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作者&投稿:向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导语: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使医患沟通达到最佳效果,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处理好医患关系。探讨通过医护人员医患沟通重要性的提高,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时主动沟通。

  医患如何实现有效沟通

   1 医务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医疗服务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医患的及时有效沟通交流,医生的说明告知义务就显得极为重要。医生与患者沟通交流应贯穿医疗全过程,其服务效果与医学知识和技术同等重要,通过沟通这个过程可以从患者处了解到疾病的有关信息,如主要症状、发病过程、既往史、已用药情况等 ,从中收集到对诊断疾病有意义、有价值的线索,为进一步的检查及最终明确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

  医患沟通是医疗信息传递的有效途径,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增加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融洽关系,增加信任,从而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同时,加强医患沟通也是塑造医院良好形象的需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在现有医疗环境下,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2 营造有效沟通的心理环境 为医患有效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强医患沟通, 医生应该主动接待患者,解答患者疑问,并找出患者最急于获得的信息即刻给予帮助。并以同情、宽容、平和的态度,解释、诊察、治疗疾病,给予患者人格上的尊重和身心上的治疗。主动热情服务,就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就会迅速上升。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任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温馨的心理环境,为充分沟通打下基础。

  3 双方真诚沟通,达到沟通预期目标

  真诚是医患沟通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真诚使人在沟通时有明确的可知性和预见性,而不真诚或欺骗,会使人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只有抱着真诚的态度,才能使病人放心,才能使病人愿意推心置腹的沟通。

  同时医务人员要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沟通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一方面要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科学的认识不同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预后,正确对待患者病情恶化或出现的意外情况。另一方面医生要不断地提高修养,理解患者治病需求和祈求尽快远离疾病折磨的愿望,做好医疗服务和沟通工作。

  4 医生要加强培训 积累经验,减少阻断沟通的行为发生

  注重沟通,增强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做好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工作,是医生良好职业素质的体现。因部分医务人员缺乏沟通技巧,在实践过程中仅仅给予一般形式上的心理安慰,敷衍了事,造成患者对医生的专业水平产生质疑和信任危机。

  医务人员通过加强相关培训,感受患者的痛苦、害怕、无助甚至绝望,掌握如何合理选择沟通角色,以及选择合理的沟通方式和沟通地点,统筹兼顾、灵活运用,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只有说服患者,取得他们的认知和认同,才能调动患者及其家属配合的积极性,高效地实现医疗目标。

  5 换位思考,尊重患者,真正以患者需求为沟通目的

  医务人员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来看医疗及其相关问题,要将心比心感觉患者的情绪及感受,并正确将这种感受传达给对方。医务人员必须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患者,决不能摆出高人一等、居高临下的架子,在医务人员眼中应只有患者,而不能以地位取人,以财富取人,以相貌取人,有亲有疏。尊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感情,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双方才能进行友好的沟通。

  6 掌控沟通语言表达要领,把握关键,力争沟通充分而有效

  语言修养是医学工作者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标志,也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情绪及其对医务人员的信任程度。在医患沟通过程中良好的语言是有效沟通的关键,说话前斟酌思考内容,想好再说,语言条理,词语准确。

  医生所使用的语言应是亲切、温暖、善意、礼貌的语言,减少直、快、粗的语言,采取积极地态度,用好说话的方式,语音、语调,创造和谐融洽的气氛,使患者充分接受沟通信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选择适当的语言,使用患者熟悉的语言,在患方理解的情况下才使用专业术语。比如,对普通的患者尽量避免用医学术语,应选用患者易懂的语言,对知识层次较高者可以使用规范的语言并适度使用部分术语,以求恰如其分而又不失真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医患沟通时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在交流过程中医务人员的礼仪也很重要,礼貌而不呆板,热情而不矫情,让自己的语言既有严谨的逻辑性,又有灵活性;既讲究内涵的充实,又恰当地把握分寸。

  7 充分应用非语言沟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非语言沟通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准确反映人的思想感情,是语言沟通良好的助推剂,两者配合使用常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沟通效果。在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倾听,身体前倾,善用眼神、点头、微笑等积极性肢体语言,加深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

  医务人员的态度和举止,在患者眼里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如患者可能会把医务人员的笑脸理解成友好或病情好转的信息,可能会因医务人员眉头紧皱联想到自己病情是否恶化。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把握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不恰当的情感流露传递给患者错误的信号。在运用体态语言时要适度,要符合场合,切忌感情冲动,动作夸张。如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如果表情淡漠,或说说笑笑,这不仅有损医务人员的形象,还会严重伤害患者及家属的感情。沟通时,双方的距离要适当,太近或太远都不好。可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沟通距离。如与老年、儿童沟通时距离可适当近些,以示尊重和亲密,年轻的医务人员对同龄的异性患者则不宜太近,以免产生误解。



如何做到医患之间有效沟通
答:3、作为医务工作者,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探究病人。二、谈论的重点以积极面为主:1、医生在谈论病人病情时,应积极鼓励。2、积极引导病人。三、增家和谐祥宁的气氛:1、经常走动,探视聊天沟通,询问病人的家庭情况。2、关心病人的日常生活。四、医患沟通主要的几个重点:1、对病人进行积极鼓励。2、不断...

怎样消除医患之间的交流冲突
答: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这种探究性反问的目的是尽量减小对方语言的破坏性,把双方的谈话重新带回到建设性的沟通轨道上,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总之,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及时的沟通很重要,病人一般不会控告他们的“朋友”。当沟通的手紧握时,医患间共同对付的敌人就只有疾病。就很难产生医患...

医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答:医患沟通技巧如下:一、明确沟通的重要性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传递,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因此,医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二、具体的沟通技巧 1. 倾听技巧:医生在沟通过程中应全神贯注地倾听患者的陈述,理解患者...

医患沟通技巧
答:医患沟通技巧有:鼓励患者、采用不同沟通方式、采用有效的提问方法、把握良好的语言技巧、非语言沟通。1、鼓励患者:要学会倾听与沉默,伴随患者述说的语言、声调、表情等,加以点头和眼神的关注,使患者感觉到你不仅是在听,而且已经体会到他的心情。2、采用不同沟通方式:病人来自四面八方,年龄的差异、...

医患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答:医患双方为了治疗患者的疾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在诊治疾病过程中进行的一种交流。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同于一般的人际沟通,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古语云:“医者父母心”,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

医患沟通的技巧有哪些呢?
答: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5. 自我保护和抗压能力:医生在工作中可能面临工作压力和情绪负担,需要具备适当的自我保护和抗压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总之,在医患沟通中,了解和满足患者和医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促进双方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医疗效果。

医患沟通技巧十大
答: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全方位信息及多途径交流,科学地指引诊疗患者的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下面我整理了十大医患沟通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十大医患沟通技巧之沟通的关键 ...

促进医患有效沟通的技巧
答:医患沟通方式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

怎样处理医患关系
答:处理医患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信任、有效沟通和共同决策。首先,建立信任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基础。医生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其权益和需求,积极维护患者的隐私。通过诚信和专业的态度,医生能够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例如,在诊断过程中,医生应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感受到自己的关心...

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沟通方法
答: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病人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沟通的前提条件。有了良好的医患沟通才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但是很多医院的医患沟通做得并不尽人意,人们耳闻目睹了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