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史记的司马迁,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者&投稿:御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深圳考研历史学培训机构-科都教育-考研机构~

对于热爱研究史学的朋友来说,司马迁无疑是值得敬佩的一位人物,他编纂的《史记》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文学和历史意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大文豪,他的生平经历却让人心酸,可正是由于他坎坷的经历,才造就了如此伟大而平凡的他。

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在古代史官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祖辈是史官,那么嫡子极有可能也会成为史官。司马迁的父亲是位清廉的史官,他的一生都在为编纂一部详尽的史书而做准备,然而由于精力有限,直到逝世也没能完成这份心愿。父亲对司马迁的影响很大,他也在父亲的指导下,在20岁时开始了一场长达两年的世界游历史。

正是这段游历的经历,锻造了他坚毅的意志力和对平民百姓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亲近感。他游历过许多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比如站在屈原跳下的漓江岸边,他带入对方的情绪诵读诗歌,不禁流下泪水;再比如他经过孔子的故乡,会兴奋地向那里的百姓学习孔子的礼仪教学,学习到高兴处还会开心地跳起来。

这样的司马迁的人生仿佛一眼就能够看到尽头:承袭父亲的官职,当一个本本分分的史官,勤勤恳恳的记录皇帝的一切起居,无事的时候看看书游历一番,等到年老的时候继承父亲的遗愿编纂出一套中规中矩的史书来。

然而上天没有放过这个青年,给他出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试题。

公元前99年,匈奴大举进攻汉朝边境,试图抢夺汉土,皇帝派遣大将军李陵前往边境解救被围困的前线将领,当时李陵仅仅率领7000人,却要迎敌敌方近3万大军,可以想见有多么凶险。在解救出前线将士准备撤退途中,他被围困在一个峡谷之中,眼看七千余士兵只剩十几人,李陵长叹过后做出了投降的决定。

这件事传到京城之后,皇帝极为震怒,朝廷大员们也大多附和皇帝,极力主张处死李陵的家人用以惩罚和警示。可是对此司马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以7000人营救前线将领足以证明李陵的勇敢,在剩余数十人时才投降说明对汉朝足够忠诚,即使现在投降不代表不忠于汉朝,也许他只是寻找脱身的机会。

可是这番言论在汉武帝听来像是一场狡辩,震怒之下的皇帝不但没有听从他的建议,还将他处以宫刑之后打入大牢。司马迁的人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心境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从一开始决定完全放弃自己,到后来逐渐想通其中利害,进而将这份心境转化为编纂史书的动力,父亲的教诲和两年的经历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司马迁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加试题中无疑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他不但克服了这场灾难给他带来的灭定的痛苦,还将这份苦楚化为动力,专心编纂起史书。同时正因为这次的经历,让他看透了上位者们的嘴脸,因此在面对相同的历史事件时,他能够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其进行注解。

对于普通人来说,史书是用来研究和了解的;对于上位者来说,史书是用来歌颂自己的;而对于史书编纂者来说,史书是用来客观记录事实,同时反映社会现状以便于警醒后人的。司马迁无疑做到了这一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完成了向一名合格的史官进化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份经历,或许他也写不出来如此令人惊叹的作品。



我认为司马迁是一个正直,明事理,不畏权势,积极的向上有抱负的,同时很博学的人,他用一生的精力来记载了历史上的任务,他是个伟大的人。

司马迁是真君子,他敢于对汉武帝说真话,受到宫刑之后还继续书写史记这部伟大的作品,毅力惊人

对自己狠,尊重事实的人。如果不是对自己狠,他不可能坚持把史记写完。如果不是尊重事实,他也不可能写出史记。

是一个刚正不阿,忍辱负重,博古通今的人,他自己入狱受宫刑也完全是为了其他的人,为了他人着想。

司马迁的资料
答: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

史记 司马迁 历史资料
答:附:1、力求真实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铁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

史记的可信度有没有那么高,为什么说司马迁更像个小说家?
答:舜的上位是非常残酷的。这样的解释才更符合逻辑。史记大显小说家本色的自然是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后在乌江旁跟一船夫的对话。船夫劝项羽可以东渡江东,以江东这一丰腴富饶之地为基地,以图东山再起。船夫的建议却被项羽拒绝了。一个船夫名不见经传,史家怎么会把他的话语写进史书?一种可能是司马迁是穿越者,...

透过《史记》,如何评价司马迁?
答:对于汉武帝因刚愎自用而宠信的奸佞李延年,司马迁更是不遗余力地加以讽刺。李延年作为汉武帝的男宠加国舅,可以说是深得汉武帝宠信。李延年靠迎合上意,博取皇帝龙心大悦得以位居高官,司马迁毫不犹豫地将他列为《史记·奸佞列传》写道:“延年善歌,为变新声,而上方兴天地祠,欲造乐诗歌弦...

司马迁的写史记是什么
答: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 公元前126年(元朔三年)二十岁,游历各地。司马迁漫游江淮,到会稽,渡沅江、湘江,向北过汶水、泗水,于鲁地观礼,向南过薛(今山东滕县东南)、彭城,寻访楚汉相争遗迹传闻,经过大梁,而归长安,历时数年,为协助父亲著作史记做准备。注意最后一句话,估计是其父就有过著...

司马迁忍辱负重写《史记》究竟是为了什么?
答:司马迁他忍辱负重写《史记》是为了延续他父亲的志向,当年司马迁他父亲临死之时,曾经嘱托司马迁他们司马家是周朝就开始做史官的,而作为他父亲心中最大的愿望便是写完一个前无所有的史书,因此司马迁这才将他父亲的嘱托铭记在心。就是后来他身受腐刑也是立志要将他父亲的遗愿完成。司马迁他家是西汉年间的...

司马迁是谁?他的著作的名称是什么?
答:《史记》初成后东方朔看后大加赞赏,美称为“太史公书”。“太史”,是指司马迁官职“太史令”,“公”是指对司马迁的敬称。而司马迁在此书作序时,就题为《太史公自序》。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汉书》,书中的“艺文志”介绍了司马迁这部史书,因司马迁还为书定名,所以当时称为《太史公百三十篇》...

为什么司马迁饱受痛苦还依然坚持写史记,他有没有掺杂个人情绪?
答:在处以宫刑之后,他的意志也曾有所消弥,但是仔细思考之后还是应当为世人留些什么。于是他堵着一口气,历经艰难坎坷,将史记这一本巨作展现给世人,他想要将当时社会情况以及君臣之道展现的淋漓尽致。3、与其说参杂个人情绪,不如说他是在熏陶之下并决定完成史记。首先来说司马迁拥有一个非常好的父亲,...

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
答:司马迁是怎样写史记的?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捐精」的筛选条件是什么?力气无所谓 2023-04-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英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