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锌电池化学和物理的电路的一下问题

作者&投稿:郴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中化学 锌铜原电池问题~

一定是含有锌离子的溶液。负极反应为锌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这样不引入新的杂质

1、铜锌原电池现象,反应现象:铜片表面有气泡,锌片溶解,电流表发生偏转。
2、铜锌原电池原理
铜、锌两电极,一同浸入稀H2SO4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
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两极发生如下反应:
负极:Zn-2e=Zn2+
正极: 2H+ +2e=H2(气体)(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总反应是:Zn+2H+=Zn2++H2↑
3、铜锌原电池实验
[器材]
试管,镊子,铜棒,HgCl2,0.1mol·L-1硫酸溶液
[操作]
取一试管并斜放入一大粒纯锌(如没有纯锌可将粗锌泡在饱和的氯化汞溶液中,用镊子夹出冲洗净),再倒入0.1mol·L-1硫酸溶液,观察表面逸出气泡情况。
在盛有纯锌和0.1mol·L-1硫酸溶液中,用一根纯铜棒插在纯锌的表面上,可以观察到在锌表面气泡很少,而在插进液面中铜棒四周气泡很多。
锌铜原电池,铜表面气泡来源不可能是铜与稀硫酸反应,而是锌丢失的电子同遇到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了反应:可以推知锌流出电子,在流经铜导线时,将电子转移给铜四周的氢离子。

具体什么问题啊亲

铁和铜的原电池方程式是什么?
答:所以,具体的电极方程式应该是:负极(铁电极):2Fe - 4e⁻ = 2Fe²⁺正极(锌电极):O₂+ 4e⁻ + 2H₂O = 4OH⁻总反应式:2Fe+O₂+2H₂O = 2Fe²⁺ + 4OH⁻电池反应发生到此步为止,但化学反应远远没有结束,...

以稀硫酸为电解质锌和铜组成原电池内电路是怎样形成的
答:锌做负极失电子,铜做正极,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其内电路是由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铜锌原电池,硫酸铜为电解质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1g通过电路的电子...
答:锌置换出铜,反应后因为锌的摩尔质量比铜的大1,所以溶液质量增加,并且每反应掉1mol锌,溶液质量增加1g,通过电子数2L,L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为什么食盐溶液可与铜锌组成原电池,原理是什么?还可以用其他的什么溶...
答:原电池的原理是将化学理直接转化为电能,要形成原电池有四个必要的条件: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者是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譬如,我们平常使用的干电池,它的负极是锌,正极是石墨)、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的回路、有电解质溶液、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得失电子的反应)。所以铜、锌和食盐...

高中化学 锌铜原电池问题
答:(1)锌是被氧化了啊 锌作为负极失去电子 电子通过盐桥来到正极与该处的氢离子结合从而在铜一极产生氢气。(2)形成原电池深层的原因是由于离子在金属表面堆积从而形成电势差 于是形成电流,原电池就是将氧化与还原反应分开进行。故锌失去的电子会通过盐桥转移。注意形成原电池的关键是要求有自发的氧化还原...

锌铜原电池,zn为什么会失电子?是因为锌与硫酸铜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吗...
答:铜锌原电池(单液)中,其中Zn、Cu两极、电解质(硫酸铜溶液)构成内电路,连接在Zn、Cu两极板上的导线和电流表等负载构成外电路.从外电路看,Zn失电子,电子通过导线转移到Cu,所以,把Zn极叫负极,Cu极叫正极.从内电路看,由于Zn失电子,被氧化,与电解池的阳极一样,Cu2+得电子,被还原,与电解池的阴极...

铜锌原电池中电流方向是怎么看的呢?
答:电子由锌流到铜,电流由铜流到锌(锌是负极,铜是正极,电流由正到负,电子方向和电流相反)

可以用铜锌原电池吗?
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流从Zn极...
答:铜是正极,在外电路中,电流从铜极流向锌极,A不正确;B、盐桥中氯离子向负极即向硫酸锌溶液移动,B不正确;C、负极锌减少65g即1mol锌时转移2mol电子,则正极铜离子得到2mol电子生成1mol铜,因此正极增加64g,C不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为 Zn + Cu 2+ =Zn 2+ + Cu,D正确,答案选D。

为什么在用铜片和锌片制作元电池时铜是正极,而电子从锌流向铜?
答:可以用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活泼金属易失电子,金属越活泼,就做原电池的负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