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孺子可教也”下一句是什么?

作者&投稿:彭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孺子可教也下一句对联~

诗仙李白出上联:欲闯诗山无便道,弟子下联反驳,李白:孺子可教。上联的寓意,教育弟子们,文学这条路不好走,如果想要走,要闯,没有捷径,脚踏实地的学习,增进文采才是真理。
“孺子可教也”具体解释如下:
意思:指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拼音:daorú zǐ kě jiào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译文:老人伸出脚让张良把鞋穿上,笑着走了。张良很惊讶,用眼睛目送他离去,老人去而复返,说:年轻人有出息呀。

扩展资料
古代文人切磋文采,最常用的形式对联,对联虽然简单明了,但对文人文采的考验程度,不比做一首诗词简单。对联讲究的是对称,字里行间要对称,对联表达的意境更要遥相呼应,这才是绝对的展现形式。对联在古代,还被当成是科举考试的科目。声名远扬的诗仙李白,对对联自然是手到擒来的,强将手下无弱兵,李白的弟子,个个文采非凡不说,胆子也都很大,跟李白的洒脱有的一拼。

下一句: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翻译: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
出自:《留侯论》宋代·苏轼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里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里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
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扩展资料宋仁宗嘉佑五年,苏轼被任命为河南福昌县今河南伊阳西主簿属正九品。苏轼未赴任,经欧阳修、杨畋等推荐,寓居怀远驿,精心准备制科考试。试前,苏轼上杨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进策》、二十五篇《进论》,《留侯论》就是《进论》中的一篇。
文章描写了刘邦之所以胜和项籍之所以败,归结为能忍和不能忍,而以韩信求假封为齐王的事例,把刘邦之能忍归结为系由张良成全,不仅说明了能忍对于张良、对于刘、项的事业的重大意义,还说明了纪上老人的启导所起的巨大作用,大大增强了通篇议论的说服力。
末尾以揣度作结,谓子房的状貌也表现出能忍的特征,思致新颖,风调翩翩,余味不尽。

应该是“后生可畏”



什么是成语?什么是对联?
答:水到渠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已百、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义正辞严、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火树银花、数不胜数、灯火通明、观者如堵、一望无边、 不知不觉、雪窖冰天、勤学苦练、无家可归、...

求初二文言文练习
答: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3、 景公为什么听了晏子的一番话,“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五)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

有关猪或亥的对联的故事有哪些?
答:他指着杀好的猪说:杀猪命,养人命,以命养命,延年益寿。小宗棠看着正在营业的香烛纸钱小店说:用银钱,买纸钱,花钱买钱,祭祖思亲。这公子紧接着又出一句:马牛羊鸡犬豕,六畜兴旺。小宗棠随口对出:稻梁菽麦黍稷,五谷丰登。秀才听他对答如流,一时间无句可出。看他胖胖乎乎的。穿着一身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