分新能源汽车是0排放,如燃料电池汽车的排放物水,所以符合可持续发展,而电动汽车用的是电,如果电来自于可再生资源,如风能和太阳能,也属于可持续发展,但如果电来自于传统的烧煤燃油,其实并不是纯粹的可持续发展,但发电技术也需要过渡...

纯电动车可持续发展,换电比充电更合适?
答:电池包的统一标准正在推进中,换电站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储备电池比例也在可控范围内。此外,电池运营方的财务模型是可行的,通过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等多个阶段的盈利,保证了换电模式的经济合理性。总结来看,纯电动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综合考虑技术、市场和运营等多个层面的因素。在当前阶段,换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该如何发展 市场转变很有必要
答: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进行及时规范和引导,有助于培育良好的再利用体系,防止走其他废弃物治理走过的“先乱后治”的老路。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市场驱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在汽车市场中立足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表示发展越来越现代化,也体现着技术越来越先进,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同时,也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时至今日,即使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仍有优于传统燃料汽车的优势。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即使...

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能源互联网是指将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智能电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的能源系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交通的智能化协同,推进能源和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是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智能化发展和...

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迎新”,专家解读变与不变
答:《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值得关注的是,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规划》删除了“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中的“共享化”,新车“新四化”也...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机会和挑战
答:此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带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有助于改善环境,新能源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更加环保,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有助于改善环境。然而,新能源汽车行业...

BNEF研究报告:新兴市场电动化提速,迈向净零排放的六点建议
答: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减排和成本节省。总的来说,BNEF的研究报告为全球范围内的电动汽车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提醒我们,从政策到基础设施,从技术发展到市场需求,每一个环节都对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迈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简述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影响?
答: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比传统汽车更高,可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汽车有助于我国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国家将具有国际竞争力...

2021年下半年将着重生产新能源汽车,这是为什么?
答:生产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国家能够绿色发展,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目前,在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社会背景下,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环保型汽车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能源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指的是使用非常规能源、或者使用常规能源但是用新型动力装置转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