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礼》指的是什么书

作者&投稿:贸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文《礼伦》释义~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节选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
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翻译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本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决不 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 的起源。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牛羊猪狗等肉食和稻米谷子等粗粮,五味调和的佳肴,是用来调养嘴巴的;椒树兰草香气芬芳,是用来调养鼻子的;在器具上雕图案,在礼服上绘彩色花纹,是用来调养眼睛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是用来调养耳朵的;窗户通明的房间、深邃的朝堂、柔软的蒲席、床上的竹铺、矮桌与垫席,是用来调养躯体的。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想要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必须从这几本书入门。那“四书五经”具体指什么呢?

《礼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而 《大学》、《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两篇。

文言文中的《礼》指的是什么书
答:《礼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而 《大学》、《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两篇。

礼信文言文
答:1. 引用古代文言文来解释“礼”、“规”、“信” 《说文》:礼,履也。 礼天下之奇才。——宋· 苏洵《六国论》 信而礼之。——明· 顾炎武《复庵记》 敬贤礼士。——《资治通鉴》 《说文》:规,有法度也。 规矩方圆之至也。——《孟子》 规者,正圆之器也。——《诗·沔水》序·笺 圆曰规,方曰矩。

四书五经文言文答三个数是?
答:四书五经文言文答三个数?——答案:458。1、四书五经 【拼音】: sì shū wǔ jīng 【解释】: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出处】: 汉·班固《白虎通·五经》:“五经何谓?谓《易》...

在文言文课文《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的意思是什么?
答:在文言文课文《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的意思是,五经泛指儒家经典,通常指《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经典著作。 原文 张衡传 范晔〔南北朝〕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

文言文中礼是什么意思?
答:礼 lǐ 〈动〉会意。从示,从豊( lǐ )。“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

大人世及以为礼的礼指什么?
答:《大道既隐》是一篇出自《礼记 礼运》的的文言文作品,释义为大道已经消逝了。《礼记》是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或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儒家论说或解释礼制的文章汇编,是儒家经典之一。原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仲尼燕居文言文翻译
答: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仕者必读之书。接下来我为你带来《礼记》仲尼燕居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

文言文礼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1. 文言文 为武帝所礼 礼是什么意思 重用的意思吗 文言文中“为武帝所礼”中的“礼”字,动词,意思是礼重(礼敬尊重),不是重用的意思。“为武帝所礼”一句,出自《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华廙传》,上下文是:廙字长骏,弘敏有才义。少为武帝所礼,历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前军...

帮我找 进学解(某文言文) 的文言现象整理
答:[7]六艺:指儒家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百家之编:指儒家经典以外各学派的著作。《汉书�6�1艺文志》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另外在《诸子略》中著录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在文言文课文《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的意思是什么?
答:《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五经”和“六艺”是指: A .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诗、数六种学问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