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中一共记录了哪些历史事件?

作者&投稿:木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红星照耀中国》中哪一个历史事件将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

西安事变。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认为“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把中国历史引导到了新的方向”。斯诺所说的“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形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了一致抗日的意见。

主要介绍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情。

可分为以下部分:

1、1928年的中国,数十万人因“共党”、“通共”的罪名被屠杀。美国青年埃德加.斯诺旅行来到中国。为了生活,斯诺当了一名记者,被授意为当权者撰写歌功颂德的文章。但斯诺不肯违背良知,他对中国现实的如实报道为他赢得了一些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友谊,也使他成为当权者的眼中钉,并因此历尽磨难。

2、在和革命者的接触中,斯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产生了采访红军的念头。终于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斯诺成为第一位到达苏区、采访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西方记者,并撰写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

3、1941年,由于揭露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倒行逆施,斯诺被驱逐返回美国。60年代,斯诺因麦卡锡主义被迫移居瑞士。

4、1971年,斯诺作为中美两国之间的信使再次来到中国,受到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中美建交前夕,斯诺去世。

扩展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是由战友电视艺术中心、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广东新诺影业集团、宁波市广播电视集团、重庆卡恩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浙江红珊瑚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中共河北省省委宣传部、北京艳阳高照国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盛世燎原(北京)国际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投资出品。

由臧云飞、赵东阳执导,黄海冰、王伍福、侯祥玲特别出演,远明、刘涛、程皓枫、邓英、邱林、丁晓君领衔主演的红色革命剧。该剧根据埃德加·斯诺同名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改编  ,通过美国青年记者斯诺的经历,讲述1928年至1941年间,中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变革。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另)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首先在英国出版,一问世便轰动世界,在伦敦出版的头几个星期就连续再版七次,销售10万册以上。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杰作,标志着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历史学家哈罗德·伊萨克斯的调查说明,作为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主要来源,《红星照耀中国》仅次于赛珍珠的《大地》。《大地》使美国人第一次真正了解中国老百姓,而《红星照耀中国》则使西方人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代美国人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知识都是从斯诺那里得来的。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由于有了一种思想武装,有一批坚决的青年,所以能够对国民党的统治进行群众性的斗争长达十年之久。他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是实际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在于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他面对面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结下了或浅或深的交情。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毛泽东。斯诺准确地把握到毛泽东同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民众的精神纽带。没有人比毛泽东更了解他们,更擅长综合、表达和了解他们的意愿。这将深刻地制约着以后数十年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包括其成功和曲折。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学生运动,发动工人罢工,周恩来组织八一起义和广州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
1927年国共合作宣告结束
中国共产党第12356次全国代表大会,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攻克国民党第1234次围剿,开始长征
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反赤围剿,渡金沙江, 过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以毛泽东为主的当时的共产党领导人的早年经历,许多著名的长征历史事件,如渡长江,强渡大渡河,过草地等,以及解放战争。

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星照耀中国》中一共记录了哪些历史事件?
答:2、在和革命者的接触中,斯诺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产生了采访红军的念头。终于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斯诺成为第一位到达苏区、采访革命领袖毛泽东的西方记者,并撰写了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3、1941年,由于揭露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倒行逆施,斯诺被驱逐返回美国。60年代,斯诺因麦卡锡主义被迫移居瑞士。

《红星照耀中国》中一共记录了哪些历史事件?_百度问一问
答:《红星照耀中国》中一共记录了哪些历史事件?【提问】西安事变,红军长征 长征中的事件: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横渡金沙江等等【回答】这些都有【回答】还有1928年的中国,数十万人因“共党”、“通共”的罪名被屠杀。【回答】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国新文化运动,1919年的学生运动,发动工人罢工,周恩...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答: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

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包括哪几个部分
答:《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记录了什么?
答:《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是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

红星照耀中国写了哪些内容?
答: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的主要内容: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分四部分: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去西安的慢车、汉代青铜和通过红色大门来探寻红色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写了什么
答:红星照耀悬赏两百万元首级概括如下:《红星照耀中国》是具有满满正能量的一部书。全书主要以“探索红色中国——去红都的道路——在保安——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长征——红星在西北——去前线的路上——同红军在一起——战争与和平——回到保安”这样的路线叙述中国革命事业,通读全书后我看到了革命...

《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哪几件大事?
答:1、红军坚持作战,组织了五次反国民党围剿战役。2、红军历时两年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3、红军冒着敌人的炮火飞夺沪定桥。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哪些历史事件
答:他成为首位到达苏区、采访毛泽东等革命领袖的西方记者,并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著作。3. 1941年,斯诺因揭露蒋介石在皖南事变中的行为而遭驱逐返回美国。60年代,他因麦卡锡主义被迫移居瑞士。4. 1971年,斯诺作为中美之间的信使再次访问中国,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接见。在中美建交前夕,他去世。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一共有多少篇章?
答:3、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4、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1、路上的邂逅 2、保安的生活 3、俄国的影响 4、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5、那个外国智囊 6、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1、兵变前奏 2、总司令被逮 3、蒋、张和共产党 4、“针锋相对”5、《友谊地久天长》6、红色的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