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散牡蛎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作者&投稿:澄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牡蛎散,源自古代医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这是一剂经典的中药方剂。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牡蛎(1.5两)、龙骨(1.5两)、酒浸过的肉苁蓉(切后烘焙,1.5两)、赤石脂(1.5两)、石斛(去根,1.5两)、乌贼鱼骨(去甲,1.5两)、黄耆(锉碎,1.5两)、炒制过的芍药(2两)、阿胶(炒至干燥,2两)、熟干地黄(烘焙,2两)、牛角腮灰(2两)、炮制过的干姜(1.1两)、切焙过的当归(1.1两)、白术(1.1两)、炙过的桑耳(1.1两)、桂皮(去粗皮,1两)、炒艾叶(1两)以及芎䓖(1两)和炮制并去皮脐的附子(1两)。


此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带下过多,同时伴随经水流量过多,或突然下血,不论病症持续时间长短,无论病史如何,都可考虑使用。它的制备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上述药材研磨成散状。


使用时,每次服用3钱匕,一日两次,建议用米饮调和服用,以确保药物的吸收和效果。这是一剂针对特定症状的中药方,具有独特的功效和适应症,适合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扩展资料

牡蛎散因其治疗的病症不同,在配方上略有不同,主要成份是牡蛎,加入黄芪可以治疗自汗、盗汗;加入白术、防风可治疗风虚头痛;此外与干姜制成粉末外敷,可治疗男子阴下痒湿。



牡蛎散牡蛎散-《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答:本文介绍的是《圣济总录》卷一二六中的一剂传统中药方剂——牡蛎散。主要成分包括精心处理的牡蛎(经过煅烧并研磨)1两,以及经过瓦上炒制并捣碎的连翘1两。牡蛎散源自古代医书《圣济总录》,其独特的配方专为治疗一种名为五种瘰疬的疾病设计。这是一种需要细致治疗的病症。制备此方剂的方法十分简单,...

牡蛎散牡蛎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答:牡蛎散,源自古代医典《圣济总录》卷一五三,这是一剂经典的中药方剂。它的主要成分包括牡蛎(1.5两)、龙骨(1.5两)、酒浸过的肉苁蓉(切后烘焙,1.5两)、赤石脂(1.5两)、石斛(去根,1.5两)、乌贼鱼骨(去甲,1.5两)、黄耆(锉碎,1.5两)、炒制过的芍药(2两)、阿胶(炒...

牡蛎散药方介绍
答:按:《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疗风汗出少气方,用防风十份,白术九份,牡蛎三份(熬)。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增至二三匕。牡蛎散圣济总录 【药物组成】牡蛎1两半,龙骨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赤石脂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乌贼鱼骨(去甲)1两半,黄耆(锉)1...

牡蛎散基本简介
答:牡蛎散的基本概述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之八治杂病》,专为治疗各种虚损不足和新病暴虚导致的体液不固、持续自汗现象而设计。症状包括夜间出汗严重、身体瘦弱、心悸不安、气短疲劳等。该方的主要成分包括黄芪30克(去苗土)、麻黄根9克(洗净)以及经过米泔浸泡、刷土后火烧至通红的牡蛎...

牡蛎散的介绍
答:牡蛎散,中医方剂名。为固涩剂,具有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之功效。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肺结核等所致自汗、盗汗属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为什么牡蛎散既可治自汗,又可治盗汗?
答:【答案】:牡蛎散中煅牡蛎敛阴潜阳,并能固涩止汗;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卫实,固表止汗;麻黄根功专收涩,为止汗要药;小麦专人心经,养气阴,除虚热。方中诸药合用,补敛并用,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效。故既可治阳虚自汗,又可治阴虚盗汗之证;无论自汗、盗汗,均可用之。

听说有个方子牡蛎散是治疗多汗的,具体是怎么个机理?
答:牡蛎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牡蛎,麻黄根,黄芪,浮小麦四个药组成。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麻黄根甘平,功专止汗。浮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心气,退虚热,止自汗。四药共奏敛阴止汗,益气固表的功效。牡蛎散主要用于体虚自汗,盗汗...

牡蛎散的组方包括
答:【答案】:A 本组题考查四神丸与牡蛎散的组方。四神丸的组方为肉豆蔻二两、补骨脂四两、五味子二两、吴茱萸一两;牡蛎散的组方为黄芪、麻黄根、牡蛎各一两。故答案为C、A。

牡蛎术散简介
答:2.9 附注 防风白术散(《伤寒总病论》卷二),防风白术牡蛎汤(《活人书》卷十六)、牡蛎白术散(《圣济总录》卷十三)、防风白术牡蛎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三)、防术牡蛎汤(《医学入门》卷四)。《伤寒总病论》本方用法:每服二钱,每日23次,温米饮调下。古籍中的牡蛎术散 《普济...

牡蛎散的配伍中君药是
答:【答案】:A 本题考查牡蛎散的配伍意义。牡蛎散敛阴止汗,益气固表。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方中牡蛎益阴潜阳,兼以除烦敛汗,为君药;黄芪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专于止汗,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止汗泄,共为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