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随笔两千字|自白:音乐与书籍,对我意味着什么

作者&投稿:尚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听音乐和看书都是我很大的爱好,两相比较,我更爱听音乐。

音乐可以让我的灵魂飘起来,也可以沉下去,在我想让它沉的时候。音乐它表达,也释放了我的情绪。

喜欢看书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纯粹就是习惯使然,有时是为了与作者对话,有时是想隔绝世俗的烦恼。更多的还是为了获得新知,享受得到的快乐或是沉浸于思考。

2

我发现,享受音乐、看书、画画有一个好处是让人隔离世俗,同时,这也是一个缺点。

音乐和书籍都是我逃避世俗的一个出口,而音乐是个紧急出口。看书的效果虽然没有听音乐快,但是效果深远,并且书籍会真正改变我的信念,从而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与行为。音乐和书籍都是我人生的解药。

离开世俗,让自己的心不去面对世俗一段时间,但终归要回到世俗,世俗是逃避不了的。所以不能把业余时间都安排为看书和听音乐,要留时间去思考如何解决世俗问题,比如工作上的东西,比如人际关系,如家庭关系、朋友关系等。

世俗的问题终究要世俗地解决,而难以出世地解决。

听音乐、看书、画画,是放松与调整自己的一个方式,比如我把因为关系冲突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通过听音乐调整好之后,也只是我个人恢复状态,但是“与他人的关系”我不能只是通过我单方封闭式(出世地)修调而直接解决好。单个人一旦和他人发生了联结,产生的关系就踏入了世俗的世界,就得用世俗的方式解决。

再比如工作中遇到难题,产生了烦恼,我可以通过音乐、书籍把自己恢复平静,但工作的难题还必须实打实地解决,不可能通过听音乐直接把工作难题给解决了。

3

这一年,或者大半年,我很安静,我强烈地想要安静,我对书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欲望,对出门参加活动的兴趣大大降低了。这一年,我周末的生活状态不是在家看书就是在单位写材料。

有时候,我选择看书并非出于一种“高尚”的理由,而是我不想面对事业上某个让我感到非常焦虑的那个任务,不想面对家庭中出现的某个沟通难题,因而埋头“工作”与“学习”。这是一种逃避行为。

今年我不仅是少参加了活动,连曾经离不开的的微信也少聊了很多,从线下到线上都安静了很多。事实上是因为我整个人都安静(沉默)了很多。

微信里的信息闲聊让我感到虚无(无意义)。另外,我在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它里面有多少东西是真实又有多少是虚假的呢?微信里呈现的是大家经过自己修正的呈现给别人看的东西。

但同时我也明白:不呈现完全真实的内容是对自我的一种社交保护。就像是我也并没有把我所写的文章都发布在微信公众号里一样,就像是我并没有把我发布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都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一样,就像是我对微信内容进行了分组可见或不可见一样。因为现在的微信真的比以前加了太多“种类”的人,有我的同学、家人、亲戚,还有我未来的东家,以前就只有我自己及很小很小一部分朋友或书友而已,我发什么都很自在,但是现在发什么都要在发出去之前再斟酌一下,内容是否“政治正确”,内容是否符合“道德伦理”,内容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为了维护好个人形象,有些事有些书有些剧集有些情绪,部分人知道或只是我自己知道就好。

我很理解这一种“掩饰”行为,但同时,我又很郁闷这种普遍的不带恶意的“全民伪装”。

4

我还有种感觉,线上聊得越欢线下见面就有多尴尬,线上的热络难以在线下延续。线下的社交情感几乎是脱离线上而重新建立的。

5

最近退出微信一个半月了,即使想更新微信相册的信息也选择了延迟公开,不让信息在朋友圈里冲浪。离开微信之后,自在如隐士,我的各种行为与思绪在当下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也并不着急让全世界知道。我很喜欢这个“隐身”的状态。

其实没有微信没有QQ之前,日子都是那么过的,是一种持有完整自己的感觉,就是:你跟你自己待在一起。

6

最近察觉自己在拒绝社交,好像有点社恐?我不确定。总之不那么爱露面。

我看到喧嚣下的虚无,但其实世界没有变,世界一直就是那样,而是我自己处于虚无的状态之中。或许两者都有。

5

我知道自己的虚无感是怎么来的,我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

我喜欢凝重的沉思,宁静的静止。

喜欢在万里高空上俯看底下的云烟聚聚散散。

6

我觉得某些热闹与我无关,我也不想跟热闹有关。

而在一年多前,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参加各式活动丰富自己生活的人。

以前的我是那么说的——我对活动感到期待与兴奋,我感到自己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张力。

但现在呢?现在的我对各种活动产生了免疫力,我不再胡乱地任由自己的好奇心四处扩散。我不再不计时间与经济成本去参加我感兴趣的活动。

我分不清我是越来越接近真实的自己,还是越来越远离。

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越来越远离一年前那个热爱参加学习活动各种奔波的自己。并且越来越像四年前内敛害羞的我。

哪个才是更真实的我呢?是一年多前的我,还是现在的我?

或许,就没有什么更真实一说,人总是变化的。

后记:

这篇文章发布在后,又修改补充了多次,从六七百字一直到现在的一千九百字。

这是我阶段性的思考,或许多年以后我再看回会觉得自己很可笑,但也有记录的必要,因为这都是真实的我。人总会变化,不记录自己的样子就难以看清楚这些变化。我知道人的记忆并不可靠,它会自动篡改与美化回忆,所以,一些思考得及时写下来。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思想史。

飞鱼随笔两千字|自白:音乐与书籍,对我意味着什么
答:音乐和书籍都是我逃避世俗的一个出口,而音乐是个紧急出口。看书的效果虽然没有听音乐快,但是效果深远,并且书籍会真正改变我的信念,从而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与行为。音乐和书籍都是我人生的解药。离开世俗,让自己的心不去面对世俗一段时间,但终归要回到世俗,世俗是逃避不了的。所以不能把业余时间都安...

熊黛林, 王君馨, 徐熙媛和张嘉倪的个人资料
答:2009年《我们毕业的夏天》饰演小夏 与吴建飞、大张伟、青鸟飞鱼、曾江、李子雄、喻瀚湫等人合作。(拍摄中)演唱 2007年 发行《又见一帘幽梦》电视原声带 《相遇的魔咒》、《这种感觉就是爱》、《又见一帘幽梦》。 2008 年国剧盛典嘉倪演唱了《追梦人》。红歌会嘉倪与保剑锋演唱《今天我要嫁给你》。湖南元宵晚会嘉...

散文励志随笔200字
答:励志的散文随笔篇一:隔窗而看 当我悄然而立,隐于窗后的时侯,分明有一丝的落寞。风景依旧,叶是绿的,花是红的,云是白的。可是,透过玻璃展示出来的风景却少了几分生气。我隔着窗子看外面的世界,感觉更加陌生。我像是画廊里的客人,最多只能驻足多停留欣赏墙上的作品,却不能融入其中,构成另...

古风乐曲
答:千草仙 - 四季的守候 纯音乐:千草仙 - 墨宝·穿越千草仙 - 春胧流泉千草仙 - 皓水莫负千草仙 - 离愁别绪千草仙 - 墨宝·蝶恋·四世缘千草仙 - 随笔遐想千草仙 - 霜月夜千草仙 - 二十二桥枫别雨古筝版千草仙 - 回梦游仙·千年缘·变调伴奏千草仙 - 皇城千草仙 - 情难恋千草仙 - 一世的夙缘,却要苦苦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