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5至7点是什么时辰

作者&投稿:圭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傍晚五点到八点是什么时辰~

傍晚5点到7点是酉时,傍晚7点到21点是戌时。
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这一划分方法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古人用时辰来记时,早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把十二个时辰分别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扩展资料
时辰换算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晡、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时辰

傍晚17:00-19:00为酉时。

十二时辰对照表如下:
时辰对应的名称: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纪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傍晚5至7点是酉时。
子时:23点到1点;丑时:1点到3点;寅时:3点到5点;卯时:5点到7点;辰时:7点到9点;巳时:9点到11点;午时:11点到13点;未时:13点到15点;申时:15点到17点;酉时:17点到19点;戌时:19点到21点;亥时:21点到23点。

十二时辰对应的属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辛酉戌亥。
子时: 23点 --凌晨1点 ;
丑时: 1点 --凌晨3点;
寅时: 3点 --凌晨5点 ;
卯时: 5点 --早晨7点 ;
辰时: 7点 --上午9点 ;
巳时: 9点 --中午11点 ;
午时: 11点 --下午13点 ;
未时: 13点 --下午15点 ;
申时: 15点 --下午17点 ;
酉时: 17点 --下午19点 ;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 ;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①。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十二时辰把《黄帝内经》的十二时辰养生法,通过计时工具,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时提醒人们科学养生,从而让每个人都懂得用《黄帝内经》养生,让科学养生得以普及,这对改善人们体质,提高人们生存质量,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1]《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现今零时(24时),为一日之始。
中文名
十二时辰
地区
中国
分类
计时方法
起源
西周
读音
shíèrshíchén
快速
导航
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时辰别称出生关系时辰由来时辰换算时辰属性
夜半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指前夜23时~本日凌晨1时(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下同)。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共12张
十二时辰
孔颖达在为《春秋·庄公七年》中“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一句作疏云:“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天色由黑到亮的这段,都称为夜。“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一年之始为正;一月之始为朔。中国现今的农历是以十一月为正,以夜半为朔的起点的。尽管古代典籍中对于“朔之始”还有以“平旦”或“鸡鸣”等为起点的多种不同说法,但是,人们总是用夜半子时合朔作为起始点来计算历法的。
“夜半”一词常被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不胜枚举。
子时
读音:【zĭ shí】
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可以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冬至。所以用十二地支中的子时,因为子时是六阳时(子、丑、寅、卯、辰、巳)的开始.所以《类经图翼》上说:“子者阳生之初。”冬至也是指这个意思,如《通讳·孝经援神契》上说:“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阳始至称为一阳生,或一阳来复,在《易经》卦象上则用复卦来表示。因为复卦上五爻是阴“—,而初爻(最下一爻)已成为阳“一”.这个卦象常为气功古籍所采用。但这只是个比拟,正如《金丹四百字》中说的,“火候不作时,冬至不在子,及其沐浴法,卯酉亦虚比”。所以什么时候到了该起火的子时,要按照练功过程中的景象来掌握。也如《还丹复命篇》中说的,“练丹不用寻冬至,身中自有一阳生”。可以起火的子时,在内丹术中分为两种,即活子时与正子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点整至凌晨1点整)。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早子时与夜子时
早子时与夜子时(“早子时(也称‘子正时’)”和“夜子时(也称‘子初时’)”)的出处
研究中国历法的人都很清楚,子时是自古以来也是在中间换日的。
李淳风在唐朝制定《麟德历》时,就在《新唐书·历表》中明确指出:“古历分日,起于子半”,以子时的中点,即零时(二十四点),为一日之始。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历史观念
汉初伏生的《尚书大传》中也指出:“周以十一月为正,色尚赤,以夜半为朔。”
在明朝时,就有“夜子时”这个观念。王逵著《蠡海集·历数》(见:“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或 “古今图书集成历象典漏刻部总论”):百刻之说,众说纷纷,莫有定论,惟一说类优。以为每刻得六十分,百刻共得六千分,散于十二时该五百分,如此则一时占八刻零二十分。将八刻截作初正各四刻,却将二十分零数分作初初正初微刻各一十分也……又赵缘督一说,将十二时各分八刻,计刻九十六刻为大刻,却将馀四刻每刻分作六十分,四刻作二百四十分,每一时中又得二十分为小刻,如此则一时之中得八大刻,复有二十分小刻,截作初初正初,各得一十分为微刻也。其它或以子午二时各得十刻者,或以子午卯酉各得九刻者,或以夜子时得四刻者,皆非也……然夜子时之说,只是在夜半之前,故称夜子正。如冬至为起历之端而居中气,其前亦系十一月也。是以夜子正在亥时之后,故只有初刻而无正刻;(早)子时却只有正刻而无初刻,其意可见也。(这几段文字记载古代如何用“漏刻”计时的方法。“漏刻”是一种计时的工具,以铜壶储水,漏水滴看刻度来测量时辰。“漏刻”的构造可以参见“古今图书集成”。第一段与第二段文字只是定义一个时辰等于八刻零二十分。第三段讲其它时辰定义的方法有误,第四段是讲子时的定法,由第四段的文字可知,亥时过后的一小时(有初刻,无正刻)为“夜子时”,即23:00 - 24:00这一小时。既然有夜子时的观念,便隐含一日始于“夜半”的意思,即始于 0:00。否则,何必将子时分割为两部分?是以古代中国人民换日应该不是以 23:00 为分界。这里的古代中国人民究竟是多古?据“四库总目提要”中的记载,前人认为王逵是宋朝人,但是据纪昀他们推测,王逵应该是明朝人,其思想受邵雍影响很大。总之,在明朝以前,“夜子时”这个术语就已经存在。到底“夜子时”更早出现於何朝代?尚未找到直接证据,有待考证。)
命理探源
命理探源【卷五】
论时刻及夜子时与子时正不同 万育吾曰:昼夜十二时,均分百刻,一时有八大刻,二小刻。大刻总九十六,小刻总二十四,小刻六,准大刻一,故共为百刻也。上半时

酉时

下午五点到七点是什么时辰
答:下午五点到七点是酉时,酉时又称为:日入、日落、日沉、傍晚,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在中国古代并没有钟表计时,他们计算时间采用的是十二时辰制,那么下午五点到七点究竟是什么时辰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详细内容 01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

晚上5到7点是什么时辰什么命
答:酉时是晚上5点到7点的时间段。在中国古代的时辰制度中,一天被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酉时位于日落的时刻,标志着傍晚的来临,具体时间为17时至19时。子时是指夜晚的中间时段,大约在23时至01时之间。这个时辰也被称为夜半,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丑时涵盖了凌晨1点到3时的...

5点开始算什么时辰
答:3、寅时(03时至05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凌晨 3 时整至凌晨 5 时整)。老虎在此时最猛,所以称之为寅时。4、卯时(05时至07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点至7点)。为古时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

下午5点是什么时辰?
答:附:十二时辰与时间对照表 子 (晚上11时至凌晨 1时)丑 (凌晨 1时至凌晨 3时)寅 (凌晨 3时至早上 5时)卯 (早上 5时至早上 7时)辰 (早上 7时至上午 9时)巳 (上午 9时至上午11时)午 (上午11时至下午 1时)未 (下午 1时至下午 3时)申 (下午 3时至下午 5时)酉 (下午 5时至晚上...

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分别是几点到几点呢
答:子时(23-1点) 丑时(1-3点) 寅时(3-5点) 卯时(5-7点) 辰时(7-9点) 巳时(9-11点) 午时(11-13点) 未时(13-15点) 申时(15-17点) 酉时(17-19点) 戌时(19-21点) 亥时(21-23点)按天干地支:早晨7-9点.上午9-11点.中午11-13点.下午13-15点.傍晚15-17点.黄昏17-19点.晚上19-...

下午五点五十分是什么时辰
答:是酉时。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鸡开始归巢。如白天乐《醉歌》云:“黄鸡崔晓丑时鸣,白日催怿西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

中国的时辰对照表
答:【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

六点至七点是什么时辰
答:下午七点是什么时辰 以下是各时辰对应的现代时间,供您参考: 子时:23 点到隔日 1 点 丑时:1 点到 3 点间 寅时:3 点到 5 点间 卯时:5 点到 7 点间 辰时:7 点到 9 点间 巳时:9 点到 11 点间 午时:11 点到 13 点间 未时:13 点到 15 点间 申时:15 点...

晚上5至7点对应古代的哪个时辰?哪个生肖代表这个时辰?
答:傍晚5:00—7:00,如果按照24小时时间制看来,应该是在17:00—19:00,而这个时间段在古代属于酉时。在古代人们一直用十二生肖来了代表时辰,而酉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十位,代表着鸡这个属相。要想推算出晚上5点到7点,对应古代的哪个时辰,其实一点也不困难;只需要我们了解古代时辰,以及...

时辰对照表是什么
答:古代时辰对照表参考如下:【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