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题

作者&投稿:钟离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一、基础部分(22分)

  1、把词语补充完成:(6分)

  ()然自()山()水()惟()惟()

  ()无()有()不绝()世界

  2、圈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改正:(6分)

  门廷若市()春意昂然()目光桐桐()

  人声鼎佛()目不转晴()百折不饶()

  3、本学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名胜古迹,你最喜欢的是,因为

  (用一二句话写清楚)(2分)

  4、按顺序重新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4分)

  ()拾级而上,便到了龙亭殿前。

  ()走进龙亭公园,穿过一丛丛争奇斗艳的鲜花,便到了龙亭。

  ()一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览了龙亭。

  ()我们步入大殿,看到四壁雕刻的飞龙光彩夺目,金碧辉煌。

  5、修改下列病句(4分)

  (1)一进幼儿园,我就看见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和一阵阵动听的歌声。

  (2)《林海》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老舍先生写的。

   二、阅读:

  音乐之都维也纳(16分)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合家欢聚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曲调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聚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时,会前会后也都要演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习惯。

  新课标第一网

  1、形容乐曲可以用很多词语,本文就用了这样三个:、

  、。(3分)

  2、本文从(1)(2)

  (3)(4)这样几方面写了“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8分)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

  4、请你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结性的结尾,只要写一句话。(3分)

  一根项链(24分)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心生厌恶(wùè)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bǒpǒ),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__________。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4分)

  狂吠(fèiquǎn)厌恶(wùè)

  腿跛(bǒpǒ)母子俩(liǎngliǎ)

  2、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入序号);文中的“不速之客”指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中填入恰当的句子。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读第⑤段,当我看到那妇女手里托着金项链时,为什么“不禁一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读第⑦段,文中的“这样”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哪些地方是让“我”感到对母子俩有歉意的?用“”划出。(3分)

  7、为什么这件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呢?(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35分)

  题目:游

  要求:

  1、按一定的顺序写一个自己旅游过的地方。

  2、除了写自己的见闻之外,还能运用一些相关的资料,把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把一二处景物写得比较具体。

  提示:

  1、要求记一次游览的某地的经历。重点是写好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可以学习《颐和园》的写法,按地点转换的顺序,一个景点一个景点写清楚;也可以用《音乐之都》的写法,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答:1.第②句中加上带点的词,更能体现出战争的___,反衬出人们___的强烈愿望。 ③那双手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④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2.第④句运用了___的修辞手法,表达了___。 十一、快乐阅读轻松答。(12分) 儿童和平条约 我们世界的儿童——宣告未来的.和平,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答:1、读了《看蛀牙》这个题目,可以推想短文主要是讲 的事,会想到谁去看蛀牙,还会想到 。(3分)2、划去括号里不合适的词语。(3分)3、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字义,打上“√”。(2分)闹牙疼①喧哗;不安静 ②发泄(感情) ③害病;发生(灾害 或不好的事)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ldqu...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考试题
答: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1、在正确的读音上打“√”:(4分)狂吠(fèiquǎn)厌恶(wùè)腿跛(bǒpǒ)母子俩(liǎngliǎ)2、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入序号);文中的“不速之客”指谁?___。(4分)...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答:一、看拼音写词语。jiān cè ké sou máng tóng qīn qi fān shān yuè lǐng ( )( )( )( )( )juān xiàn kuìjiù ruò xiǎo liáo tiān tū fā qíxiǎng ( )( )( )( )(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答: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总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xī shēng kǒu shào shāo hǔi kǎi xuán gòng xiàn ( ) ( ) ( ) ( ) ( )二、 我会给正确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题目怎么拟
答:我正在欣赏的时候,忽然,一条鲨鱼探出头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说:“嗨!哥们儿,你叫什么名字。”我笑着回答道,我叫水上灭火机,我和船差不多,但是比船多了两个白色的大翅膀和四个螺旋桨。我们正谈的高兴时,求救警报响了,我依依不舍得告别了鲨鱼,然后快速向天边飞去。我来到被熊熊大火包围的...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题目怎么拟
答:“我来自偶然, 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

四年级下册语文周末练习第四单元一最后一题作文
答:雨水湿润的大地,充满了春的气息。走进校园,去往教室的路上,首先迎来的是芳香四溢,空气中香味馥郁,甚至无法明辨其中的味道,而我也是第一次觉得那混杂的味道让人难以忘怀,好像一种力量灌注于血液,整个人浑然新生。这一条路很短,可是却像是走进一个花的王国。花儿娇翠欲滴,可花期却转瞬即逝,...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答:四、引导想象 1、这可怜的小男孩为什么孤身一人坐在这里?他的父母呢?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使他的衣服破烂成这个样子,身上还受了伤呢?他将来的命运如何?让我们马上回到题目,围绕题目的提问展开合理的想象,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后汇报 2、从照片上看到的破坏程度来想象一下,当时的轰炸...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及分析
答: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番茄:这是什么?(西红柿、板书:番茄) 2. 这些名称说明了番茄的基本特点,来自西方(番是外国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状像柿子,果实红色。 3. 它与太阳(板书:太阳)有什么相似点吗?(又红又圆) 4. 读课题,说说自己读题后的疑问? 5. 简介作者 作者卫宣利,在一次车祸中瘫痪,靠双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