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猿到人是怎么过渡的?

作者&投稿:长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猿到人的过渡标志是什么?~

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不是从现生猿,而是从古猿。怎样来区别或划分人和猿?用什么标准来划分人和猿?人和猿(动物)的界限问题是长时期来有争论的问题。
早在达尔文1871年发表其《人类的由来和性的选择》一书以前,自然哲学的研究者们就指出人类区别于动物(包括与人类最接近的现生的非洲猿)的重要特征是有音节的语言、特别大的脑子、两足直立行走的步态、特别灵巧的双手和制造工具。
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大的脑子、语言、意识和社会,长时期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人与动物之间本质区别的标志。
从现代的人和猿的区别来说,这些标志都是很明显的。可是问题是这些人类的特征是如何起源的?它们是同时起源的、还是先后起源的?如果是后者,那么哪一种特征是最先起源的?各种特征起源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是当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对人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理解。研究人类进化的(体质)人类学家,认为直立行走是区别人与猿的标志,能两足直立行走便是人,而研究人类早期物质文化的考古学家则认为能否制造工具是区别人与猿的标志,能制造工具的才是人。在中国国内,在70年代曾开展过一场这方面的辩论。
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曾提出人类的各种重要特征不是同时起源的,从猿到人有一个过渡阶段的意见,这个过渡阶段是人类进化系统上的最初的阶段,有人称之谓“前人”阶段,在生物分类上,属于人科。现在根据现有的各方面的有关资料,重申中国学者过去的见解。
能否直立行走可以从化石上来判定,能否制造工具可以从石器上来判定。这些是可以从实物来判断的直接证据,而其他的人类特征如语言、意识、社会等没有直接的实物证据,只能作为间接的推论。
从古猿化石来说。什么古猿、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最早开始直立行走,踏上人类的征途?现在还不能肯定。最早的石器是在东非发现的,距今250万年前,大概是能人制作的。
从猿演变成人,是一个大的质变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人类各种重要特征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猿到人必然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完成的标志是开始制造工具,社会形成。意识和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过渡时期的生物或前人已能两足直立行走,经常使用天然的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和防卫自己,实行着杂乱性交的两性关系,过着原始群的生活。
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含义不仅在于这种行动的方式,而更在于这是人类其他重要特征产生的必要前提。如果不能两足直立行走,使双手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便不可能经常使用天然工具进而能制造工具,以从事社会性的生产实践活动;如果不能两足直立行走,脑子便不可能得到发展,语言器官也不能形成,意识和语言便不可能产生。
在制造工具之前,必然有一个经常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如果不知道经常使用天然工具,很难设想会有制造工具的需要。这和直立行走出现在制造工具之前的现有事实是一致的。
制造工具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为了能更好地从事生产劳动。因而可以设想,意识及其外壳的语言萌发于制造工具之前。
现有的这个过渡阶段晚期的化石代表是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的大量化石表明他们已能两足直立行走,虽然还不完善,到距今大约250万年前,演化成能制造工具的最早的人属成员,现有的化石代表是能人。
至于直立行走的原因,古人类学家中有着各种解释,如使用工具、尸食、特殊的植物性食物(如草籽、坚果等)、携带食物、两性不同的作用等等。不过,有人认为使用工具肯定是重要的原因。为了获取食物和防卫自身,它们必须经常使用工具。
南方古猿有两种类型,即纤细型和粗壮型。罗宾逊提出两种类型形态上的差异是由于两者食性的不同,纤细型的食性是杂食的,而粗壮型则以吃植物食物为主。有学者设想纤细型南方古猿,由于较多的动物性食物或肉食,体质,特别是脑子得到较大的发展,演化成早期的人属成员,进入了真正的人的系统(真人),由前人演化为真人;而粗壮型南方古猿虽然也能两足直立行走,但使用工具不如纤细型经常,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体质、特别是脑子发展缓慢,最终没有能完成从猿到人的过渡,没有能演化成人属的成员,成了人科进化系统上的一个旁支而终于灭绝了。
从现有的各方面的资料来看,南方古猿类还只是从猿到人过渡阶段较晚的类型,应当还有比现有的南方古猿更早一些的过渡阶段的早期类型。这些早期类型已能基本上两足直立行走,但很不完善,能使用天然工具,可能不很经常。这些类型的化石,还有待未来的发现。

似猿似人的化石 数十年前,在非洲南部地区,人们发现了一些似人似猿的骨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这些化石埋藏于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的地层中。近年来,关于南方古猿的材料,又有更多的发现,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了扩展。在我国广西和湖北的第四纪初期形成的地层中也发现了许多类似南方古猿的牙齿化石和下颌骨化石。
脚手分工的含义 从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的一些骨化石,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颅底的枕骨大孔(脑子通到脊髓去的一个大孔),位置已接近颅底中央;骨盆的宽度也较大。这证明:南方古猿的身体已获得了直立姿势,它们已经由树居生活改变为地上生活了。它们的前后肢已有了分工,在平地上行走时开始摆脱用前肢帮助的习惯,后肢改造成为可以支撑身体的脚,前肢完全摆脱帮助行走的功能,演变成了一双可以使用天然工具的手。随着手的使用,思维也就萌发了。
使用天然的工具 从南方古猿的形态特征来看,它们比一切已知的类人猿都更接近于人。南方古猿已经能够利用天然的树枝和石块,但是一般认为还不能制造工具,还没有完成从猿到人的转变,是一种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一科学的人类起源论的提出,是19世纪以来的事情。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揭示了生物进化的规律。1871年,他又发表《人类起源与性选择》一书,指出人类是从已经灭绝的某种古猿演化而来的,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达尔文的这一理论为人类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奠定了科学基础。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古生物学、地史学、古气候学、古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所提供的大量材料,进一步证实和丰富了这一人类起源论。

地史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从33亿年前开始,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生物。在7000万—300万年前这一阶段,地球上先后出现了灵长类、古猿类,其中的某一类古猿向人类这一方向转化。在300万—1万年前,是原始人出现并向现代人演化的时期。人作为万物之灵,在生物进化中出现最晚,也位居最高的层次。

在现存的动物中,体质构造与人类最接近的是现代类人猿。它们的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排列方式,胚胎发育的过程都和人类相似。它们的血型也和人类相似,这是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具备的。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亲缘关系。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一般认为,黑猩猩和大猩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接近。但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人类的祖先,而是说它们和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这个祖先是某种早已灭绝的古猿。

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经历了上千万年的时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把这一转变过程划分为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近一个多世纪的考古学,以大量的考古资料粗略地勾画出了这一转变过程。

北京猿人头像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其生存年代约在3000万—1400万年前。迄今所知最早的古猿化石,是1911年和1966年在埃及法雍地区发现的原上猿和埃及猿,前者定年为3000万年,后者为2800万—2600万年前。比埃及猿更晚的古猿是森林古猿,1856年首次发现于法国圣戈当,后来在欧、亚、非三洲陆续发现同类化石,生存年代约为2300万年前。原上猿、埃及猿和森林古猿都有32颗牙齿,其排列顺序与现代类人猿和人的牙齿相似;这些古猿都是林栖动物,是成群生活在树上的猿群,它们能四足爬行,并能用“臂行”的方式攀援树枝,采摘果实,在攀援时前肢和后肢已经有了不同的用途,为手脚的分化创造了条件。

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其早期代表是腊玛古猿,生存年代约为1400万—800万年前。腊玛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与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地,后来在我国云南、东非肯尼亚、土耳其、希腊和匈牙利等地也发现了同类化石。腊玛古猿的体质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较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并有较厚釉质。这些特征比较接近于人类,表现出从猿到人过渡的趋势。



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
答:1.阶段一:猿类诞生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2.阶段二:南方古猿 古类人猿最早出现在非洲东...

猿到人经历多少年?
答:在剧烈的生存斗争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体质特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下肢更适于直立行走,双手日益灵巧,脑量逐渐增大,终于萌发了意识,产生了语言,促使他们从使用工具到制造工具,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过渡。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南方古猿 南方古猿属于灵长目人科。人科不同于猿科...

猿是怎样转变成人的?
答:3). 直立人(Homoerectus) 约20万到200万年,最早在非洲出现,也就是所谓的晚期猿人,懂得用火,开始使用符号与基本的语言,约100万年前,冰河时期来临,非洲开始草原化,直立人不得不开始迁徙,向世界各地扩张,在欧亚非都有分布(海德堡人,瓜哇猿人,北京猿人都属于直立人). 注意:此时人类第1次走出非洲. 约80万年前,直...

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
答:在万物更迭交替变化中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理论.从其他学科.比如胚胎学.比较解剖学.现代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学科中寻找到了证据.根据这些证据.人们推测地球生物进化的总模式是: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猿猴类动物--人类.马克思十分欣赏达尔文的进化论.同时认为.在由猿到人的进化中...

古猿怎样变成人
答:它们是属于过渡性的生物。 总之,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过渡类型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一次变化就使一种生物变成另一种生物,这在生物进化中是罕见的事。 猿人的出现 (一) 首先出现的是早期猿人,可能分布在若干地区。这包括一部分能够制造工具的进步类型的南方古猿,也可能包括在我国云南发现的...

简述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答:地球气候发生变化,一部分森林变为草原,原先在这些森林生活的猿,不得不下地行走,逐渐直立行走,一步步进化成人。 接着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猿猴是怎么进化成人类的
答:猿猴类进化成人的主要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两个大的步骤:第一步,从猿到人的过渡,经历了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两个阶段。第二步,人类发展至原始公社时期,成为完全的人,经历了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一般认为,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的问题上...

从猿到人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从猿到人进化过程分为了4个步骤,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另外是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四个阶段介绍:第一阶段:古猿阶段 古猿阶段也被称为“攀树的猿群”,距今3000-1000万年,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第二阶段:类人猿阶段 类人猿阶段即正在形成种的人,距今1000-300万年,例如南方古猿,其生存...

从猿到人分几个阶段,都是哪几个阶段?
答:由于劳动,手便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同时,也引起了身体其他器官的变化,特别是大脑得到高度的发展。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建立了社会。于是,劳动就使森林古猿变成了人。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及考古学家,甚至哲学家,他们根据化石的发现,为人类描绘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猿人阶段——...

从猿到人是怎么过渡的?
答:腊玛古猿化石最早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与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地,后来在我国云南、东非肯尼亚、土耳其、希腊和匈牙利等地也发现了同类化石。腊玛古猿的体质特征是:吻部短缩,齿弓向后张开,牙齿排列较紧密,犬齿小,颊齿齿冠宽短并有较厚釉质。这些特征比较接近于人类,表现出从猿到人过渡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