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妫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中国地质大学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怎么走~

公交线路:836路 → 695路,全程约11.0公里
1、从中国地质大学步行约260米,到达成府路口南站
2、乘坐836路,经过3站, 到达蓟门桥西站
3、乘坐695路,经过7站, 到达甘家口大厦站
4、步行约270米,到达中国地质科学院百度地图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8250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4月,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机构调整9易其名。
1952年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从重工业部中分设出地质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管理全国地质矿产工作的专门机构。
1956年4月,“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成立,隶属于地质部。
1957年6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1960年10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所。
1964年5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1970年6月,地质部撤销建制,改“国家计委地质局”。
1971年5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975年,国务院设立“地质总局”;1978年10月,研究所更名国家地质总局地质研究所,隶属于国家地质总局。
1979年9月,国家地质总局重设为地质部;1979年10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部地质研究所,隶属于地质部。
1982年5月,地质部改名为地质矿产部;1982年12月,研究所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1998年3月10日,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根据这个决定,由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共同组建国土资源部。
2000年8月,研究所更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答:1953年 前身“地质部地矿司技术加工室”建于北京。1964年 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成立“地质部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下辖南京中心实验室。1969年 “三线”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1992年 经国家计委批准,迁至成都市。1999年 经国土资源部三定方案批准,该所更名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2001年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答: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及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委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和古地磁专业委员会挂靠在本所,主办学术刊物《地...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答:早在1879~1926年间就有少数国外地质地理学者和探险家沿着古青藏通道做过地理地质概略调查(青海省区域地质矿产局,1991);1954~1959年间先后有地质、石油、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研究人员沿青藏公路沿线及其邻近地区做过一些先导性的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1969~1972年期间,青海省地质局完成了1:100万温泉幅(I-46)区域地质...

地质科学院历任院长
答:中国地质科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领导的中国地质科学技术综合研究与支撑机构。其前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1956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的几个研究所。1959年成立,称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1975年改称现名 第一任院长是著名古生物学家许杰,第2任院长邹家尤,第3任院长地质学家...

地质工作的基本历程
答: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成立地质部,任命李四光为部长,何长工等为副部长,以加强地质工作的领导,使地质工作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地质部成立后,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随即撤销。在成立地质部的同期,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有关部门,也先后相应地加强了各自的地质机构。中国科学院成立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答:全国地质编图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岩石矿物学杂志》和7个学术机构挂靠在地质所。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73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19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21篇),核心期刊论文79篇。出版大型图册/图件1套,专著5部,取得专利7项。国内引用率列全国科研机构第14位。获北京市科...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答:公开出版专著1部;获专利5项。国内论文引用率排名进入全国前20名,两篇国际论文入选2012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2项,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项,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1项。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获2013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 翟庆国...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答:截至2014年底,全所在职职工190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7人,研究员及教授级高工46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47人。内设8个专业研究室、5个职能处室和2个公益服务部门;有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1个局级重点实验室、1个局业务中心和2个中国地质科学院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答: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水环所)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唯一专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研究的国家公益性科研机构,是全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科技支撑单位和技术发展核心,是全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专业编图中心。 “973”项目启动会上为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2009年承担地质调查工作...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答: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领导班子由5人组成,所长龙长兴,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徐龙强,副所长赵越,副所长侯春堂,副所长马寅生。所长龙长兴(中),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