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颂的详解

作者&投稿:耿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学习~

学习是透过外界教授或从自身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学习是外在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古典制约和操作制约的研究。并且以个体获得经验为结果。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内在变化与外显行为并不完全一致。(当然内在的变化还必须由外在的变化来推测),这种变化应是后天经验习得的,不是先天的反应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
综合两大学派可以这样来定义学习: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较为持久的良性变化。

拓展资料学习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
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
“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学是指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习是指知识和经验的实践。学属知,习属行。中国大儒王阳明曾提倡知行合一。
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一定要持之以恒。

《学习有啥用?》 好多时候,我们都会困惑着,读书、学习到底为了什么呢?我们学习真的有用吗?难道我们上学就是为了考大学吗?考大学又是为了什么?大多时候,我们都是为了实用,为了眼前的工作而去读书、学习,带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学习与读书也就成了沉重的负担。 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归根结底,取决于他所具备的能力。能力,是赢得一切的资本。而这个能力,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总结才能获得。不同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不同的人生。任何一个想要拓宽自己生存空间的人,都必须学习。不学习的根源:1、缺乏上进心。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 2、腐败的用人制度的恶果。任人唯亲,任人唯金。形成恶性循环。 3、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物欲横流、权欲横流扭曲了人们的灵魂,扭曲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盲目地高估自己,自高自大、自狂自傲,总以为自己无须再学。以至常常对社会失望,产生怀才不遇的感觉,从而破罐破摔虚度人生。 5、你不可能改变这个社会,也不可能去阻止他人的进步,唯一能够改变的是你自己。而改变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目光短浅,改变自己的夜郎自大,改变自己的目空一切,改变自己的无知与无能,改变自己庸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生在世,谁都想有所建树。然而,有的人成功了,而有的人却失败了。人与人的差距在哪里?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人的能力决定成败。能力的差异决定着命运的差异。谁的能力强,谁就能拥有更为有利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机遇。人的能力是由人的自身素质决定的,自身素质又是由学习决定的。学习上的差异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如果你想获得机遇,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必须加强学习。 二、上学,实际上就是为了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更快更高地实现自我价值。“一粒橡树的种子,只要它是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它就有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的可能。”但人的价值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逐步挖掘、培养和锻炼才实现的。 人的自身的潜能,与生俱来但并不为人所知,就像地底下的黄金,被厚厚地泥土、岩石和冰雪所覆盖,需要一层层地探索和开发。上学,就是开发的初期和最快捷的途径。上学就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为了开发自己,完善自己,最终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有个同学曾问:“学三角函数将来会有什么用?”“背诵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将来能有什么用?”的确,这些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将来可能毫无用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是关注到学习知识这一点,那我们现在的学习可能是没有价值的。但我们是否想过,如果我们连学习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常识都能愁得头痛,连背一篇语言和意境俱佳的散文都感到无能为力,那我们将来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我们将来怎样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呢?我们将怎样吸收信息、利用信息和自我更新呢? 上学读书,表面上看来是在耗尽时日地学习一些系统而又复杂的基础知识,但我们在掌握这些知识系统的同时,也通过大量地听课、背诵,掌握了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比如,观察、记忆、想象等;通过反复地练习、复习、测验,培养了自己吸收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和建构自己知识库的基本能力;同时我们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上课、作业、考试中锤炼了自己的意志,磨练了自己的性格,学会了时间管理,学会了自我控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挖掘了自己与生俱来、能够驰骋于社会疆场的无尽潜力。 现在的学习内容,不仅是构建我们未来知识结构的基础,而且是培养我们学习和自我能力更新的凭借,同时也是培养我们非智力因素的最佳机会。我们可以把学习比喻成检阅我们将来吸收和利用信息的演习,也可以比喻运动会比赛前的场地训练,现在的学习就是登山运动员在攀登珠峰之前的攀岩训练与行囊准备。 三、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司机驾驶汽车到了加油站,他最想干什么?有人回答是“加油”,有人回答是“上厕所”,也有人说“可能是想买东西或者休息一会儿”。然而司机们的回答大多是:“加足汽油,尽快赶路。”很简单,进加油站就是为了加油赶路,因为司机心中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同样,我们上学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只为了学习,而是要为我们人生的目标加足油,快赶路。 只有学习,才能够不断地改变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你青春年少,吸收能力很强,还不需要跻身于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地利用学校,利用课堂,利用课本,利用老师,也利用好你自己,来系统地挖掘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来提高自己吸收外界能量的能力,来锤炼自己的人格和品质。上大学,并不是目的,上大学,只是为了能更深地挖掘自己,更好地充实自己,为踏入社会进一步做好准备。 把学习比喻为给人生“充电”,很贴切。人的生命需要能量,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地“充电”,“电量”愈高,你的价值愈大;“电量”愈低,你的价值愈小;如果不能“充电”了,那就意味着你要被时代和社会所抛弃。这“充电”的能力和蓄电的系统就是在学校里培养和完成的。学校,就是制造“电瓶”的工厂。高中的三年学习,决定了你这只“电瓶”的质量,决定了你的“充电”速度和“蓄电”的容量。 珍惜自己的生命,首先应当珍惜自己最初的学习时代。同学们,请利用好上学的时间,先学会给自己充电,看看你这只“电瓶”到底能有多大的容量,能有多高的质量。 “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明白了你的目标在哪里,你就不会感到“加油站”里的无聊,你就会知道在那里应该做些什么之后尽快赶路的。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二十八品中的一品,即第二十五品。本品的内容完全是说明观世音菩萨的普门利益。因此往往人们把这一品独立礼诵。世俗有人称之为“观音经”、“普门品”。其实较为详实的称呼应该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此部经是由本师释迦牟尼佛所主讲。本经的梵语原名“萨云芬陀利修多罗”。萨云——妙法,芬陀利——莲华,修多罗——经。妙法是法,因妙法难理解,故以莲华作比喻。
法,指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所谓山河大地,色法、心法、有为法、无为法等均包括在内。在此经中将此无量无边之法归纳为三大类,即心法、众生法、佛法。不论哪一种法,都是极其微妙的,三者无别,故说“妙法”。
为何心法是妙法?因为万法皆从心生。此心不是指我们的肉心,而是指遍法界、尽虚空之真心。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以人法界为例,一念心刹那不同即可遍及十法界。动一念贪心,则落饿鬼道;一念嗔心,则堕地狱法界;起一念愚痴,便落畜生法界;忌妒心起,又落修罗界。生一念善,落人法界;起十善心,上天法界;证一念真空,落声闻法界;起一念缘起,就到缘觉法界;生一念菩提心,就是菩萨法界;动一念慈悲平等之心,就是佛法界。人法界有如此十界,其他九界亦然。百界就在此一念之间。“是心具地狱,是心造地狱;是心见天堂,是心造天堂。”“是心是菩萨, 是心作菩萨。”。心念不可思议,所以称心法妙。
为何众生法妙呢?世间凡有生命的东西,都称为众生。众生的活动不外身口意三业,都受惑(无明烦恼)的支配,而造善恶业,受种种果报,而处于六道轮回之中。轮回不过是惑、业、苦三者的轮转,只要不起惑造业,也就不必受生死苦报,若能除尽贪嗔痴,那么本有的智慧德性(佛性)随即现前。在此觉悟的基础上,烦恼即是智慧之体,生死即是涅槃之用。身口意可作十恶,亦可作十善,更可造就成佛之因。何以然?众生的本性本是不生不灭的,只是以虚妄因缘和合而生,“虚妄的执着”而成的因缘既灭,佛性(本性)当然得显。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即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本具佛性,众生不可思议,故称“众生法妙”。
为何佛法妙呢?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者。以佛眼观察一切法,一切无不是微妙难思议的。法法皆是实相,皆是般若。没有佛与众生的差别,亦没有高低远近的分别。佛法亦是众生心法,众生心不被尘境所转,当下即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所以说“佛法妙”。
综上所述,故为“妙法”,而此妙法,是众生本具的,并非另外求得,凡有心者,皆有此妙法。证得与否,就要看个人的功夫了。
有一次,有源律师去见大珠慧海禅师,问道:“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大珠答道:“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是不是一切人都像师父这样用苦功呢?”有源律师很诧异地问,“不像”,大珠答,“为什么不像?”“他们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所以不像了。”
同样是吃饭睡觉,确有不一样的效果。区别就在于一个“心”字,我们的心在吃饭、睡觉时,还在“百种须索,千般计较”,何能体认自己的本性?若能够我们的心放下须索和计较,去掉执着,终日吃饭,没有咬着一粒米;终日睡觉,没有起颠倒妄想,看似平常的凡夫之法,当下就是妙法了。昔日玉琳国师的师兄,终日睡觉,别人却以为他懒惰,其实他的睡与他人不同,于睡中无妄念颠倒,寂寂然,惺惺然。他的功夫其实超过玉琳。所以慧海禅师说:“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心无颠倒,妙法当下就是。妙法即在自心当中,只要反观自心,随时都可获得。所以离心求法非妙法。
鉴于妙法的奥妙之理,所以又以“莲华”来作比喻。所谓妙法,原本清静,不受污染,佛性在迷,如莲之在泥,终为清静。以莲华喻妙法,更有如下三层深义:
1、大凡植物,都是先开花后结果,而莲花则是未开花时,已有果,花果同时俱有,以此来比喻妙法因果不二,生佛不二。
2、莲花花开时,果实显现,比喻真如法相随机无不显露开示。
3、莲花花落时,果实就成熟了,比喻妄执消除,一切妙果无不圆满具足。
妙法玄妙,为使大家明白故以“莲华”为喻。
“经”,梵语叫“修多罗”。正译为“契经”,谓上契诸佛真理,下契众生根机。“经”为诸佛所说,旨在指示众生修行的“捷径”,故须契“理”又契“根机”,才能令人信受奉行,能契诸佛真理,才可离诸颠倒邪说。
《法华经》共有二十八品,而其中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在我国是流通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一部经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有个小国叫“北凉”,国王叫“沮渠蒙逊”。有一次,国王得了很严重的病,群臣束手无策,只好等死。正在这个时候,有位云无识法师来到这个国家,听说国王病得很厉害,就对他的家人臣子说:“国王得的不是普通的生理上的病,而是心理上的业障病,世间的医药是治不好的。佛教中有部妙法莲华经,经中有一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国王若能恳切至诚地读诵,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就可以恢复健康。”国王和臣子果真按照云无识法师的话去做了,不久国王就痊愈了。消息传出,很多的人都开始念诵普门品,并得到了很多感应。就此,“普门品”就在中国流传开来。
历史上的记载是一方面的原因,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观世音菩萨与我国众生有深切的因缘。如在历史上曾有“家家弥陀佛,人人观世音”的两句口号,就知道这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是多么地深入人心了。 观世音是德号,又叫“观自在”“观音”“光世音”;
菩萨,是梵语,即“菩提萨垛”,译为“觉有情”,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大心众生。上求是大智的作用,下化是大悲的作用,所以菩萨都是悲智双运的。佛教中所指的菩萨不是指殿堂上供奉的,而是指发心行菩萨道于人间的活菩萨。
(一)观世音菩萨的籍贯
观世音菩萨是十万亿佛土外,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左右的两大菩萨之一,现在是“补处大士”,过去是“正法明如来 ”,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成佛,佛号“普光功德山王佛”。
依大乘佛法说,凡是久修菩萨行的大菩萨,特别是作为一生补处的最后身菩萨,都能做到“无刹不现身”,都在时刻教化着众生。我们所熟悉的妙善公主的故事,实际上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观世音菩萨的真正籍贯是西方极乐世界,而不是在娑婆世界某国某省某县。
(二)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观世音道场可以分为两种:根本道场和化现道场。根本道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化现道场就是指在十方世界中,凡有观世音教化的地方,就是化现道场。进一步说,凡有相信观世音,供奉观世音的地方,都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众多的道场中,我国南海普陀山是公认的观世音菩萨所示现的道场。
《华严经》上说,在印度南部靠大海边,有座普落伽山,是观世音在娑婆世界最初示现的道场。据历史记载,在中国南北朝时期,日本有位慧锷法师,来到中国求法,对观世音非常虔信。学成回日本时,所乘之船除了带有很多经书以外,还特别请了一尊观世音菩萨。船行没有多久,海中忽然掀起大浪,使船不能前行。在此情况下,只好将观世音菩萨请上了一个小岛,并搭建了一个茅棚,以供奉菩萨,来往的渔民和居民便常来此烧香礼拜,并发生了很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灵感,于是来的人愈来愈多,并将原来的“梅岑岛”改为普陀山,这就是著名的观世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的来历。
有人说:观世音的道场很多,为什么我们总是看不到观世音呢?讲一个“烂狗的故事”。有一个故事永远具有深刻的启示——创立唯识学的那位尊者无着,曾入山闭关十二年,专修弥勒菩萨观想法,期望见到弥勒菩萨,领受菩萨的教法。然而,十二年的苦修竟然连一个吉祥的梦兆都未获得。当他彻底放弃希望,出关下山时,在路上遇见一条生蛆的烂狗,奄奄一息,于是他生起了忘我的悲心,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喂狗,又准备用嘴吸掉狗身上的蛆,这样既不伤狗也不伤蛆。当他这样做时,那只狗却变成了光芒灿烂的弥勒菩萨!无着对菩萨说:“你为什么不早一些示现?”弥勒菩萨说:“从一开始我就一直跟你在一起,但你的业障使你看不到我,你十二年的修行使业障减轻了,所以能见到那条狗,由于见到烂狗时你生起了彻底的慈悲心,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业障完全净化了,所以你就能见到我。你若不信,可以把我放在肩上,看别人是否能见到我。”无着这样做了,结果,所有的人都说无着的肩上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位业障较轻的老太婆说他肩上扛着一条烂狗。悲心彻骨的菩萨时刻都会现在我们面前的,现种种身份,或比丘,或居士……恒常不断的示现在每个所应度化的人前,只是因为我们业障的屏障,不能识罢了。有颂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我们是否可以改为“观音真观音,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今天在座的各位中,可能就有弥勒菩萨的示现,观世音菩萨的示现,对于这一点,身为佛子的我们应坚信不移。
(三)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其实观世音菩萨是个男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是男相。至于观世音菩萨在此世界多现女身道理有二:
1、观世音以多苦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人类众生中,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多示现女身,与女子打成一片,而引导他们走向解脱大道。
2、女众痛苦虽多,但内心中的柔和慈善胜过男子。特别是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示现女身,感化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
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
下面可以给大家讲一个鱼篮观音的故事:
在唐朝时,观音示现了一个卖鱼的妇女,她长得很漂亮,村庄上的青年都在追求她,希望与她结为夫妻。由于人太多了,无法应付,卖鱼妇就对他们说:“佛教中有一部普门品,谁在三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结果有四五十人背熟了,她又说“有一部金刚经,谁在五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结果仍有十多人,又说:“有妙法莲华经,谁在七天内读熟,我就嫁给谁。”结果,只有马姓青年做到了。卖渔夫就嫁给了他。新婚当晚,马郎欢天喜地,但卖渔妇忽然肚痛死去。马郎悲痛欲绝,在出殡的那天,忽然遇到一位老僧,看到他悲伤的样子就对他说:“你所娶的美女,并不是世间一般的女子,而是观世音菩萨示现来度化你们的。悲心深切的观音,因知悉你们村庄的老幼,不信奉三宝,特方便示现美女来度化。如果不信,可以开棺一看。”马郎打开棺材一看,去世的美女根本就不在棺中,再回头看那老僧也没了踪影。其实,不仅卖鱼妇,连老僧,都是观音的示现。目的在于让这个村庄里的人们,真真切切的觉悟,真真切切的信奉三宝。从此,不仅马郎发心出家修行,村庄里的人也都信奉佛法,皈依三宝。佛教中有句话“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这是菩萨度生的最大方便。
(四)观世音的化现
观世音菩萨随类化身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份,如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踏鳌头观音、八臂观音、十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其中有很多人不大理解的是千手千眼观音。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一个传说说起。据汝州志中的记载,过去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叫妙善,是个非常孝顺的孝女。一次楚庄王病得很重,医生说必须要用亲人的手眼作药引才能医治。妙善公主毫无难色的割下自己的手眼,使父亲病愈。等到父亲病好了,妙善公主也坐化了。医生告诉楚庄王,公主实际上就是观世音菩萨,说完医生也立刻不见了踪影。楚庄王大为感动,且建香山寺,封公主为大悲菩萨,塑像以示纪念,并嘱宦官要塑公主“全手全眼”之像。结果宦官听成了“千手千眼”,于是就有了“千手千眼”的观音像。当然这固然是传说而已。
如依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过去在千光王静住如来时,静住如来曾经为他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并且要他持此咒心,于未来恶世中,普为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观音菩萨听了这个咒后,立即发愿:“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分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此愿一发,果真顿时身生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震动,十方诸佛亦都发出无量光明,遍照十方无边世界。千手千眼具有象征性的含义:
所谓“千手”是象征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伟大力量。
所谓“千眼”是象征观世音菩萨深邃不可思议的智慧。假定智慧不够,虽有心度化众生,但对一切众生只能说一种法,是不能饶益一切有情的。观世音因智慧深妙,能对各种不同的众生,说各种不同的教法,普度一切众生。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观世音菩萨是人,普门品是法。本品以人法立题。前面已介绍观世音菩萨,下面重点介绍普门品。
品,是类的意思,即这一类归于这一类,物以类聚。在妙法莲华经中,佛将观世音菩萨的一切都归结到这里来讲,所以称之为“品”。
普,是普遍的意思。门,是通的意思。如我们面前有了一道大门,这样任何人就可以自由的出入了。
在佛法中说,从地狱到成佛,一共有十道门:地狱、饿鬼、畜生、人、修罗、天道、声闻、缘觉、菩萨、佛,而开每一道门的钥匙都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十界无门,唯人自造”。我们的善恶行为,就决定了掌握哪道门的钥匙。
不过,十法界虽有十道门,但可以称为普门的,唯有佛道一门。原因何在?
世间的六趣是属于有漏之门,不是无漏智慧,自然不得名“普门”。
声闻、缘觉通常被称为空门,对于生死烦恼只能了脱一半(自利),所以也不能称为“普门”。
菩萨之门,落于空有二边,不能空有相融,同样不能称“普门”。
佛道之所以可以称为“普门”,因其大悲愿力和无漏智慧,一门一切门,一遍一切遍,一中一切中,是中道妙法。开一切门,无碍自在。为度生可入一切门,方便圆融,故名“普门”。
有人要问,“成佛才能称普门,观世音菩萨未成佛,怎么也叫普门呢?”观世音随类应化,宛如天月映千江之水,成千江之月,天月如法身之本,水月如应化之迹。
从本方面谈,观世音菩萨早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当然可以称普门。
从迹方面谈,观世音菩萨虽然未成佛,但已到补处的地位,具有佛的功德,可游诸十门度众生,所以称为普门。
总之,菩萨因其大悲现身于十方,观众生之机而化度。广说诸法,分身百类,不是专用一法一门,所以叫“普门”。
普门有十种:
1、慈悲普门:
慈悲是佛法中的重要法门,菩萨以一念慈悲心,济度一切众生,不分人我彼此,智愚贤不肖。以众生之苦为苦,众生之乐为乐,绝没有怨亲之分,此种慈悲就是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予乐拔苦”是慈悲的本义,虽然同样称为慈悲,但程度上有深浅之分,分为三种:
a、爱见慈悲:又称为“生缘慈悲”。这样慈悲是有限有分别的,人分亲疏,地分远近,虽有慈悲,但不够普遍广大,为一般世人所具。非普门。
b、法缘慈悲:非一般人所能做到,而是二乘圣者所有的慈悲,此圣者虽已通达诸法因缘而生,缘生性空。可只知其空,不知其空非真空,还有其缘生之存在,所以只能随缘度化,不能普遍教化一切众生,所以仍不是普门。
c、无缘慈悲:这是佛菩萨特有的,可称为“普门慈悲”。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我是众生心中之我,你即我,我即你,你我自他,原来同体,所谓乐人之乐,忧人之忧,人事即我事,你苦即我苦。无自他分别和人我之相,而成就“同体大悲”。既无人我之相,安有能缘之我、所缘之人?所以佛菩萨终日度生,但不见一人为己所度,而成就“无缘大慈”。以此无缘慈悲通彻上圣下凡,四圣六道,真是“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
2、弘誓普门:
即救度众生的实际目标。四弘誓愿即普门大愿。知众生唯是我自性中(心中)之众生,无分别,故“自性众生誓愿度” 。
3、修行普门:
让所有众生都能修有所成,进入大乘清静圆满佛地,是为“修行普门”。谓“一个不剩”。修行,需解行并进,听经开智慧是解;念佛念观音是行。解为目,行为足。有解无行,如有目无足;有行无解,如有足无目。目足兼资,方能证得妙法。
修行的方法,虽然千差万别,而观世音菩萨,皆以“一心”而修种种行,则无一行不普遍,故为“修行普门”。
4、断惑普门:
惑之根在于无明,观世音菩萨以圆通普遍法界智,断根本无明之惑,根本既去,枝末亦亡,令所有修行的人,一断一切断,不受诸惑困扰。故云“断惑普门”。
5、入法门普门:
八万四千法门,遍学不能。且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豁然贯通,则一门具一切门皆具,一门入时门门入,一路通时路路通。观世音菩萨证到耳根圆通,所有百千三昧,恒沙功德,无不圆证,故云入法门普门。
6、神通普门:
证得法门后,六根清静,即有六种神通: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无漏。前五种神通,天人鬼神都可以有,无漏通则需了生死烦恼,证到不生不灭的地步,才能具足。众生本具六通,但因烦恼妄念的执着,未能证得,如能放下万缘,息下烦恼,神通自然具足,而不须外求,佛法不以神通为贵,而重在解脱,若专以神通为事,便落入邪魔外道。
菩萨的神通与罗汉的神通又有区别,罗汉只能于六道中见种种,菩萨则能洞观三千大千世界以内的一切,观世音菩萨是果后行因的大菩萨,故他的神通力广大无边,无所不见,无所不现,所以称为“神通普门”。
7、方便普门:
方,为方法,便,为适宜。即以种种方法,观机逗教,随类应化,应众生种种方便而示现,以普遍其教化,故为“方便普门”。若非如此,便非方便了。
8、说法普门:
说法无非是为了度众生。法有大小权实,贵在能达其根机而说何法。观世音菩萨具大神通力,无论何法,无不通说,如一雨普润,众生各得其益,所以为“说法普门”。
9、供养诸佛普门:
观世音菩萨虽已成佛,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悉心供养,故称“供养普门”。
10、成就众生普门:
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二类应化身,于六道中,处处教化,以至在饿鬼道中化现“燃面大士”。承受种种痛苦,饶益一切有情,如天降雨露,大地万物皆受其益,共沾法泽。故曰“成就众生普门”。
因以上十种因缘,故名“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本品原为梵文,。
姚秦,指我国古代五胡十六代时期的一个国家。鸠摩罗什是人名,他是龟兹国人,因其幼年赋性聪明,才气超人,且少年老成,所以他的名字又可译为童寿。在距现在1500多年前,他来到中国,后被姚秦国的君主留在国中,并赠逍遥园作为翻译佛经的道场。什公成为中国译经史上最伟大的翻译家。 什公所译的典籍一共有七十四部,如:《坐禅三昧经》、《阿弥陀经》、《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妙法莲华经》、《金刚般若经》、《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 因什公精通经、律、论三藏,所译经典妙美无比,并以此自利利他,教导众生,故称为“三藏法师”。 什公在其临终时,告诉弟子:“我所译之经,如无错误,吾身虽化,舌终不坏。”圆寂荼毗时,其舌果然完好不坏。由此可知他所翻译的经典,确无错误之处。
现此品为什公所译,当然正确无误。



普门颂的详解
答:菩萨之门,落于空有二边,不能空有相融,同样不能称“普门”。佛道之所以可以称为“普门”,因其大悲愿力和无漏智慧,一门一切门,一遍一切遍,一中一切中,是中道妙法。开一切门,无碍自在。为度生可入一切门,方便圆融,故名“普门”。有人要问,“成佛才能称普门,观世音菩萨未成佛,怎么也叫普门呢?”观世音随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