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悟空传》这部电影?

作者&投稿:辕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悟空传》完美地证明了这部小说不适合改成电影去年某些时候,朋友告诉我,《悟空传》拍成电影了,我当时问了一句“是今何在的《悟空传》吗?”今何在的《悟空传》能不能拍成电影,或者说,拍成电影还能不能打动人,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的,答案是不能,因此,我一直以为电影《悟空传》只是恰好重名而已,直到我在编剧一栏看到了今何在的名字,以及片头那句“由今何在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抱着被打脸的心态,我去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结束的时候,我长舒一口气,脸还在,我的论点依然是,《悟空传》不适合拍成电影,而这部电影,成了我最有力的论据。

先说电影。如果你没打算讲好这个故事,就请你不要到处打着它的旗号招摇撞骗。看完之后,陪我同去的老弟问我“这是《悟空传》吗?跟小说有一毛钱关系吗?”这话不假,如果真的硬要说有一毛钱关系的话,大概是,主要角色沿用了小说的设定,但还是砍掉了小白龙、玄奘等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戏份,(想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担心,他们不是打算拍续集的时候用吧?),而且人物关系还作了一些改动。除此之外,就跟原著完全不一样了,这完全是一个新的故事,原著党被忽悠进来还看了一个完全不相关的故事,您能体会其中的绝望心情吗,如果改编的好也就忍了,我们也不是不接受新鲜事物,关键是这改编不仅没有原著风骨,连个故事都没讲明白,好的,我在电影院一共打了6次呵欠,旁边的观众看了5次手机上的时间。就举一个例子,阿月和天蓬的故事,看过原著的是知道他们俩感情发展的前因后果的,但是电影给改了,阿月和天蓬在人间因为抓妖云而重聚,小说里是没有这种情节的,原著党懵了;电影改就改呗,那你在你的逻辑下把因果讲出来啊,很可惜,并没有介绍,好,非原著党也懵了。

总之,一方面,大量的故事情节需要知道前因后果才能充分被吸收,但是电影改的面目全非,看过小说的人接受无力;另一方面,占到全部内容超过90%的改编部分,逻辑无法自恰,故事生硬,没看过小说的观众要么云里雾里,要么直接将其斥为烂片。可能我少见多怪,但在我有限的观影生涯中,确实没见过改编如此巨大,几乎相当于两个故事的小说改编电影,然后它竟然还以原著的名义做宣传。《悟空传》小说的成功几乎不可复制,《悟空传》是今何在当年在金庸客栈的时候写的网络小说,最初是连载的形式,后来又在新浪网发表,网络连载创作,在当时非常盛行的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反馈非常及时,而且地位更加平等。不同于传统的出版物,作者和一些优秀的有才华的读者之间,王不见王,网络连载的文学创作,作者和读者之间往往可以有更好的互动,甚至,由此可以引发读者的再创作。



《悟空传》之所以成为一代人心中的圭臬,就是因为作者和读者的改编戳中人心,让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看法会不断改变,但你总能在其中找到符合当下情景的片段。这也是我认为《悟空传》不适合拍成电影的原因,因为小说的故事很乱、线索很多、而且片段化,电影实在是无法将其包含其中,这就好比,有个人,每天给你讲一个片段,总有一个会因为跟你的经历类似而打动你,但是如果有人打算把这所有的片段拿过来一天讲完,他必有取舍,没准就恰好舍掉了跟你有关的那部分,那你也就绝不会对这个故事感同身受。今何在老师请醒醒吧,豆瓣上有人讽刺说“真的是一部作品吃一辈子”这话虽尖锐,但在理。电影的失败未必是件坏事如果它能让今何在老师认识到他对《悟空传》并不具有唯一的解释权。换言之,《悟空传》成为神作,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写得好(实际上,书的水平实则一般)而是因为他在那个时代,找到了一个正确的切入点,一个足以令众人兴怀的情绪起点。这是他的功劳,但他不应贪功,事到如今,人们看《悟空传》,都是在带入自己的故事了。而他仍觉得自己对《悟空传》拥有着最权威的解释权,所以大言不惭地改编电影或许这改编是最符合他创作初衷的、最正确的但未见得,是奉《悟空传》为神书的读者眼里,最重要和最核心的。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感谢今何在老师,他可以骄傲,但不应倨傲。如今我也会觉得《悟空传》的文字矫情造作,但我从来不敢面对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风骨,我会觉得我被讽刺地体无完肤,它最让人没面子的是,它唤醒尊严;它最让人感到畏惧的,是它赞扬勇敢。这就是我眼里,这本书的神奇之处,它戳中你的方式,平白到露骨。



《悟空传》的设定确实是反传统的。《悟空传》用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设定,一边是自大顽固到邪恶的佛,认为天下苍生皆有,命,这个命由一个叫做天机仪的东西操控。天机仪说你该死了你就要死,说你还可以活着就可以活着。他们相信这种和谐秩序是世界真谛,不遵照这种秩序的存在都归为妖魔。然后一边是逆天改命拯救苍生的魔。孙悟空被认为是魔王转世,他生存的花果山被天庭血洗以维护秩序,导致原本美好灵动的花果山生灵涂炭。他怒不可抑决定要为花果山复仇,他要毁掉天机仪。其实这种设定已经有很多影视剧都用过了,譬如近来上映的《神偷奶爸3》,原先的《卑鄙的我》设定就是以小偷作为主角。譬如近期上映了电影版的《昼颜》,设定是夫妻之间没有真爱,真爱需要从婚外恋里找到。再譬如《西游伏妖篇》,等等。包括《西游记》本身,也是反传统的。2000年的《悟空传》是夺人眼球,但2017年,《悟空传》就已经不够新鲜了。



对于电影版的《悟空传》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答:评价电影版的悟空传,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观点,但有一点又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个人的答案里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人看悟空传的时候,看到的不止是这部剧里的各个人物,而是通过剧情看本质,剧情里的孙悟空,天蓬,卷帘,杨戬,就像是生活中的我们,只是剧里简述的是天庭的故事,而我们是在演绎着...

电影《悟空传》怎么样?
答:二是担心,因为怕改编毁了原著。作为一部意识流的作品,改编难度不小。《悟空传》叙事背景过于宏大,故事情节又比较松散。在原著中,今何在写的是一些精彩且离散的片段,而中间衔接的地方被大片留白,很多剧情一笔带过。电影也果然做出来大刀阔斧的改编,剧情没什么创新之处,和原著的关联甚少,整个故事...

怎么评价电影《悟空传》?
答:害怕电影情节不够有趣,让人味同嚼蜡。害怕选择的演员不适合,毁了整部电影的氛围。西游题材这几年都被拍烂了,谁知道会拍出个什么鬼?直到最近看到了《悟空传》预告片,才稍微放下心来。彭于晏在预告片大喊出来:“从今以后一万年,你们都会记住这个名字!老子的名字叫作:孙!悟!空!”有些中二...

怎么评价电影悟空传?
答:抛开悟空传原著不谈,这个电影拍的真的很尬,刚开始就打戏,一言不合就打戏,不知道你是谁我打,你跟我抢老婆我打,你要跟我打,那我也要跟你打,这他妈都是什么啊。实在是对不起电影最后的那句台词,“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

对于电影版的《悟空传》应该如何进行评价?
答:然而,道路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在这个雄伟的世界里看得清楚,和盲人摸大象没什么两样。不过,我们还是要继续寻找,不管“这是坚强还是倔强”。整个剧情给人一种很紧凑的感觉,不不衔接的也很到位。其实我最觉得赞赏的应该是特效,感觉《悟空传》的特效真的很赞,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悟空传》为何违背天命,也算不得什么?
答:《悟空传》和《西游记》最大的不同就是将天庭黑话,同时加入了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的情节。《悟空传》是今何在于2000年创作的网络小说,当时正是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小说解构了《西游记》原著,将《大话西游》的思路融合进去,当时就曾引起争议。到了今年的电影版,对小说也进行了一番改编。最终...

如何评价电影《悟空传》
答:这部电影的前45分钟可以总结为一句话:集合,准备团战。在前面的ban&pick环节上,悟空组ban掉了对方的达摩(如来)、王母娘娘和太上老君。天庭组神奇思路ban掉了唐僧、白龙马和哪吒。这个思路已经相当怪异,一部没有唐僧的《悟空传》简直神脑洞。然后简化描述,悟空队的阵容是:辅助卷帘、上单天蓬、下单...

如何评价电影《悟空传》
答:作为一个没有看过《悟空传》原著的观众来说,这个电影对我是有着惊喜和感动的。惊喜在于演员彭于晏。他的悟空形象桀骜不驯,不受世俗控制,战天斗地,热血狂妄。悟空的影视形象已经太多太多,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标准。作为一个初入天庭的孙悟空,他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

看完电影《悟空传》之后,你是怎么评价这个电影的,里面的剧情让人震惊...
答:我觉得这个电影一般,但是可以达到及格这个分数,里面的剧情确实挺让人震惊的,有些画面的特效也确实做得还不错。

小说改编的电影 《悟空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点?
答:《悟空传》灵感来源于《西游记》与电影《大话西游》,却与后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它以猪八戒和阿月、孙悟空与紫霞、唐僧与小白龙的爱情为三条叙事线索,时空在三位取经人之间不断转换,每一个读者熟悉的形象都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改编成时长有限的电影,如何在小说中取舍人物与故事线自然成为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