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内涵是什么意思_论声乐作品的美学内涵

作者&投稿:宿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声乐艺术美是以音乐化的语言为造型手段,它的整个创造过程与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歌词的语言创作,还是曲调的风格创作,或是演唱的二度创作,都始终围绕着声乐艺术的表现和美化这一原则来进行的,即:歌词的诗意美、歌曲的旋律美、歌唱的声音美。这三者共同创造了声乐的艺术美。
  
  一、歌词的诗意美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就有不同风格的诗与歌。诗与歌是同时产生的,诗本身就是歌。诗与歌在作为综合性艺术的声乐作品里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互相合作,相辅相成。声乐文学性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诗化,也就是说,声乐文学就是一种诗的文学。中国古代的歌词都是能唱的诗。
  在中国古代作品中,如名传古今的《胡笳十八拍》是汉末才女蔡文姬写的一首长诗:“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禀气含生兮莫过我最苦”。离合的警句更成了千古流传之佳句。在近代作品中,创作于1937年的《长城谣》(潘子农词,刘雪庵曲),这首独唱曲,风格苍凉悲壮,质朴自然,感情深切却不缠绵,歌唱起来既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
  外国声乐作品与中国声乐作品一样具有美的歌词,富有诗意地表达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日寸期,在希腊半岛出现了被称为“阿爱德”的歌手,他们以与诗韵一致的半宣叙调风格的歌腔,吟唱着史诗和传说。这些歌手既是作曲家又是诗人。舒曼、舒伯特艺术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所选择的诗句能与音乐完全融合,彼此不可分离。近代作曲家德彪西和杜巴克,他们把诗律与乐律极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如同出自同一人手笔,所以说他们是诗人音乐家。因此,文学语言的“诗化”是构成声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歌曲的旋律美
  
  旋律是诗词音乐化的手段。曲调的旋律美取决于词章诗情画意的语言,这样,文情与声情才能达到一致。在构成旋律的诸多因素中,如。音律、音阶、调式、节拍、曲式、风格、旋律发展走向以及主要音乐形象元素和布局上各具特色,使语言的音乐化展示出瑰丽多姿的风格。如《牧歌》是典型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上句在高声区围绕着五度音5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中飘着朵朵白云;下句转入以1为中心,围绕进行,是上句的下五度自由模进,低回婉转的旋律,犹如撒在草原上斑斑如银的羊群,展现了草原牧区美丽辽阔的景象。
  在外国作品中,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声乐套曲《天鹅之死》中的《小夜曲》,以爱情为主题,在钢琴上奏出吉他的伴奏音型,使我们仿佛听见了姑娘窗下青年男子满怀爱情的轻声吟唱,钢琴伴奏模仿歌声两者交织在一起,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文情与声情的完美结合是声乐作品创作的重要依据,声情是不同诗词的具体反映,语言上的丰富正是曲调的旋律变化的必要前提,只有恰如其分地表现歌词,给歌词以意境上的诠释和烘托,并能和歌词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旋律最能打动听众,也就是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旋律美。
  
  三、歌唱的声音美
  
  声乐艺术主要是以人声为乐器的一门音乐艺术,归根结底它是一门演唱艺术。和谐美妙的声音源自于正确的呼吸、统一的音区、纯净的音色、丰富的共鸣及完善的艺术表现。只有演唱者声情并茂,以情带色,以声传情,才能给歌曲以美的体现。那么,演唱者如何才能做到以声腔美来打动听众呢?
  第一,演唱者必须具备较高程度的演唱技术。声乐演唱技术是通往声乐表演艺术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是一位优秀歌唱者的必备条件。在气息的控制、共鸣腔的建立、音域的扩展及音区的统一包括语言的运用都能够十分自如,这样才能胜任对声乐作品的演唱。优美的歌喉、自然的音色、清晰的吐字咬字和声乐语调造型的艺术处理技巧,是体现声音美感的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演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在演唱一首作品之前,我们应先做些案头工作――这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了解词曲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其次_要分析作品的歌词是表现怎样的内容和情感,了解创作者的真正意图;最后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出来。而这一切都对演唱者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第三,演唱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表演能力。音乐表演是需要与灵魂和精神共存的,唱歌需要表演才能,需要与观众产生共Ⅱ乌。一个演唱者的责任是把作品的思想、意义表现在听众眼前,歌者不但要具备前面提到的几点要求,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能构成幻想与环境,使作品复活,有力地在听众中传播自己的思想,这需要歌者将自己作为主人公,身临其境,投入到歌词的氛围和乐曲的意境中去。
  总之,只有归纳和阐明声乐艺术美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声乐艺术美学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声乐艺术服务。
  责任编辑:晓芳

美学内涵是什么意思_论声乐作品的美学内涵
答:声乐艺术美是以音乐化的语言为造型手段,它的整个创造过程与各个组成部分,无论歌词的语言创作,还是曲调的风格创作,或是演唱的二度创作,都始终围绕着声乐艺术的表现和美化这一原则来进行的,即:歌词的诗意美、歌曲的旋律美、歌唱的声音美。这三者共同创造了声乐的艺术美。一、歌词的诗意美 不同国家...

声乐艺术的功能美学
答:长期接受声乐艺术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也使身心得到更健全的发展,学生在不断接受声乐艺术熏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一种气质和内涵,这种气质和内涵会伴随着他们一生。声乐艺术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是因为这种特征,人们对于声乐便有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中国民族声乐美学体现哪些文化元素与内涵?
答:文化美学是把人类的生存方式作为审美对象的学科,这是宏观的美学。所以民族声乐首先具有了审美性。这是其一。其二是时代、地域文化特点代表性,这个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其三是逻辑性和哲学性。其四是传播性,以音乐为媒介的传播。我想到的就是这些,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

美学与文化的内涵?他们之间的关系?
答:一、美学的内涵:属于一个哲学分支学科,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二、文化的内涵: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三、美学和文化的关系:美学中的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

什么是美学
答: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美学与文化的各自内涵是什么?及相互关系?
答:当美学与文化的内涵升华到一定得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联系。真正的美学是建立在文化修养的基础上的,文化基础薄弱,无法领悟真正的美学。

音乐声乐硕士论文
答:音乐美学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不言而喻,首先音乐美学是声乐表演的基石,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对技术的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将声乐作品的内涵展现出来,这才是音乐的本质。在声乐表演中,最重要的是将作曲家创作作品的情感、意图、利用作品传达的思想表现出来,同时还需要表演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受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

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学?
答:美学(希腊语:αισθητική;英语:Aesthetic)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美学的概念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需要在哲学体系中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于是他建立了一门学科研究感性的认识,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

什么是美学?
答:传统美学的任务,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的不变的标准。德国理想主义的形而上学美学被认为是当时唯一标准的美学。在此条件下, 发展出两个分支:心理美学和美学。美学(感性)的认知在很长的时间被认为是理性认知的对立面。 这个观点被现代的新观点所取代, 即这个对立面是不存在的, 理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