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发展,特色及成就(戏剧,电影)

作者&投稿:羊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发展,特色及成就(戏剧,电影)~

  我不知道你说的民族是什么民族,所以我随便说你个!
  日本佛教雕刻: 佛教于6世纪传入日本,是日本文化史上乃至日本史上空前绝后的大事件。日本以融会、集合、汲取外来
  种种教义、戒律和仪轨创立了自身的佛教。佛教对日本文化的结构,对建筑、绘画方面的长足进步,作出了丰富的贡献。由于绘画易损难存,所以,经过沧桑变迁而幸存的雕刻就成为日本早期艺术成就最强有力的代表。
  从7~14世纪的日本佛教雕刻之鼎盛期,其间亦反映了从传入到民族化、繁茂与衰落。由于日本雕刻保
  存的比中国雕刻更完好,常有人认为日本雕刻遗存了中国雕刻的形式和技术,实际上这只是仅着眼于初传时7
  ~8世纪的作品。如果纵览艺术发展之过程的话,就能看到日本人民的卓越创造才能。
  7世纪最初的雕像面部单纯,形式朴素天真,反映出佛教尚未得到透彻理解,至8世纪情况就不同了。从对雕像面容、比例的写实处理及衣纹上唐代艺术的影响可以看出已越过了最初阶段。有趣的是这时的重要作品
  几乎都是主神——佛和菩萨的偶像,而在印度和中国极为普遍的佛传和本生故事的丰富内容却从不普遍。这是
  否反映出日本距佛教发源地的距离之遥远呢?
  日本雕刻在材料和姿态处理上与中国有很多区别。在山崖上开凿出石窟寺的印度式方法很早就传入了中国
  ,5世纪以来在中国非常普遍的石刻在日本从未成为主流,佛教雕刻传入日本时以供奉在寺庙中为主。8世纪
  时泥塑和干漆非常流行繁荣。从9世纪起,日本雕刻就几乎全部用木材刻制。选用木材很明显是由于其便利,
  但更深的内在原因似乎是日本民族对木材特别的喜好。
  日本式的木雕手法是表面处理达到了极为细致深入之效果。如9~12世纪平安时代的雕像之精妙、革新
  的技术所含极致的美感促进了风格的发展。9世纪中期教义变得更高深且礼仪化,密教带着整整一殿堂愤怒神
  传进来了,如不动明王和多头多臂的神像,十一面观音和如意轮观音等等。具有沉思、严肃之神情给人以深刻
  印象。如桔寺的日罗像和东大寺的弥勒像。这些整块材料的宏大作品常常必须挖空以减轻重量,甚至还要使木
  材干燥。平安早期的雕刻家们发挥整块木材体积巨大的优越性,探索雕像表面潜在的表现力。他们创造出仿佛
  “巴罗克”风格之繁丽,如波浪般起伏卷绉的衣袍褶纹,而且在表面留下斧錾痕迹以直接传达坚硬木质之情调
  。
  到平安后期,情绪沉重的雕像全然改观。四天王寺的阿弥陀三尊像,优雅的胁侍菩萨更衬出主尊的慈祥和
  美妙。普渡众生的阿弥陀佛声望日隆,富有的施主大量地捐造,结果产生了流水线装配的方法并以粘合的木材
  凿造作品。
  由定朝1053年在平等院所刻的主尊阿弥陀佛,以形式上惊人的完美和神态上的宁静优雅成为雕像史上
  空前绝后的高峰。高超的凿空与粘合技术使造像仅具一层薄壳而不能深雕,衣匹处理成褶折平而贴体,身体形
  成光滑优雅的流线型,环绕阿弥陀佛的52个云上菩萨亦是平安晚期艺术之精品。这些菩萨充满魅力的美好姿
  态辉映并渗透到11和12世纪的各种艺术甚至扩大到社会习俗中。这些菩萨飘浮云间,演奏着各种各样的乐
  器,环绕着高达16米的镀金木雕主尊——阿弥陀佛像,俨然是一幅迎取虔信者灵魂的圣众来迎图。持莲台的
  菩萨、弹瑟琶的菩萨和舞姿菩萨都使人不仅感到其身姿的姣好,还给人一种乘云浮空的心境情绪之美。而且这
  些菩萨在全壁面的构图也充分考虑了观者从下方且移动的角度与变化。从这些菩萨造像可以看出,日本匠师不
  单单在形式之完美方面取得了成功,并且在表达个性的美学趣味上同样取得了成功。
  虽然平安晚期雕刻之无穷无尽的重复造成了千篇一律的贫乏,但给12世纪末13世纪初佛像的多样化及
  创造带来了复苏,镶嵌水晶眼珠的新技术,更强更深的手法,使雕像的心理情绪之广度和表现手法的范围都更
  加写实。镰仓时代之艺术可由庆派艺术家作为代表。爱知县地方寺庙里一对梵天和帝释天证明了年富力壮的大
  师运庆的创造力量。西方院的阿弥陀佛立像展示了快庆发展的独特洗练风格。莲华王院另一对精彩的仁王显示
  了出自湛庆之手的优雅形式。还有些较小的侍从形象,如随侍在阎罗王之侧的一个暗黑童子,体现出以前从未
  有的轻松幽默气质。
  镰仓时代雕刻的特有面貌是现实主义的,许多佛像与部从像明显地暗示出雕刻家习惯用活生生的人物为模
  特。一批肖像式雕刻尤能代表这个写实趋向的新面貌。青年释迦——悉达多太子和日本佛教第一个赞助人圣德
  太子之像虽是以想像刻成,但这些偶像被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以致于被认作肖像。彩塑木雕的圣德太子像由庆
  真造于宽元五年。描绘了圣德太子16岁时护理其父阳明天皇时,绝食断水以祈父亲康复的孝顺形象。太子眉
  宇间闪烁着热情的光芒,又流露出忧虑的神情。他头发在耳朵上方束髻,白色的长袍上披一件高领的斗蓬,手
  中执一个长柄的香炉。刚毅威猛的表情,稳定的体积感和大而深的衣纹处理和题铭都使这件作品成为13世纪
  最典型的雕像之一。
  京都东福寺的高僧像极有个性和特点。像等身大,身着僧袍,双手作合掌印。虽然没有铭文,但从雕像右
  眼有些斜视之特性可以辩出,他是著名的圣一国师,即禅院东福寺第一个主持圆尔辩圆。
  日本写实主义雕刻可归因于从8世纪复苏的古典风格。12世纪渗入日本的中国宋代新风格也极重要。纵
  观整体之雕刻传统,写实的佛教雕刻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从7世纪单纯抽象的形式,到12世纪逐渐写实化,
  在高度繁荣的光辉展示后,14世纪的雕刻突然明显衰落。其原因也很复杂。当时佛教正值兴盛,四处都有僧
  侣传教,但镰仓幕府倾心于禅宗,禅宗则将审美趣味着重置于文学和水墨画。另一方面,宗教中的写实主义自
  身可能就包含衰落的种子。镰仓时代雕刻之情趣在于外表的美色,使人们更沉迷于艺术品的魅力而不是供奉这
  些神像。偶像是为崇拜用的,但神圣形象全然以活生生的人之面目出现,就难以受到尊崇。人们不禁想问:是
  否镰仓时代艺术的高超技巧和成就,反而带来了日本佛教艺术的衰落?

  欧洲美术:迄今所知,欧洲最早的美术作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
  晚期的前段,距今约2.5~3万年前,即地球处在玉木冰河
  期。这种旧石器时代的美术,约在公元前1万年随着冰河
  期的结束而消失。中石器时代美术的类型有所增加,随
  着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各自独立发展的美
  术传统,不同程度地演化为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 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虽然缺乏
  人类对于形象的模仿表现的证据,但实用的工具制作和
  改进,已经显示了许多审美因素。如手斧的几何化造型、
  对称感,刃口的细小修饰以及刻痕,都不无初级的装饰
  价值,而且制造工具的过程也为创作艺术作品准备了造
  型的技巧。
  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地划分为4个主要的文化期:①
  奥瑞纳文化,②佩里戈尔文化,③梭鲁特文化,④马格德
  林文化。奥瑞纳文化得名于法国上加龙省的奥瑞纳洞窟。
  佩里戈尔文化得名于法国的佩里戈尔,它们合成旧石器
  美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在莫尔多维亚附近的维伦多夫文
  化层里,发现过女性小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同期刻画过的骨片、石片,可以在洞壁画上找到对应的
  风格,著名洞窟拉斯科就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代表。梭
  鲁特文化得名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梭鲁特,马格德林
  文化得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马格德林洞,它们构成旧
  石器美术的晚期阶段,其典型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
  旧石器艺术的创造者是克罗马农人,他们属于晚期
  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别是脑的容量)上同现代人几无差
  别。当冰层覆盖欧洲大陆的时候,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
  北部集中了许多草原动物,如长毛犀、猛犸和驯鹿,以法
  兰西-坎塔布里连地区为中心,以狩猎为生的克罗马农人
  也聚居在这里的天然溶洞中,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积累
  了技能、经验和知识,加强了人对自身及其生活环境的
  了解,发展了精神文化,在洞窟上画画,为工具加饰雕刻。
  这种艺术活动流传到广大地区形成不同的地方差异风格,
  但从整体来看, 它们的意义和风格是统一的。有些图形
  显然出自一人之手,证明这些洞中绘制的各种图形是少
  数专门人(可能是巫师)所作。
  旧石器时代洞窟艺术创造过程是完整的,最早发现
  一些画在洞壁上的指痕,可能是模仿熊的爪痕留下的,从
  这些指痕中逐步出现简单的、局部的动物形象。早期动
  物只勾粗拙的轮廓造型,渐次精确,手法日益丰富;到马
  格德林文化期用多种色彩绘制了富有体积感、透视准确
  的大型动物,姿态生动。人们常常是依赖石壁上天然的
  隆突缝隙作为造型基础。在洞口透进的光线照射下,或
  在洞深处摇曳的火光中,凹凸不平的石块看起来非常像
  洞居者日常接触的动物形象。这种心理的投射在洞窟艺
  术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艺术的作用,一般被看成是一种狩猎巫
  术,利用图画或雕刻达到控制狩猎对象或增殖动物资源
  的目的。在克罗马农人时代,装有木柄的长矛和弓箭已
  经出现,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的巫术,作为一种
  “观念的生产”,此时发展得相当完整。在许多洞窟壁
  画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画完后,举行仪式时矛戮箭射的
  痕迹。有的动物身上刻上了箭簇、矛头或陷阱。许多动
  物都集中地画在特定的壁面上,大概认为这些壁面具有
  魔力,各种形象常常相互重叠在一起,可能它们像真实动
  物一样,一次“杀死”就得重新再画。在同时期的可携
  带搬动器具艺术,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处理。有些动物
  和人的形象画在代表大地之母的生殖器的岩壁的孔隙附
  近,这是为了促进它们诞生、再生和增生。洞居人的日
  常生活区在洞口部,而绘画和雕刻常常绘制在洞窟深处,
  意味着狩猎巫术仪式本身是在大地母腹中进行。这种图
  画的写实追求,是为了提高巫术的感应效果。
  旧石器艺术的题材以动物为主,人物占了相当大的
  比例,植物形象只有极少几例,还有手印和几何纹样。动
  物中主要是欧洲野牛、野马、野羊、猛犸、犀牛、鹿类
  和一些肉食类动物,驯鹿在当时人的生活中占了极大的
  比重,其角、骨、皮、肉、血都被广泛利用,但描绘得
  不多,可能因为驯鹿性温、体拙,易于捕杀,数量又多,无
  需借助巫术的缘故。同样,植物是人们生产(木制工具)
  和生活(花果叶浆)中的重要依赖对象,却几乎未加描
  绘。人物的描绘常以面具遮脸,或者人身兽首,以此推论
  当时人们对自己的形象描绘存在着特殊的禁忌。有些可
  能是巫师作法的真实写照,有些巫师画在动物集中的地
  方,是为了体现强大的控制力量。人物在某种场合下也
  是作为被伤害的形象,有的身上插了箭,更多的人物形
  象(特别在器具艺术中)是作为增殖种族的偶像而创造
  的,这些形象以女性为主。
  旧石器时代的艺术分布范围相对集中,洞窟艺术以
  法兰西-坎塔布里连地区为中心。西班牙南部,意大利
  半岛南部和西西里也发现一些有壁画的岩洞,最早的洞
  窟壁画发现于苏联乌拉尔地区。器具艺术分布范围要广
  泛得多,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苏联部
  分地区均有发现。器具艺术和洞窟艺术时间和风格相同,
  可能游猎于这些地区的克罗马农人找不到合适的洞窟作
  画,或者画在岩壁上未能流传下来,只剩下器具艺术。器
  具艺术便于携带,也利于他们的传布。
  中石器时代美术 产生于公元前1万年以后。随着冰
  河时期的结束,气候转暖,陆地动物和植物都经历了变
  化,影响人类生活,人类文化也适应新的环境发生了改
  变,产生了艺术表现的新形式,制作了壁画、刻凿、小
  雕刻。此时动物北迁,以描绘动物为主的旧石器洞窟艺
  术和器具艺术的传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衰弱
  的美术。
  中石器时代美术可分为3个区域。第1个区域是法国
  南部、西班牙北部旧石器洞窟艺术的繁荣地区,称阿齐
  利文化,留下的作品很少,其代表作品是一些小卵石上
  用红或黑颜色画的点和线,这是旧石器马格德林时期几
  何形风格的延续,但是具体的用途不明。
  第2个区域是北欧,主要是岩石艺术。即在露天的山
  崖巨石上画或刻的作品和活动艺术(在可以移动的石块
  或其他材料上刻画的作品)。有些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
  代小雕刻,可能是冰河期间温暖阶段游猎到此的人群创
  造的,也有些是被中石器时代开始时追随草原动物北迁
  的人们带到北欧的。法国阿伦斯堡发现的刻在木头上的
  小型图案化人像,和莱茵河与德国南部兴盛的马格德林
  晚期文化和阿齐利文化的程式化作品有相似之处,约在
  公元前6000年,还有一些刻在骨棒上的半写实的图样。
  在斯堪的纳维亚,特别是挪威,出现了一种生动的写实
  雕刻,深得旧石器时代西南欧洞窟美术的遗风(出现于公
  元前6000~前5000年),是北欧史前美术的第1阶段。后
  来约在公元前3000年逐步被半写实的风格取代,画有野
  兽、鱼类和人物,造型比较生硬,常刻画出动物的内脏。
  采用刻出凹线然后在线中填色的技法,属于第2阶段。第
  3阶段约始于公元前2000年,是高度简化的程式人物和动
  物,这种风格向苏联北部和西伯利亚地区发展。这些创
  作都与当时人们的狩猎巫术有关。此外,还发现一些未
  能解释的符号,很可能是初期的文字。
  第3个区域是西班牙东部的黎凡特。因此,这时的美
  术又称黎凡特美术。这一地区在冰河时期结束之后,生
  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存在露天岩石和岩洞里的壁
  画,其母题和表现形式都与从前大不相同。题材上以人
  物为主,但又不是单纯地表现人,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
  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如狩猎、采集、祭祀、行刑以及农
  牧生活的情景等。画面上动物形象仍占很大比重,而动
  物与动物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联系。形象的尺寸一般在
  15~20厘米之间,最小的不到2厘米,极少数与旧石器时
  代洞窟壁画上的动物一样大。人物和动物形象采用单色
  平涂,色彩均匀,颜料是赤铁矿、高岭土,调以树脂等。也
  有勾线的造型,线条熟练。黎凡特岩画都绘在举行宗教
  仪式的“圣地”。这些“圣地”一直延用到罗马时代。
  人们常常选择专门的岩壁重复绘制,几个不同时期、不
  同内容的画叠在一起。最早黎凡特人的特殊巫术观念是
  创作壁画的动力。也有人认为黎凡特岩画仅仅是再现人
  们的生活或者是对战争或重大事件的纪念。
  黎凡特美术在旧石器时代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飞
  跃,不仅体现了复杂的心理内涵,较为注重构图处理,而
  且在画面的审美方面已有明显的追求。
  新石器时代美术 在阿尔卑斯山以北,普遍存在一
  种以巨大石块构筑的建筑物,其壁面多有几何装饰,这
  种艺术被称为巨石文化,是人类史前创造的文化类型之
  一,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分布。欧洲的巨石文化产生于
  新石器时代,它不用灰浆粘合,而完全用石块垒砌。这种
  石块建筑大体上分石圈、石柱、巨石坟墓和神庙 4种类
  型:①石圈。以大块石头围成,分布在爱尔兰和英国,以
  英国南部的斯通亨奇最为著名。“斯通亨奇”在古英语
  中意为“吊起来的石头”。它在等距离的直立巨石上,搁
  上巨石横梁,以中间的石祭台作为圆心,共有3圈竖立的
  石块构成的圆圈,在外围还有一圈壕沟,里面洒了白色的
  土,壕沟与立石圆圈之间,还有些经过计算而后设置的
  零散石块。斯通亨奇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东面 2块
  立石的间空与靠近壕沟另1块石块所构成的直线,正好对
  准夏至日出的方位,由此推论,斯通亨奇与太阳崇拜有
  关。②石柱。为直立的巨大石块,最高者达20米,重300
  吨。有的几块聚立在一起,有的是若干块排成行列。法
  国布列塔尼省的石柱行列最为壮观,共有3000多块巨石,
  间隔排列了3公里长。对石柱用途的解释有几种:一说是
  作为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说是界石,一说是为了纪念死
  者。③巨石坟墓。有些建在地上,有的埋在大土丘下,常
  常为一个家族的坟墓。在法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英
  国、爱尔兰均有分布,结构多为水平砌筑,墓顶采用梁
  柱式。巨石坟墓的墓壁上和部分石柱上,刻有花纹,呈现
  为云雷纹、螺旋纹、菱形纹、同心圆纹等几何图案。④
  神庙。是用石块构筑的比较完整的建筑物,里面供奉神
  像。马耳他岛的巨石神庙最有代表性。巨石文化还包括
  同时期的巨形石刻人像和巨石神庙的小型雕刻神像。前
  者多为按石头原来的形状,稍加凿刻而成,造型古怪;后
  者多为女性人体像,强调生殖器官,是举行生殖崇拜仪式
  中供奉的神像。其风格与新石器时代岩画有共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岩画,完全脱离了旧石器时代洞
  窟艺术和器具艺术中的写实传统,这种状况在中石器时
  代已经有所预示。欧洲史前艺术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主
  导趋势是逐步程式化、简括化、符号化,在北欧史前美
  术中可以看到这个过程渐次的演化过程。黎凡特地区写
  实风格盛行时,也已经并存有符号化艺术倾向,这种倾向
  可能最早产生于地中海东岸,后来扩展到伊比利亚半岛。
  在西班牙的南部和西南部,集中了许多几何化、程式化
  图形的岩壁和洞窟。葡萄牙、西班牙北部也有所发现,同
  时还出土了雕像、凿刻过的石器以及带有花纹的陶器。
  好了 !~我学的是美术,我只知道美术方面的 ~~~其他的你查下吧!~~!
  http://www.artcn.org/neirong1/16/160.htm

1、开端,1888年10月14日,路易斯·普林斯使用改进版的单镜头摄影机(即MkII)拍摄了电影《朗德海花园场景》。是IMDb认证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影。该片记录了一群人在花园里做着一些滑稽的动作。
2、电影初期成长为艺术,1896-1912年,代表作——《火车到站》、《膝行的人》到《水龙出动》、《水龙救火》、《扑灭大火》、《拯救遭难者》等影片,卢米埃尔创造了最早的新闻片、旅游片、纪录片、喜剧片等影片样式。
3、电影艺术初期,格里菲斯在1915年以艺术家的勇气拍摄出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无声片《一个国家的诞生》,在1916年又拍摄了《党同伐异》。这两部被誉为电影艺术的典基之作,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4、电影艺术重要发展期,1946-1959,苏联的一些电影工作者拍摄出了一批有感情冲击力的战争片和有一定形象感染力的人物传记片。如《青年近卫军》、《攻克柏林》、《易北河会师》等。
5、电影多样化,1960年,以非理性为基本特征,是对戏剧化电影更大的一次冲击。这次电影运动以夏布罗导演的《漂亮的塞尔杰》和《表兄弟》公映起始,特吕弗《四百下》,阿仑雷乃《广岛之恋》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为开端。

关于电影类型的一些介绍和概括
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experimental film)从三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发展起来的非商业性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从二十年代来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只有很少几部,如照相师雷尔夫·斯戴纳的抽象主义风格的《H z0》(1929)和《机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尔卡皮其的《第94l 3号…一好菜坞无声配角的生与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在英国、法国.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了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这是因为:1.质量高、价格便宜的16毫米胶片和轻便有声电影摄影机的问世给业余性质的个人制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条件;2.一些欧洲先锋派电影人士如汉斯·里希在知识界开始发生影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推动F,一系列欧洲先锋派影片,包括让·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引起了往意和兴趣;3.由玛耶-德连首创的自己制作自己发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决了实验影片的出路问题。

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国实验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玛耶-德连、肯尼斯·安格尔、格里戈里-马可波罗斯、寇蒂斯哈灵顿、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兰克·新图法契。这些人分属实验电影的两翼: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德连的《白日的罗网》(i9431、《在地球上》(1944)、《电影摄影机的舞蹈习作》(1945)、安格尔的《焰火》(1 945)、马可渡罗斯的《心灵》(1948)、喻灵顿的《探求的片断》(I 946)等,都是沉湎于梦境和幻想,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斯密士则受费辛格尔的影响,拍摄了若干部手绘的抽象图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问也在《五次电影练习》中对抽象图形进行了种种实验。在旧金山活动的斯图法契则组织了 一系列"电影中的艺术"放映会,自己拍摄〈索萨里托〉(1948)等影片,试图把诗和电影在抽象主义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美国新电影和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地下电影,是美国实验电影的延续和发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也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了。

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眩晕》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变态者》(1962)和《群鸟》 f1963),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室内剧电影与街道电影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原来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菜园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奥地利电影编剧卡尔.梅育把这一概念搬用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电影。梅育于1919年写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剧本,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但一年后,梅育便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恪守古典悲剧的三一律,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由于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时间空间变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员的演技严肃平实,避免夸张,另方面尽量少用字幕,力求通过可见形象来传达戏剧性内容。但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镜头过于冗眭和重复,甚至出现使观众无法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等缺点。

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编剧的一系列影片如《铁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还有保罗-津纳尔的《恩欲》(1924)等影片。这种电影在引导一部分德国电影导演走上写实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参见"街道电影")。在国外,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马赛尔·卡尔内为代表的一些法国电影导演的电影形式上。

街道电影

街道电影(st reet film)室内剧电影影响下出现的一蝗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影。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这个词。代表作品有卡尔-格纳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1925)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i927)等。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但随着纳粹势力的兴起和由纳粹党人控制的垄断性的乌发电影公司的成立,这种努力旋即天折。

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派 又称《电影手册》集团。是从1955年开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后来从影评工作过渡到拍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c内主将。

《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罗·杜卡和雅克杜尼奥尔一瓦尔克洛兹任主编,其中巴赞的美学思想对杂志的面貌起着主导的影响。 1955年起,一批赞同巴赞的理论观点的青年开始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方法,树立起新的评价标准。他们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杜马契和谢勒尔等。从1958年起,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和夏布罗尔相继拍出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对法国电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这批人从此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新浪潮"在[96t年趋于衰落后,这批人发生了分化,特吕弗和夏布罗尔成为受欢迎的商业电影导演,但他们的影片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里维特转向实验电影。戈达尔的道路则更为复杂多变,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来愈浓重的现代派色彩i宣扬存在主义的反道德观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则肆意破坏传统的电影语法。从1968年开始,他突然转向极左,拍摄了一系列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对资本主义,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车祸受伤,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开始拍摄故事片,宣称"不再过问政治"。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互相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问世的,如莒乃的《广岛之恋》(i959)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由罗布一格里叶缔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I 961)等,加之他们的影片也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为"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1."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
2.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3.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
4.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和《战争结束了》(1967),罗布一格里的《不朽的女人》(1963)、《横跨欧洲快车》(1966)、《伊甸园和以后》(1970)和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等。

"左岸派"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埃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也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纪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包括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让·卢什、法朗索瓦·莱兴巴赫、马利奥-吕斯渡利、美国的戴维·梅斯尔斯和阿尔倍特·梅斯尔斯兄弟、理查德·利科兜相唐·阿伦·彭尼贝壳等。

真实电影的倡导者自称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和实践。维尔托夫在二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由生活即景组成的新闻片,后来又把这些即景式影片剪辑成有一定结构的长片,他把这种影片称为"电影真理报",、而真实电影实际上就是这一饿文词忙的法译。真实电影作品和电影真理报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表现的事件更完整、更单一,因而更具有故事片的特质。
真实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方式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在这一电影流派内部,法国的真实电影和美国的直接电影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导演的作用:法国人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例如卢什在拍摄《夏日纪事》(1961)时,为了给观众一种导演绝非旁观者的印象,插入了由他自己进行的对片中人物的一系列访问和争论场碰。美国人则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例如利科克拍摄《大卫》(1962)时,自始至终只是按照事件的自然进程,不加干预地拍下一个年轻吸毒犯在戒毒中心成功地弃旧图新的故辜。

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要求导演能准确地发现事件和预见其戏剧性过程,要求摄制组动作敏捷.当机立断,这种方法必然给影片的题材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作品为数很少。真实电影作为一个流派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为一般的故事片创作提供了一个保证最大限度的真实性的拍摄方法,在这一点上,其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嫔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电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用语。主要指好菜坞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世界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种独立的影片类型。它是同许多传统的影片类型,如强盗片、西部片、喜剧片等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它的题材是以犯罪活动为主.但并非所有的犯罪题材的影片都可以归为黑色影片。

它具有以下特征:
1.黑夜的场面特别多,无论是内景或外景,总给人以阴森可怖、前途莫测。由危机感;
2.采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阴沉的影调来造成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双重人格、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失望孤独、最后在死亡中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
4.惯常采用倒叙法或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描写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说是美国的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和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结合体。

黑色影片在四十年代进入兴旺时期,五十年代中期,观众渐少,好莱坞转向新的风格、题材和技术,黑色影片便逐渐消失。代表作品有:约翰·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比利·怀尔德的《火车谋杀案》(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沉睡》(1946),戴·加涅特的《荡妇怨》(1946),奥逊·威尔斯的《陌生人》(1946)和《上海来的女人》(1949),奥托·普菜明格的《劳拉》(1944)、《沦落天使》(1948)和《人行道终点处》(1950),罗伯特·西奥德马克的《鬼夫人》(1944)、《杀人者》(1946)和《城市的哭声》(1948)等。

黑色电影
黑色影片有时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些调子低沉、逃避现实的法国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不愿意维希政府的政治要求,故意避免接触现实生活。此外,战后一代的法国导演曾一度对好菜坞的黑色影片发生强烈兴趣,例如让一比埃尔·梅尔维尔在六十年代力图恢复黑色影片的艺术声誉,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黑色影片基本特征的影片,如《痛苦》(1962)、《第二次呼吸》(1966)和《日本武士》(1967)等.
自由电影
自由电影(free clllerna)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拍摄了一批短片,并陆续在英国国家资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时,这些青年导演联合发表了一些声明,宣布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桎梏,取得创作自由。

在自由电影的名义下拍摄的影片都是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的,但是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们忌讳用纪录性一词来描写他们的影片,因为他们认为,由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曾倡导用纪录电影来为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利益服务,纪录性一词已含有粉饰和美化现实的涵义。这一运动的倡导人林赛·安德逊甚至宣称,纪录手法将妨碍电影杰作的产生。这些青年导演虽然对电影制片业持敌视态度,但并不反对同职业电影工作者进行合作。象瓦尔特·拉萨里和约翰弗莱彻等著名电影摄影师都曾为他们拍摄影片。自由电影运动同当时出现在英国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反对保守观念的潮流也有密切联系,例如以反保守著称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就同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在影片创作上有过密切合作。

自由电影运动于1959年宣告终结。是年3月,安德逊、卡洛·赖兹、拉萨里和弗菜彻等联名发表一项声明,宣布"自由电影已经死亡,自由电影万岁!"导致这一运动迅速纥夭折的愿因是经济上难以维持。

在这一运动存在的几年里,拍出过如下一些足以反映它的艺术主张的影片:托尼理查逊和赖兹联台导演的《妈妈不管应》(1955),安德逊的《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和赖兹的《我们是兰倍斯区的小伙子》(1959)等。

自由电影运动结束后,安德逊、赖兹和理查逊等人陆续进八了英国商业电影制片机构,成为拍摄故事片的著名导演。他们在运动结束后以及六十年代初拍摄的一些影片,如理查逊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长跑者的孤独》(1962),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逊的《这种体育生活》(1963)等,由于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由电影运动的反叛精神,通常也被视为这一运动的产物。

地下电影:
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lm)五十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1生影片的运动。不久后,这个词就被用来指称美国和西欧的一切实验电影。

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多次对一个专门放映实验电影的电影资料馆进行干预,因为那里映出内容淫秽,放肆地描写性爱、同性恋、易装癖、色情舞会和颓虚生活方式等违禁题材的短片。有一次还逮捕了这种放映会的组者. "美国新电影集团"的首领约·梅卡斯。由此,这类实验影片的制作和放映活动便愈来愈转人地下,因而得名。

地下电影运动的初期代表人物是杰克·新密士(《燃烧的生*物》,1963,等)和安第·瓦霍尔(《吻》,1963,等).在他们的影片里,引人注目的是赤裸裸的性描写和毫不掩饰的虚无主义思想,而不是表现技巧上的创新。诚如约纳斯-梅卡斯在1967年发表的《我们在哪里--地下?--"美国新电影"》一文中宣称: "我们对自己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因此我们要完全开放。我们将朝任何方向行动……我们就是一切事物的准则。"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多的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实验电影导演加入了地下电影的行列,并明确提出要使电影成为一种现代派的艺术,尽管这些个人影片制作者风格迥异,竞相标新立异,但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无例外地使用18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是在题材上继续趋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如美国影评家帕克·泰勒所指出的: "地下电影的历史是从这样一个论断开始的:电影摄影机的最重要的、不应该被遗忘的功能着之一,就是要深入到那些成为禁忌的领域中去,这些领域对于照相性的再现说来过于隐私,过于令人震惊,过于不合乎道德规范。"(《地下电影批评史》,纽约,1969)

地下缬霸硕�诓康某�质抵饕迩阆虻拇�砣宋锸强夏崴?安格尔。他拍过无数短片,但均未公开放映,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较长作品的片断或第一次放映后被人偷去发行的短片.安格尔沉湎于狂乱的性欲世界和神秘的幻觉,他的《快乐圆顸屋落成典礼》 1958)、《天蝎座升起》(1964)和《普通车》(1965)都充满了同性之间的性爱场而和光怪陆离的魔法或宗教仪式,多种人物和动物、画面和音乐的古怪结合,包含着难以索解的神秘隐喻。

地下电影运动也促使抽象电影再度复兴:勃拉卡其创造了"断念片",用镜头片断的连接、多层叠印的画面来构成纯抽象的影片,如《狗星人》(1959一1964);埃姆施维勒用舞蹈动作来构成抽象图形,如《图腾》(1 962一1963);罗伯特·勃里尔则继续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的实验,把抽象画直接画在胶片上,如《呼吸》(1963)。

六十年代抽象电影有两个新的"品种",即"拼接影片"和"结构主义影片","拼接影片"是用剪自许多别的影片里的镜头拼接成自己的作品,勃鲁斯·康纳尔和罗伯特·奈尔逊是这种影片的制作能手。康纳尔的《一部影片》(1958)把许多影片里的惊险镜头拼接在一起,奈尔逊的《黑人母亲寨古巴的自白》(1964-1965)把好菜坞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和电视广告片中的含义理秽的画面胡乱拼接存一起,作为对牟利影片的一个讽刺。帕特·奥尼尔和斯各特·巴菜特的"拼接影片"则把剪来的镜头在光学印片机上或磁性录象机前重新处理,按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改变原来的影像和色彩,例如更尼尔的《跑得好》(1969-1970)和巴莱特的《69年的月亮》(1969)。

"结构主义影片"的特点是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这个词的创造者、《电影文化》杂志的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认为, "结构主义影片"的先驱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尔,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斯诺。斯诺的《波长》(1967)是一个长达45分钟的单镜头,在一个约2.5米长的房间里无休止地变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乔治一兰道夫的《出现字迹、齿孔和污点等等的影片》(1966),均属此类。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地下电影运动也出现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西德、意大利、荷兰和英国。西欧地下电影的主要倾向是拍摄结构主义的抽象影片,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达尔,西德的成尔纳·奈克斯和奥地利的彼得·科佩尔卡等。

政治电影、战斗电影与第三电影
一、政治电影

政治电影指:
1、直接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现参加这些政治事件、政治运动的工人.学生和其他人们的恩想、行为和命运的影片;
3、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政治电影曾在西方各国成为一种因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

政治电影一词是随着法国电影导演科斯蒂·科斯达一加夫拉斯拍摄的影片《z》的问世而出现的.此后出现的大量政治电影作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表现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法国科斯达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如《z》(1969,写希腊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姆斯基被军政府谋杀事件)、《口供》(1970,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兰斯基案的一个章存者)以及意大利片弗-岁西的《马太伊事件》(1971,写意太利国营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太伊被害事件),美国片阿仑·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写水门事件)、《执行者》(写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英固片弗菜德·齐绌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写一次阴谋刺杀戴高乐总统未遂事件)等;

2.虚构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片达米亚诺一达米亚尼的《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艾里奥·佩特里的《工人阶级上天堂》(1972)、纳尼-罗伊的《等待审判的人》(1972)和第诺·里西的《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1973),法国片戈达尔的《中国姑娘》(1967)· 美国片被得·瓦特金的《惩罚公园》(1971)和特-法兰克的《比利,杰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剧片。代表作品有美国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意大利片费里尼的《乐队徘练》(1978)、朱利阿诺·蒙塔尔多的《封闭的圈子》(1977)、鲁易基-科曼契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罗西的《高贵的尸体》(1976)等;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取片。主要是法国战斗电影团体(参见"战斗电影")和美国一些政治电影小组拍摄的短纪录片。

政治电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趋于衰落。
在苏联也有政治电影的提法,但仅指"表现国际阶级斗争"的影片。

二、战斗电影

战斗电影指六十年代柬出现在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法国"左派"政治见解的纪录电影。诞生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巴黎大学生的"造反"运动)之后。1968至1977年,法国全国摄制、发行这种影片的团体共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从四五人到数十人,其中力量较强的有"星火小组"、"唯一小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无产阶级电影小组"、"电影斗争小组"和"电影话动小组'等。他们用轻便摄影机、16或超8毫米胶片在实地拍摄,一般都是短片。题材主要为表现工人的斗争、农民反剥削的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等。这种影片有时也有故事情节,由工人,农民、学生等在实地演出。制片团体一般都自己搞发行,主要在工厂、农村或学校的电影俱乐部放映。制片资金来源有的依靠左派政党资助,有的依靠社会捐助。

法国战斗电影从一开始便由于各团体政治背景复杂、政见不一,无法统一行动。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法国"左派"内部分裂加深,政治思想混乱,已陷于目趋衰落的状态。

三、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及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梯诺于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索拉那斯宣称, "第三电影"的斗争目标是揭露"第一电影"("以好菜坞电影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电影")和"第二电影"("以拉美国家模仿好菜坞电影的商业电影为代表的宣传新殖民丰义的民族电影")的反动性。

关于电影类型的一些介绍和概括
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experimental film)从三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发展起来的非商业性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从二十年代来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只有很少几部,如照相师雷尔夫·斯戴纳的抽象主义风格的《H z0》(1929)和《机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尔卡皮其的《第94l 3号…一好菜坞无声配角的生与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在英国、法国.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了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这是因为:1.质量高、价格便宜的16毫米胶片和轻便有声电影摄影机的问世给业余性质的个人制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条件;2.一些欧洲先锋派电影人士如汉斯·里希在知识界开始发生影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推动F,一系列欧洲先锋派影片,包括让·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引起了往意和兴趣;3.由玛耶-德连首创的自己制作自己发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决了实验影片的出路问题。

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国实验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玛耶-德连、肯尼斯·安格尔、格里戈里-马可波罗斯、寇蒂斯哈灵顿、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兰克·新图法契。这些人分属实验电影的两翼: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德连的《白日的罗网》(i9431、《在地球上》(1944)、《电影摄影机的舞蹈习作》(1945)、安格尔的《焰火》(1 945)、马可渡罗斯的《心灵》(1948)、喻灵顿的《探求的片断》(I 946)等,都是沉湎于梦境和幻想,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斯密士则受费辛格尔的影响,拍摄了若干部手绘的抽象图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问也在《五次电影练习》中对抽象图形进行了种种实验。在旧金山活动的斯图法契则组织了 一系列"电影中的艺术"放映会,自己拍摄〈索萨里托〉(1948)等影片,试图把诗和电影在抽象主义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美国新电影和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地下电影,是美国实验电影的延续和发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也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了。

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眩晕》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变态者》(1962)和《群鸟》 f1963),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室内剧电影与街道电影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原来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菜园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奥地利电影编剧卡尔.梅育把这一概念搬用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电影。梅育于1919年写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剧本,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但一年后,梅育便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恪守古典悲剧的三一律,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由于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时间空间变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员的演技严肃平实,避免夸张,另方面尽量少用字幕,力求通过可见形象来传达戏剧性内容。但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镜头过于冗眭和重复,甚至出现使观众无法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等缺点。

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编剧的一系列影片如《铁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还有保罗-津纳尔的《恩欲》(1924)等影片。这种电影在引导一部分德国电影导演走上写实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参见"街道电影")。在国外,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马赛尔·卡尔内为代表的一些法国电影导演的电影形式上。

街道电影

街道电影(st reet film)室内剧电影影响下出现的一蝗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影。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这个词。代表作品有卡尔-格纳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1925)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i927)等。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但随着纳粹势力的兴起和由纳粹党人控制的垄断性的乌发电影公司的成立,这种努力旋即天折。

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派 又称《电影手册》集团。是从1955年开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后来从影评工作过渡到拍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c内主将。

《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罗·杜卡和雅克杜尼奥尔一瓦尔克洛兹任主编,其中巴赞的美学思想对杂志的面貌起着主导的影响。 1955年起,一批赞同巴赞的理论观点的青年开始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方法,树立起新的评价标准。他们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杜马契和谢勒尔等。从1958年起,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和夏布罗尔相继拍出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对法国电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这批人从此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新浪潮"在[96t年趋于衰落后,这批人发生了分化,特吕弗和夏布罗尔成为受欢迎的商业电影导演,但他们的影片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里维特转向实验电影。戈达尔的道路则更为复杂多变,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来愈浓重的现代派色彩i宣扬存在主义的反道德观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则肆意破坏传统的电影语法。从1968年开始,他突然转向极左,拍摄了一系列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对资本主义,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车祸受伤,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开始拍摄故事片,宣称"不再过问政治"。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互相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问世的,如莒乃的《广岛之恋》(i959)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由罗布一格里叶缔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I 961)等,加之他们的影片也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为"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1."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
2.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3.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
4.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和《战争结束了》(1967),罗布一格里的《不朽的女人》(1963)、《横跨欧洲快车》(1966)、《伊甸园和以后》(1970)和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等。

"左岸派"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埃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也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纪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包括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让·卢什、法朗索瓦·莱兴巴赫、马利奥-吕斯渡利、美国的戴维·梅斯尔斯和阿尔倍特·梅斯尔斯兄弟、理查德·利科兜相唐·阿伦·彭尼贝壳等。

真实电影的倡导者自称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和实践。维尔托夫在二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由生活即景组成的新闻片,后来又把这些即景式影片剪辑成有一定结构的长片,他把这种影片称为"电影真理报",、而真实电影实际上就是这一饿文词忙的法译。真实电影作品和电影真理报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表现的事件更完整、更单一,因而更具有故事片的特质。
真实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方式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在这一电影流派内部,法国的真实电影和美国的直接电影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导演的作用:法国人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例如卢什在拍摄《夏日纪事》(1961)时,为了给观众一种导演绝非旁观者的印象,插入了由他自己进行的对片中人物的一系列访问和争论场碰。美国人则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例如利科克拍摄《大卫》(1962)时,自始至终只是按照事件的自然进程,不加干预地拍下一个年轻吸毒犯在戒毒中心成功地弃旧图新的故辜。

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要求导演能准确地发现事件和预见其戏剧性过程,要求摄制组动作敏捷.当机立断,这种方法必然给影片的题材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作品为数很少。真实电影作为一个流派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为一般的故事片创作提供了一个保证最大限度的真实性的拍摄方法,在这一点上,其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嫔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电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用语。主要指好菜坞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世界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种独立的影片类型。它是同许多传统的影片类型,如强盗片、西部片、喜剧片等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它的题材是以犯罪活动为主.但并非所有的犯罪题材的影片都可以归为黑色影片。

它具有以下特征:
1.黑夜的场面特别多,无论是内景或外景,总给人以阴森可怖、前途莫测。由危机感;
2.采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阴沉的影调来造成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双重人格、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失望孤独、最后在死亡中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
4.惯常采用倒叙法或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描写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说是美国的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和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结合体。

黑色影片在四十年代进入兴旺时期,五十年代中期,观众渐少,好莱坞转向新的风格、题材和技术,黑色影片便逐渐消失。代表作品有:约翰·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比利·怀尔德的《火车谋杀案》(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沉睡》(1946),戴·加涅特的《荡妇怨》(1946),奥逊·威尔斯的《陌生人》(1946)和《上海来的女人》(1949),奥托·普菜明格的《劳拉》(1944)、《沦落天使》(1948)和《人行道终点处》(1950),罗伯特·西奥德马克的《鬼夫人》(1944)、《杀人者》(1946)和《城市的哭声》(1948)等。

黑色电影
黑色影片有时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些调子低沉、逃避现实的法国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不愿意维希政府的政治要求,故意避免接触现实生活。此外,战后一代的法国导演曾一度对好菜坞的黑色影片发生强烈兴趣,例如让一比埃尔·梅尔维尔在六十年代力图恢复黑色影片的艺术声誉,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黑色影片基本特征的影片,如《痛苦》(1962)、《第二次呼吸》(1966)和《日本武士》(1967)等.
自由电影
自由电影(free clllerna)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拍摄了一批短片,并陆续在英国国家资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时,这些青年导演联合发表了一些声明,宣布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桎梏,取得创作自由。

在自由电影的名义下拍摄的影片都是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的,但是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们忌讳用纪录性一词来描写他们的影片,因为他们认为,由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曾倡导用纪录电影来为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利益服务,纪录性一词已含有粉饰和美化现实的涵义。这一运动的倡导人林赛·安德逊甚至宣称,纪录手法将妨碍电影杰作的产生。这些青年导演虽然对电影制片业持敌视态度,但并不反对同职业电影工作者进行合作。象瓦尔特·拉萨里和约翰弗莱彻等著名电影摄影师都曾为他们拍摄影片。自由电影运动同当时出现在英国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反对保守观念的潮流也有密切联系,例如以反保守著称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就同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在影片创作上有过密切合作。

自由电影运动于1959年宣告终结。是年3月,安德逊、卡洛·赖兹、拉萨里和弗菜彻等联名发表一项声明,宣布"自由电影已经死亡,自由电影万岁!"导致这一运动迅速纥夭折的愿因是经济上难以维持。

在这一运动存在的几年里,拍出过如下一些足以反映它的艺术主张的影片:托尼理查逊和赖兹联台导演的《妈妈不管应》(1955),安德逊的《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和赖兹的《我们是兰倍斯区的小伙子》(1959)等。

自由电影运动结束后,安德逊、赖兹和理查逊等人陆续进八了英国商业电影制片机构,成为拍摄故事片的著名导演。他们在运动结束后以及六十年代初拍摄的一些影片,如理查逊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长跑者的孤独》(1962),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逊的《这种体育生活》(1963)等,由于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由电影运动的反叛精神,通常也被视为这一运动的产物。

地下电影:
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lm)五十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1生影片的运动。不久后,这个词就被用来指称美国和西欧的一切实验电影。

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多次对一个专门放映实验电影的电影资料馆进行干预,因为那里映出内容淫秽,放肆地描写性爱、同性恋、易装癖、色情舞会和颓虚生活方式等违禁题材的短片。有一次还逮捕了这种放映会的组者. "美国新电影集团"的首领约·梅卡斯。由此,这类实验影片的制作和放映活动便愈来愈转人地下,因而得名。

地下电影运动的初期代表人物是杰克·新密士(《燃烧的生*物》,1963,等)和安第·瓦霍尔(《吻》,1963,等).在他们的影片里,引人注目的是赤裸裸的性描写和毫不掩饰的虚无主义思想,而不是表现技巧上的创新。诚如约纳斯-梅卡斯在1967年发表的《我们在哪里--地下?--"美国新电影"》一文中宣称: "我们对自己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因此我们要完全开放。我们将朝任何方向行动……我们就是一切事物的准则。"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多的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实验电影导演加入了地下电影的行列,并明确提出要使电影成为一种现代派的艺术,尽管这些个人影片制作者风格迥异,竞相标新立异,但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无例外地使用18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是在题材上继续趋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如美国影评家帕克·泰勒所指出的: "地下电影的历史是从这样一个论断开始的:电影摄影机的最重要的、不应该被遗忘的功能着之一,就是要深入到那些成为禁忌的领域中去,这些领域对于照相性的再现说来过于隐私,过于令人震惊,过于不合乎道德规范。"(《地下电影批评史》,纽约,1969)

地下缬霸硕�诓康某�质抵饕迩阆虻拇�砣宋锸强夏崴?安格尔。他拍过无数短片,但均未公开放映,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较长作品的片断或第一次放映后被人偷去发行的短片.安格尔沉湎于狂乱的性欲世界和神秘的幻觉,他的《快乐圆顸屋落成典礼》 1958)、《天蝎座升起》(1964)和《普通车》(1965)都充满了同性之间的性爱场而和光怪陆离的魔法或宗教仪式,多种人物和动物、画面和音乐的古怪结合,包含着难以索解的神秘隐喻。

地下电影运动也促使抽象电影再度复兴:勃拉卡其创造了"断念片",用镜头片断的连接、多层叠印的画面来构成纯抽象的影片,如《狗星人》(1959一1964);埃姆施维勒用舞蹈动作来构成抽象图形,如《图腾》(1 962一1963);罗伯特·勃里尔则继续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的实验,把抽象画直接画在胶片上,如《呼吸》(1963)。

六十年代抽象电影有两个新的"品种",即"拼接影片"和"结构主义影片","拼接影片"是用剪自许多别的影片里的镜头拼接成自己的作品,勃鲁斯·康纳尔和罗伯特·奈尔逊是这种影片的制作能手。康纳尔的《一部影片》(1958)把许多影片里的惊险镜头拼接在一起,奈尔逊的《黑人母亲寨古巴的自白》(1964-1965)把好菜坞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和电视广告片中的含义理秽的画面胡乱拼接存一起,作为对牟利影片的一个讽刺。帕特·奥尼尔和斯各特·巴菜特的"拼接影片"则把剪来的镜头在光学印片机上或磁性录象机前重新处理,按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改变原来的影像和色彩,例如更尼尔的《跑得好》(1969-1970)和巴莱特的《69年的月亮》(1969)。

"结构主义影片"的特点是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这个词的创造者、《电影文化》杂志的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认为, "结构主义影片"的先驱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尔,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斯诺。斯诺的《波长》(1967)是一个长达45分钟的单镜头,在一个约2.5米长的房间里无休止地变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乔治一兰道夫的《出现字迹、齿孔和污点等等的影片》(1966),均属此类。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地下电影运动也出现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西德、意大利、荷兰和英国。西欧地下电影的主要倾向是拍摄结构主义的抽象影片,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达尔,西德的成尔纳·奈克斯和奥地利的彼得·科佩尔卡等。

政治电影、战斗电影与第三电影
一、政治电影

政治电影指:
1、直接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现参加这些政治事件、政治运动的工人.学生和其他人们的恩想、行为和命运的影片;
3、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政治电影曾在西方各国成为一种因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

政治电影一词是随着法国电影导演科斯蒂·科斯达一加夫拉斯拍摄的影片《z》的问世而出现的.此后出现的大量政治电影作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表现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法国科斯达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如《z》(1969,写希腊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姆斯基被军政府谋杀事件)、《口供》(1970,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兰斯基案的一个章存者)以及意大利片弗-岁西的《马太伊事件》(1971,写意太利国营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太伊被害事件),美国片阿仑·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写水门事件)、《执行者》(写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英固片弗菜德·齐绌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写一次阴谋刺杀戴高乐总统未遂事件)等;

2.虚构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片达米亚诺一达米亚尼的《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艾里奥·佩特里的《工人阶级上天堂》(1972)、纳尼-罗伊的《等待审判的人》(1972)和第诺·里西的《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1973),法国片戈达尔的《中国姑娘》(1967)· 美国片被得·瓦特金的《惩罚公园》(1971)和特-法兰克的《比利,杰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剧片。代表作品有美国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意大利片费里尼的《乐队徘练》(1978)、朱利阿诺·蒙塔尔多的《封闭的圈子》(1977)、鲁易基-科曼契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罗西的《高贵的尸体》(1976)等;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取片。主要是法国战斗电影团体(参见"战斗电影")和美国一些政治电影小组拍摄的短纪录片。

政治电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趋于衰落。
在苏联也有政治电影的提法,但仅指"表现国际阶级斗争"的影片。

二、战斗电影

战斗电影指六十年代柬出现在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法国"左派"政治见解的纪录电影。诞生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巴黎大学生的"造反"运动)之后。1968至1977年,法国全国摄制、发行这种影片的团体共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从四五人到数十人,其中力量较强的有"星火小组"、"唯一小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无产阶级电影小组"、"电影斗争小组"和"电影话动小组'等。他们用轻便摄影机、16或超8毫米胶片在实地拍摄,一般都是短片。题材主要为表现工人的斗争、农民反剥削的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等。这种影片有时也有故事情节,由工人,农民、学生等在实地演出。制片团体一般都自己搞发行,主要在工厂、农村或学校的电影俱乐部放映。制片资金来源有的依靠左派政党资助,有的依靠社会捐助。

法国战斗电影从一开始便由于各团体政治背景复杂、政见不一,无法统一行动。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法国"左派"内部分裂加深,政治思想混乱,已陷于目趋衰落的状态。

三、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及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梯诺于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索拉那斯宣称, "第三电影"的斗争目标是揭露"第一电影"("以好菜坞电影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电影")和"第二电影"("以拉美国家模仿好菜坞电影的商业电影为代表的宣传新殖民丰义的民族电影")的反动性。

关于电影类型的一些介绍和概括
实验电影

实验电影(experimental film)从三十年代开始以美国为首发展起来的非商业性电影,这种电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摄的短片,没有传统的故事情节,主要表现风格是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其艺术实质而言,是有声电影时代的先锋派电影。

从二十年代来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实验电影的萌芽时期.只有很少几部,如照相师雷尔夫·斯戴纳的抽象主义风格的《H z0》(1929)和《机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尔卡皮其的《第94l 3号…一好菜坞无声配角的生与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实验电影有了新的发展。虽然中心仍在美国,但在英国、法国.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相继展开了拍摄实验电影的活动。这是因为:1.质量高、价格便宜的16毫米胶片和轻便有声电影摄影机的问世给业余性质的个人制作活动提供了技术条件;2.一些欧洲先锋派电影人士如汉斯·里希在知识界开始发生影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推动F,一系列欧洲先锋派影片,包括让·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国上映,引起了往意和兴趣;3.由玛耶-德连首创的自己制作自己发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决了实验影片的出路问题。

从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国实验电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玛耶-德连、肯尼斯·安格尔、格里戈里-马可波罗斯、寇蒂斯哈灵顿、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兰克·新图法契。这些人分属实验电影的两翼: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德连的《白日的罗网》(i9431、《在地球上》(1944)、《电影摄影机的舞蹈习作》(1945)、安格尔的《焰火》(1 945)、马可渡罗斯的《心灵》(1948)、喻灵顿的《探求的片断》(I 946)等,都是沉湎于梦境和幻想,具有浓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斯密士则受费辛格尔的影响,拍摄了若干部手绘的抽象图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问也在《五次电影练习》中对抽象图形进行了种种实验。在旧金山活动的斯图法契则组织了 一系列"电影中的艺术"放映会,自己拍摄〈索萨里托〉(1948)等影片,试图把诗和电影在抽象主义的基础上融为一体。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美国新电影和五十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地下电影,是美国实验电影的延续和发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电影运动蔓延到西欧之后,人们便绝少使用"实验也影"一词,而代之以"地下电影"了。

超现实主义电影

超现实主义电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学上的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承袭了这一创作主张的倡导者安德烈-布菜东的原则,强调无理性行为的真实性、梦境的重要意义、不协调的形象对列的情绪力量和对个人快感的执着追求。一度成为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主要倾向,后来又成为美国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业发行的故事片领域,超现实主义不构成独立的流派,它的影响只见于影片的个别镜头或段落。阿杜-基洛的《电影申的超现实主义》是进行这种研究的典型论著。

二十年代,法国先锋派电影人士发现电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对列技巧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最理想的表现手段。这一观点始终流行在反传统的影片制作者中间,并被不断付诸实践。

通常认为,杜拉克的《贝壳和僧侣》是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影片,但更受到重视的则是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前者是一个精神困顿的流浪汉的一连串梦境r后者则是对性欲和爱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义的分析。西方的电影研究家们一致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影响在布努埃尔转而拍摄故事片后仍不时在他的作品中隐现·在实验电影和地下电影中,超现宴主义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玛耶-德连和肯尼斯-安格尔·在故事片领域里,西方电影研究家倾向于把对变态心理、潜在的性冲动、无理性行为等的描写归结为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表现。因此,象希区柯克的一系列影片:《爱德华大夫》(1945)、《眩晕》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变态者》(1962)和《群鸟》 f1963),马克斯三兄弟的狂乱喜剧片,以及塞缪尔-富勒、约瑟夫-冯.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阐明超现实主义在故事片中的影响的典型例证。

室内剧电影与街道电影

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现在德国的一种与表现主义电影相对立的电影。 "室内剧"原来是德国戏剧导演马克斯·菜园哈特创造的一个术语,专指一种供小型剧场演出的,恪守时间、地点、动作三一律的舞台剧。奥地利电影编剧卡尔.梅育把这一概念搬用到电影中来,创立了室内剧电影。梅育于1919年写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剧本,成为表现主义电影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但一年后,梅育便开始脱离表现主义的轨道,于1921年写出《后楼梯》,由保罗.莱尼导演,成了第一部"室内剧电影"。

室内剧电影抛弃了表现主义电影惯用的鬼怪和疯子的主题,而以社会上的小人物如铁路工人、店员和女仆为对象,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它恪守古典悲剧的三一律,布景简单(主要是内景),人物数目很少,一般无名无姓,只以其职业为特征。它非常注意对人物的心理刻划,镜头常常良时间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上。由于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时间空间变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员的演技严肃平实,避免夸张,另方面尽量少用字幕,力求通过可见形象来传达戏剧性内容。但囿于无声电影的技术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过于简单,镜头过于冗眭和重复,甚至出现使观众无法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等缺点。

室内剧电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编剧的一系列影片如《铁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还有保罗-津纳尔的《恩欲》(1924)等影片。这种电影在引导一部分德国电影导演走上写实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参见"街道电影")。在国外,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马赛尔·卡尔内为代表的一些法国电影导演的电影形式上。

街道电影

街道电影(st reet film)室内剧电影影响下出现的一蝗街道为主要动作背景的德国影。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在《从里加里到希特勒》一书中创造这个词。代表作品有卡尔-格纳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没有欢乐的街》(1925)和布鲁诺·拉恩的《街头惨剧》。(i927)等。这些影片表现了社会的现实,以一种直接的、不尚虚饰的和客观的风格,简练的演技和力求真实的布景,来反映德国下层平民的日常生活。这类影片摒除了表现主义的疯狂幻想,打破了室内剧的狭小世界,反映了德国电影在无声电影末期走向现实主义道路的努力.但随着纳粹势力的兴起和由纳粹党人控制的垄断性的乌发电影公司的成立,这种努力旋即天折。

电影手册》派

《电影手册》派 又称《电影手册》集团。是从1955年开始聚集在以安德烈一巴赞为首的《电影手册》杂志编辑部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人,他们后来从影评工作过渡到拍片,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c内主将。

《电影手册》杂志创办于1951年,由安德烈巴赞、罗·杜卡和雅克杜尼奥尔一瓦尔克洛兹任主编,其中巴赞的美学思想对杂志的面貌起着主导的影响。 1955年起,一批赞同巴赞的理论观点的青年开始以《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运用"作者论"方法,树立起新的评价标准。他们中的主要人物是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罗尔、杜马契和谢勒尔等。从1958年起,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和夏布罗尔相继拍出他们的第一部影片,对法国电影中的"新浪潮"起了形成作用,这批人从此被称为《电影手册》派。 "新浪潮"在[96t年趋于衰落后,这批人发生了分化,特吕弗和夏布罗尔成为受欢迎的商业电影导演,但他们的影片仍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里维特转向实验电影。戈达尔的道路则更为复杂多变,在1968年前,他的影片具有愈来愈浓重的现代派色彩i宣扬存在主义的反道德观和无政府主义的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则肆意破坏传统的电影语法。从1968年开始,他突然转向极左,拍摄了一系列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短片,反对资本主义,鼓吹暴力革命。1971年他因车祸受伤,停止拍片。七十年代末,他又开始拍摄故事片,宣称"不再过问政治"。

"左岸派"(Left Bank Group)五十年代末出现在法国的一个电影导演集团,因成员都住在巴黎赛纳河的左岸而得名。他们是阿仑·雷乃、阿涅斯·瓦尔达、克利斯·马尔凯、阿仑·罗布一格里叶、玛格丽特·杜拉和亨利·科尔皮等。但。左岸派"实际上并没有组成一个"学派"或"团体",他们只是一批互相有着长久的友谊关系、艺术趣味相投并在创作上经常互相帮助的艺术家。他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从事电影创作较久的导演,如雷乃、瓦尔达和科尔皮;另一类是以搞文学创作为主的,如马尔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由于他们在电影方面的成名之作都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问世的,如莒乃的《广岛之恋》(i959)和科尔皮的《长别离》(1961)(两片均由杜拉编剧),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由罗布一格里叶缔剧),瓦尔达的《克列奥的两小时》(I 961)等,加之他们的影片也十分讲求个人风格,不拘守传统的电影语法;因此他们的作品常常也被归为"新浪潮"电影。

实际上,左岸派"导演们的影片和《电影手册》派导演们的影片有着重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
1."左岸派"导演们只把专为电影编写的剧本拍成影片,而从不改编文学作品;
2.他们一贯把重点放在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上,对外部环境则采取纪录式的手法;
3.他们的电影手法很讲究推敲,细节上都要修饰雕琢,绝无潦草马虎的半即兴式作风;
4.他们的影片具有更为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尤其是杜拉和罗布一格里叶的影片,因为这两人本来就是法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左岸派"电影在法国被称为"作家电影",意即由文学作家拍摄的电影,其代表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几部影片外,稍后还有雷乃的《姆里也尔》(1963)和《战争结束了》(1967),罗布一格里的《不朽的女人》(1963)、《横跨欧洲快车》(1966)、《伊甸园和以后》(1970)和瓦尔达的《走卒们》(1967)等。

"左岸派"电影的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埃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也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真实电影(CINEMA VERITE)从五十年代末开始的一个以直接纪录手法为基本特征的电影创作流派。包括法国的真实电影运动和美国的直接电影运动。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让·卢什、法朗索瓦·莱兴巴赫、马利奥-吕斯渡利、美国的戴维·梅斯尔斯和阿尔倍特·梅斯尔斯兄弟、理查德·利科兜相唐·阿伦·彭尼贝壳等。

真实电影的倡导者自称他们的灵感主要来自苏联吉加·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和实践。维尔托夫在二十年代拍摄了一系列由生活即景组成的新闻片,后来又把这些即景式影片剪辑成有一定结构的长片,他把这种影片称为"电影真理报",、而真实电影实际上就是这一饿文词忙的法译。真实电影作品和电影真理报在艺术上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所表现的事件更完整、更单一,因而更具有故事片的特质。
真实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方式具有下列特点:
1.直接拍摄真实生活,排斥虚构;
2.不要事先编写剧本,不用职业演员;
3.影片的摄制组只由三人组成,即导演、摄影师和录音师,由导演亲自剪辑底片。

在这一电影流派内部,法国的真实电影和美国的直接电影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电影导演的作用:法国人主张导演可以介入拍摄过程。例如卢什在拍摄《夏日纪事》(1961)时,为了给观众一种导演绝非旁观者的印象,插入了由他自己进行的对片中人物的一系列访问和争论场碰。美国人则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过程,要求导演采取严格的客观立场,以免破坏对象的自然倾向,例如利科克拍摄《大卫》(1962)时,自始至终只是按照事件的自然进程,不加干预地拍下一个年轻吸毒犯在戒毒中心成功地弃旧图新的故辜。

真实电影的拍摄方法要求导演能准确地发现事件和预见其戏剧性过程,要求摄制组动作敏捷.当机立断,这种方法必然给影片的题材造成很大的限制,因此,纯粹意义上的真实电影作品为数很少。真实电影作为一个流派的更大意义在于它为一般的故事片创作提供了一个保证最大限度的真实性的拍摄方法,在这一点上,其影响是深远的。例如约克·罗齐嫔的《再见,菲律宾》(1962)使用了即兴的对白、轻便摄影机和暗藏的麦克风,显示了真实电影的印记。特吕弗的《胡作非为》(1959)在高度自然的拍摄风格和社会性内容上电明显地表现出真实电影的影响。戈达尔在他的许多影片里进行主观介入,更是直接搬用了真实电影的方法。
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用语。主要指好菜坞在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期拍摄的以城市中的昏暗街巷为背景、反映犯罪和堕落的世界的影片。黑色影片不是一种独立的影片类型。它是同许多传统的影片类型,如强盗片、西部片、喜剧片等交织在一起的。虽然它的题材是以犯罪活动为主.但并非所有的犯罪题材的影片都可以归为黑色影片。

它具有以下特征:
1.黑夜的场面特别多,无论是内景或外景,总给人以阴森可怖、前途莫测。由危机感;
2.采用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以古怪的深影和阴沉的影调来造成一个梦魇世界的幻觉;
3.主人公往往是道德上具有双重人格、对周围世界充满敌意、失望孤独、最后在死亡中找到归宿的叛逆人物;
4.惯常采用倒叙法或第一人称叙述法作为描写心理的手段。因此,黑色影片可以说是美国的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的摄影风格和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结合体。

黑色影片在四十年代进入兴旺时期,五十年代中期,观众渐少,好莱坞转向新的风格、题材和技术,黑色影片便逐渐消失。代表作品有:约翰·休斯顿的《马耳他之鹰》(1941),比利·怀尔德的《火车谋杀案》(1943),霍华德·霍克斯的《沉睡》(1946),戴·加涅特的《荡妇怨》(1946),奥逊·威尔斯的《陌生人》(1946)和《上海来的女人》(1949),奥托·普菜明格的《劳拉》(1944)、《沦落天使》(1948)和《人行道终点处》(1950),罗伯特·西奥德马克的《鬼夫人》(1944)、《杀人者》(1946)和《城市的哭声》(1948)等。

黑色电影
黑色影片有时也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某些调子低沉、逃避现实的法国影片,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不愿意维希政府的政治要求,故意避免接触现实生活。此外,战后一代的法国导演曾一度对好菜坞的黑色影片发生强烈兴趣,例如让一比埃尔·梅尔维尔在六十年代力图恢复黑色影片的艺术声誉,拍摄了一系列具有黑色影片基本特征的影片,如《痛苦》(1962)、《第二次呼吸》(1966)和《日本武士》(1967)等.
自由电影
自由电影(free clllerna)英国国家资料影院于1956至l959年放映的六套实验性影片的总称,同时又是以这一系列实验性影片为代表作的一次电影运动的名称。1956年开始,英国电影学会的实验基金会和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共同资助一批有志于"复兴英国电影艺术"的青年拍摄了一批短片,并陆续在英国国家资料影院公映。在上映影片的司时,这些青年导演联合发表了一些声明,宣布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向社会上和电影界内部的保守观念挑战。他们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要求重视日常生活题材和创作中的个性表现.他们强烈希望摆脱电影制片业的商业桎梏,取得创作自由。

在自由电影的名义下拍摄的影片都是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内容的,但是这些影片的创作者们忌讳用纪录性一词来描写他们的影片,因为他们认为,由于英国纪录电影运动曾倡导用纪录电影来为政府机构或社会团体的利益服务,纪录性一词已含有粉饰和美化现实的涵义。这一运动的倡导人林赛·安德逊甚至宣称,纪录手法将妨碍电影杰作的产生。这些青年导演虽然对电影制片业持敌视态度,但并不反对同职业电影工作者进行合作。象瓦尔特·拉萨里和约翰弗莱彻等著名电影摄影师都曾为他们拍摄影片。自由电影运动同当时出现在英国文学界和戏剧界的反对保守观念的潮流也有密切联系,例如以反保守著称的剧作家约翰·奥斯本就同自由电影运动的主要人物在影片创作上有过密切合作。

自由电影运动于1959年宣告终结。是年3月,安德逊、卡洛·赖兹、拉萨里和弗菜彻等联名发表一项声明,宣布"自由电影已经死亡,自由电影万岁!"导致这一运动迅速纥夭折的愿因是经济上难以维持。

在这一运动存在的几年里,拍出过如下一些足以反映它的艺术主张的影片:托尼理查逊和赖兹联台导演的《妈妈不管应》(1955),安德逊的《每天除了圣诞节》(1957)和赖兹的《我们是兰倍斯区的小伙子》(1959)等。

自由电影运动结束后,安德逊、赖兹和理查逊等人陆续进八了英国商业电影制片机构,成为拍摄故事片的著名导演。他们在运动结束后以及六十年代初拍摄的一些影片,如理查逊的《愤怒的回顾》(1959)、《蜜的滋味》(1961)和《长跑者的孤独》(1962),赖兹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早晨》(1960),安德逊的《这种体育生活》(1963)等,由于在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自由电影运动的反叛精神,通常也被视为这一运动的产物。

地下电影:
地下电影(underground film)五十年代末出现在美国的一个秘密放映个人制作的实验1生影片的运动。不久后,这个词就被用来指称美国和西欧的一切实验电影。

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美国纽约市警察局多次对一个专门放映实验电影的电影资料馆进行干预,因为那里映出内容淫秽,放肆地描写性爱、同性恋、易装癖、色情舞会和颓虚生活方式等违禁题材的短片。有一次还逮捕了这种放映会的组者. "美国新电影集团"的首领约·梅卡斯。由此,这类实验影片的制作和放映活动便愈来愈转人地下,因而得名。

地下电影运动的初期代表人物是杰克·新密士(《燃烧的生*物》,1963,等)和安第·瓦霍尔(《吻》,1963,等).在他们的影片里,引人注目的是赤裸裸的性描写和毫不掩饰的虚无主义思想,而不是表现技巧上的创新。诚如约纳斯-梅卡斯在1967年发表的《我们在哪里--地下?--"美国新电影"》一文中宣称: "我们对自己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电影。因此我们要完全开放。我们将朝任何方向行动……我们就是一切事物的准则。"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多的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实验电影导演加入了地下电影的行列,并明确提出要使电影成为一种现代派的艺术,尽管这些个人影片制作者风格迥异,竞相标新立异,但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无例外地使用18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是在题材上继续趋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如美国影评家帕克·泰勒所指出的: "地下电影的历史是从这样一个论断开始的:电影摄影机的最重要的、不应该被遗忘的功能着之一,就是要深入到那些成为禁忌的领域中去,这些领域对于照相性的再现说来过于隐私,过于令人震惊,过于不合乎道德规范。"(《地下电影批评史》,纽约,1969)

地下缬霸硕�诓康某�质抵饕迩阆虻拇�砣宋锸强夏崴?安格尔。他拍过无数短片,但均未公开放映,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些较长作品的片断或第一次放映后被人偷去发行的短片.安格尔沉湎于狂乱的性欲世界和神秘的幻觉,他的《快乐圆顸屋落成典礼》 1958)、《天蝎座升起》(1964)和《普通车》(1965)都充满了同性之间的性爱场而和光怪陆离的魔法或宗教仪式,多种人物和动物、画面和音乐的古怪结合,包含着难以索解的神秘隐喻。

地下电影运动也促使抽象电影再度复兴:勃拉卡其创造了"断念片",用镜头片断的连接、多层叠印的画面来构成纯抽象的影片,如《狗星人》(1959一1964);埃姆施维勒用舞蹈动作来构成抽象图形,如《图腾》(1 962一1963);罗伯特·勃里尔则继续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的实验,把抽象画直接画在胶片上,如《呼吸》(1963)。

六十年代抽象电影有两个新的"品种",即"拼接影片"和"结构主义影片","拼接影片"是用剪自许多别的影片里的镜头拼接成自己的作品,勃鲁斯·康纳尔和罗伯特·奈尔逊是这种影片的制作能手。康纳尔的《一部影片》(1958)把许多影片里的惊险镜头拼接在一起,奈尔逊的《黑人母亲寨古巴的自白》(1964-1965)把好菜坞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和电视广告片中的含义理秽的画面胡乱拼接存一起,作为对牟利影片的一个讽刺。帕特·奥尼尔和斯各特·巴菜特的"拼接影片"则把剪来的镜头在光学印片机上或磁性录象机前重新处理,按制作者的主观意图改变原来的影像和色彩,例如更尼尔的《跑得好》(1969-1970)和巴莱特的《69年的月亮》(1969)。

"结构主义影片"的特点是向观众暴露电影胶片的物理性能及化学过程并创造新的时空观念.这个词的创造者、《电影文化》杂志的影评家亚当斯·西特尼认为, "结构主义影片"的先驱者是勃拉卡其和瓦霍尔,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斯诺。斯诺的《波长》(1967)是一个长达45分钟的单镜头,在一个约2.5米长的房间里无休止地变焦。托尼·康拉德的《影片》(1966),乔治一兰道夫的《出现字迹、齿孔和污点等等的影片》(1966),均属此类。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地下电影运动也出现在西欧各国,特别是西德、意大利、荷兰和英国。西欧地下电影的主要倾向是拍摄结构主义的抽象影片,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马尔科姆·勒·格里斯和彼得·吉达尔,西德的成尔纳·奈克斯和奥地利的彼得·科佩尔卡等。

政治电影、战斗电影与第三电影
一、政治电影

政治电影指:
1、直接表现当代真实的政治事件,政治运动和政治思潮的影片;
2、直接表现参加这些政治事件、政治运动的工人.学生和其他人们的恩想、行为和命运的影片;
3、反映当代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问题为中心,着重表现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为,以及个人与这些事件、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从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中期,政治电影曾在西方各国成为一种因人注目的电影创作潮流。

政治电影一词是随着法国电影导演科斯蒂·科斯达一加夫拉斯拍摄的影片《z》的问世而出现的.此后出现的大量政治电影作品基本上可分为四类:

1.表现真人真事或以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法国科斯达一加夫拉斯的一系列影片,如《z》(1969,写希腊左派议员格里戈里斯·兰姆斯基被军政府谋杀事件)、《口供》(1970,写捷克斯洛伐克的斯兰斯基案的一个章存者)以及意大利片弗-岁西的《马太伊事件》(1971,写意太利国营石油公司总经理马太伊被害事件),美国片阿仑·帕科拉的《总统班底》(1976,写水门事件)、《执行者》(写肯尼迪总统遇刺事件),英固片弗菜德·齐绌曼的《豺狼的日子》(1973,写一次阴谋刺杀戴高乐总统未遂事件)等;

2.虚构的故事片。代表作品有意大利片达米亚诺一达米亚尼的《警察局长的自白》(1971)、艾里奥·佩特里的《工人阶级上天堂》(1972)、纳尼-罗伊的《等待审判的人》(1972)和第诺·里西的《以意大利人民的名义》(1973),法国片戈达尔的《中国姑娘》(1967)· 美国片被得·瓦特金的《惩罚公园》(1971)和特-法兰克的《比利,杰克》(1971)等;

3、幻想片和喜剧片。代表作品有美国片威廉·克菜困的《自由先生(1067),意大利片费里尼的《乐队徘练》(1978)、朱利阿诺·蒙塔尔多的《封闭的圈子》(1977)、鲁易基-科曼契尼的《道路阻塞》(1979)、弗·罗西的《高贵的尸体》(1976)等;

4、新闻纪录片和其他故取片。主要是法国战斗电影团体(参见"战斗电影")和美国一些政治电影小组拍摄的短纪录片。

政治电影到七十年代中期便趋于衰落。
在苏联也有政治电影的提法,但仅指"表现国际阶级斗争"的影片。

二、战斗电影

战斗电影指六十年代柬出现在法国的一种非商业性的、反映法国"左派"政治见解的纪录电影。诞生于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巴黎大学生的"造反"运动)之后。1968至1977年,法国全国摄制、发行这种影片的团体共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从四五人到数十人,其中力量较强的有"星火小组"、"唯一小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无产阶级电影小组"、"电影斗争小组"和"电影话动小组'等。他们用轻便摄影机、16或超8毫米胶片在实地拍摄,一般都是短片。题材主要为表现工人的斗争、农民反剥削的斗争、妇女解放运动、学生运动、外籍工人的困境以及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等。这种影片有时也有故事情节,由工人,农民、学生等在实地演出。制片团体一般都自己搞发行,主要在工厂、农村或学校的电影俱乐部放映。制片资金来源有的依靠左派政党资助,有的依靠社会捐助。

法国战斗电影从一开始便由于各团体政治背景复杂、政见不一,无法统一行动。到七十年代后期,由于法国"左派"内部分裂加深,政治思想混乱,已陷于目趋衰落的状态。

三、第三电影

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及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梯诺于七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索拉那斯宣称, "第三电影"的斗争目标是揭露"第一电影"("以好菜坞电影为代表的帝国主义电影")和"第二电影"("以拉美国家模仿好菜坞电影的商业电影为代表的宣传新殖民丰义的民族电影")的反动性。

研究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对电影进行纯理论思考的人,总不免要追索“电影是什么”,“电影应当怎样”,这样一些电影学的“元”问题,也就是说,总试图回答关于电影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人们称此为对于电影的终极关怀。然而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却再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电影的本质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动不居的。人们根本无法一劳永逸地获得关于电影本质的永久性答案。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存在于电影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那种异乎寻常的紧密联系之中。一百年的电影历史,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紧随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不断生成又不断变化的历史。目前正蓬勃于世的电子数码信息技术正是这样一场将引发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甚至消亡的深刻的技术革命。

当电影告别了自己技术杂耍的丑小鸭阶段而成为艺术的白天鹅时候,还处在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然而就在这默片时代,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天才的电影艺术大师们就创作出了永载史册的电影艺术精品。后来形成的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个系统的电影美学理论——蒙太奇理论,可以说主要就是这种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美学表达和理论自认。那么,这默片时代电影艺术的本性或本体是什么呢?如果参照后来巴赞的纪实主义电影美学关于电影艺术本体的表达方法(巴赞把电影艺术的本体概括为“摄影影像”,亦即著名的“摄影影像本体论”)[1],则可将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本体概括为“蒙太奇”。也正因为这样,“蒙太奇”一词才不仅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方法和技巧存在,而甚至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然而电影的这样一种本质或本性存在了多久呢?最多不过20年。然而当声音技术的进步冲破包括几乎所有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习惯与成见的阻碍而终于挺进到电影艺术中来的时候,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无疑发生了质的变化。电影“蒙太奇本体论”把电影的全部艺术可能性都归结为电影画面(影像)之间的自由组接,即蒙太奇上,甚至对用来进行这种自由组接的画面本身都认为是次要的,无关宏旨的。至于声音因素则根本未予考虑。即使在声音因素已经进入到电影艺术中来之后,在这种蒙太奇本体论的理论视野之内,也一直被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而附带涉及的(直到艾柯、麦茨等人的符号学电影理论阶段,也仍有这种情况。麦茨的八大组合理论就基本上没有考虑电影的声音因素)[2]。而事实上如果说运动的电影较之静止的绘画和摄影也不过是增加了一个运动的维度的话,那么拥有了声音的电影较之默片也是实实在在地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维度——声音的维度。电影艺术在本体构成上的这一重大变革,其意义究竟有多大,其实直到现在也难以概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电影由单纯的视觉艺术变成了视听结合的艺术[3]。无论如何,仅就这一点来讲,虽同样被称为电影艺术,而此电影已决非彼电影。在人类的五种感官当中,最重要的是视听,而且迄今为止人类所创造的艺术也无一例外都是诉诸这两种感官的(李泽厚称之为充分“人化”的感官),非此即彼。而至此为止,电影艺术独自以便捷的方式占据了人类接收外部信息的这两大频道。
此后的色彩技术以及光学镜头和感光胶片等方面的技术革新和进步虽都程度不同地给电影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但基本上都没有触及电影艺术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说在声音进入电影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电影艺术的发展进步是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中,真正给电影带来一次新的本体性变革的是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电视技术的出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媒体存在的。而一旦当电视作为艺术形式出现时,正像声音因素被电影艺术习惯力量视为异己一样,电影艺术也把电视艺术看成是自己的敌对势力,在美国就爆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电影电视大战。而事实上在各国都曾程度不同地发生过类似的影视大战。默片时代的电影艺术家当时没有意识到声音的出现是不可阻挡的,它必定要进入电影并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前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家们也同样没能及时地意识到电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强势媒体对于电影艺术的深刻意味。
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电视技术给电影艺术带来的深刻影响的话,也许有一个说法是便捷的,那就是使电影艺术进入了电视时代。在探讨并努力准确表述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本体存在或者说本性的过程中,有一个广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那就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异同的探讨和争论。直至目前仍有人致力于电视艺术特殊性阐释和论证,即将电视艺术视为电影艺术之后的人类的又一种新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努力收集归纳其有别于电影艺术的特异之处。然而笔者始终认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差异,充其量只是同一类艺术形式内部不同种属之间的差异,而非人类基本艺术形式间的差异,而且这种差异主要的是一些量的、暂时性的、技术性或经济性的差异,而非艺术本体上的差异。也就是说,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是一致的,相同的。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异和分野正在和已经消失和弥合。“电视电影”这个影视艺术的新品类的出现与存在,清楚不过地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4]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宣布,电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主要的和根本的意义,并不是在电影艺术之后、之外,使人类拥有了一个新的基本的艺术形式,而是使电影艺术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电视时代。其间变化之大,以致于事实上使我们已不便再用电影艺术这样的词语来意指人类的这一迟来的基本艺术形式,而应选择并习惯于影视艺术或影像艺术之类的新词汇、新概念。不仅电视时代的整个影像艺术之内涵已非电影艺术一词所能涵盖,即使单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讲,在电视时代的一系列新生与扩展,如在制作与播放以及观赏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都已使电影艺术变得越来越不那么纯粹,不那么像电影了。大约是由于原有思维习惯的作用吧,人们只注意到了电视技术生长出了电视艺术这一重要事实,而且也许是吸取了历史上曾长期无视电影的艺术属性的教训吧,人们不仅一下子便认同了电视的艺术性质,而且似乎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都用来发现和发掘电视作为艺术的区别于电影的特殊性,并急不可待地宣布电视是继电影之后的人类“第八艺术”。结果却忽视了另一个同样重要或者说更重要的一个事实,那就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在美学本体上的一致性,更忽视了电视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进步所给予电影艺术的深刻影响。如果把这种深刻影响所包含的发展趋势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完全可以做出下面的结论:进入电视时代的电影艺术即使还可以称之为电影艺术的话,也已基本上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即以光学成像为基本技术与手段的电影艺术了。

人类社会确是以加速度的形式向更高的文明发展进化的。就在电视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在深刻而有力地刺激并推动电影艺术向新的深度与高度发展迈进,其势方兴未艾的时候,又一种新的电子技术——电子数码信息技术又勃然兴起于世,并给予电影艺术以及整个影像艺术以更为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这场变革的来势之迅猛与内力之深厚,使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到了绝对的应接不暇与别无选择。它既不像声音技术那样允许人们有一个怀疑、反对、认同的过程,也不像电视技术那样给你一个进行十年抵制大战的时间,而是在电视技术已经与电影技术趋于融合的基础上,一下子便出现在电影艺术的内部构成因素之中,它可以在你对其所知甚少或根本处于无知的状态,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出现与存在的情况之下,就一下子从里到外全方位地包围并渗透于你了。
电子计算机成像(CGI)技术的发明是在60年代,进入70年代即开始应用到电影制作领域。1975年乔治·卢卡斯创建了专门为拍摄电影提供电脑技术服务的特技王国“魔光实业”(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简称ILM),这已清楚地意味着又一个电影艺术的新时代即将来临。1991年,柯达公司“数字化视觉效果处理系统”简称(INEON)的诞生,宣告了数字技术支配电影技术的时代的到来。而2000年,美国最大的电脑网络公司——全美在线(AOLI-S)与美国第二大传媒集团——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的结盟,则最终标志着最新的电影艺术新时代——后电影时代(Post-cinema Era)的来临。[5]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呢?
从技术层面讲,这一次的电影新技术革命,不是某种单一的技术变革,而是以电脑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包括电影、电视、电脑硬件与软件、电话、自动化工程、机器人等等新技术长期发展融合的集中体现。从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已没有什么影像是不可制作的),到电影制作方式的根本性改变(电影已可以不是拍摄的,而是“合成”的),再到各类新兴娱乐产品、产业的产生(如电脑游戏,实真经历,互动娱乐等),再到全新的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如只读记忆光盘、数字光盘、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互联网等),这一切不仅无一不直接引发着电影艺术的本性变革,更以集体的合力最终将电影艺术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后电影时代”。
从艺术层面上讲,在后电影时代,电影艺术在艺术本体上发生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电影特技制作能力的空前提高,使电影艺术的奇观本性得到突现,超越了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而明显处于前景位置,直到产生所谓的“效果美学”[6]
纪实性与奇观性是电影本性的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在巴赞时代,电影艺术的纪实本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高扬,“纪实美学”也因之而成为电影艺术美学原则的主旋律。而当电子计算机成像技术、特别是电脑数字技术一经应用到电影特技制作领域,就使电影特技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意义而具有了美学内涵。从《星球大战》(1976年制作完成,电影史将这一年称为“特技效果的新生”)到《谁陷害了兔子罗杰》(1988年),从《终结者》(1991年)到《侏罗纪公园》(1993年),从《阿甘正传》(1994年)到《勇敢者的游戏》(1995年),从《玩具总动员》(1995年)到《泰坦尼克号》(1997年)……电脑特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正匪夷所思的人间奇迹。[7]在20世纪最后10个年头里,电影也正是凭借这种对于传统电影技术来说几乎永远无法实现的银幕奇观的表现而重新定位了自己的大众文化坐标,并再一次战胜了画面小、影像差和音响弱的电视的。而当这种“追求技术魔力”、“致力奇观呈现”的“效果美学”成为时尚、甚至主流时,就不仅悄悄地改变了观众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期待(从对电影叙事真实性的认同转移到对电影奇观和技术的欣赏),而且也悄悄地解构着电影艺术本身,将其融入到一个更为广泛的传媒体系之中去了。
(二)电影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使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的电影理论趋于解体,并将最终改变电影本身的本体存在
虽然就全行业来讲,电影业仍然是一个“胶片”行业,但以卢卡斯“魔光实业”(ILM)为代表的数字化新技术正在排除电影拍摄放映的老式机械装置,电脑合成的数据人物和影像处理的仿真场景已经预示着电影工业成为“无胶片”行业的可能。就是说,电影已可以不是排演拍摄成的,而完全是电脑合成的。如果说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有一个最大的局限在于它的每一个艺术想象的实现都受到制作技术与条件的限制的话,而随着电脑数字技术支配电影制作,则最终完全超越了人类有限的想象力。它可以合成任何现实的、非现实的视听影像,只有你想象不出的,没有它制作不了的。这样一来,影像与物质实体之间的联系就变得非常脆弱了,影像本身不再保障视觉的真实性。再简单地讲就是,电影已不再是“记录”(Record),不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语),而是“合成”(Graph),是“实在的非真实”(Virtualirreality)。显然,当观众已清楚地知道任何影像都可以是数字化地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电影真实性的确信也必将终结。
(三)新兴媒体新兴娱乐产品的建立和新的传媒体系及发行展示渠道的创建,已经形成人类全新的“视听文化”,亦使电影艺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直至消失在新的系统之中
随着电视的出现,以及其后电脑技术的应用,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新兴媒体及新兴娱乐产业层出不穷,并逐渐形成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局面,电影不仅丧失了“大众艺术之王”的地位,更重要的电影与电视、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电影正在汇入更大的视听媒体洪流之中,这一媒体洪流从摄影化走到电子化,现在又到了网络化新阶段。
在这些新兴的娱乐产品或方式中,有两种产品或方式对电影的影响或者说改造最为深刻。其中一个是“互动娱乐”(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s),及由之而生发出的互动电影。这种互动电影为观众(用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从一个音像数据库选取素材,建立多种不同的电影叙事走向,事实上就是构造观众(用户)自己的故事。另一个是“实真经历”(Vivtual-Reality Experienes,简称VR)。“实真经历”是对真实的全方位(视、听、嗅、味、触多种感官的信息来源及其综合)人为仿造,并企图最终达成与真实的完全一致。“实真经历”的用户或者说参与者,或游戏者,可以进入一个电脑合成的人为环境,在那里自如地活动,与物体、人物和事件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并直接影响到叙事的结构和发展过程。传统的“视窗展示”方式和静坐式观影方式,让位于“活动中心”(activity center)式的“入门探寻”;被动的观看者,让位于能动的参与者。当电影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种水平或阶段时,即便我们仍然将其称为电影、看成电影,也不难理解和想象它同此前的、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已相去甚远,太远了。从内在的叙事内容与方式及结构到外在的展示方式、场所及观众的“观看”方式直到“观众”——用户由之而获得的艺术体验及审美感受都已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正如有些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互动电影”与“实真经历”与传统电影的最重要的区别之点,在于其对于经验的强化和对用户控制力的赋予。而一旦用户拥有了这种控制力,则无疑意味着对叙事可能性悬念的摒弃,同时也就意味着对观众的观影欲望的摒弃,因此,单从这一点来讲,已决定此类新电影要保持或形成观众——用户的新的引力或欲望,就必须构建自己的新的电影语法。
虽上述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革命所引发的电影艺术本体性变革尚处在开始阶段,许多新的设计和创造还处在初期和试验的水平上,还存在许多有待定型、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但其发展趋势已是如日东升。1997年第一部互动电影《黯淡》已制作并发行;“实真经历”也已进入实验试制阶段;网络电影更是早已出现,网民完全可以像电台点歌一样,上网“点看电影”。不仅如此,世界的高科技巨人们正在联手研制被称作“蓝牙计划”(blue-teeth)的可以将所有装置(电脑、电话、电视、音响、家用电器和各种数据库等等)共享的联动终端。其目的是只要动一动手指头(甚至动一动意念),你就能得到、看到和听到你想要的一切。届时,不仅人类的视听文化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也无疑进入到了一个更高的新阶段。

这是一场正在悄然行进中的电影技术与电影美学革命。经历这场革命之后的电影,即使不是烟消云散,也已是面目全非。而且确已可以看到或感受到使电影走向终结的新事物、新力量。
安德列·巴赞认为,人的潜意识中有一种所谓的“木乃伊情结”。其含义是说,人们总是倾向于把经历过的生活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仿佛是给时间涂上香料、使之免于腐朽,如木乃伊一般。[1]电影诞生之后,由于其所具有的对于视听信息的方便而直观的呈现能力,便成了这种情结最理想的承载方式。于是巴赞在1946年便提出了一个所谓的“完整电影神话”的概念,认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全景。”[1]进入后电影时代之后,我们发现,这个“完整电影神话”即将和正在成为现实。电影的完整再现与电子游戏的人机互动作为两个向度的理想追求,即将和正在最后阶段实现融合。代表这种融合的就是“实真经历”技术的出现和走向完善。“实真经历”既代表人类真实完整地记录自己生活这一探索轴线的运动极限,也代表了人机互动的仿真追求的运动终点。在“实真经历”的时代,我们将会和正在看到,我们不仅可以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而且我们将无法区别这再现的现实(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现实的不同(进入“实真经历”过程的“用户”由于不仅接受了“实真经历”技术所提供的从视听到嗅味直到触觉的全面的虚拟的仿真信息而且被隔绝了全部的现实真实信息,因此直到“实真经历”结束,将根本无法分辨这种虚拟真实与真实的现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发现,我们不仅生活在实有的现实中间,我们也同时甚至更多地生活在虚拟的现实中间(比如我们不仅为现实生活中亲人的健康而欢乐,也为艺术虚构中的古人的痛苦而流泪)。其实很久以来或者从来就是如此的,只是今天恍然大悟罢了。更有甚者,我们还将看到,虚拟的现实与实有的现实不仅越来越难以区别,而且处在一种密切的相互渗透与影响的互动状态之中。总之,对于现在特别是未来的人们,虚拟的现实将不仅影响他们的生活,甚至将构成他们的人生。
于是在事情的最后阶段,我们终将发现,人类从完整再现现实的艺术追求出发,最后又走回到了创造现实的生活本身。正如作为心理学家的电影美学家爱因汉姆所预言的那样,与现实不同的才是可以审视的艺术。如果与现实完全相同了,则是现实本身,而不再是艺术。因此,“实真经历”的出现,正预示着电影艺术的终结。[8]
引力与加速度的等价使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那么,虚拟现实与实有现实的等价又将意味着什么呢?到那时,也许终结的不只是电影艺术,整个人类思维与哲学都将发生目前还无法预想的深刻变化。
短短一百年,电影却经历了如此多的变化,以至即将走向终结。回想它曾给我们带来如此巨大的、长达百年的欢乐,一时确实很难接受,而理智应当告诉我们,如果放在足够长的历史长河中考查,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这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谓的“存在先于本质”。所以,天才的巴赞才只用一个问句——“电影是什么?”来命名自己的文集。
收稿日期:2002-05-15
【参考文献】
[1]安德列·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2]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周传基.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4]王佳泉.电视不是第八艺术——再论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异同[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
[5]游飞,蔡卫.电影新技术与后电影时代[J].当代电影,2000,(4).
[6]虞吉.电影的奇观本性[J].当代电影,1998,(5).
[7]王群.科学时代的电影[J].当代电影,1998,(5).
[8]田松.完整电影神话的实现与终结[J].当代电影,2000,(3).

美国的乡村音乐
韩国的爱情片
中国的戏剧
中国的文艺片
日本的动画片,日本的动画片出中是日本整个国的每年财政收入的7%

民族艺术的主要特色
答:民族艺术是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各种艺术都同人们的思想紧密相连,同人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等联系在一起, 渗透于人活动的各个领域, 因而使它必不可免地带有民族性、社会性、地方性, 灌注着乡风土味与人意族情, 充满强烈的个性魅力和浪漫主义色彩。3 、异彩同辉由于各民族通常...

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发展,特色及成就(戏剧,电影)
答: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多的具有不同创作倾向的实验电影导演加入了地下电影的行列,并明确提出要使电影成为一种现代派的艺术,尽管这些个人影片制作者风格迥异,竞相标新立异,但有两个共同的特征:一是无例外地使用18毫米胶片,以此作为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个标志:是在题材上继续趋向于性的表现和鼓吹反传统道德观念....

同一历史发展阶段上的各民族艺术风格上什么不同?
答:例如,同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意大利、英国、德国的艺术风格就各不相同。一个民族的艺术家所创造的作品,如果缺乏鲜明的民族风格,它就不可能在人民中间得到广泛的流传。但是,某一民族的艺术所特有的风格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不能不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我国当代...

世界其他民族艺术的发展,特色及成就(戏剧,电影)
答:从7~14世纪的日本佛教雕刻之鼎盛期,其间亦反映了从传入到民族化、繁茂与衰落。由于日本雕刻保 存的比中国雕刻更完好,常有人认为日本雕刻遗存了中国雕刻的形式和技术,实际上这只是仅着眼于初传时7 ~8世纪的作品。如果纵览艺术发展之过程的话,就能看到日本人民的卓越创造才能。7世纪最初的雕像面部单...

中西艺术的异同!
答:1、艺术都是表现了人类的社会文化发展。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从古至今的艺术作品,如绘画、诗词、文章,都是在象征性的描绘当时的时代。比如中国的绘画形式,有壁画、油画等形式,从战争、经济、文化等各个角度不间断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发展。2、艺术都表现了人类的创造性。无论是诗词、绘画、...

古希腊艺术的特点
答:希腊艺术的形成、发展与其社会历史、民族特点、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城邦国家的奴隶主民主政体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城邦国家要求公民具有健壮的体格和完美的心灵,这也成为艺术创造的理想形象。贸易和航海业的发展造就了希腊人的坚强意志、机智灵活以及勇于追求理想的积极性格,也使希腊人得到接触两河、埃及...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答:如云南的傣族,其在表演傣族特色舞蹈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民族的元素,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新时代特色舞蹈,比如《雀之灵》、《水》等。2.在保护中获得发展。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来说,传承的前提是保护,而保护又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现人们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视度已越来越高,很多地方政府专门制定...

怎样看待中、西美术不同的发展历程?如何催生既有民族特色,又�...
答:但从其用色的技法再相对于西画来说,它也像绘画用笔一样,在追求一种人为色彩的形式美,把世间万般色彩提炼出来,用少有的几种彩来表现世界的万色,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自然,但又有人为美感痕迹。这就使得绘画真正成为一种由人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就像道家中所说的要以简胜繁。 西方用色是极其科学地复写自然。如...

中国民间艺术有什么特点
答:具体如下:一、形式通俗,易于接受。民间艺术普遍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生活之中,人们对它不但熟悉而且天然有一种强烈的亲切感。二、群众的广泛参与性。民间艺术从形式到内容,其创造主体多为广大人民群众。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民间艺术本质上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基于对生活的感悟而开展的具有群体...

藏戏的特点是什么
答:藏戏源于西藏各地,流传在雪域高原的各个角落,基本没有受到外界或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因此,它不仅在国内戏曲艺术中非常奇特,而且在世界各国的戏曲艺术中也十分罕见。藏戏作为藏民族在雪域高原这一人类生存极限之地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结晶,是中华民族也是全人类的极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