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犊鼻裤

作者&投稿:商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黎族犊鼻裤是黎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服饰。

犊鼻裤又称丁字裤或腰布,主要存在于海南黎族地区。犊鼻裤一般由两块梯形腰布组成,材质多为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多为素织。它的特点是裆部细长条形,前后呈三角形。穿戴时,三角布形贴在后腰,长方形布由后到前夹在两腿之间,并经下胯遮住男裆部至脐部,然后用连接在三角形布两端的系裤线夹腰系着绑牢。

犊鼻裤是黎族传统服饰的一部分,反映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文化。黎族服饰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发展历程经历了3000多年。黎族服饰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不同方言区的服饰也有所差异。黎族服饰的发展历史和技艺精湛体现了黎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黎族服饰是流传于海南省的以黎族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为基础,利用海岛棉、麻、木棉、树皮纤维和蚕丝等织造缝合而成的民族服饰,其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

在传统黎族服饰中,黎族妇女常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有的地方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男子传统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吊襜),部分美孚黎男子上衣与女子无多大分别。

2008年6月,黎族服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简介:

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东方、白沙、陵水、昌江黎族自治县和乐东、琼中、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海南其他市与当地民族杂居。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犊鼻裤
答:黎族犊鼻裤是黎族地区的一种传统服饰。犊鼻裤又称丁字裤或腰布,主要存在于海南黎族地区。犊鼻裤一般由两块梯形腰布组成,材质多为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多为素织。它的特点是裆部细长条形,前后呈三角形。穿戴时,三角布形贴在后腰,长方形布由后到前夹在两腿之间,并经下胯遮住男裆部至脐部,然后...

黎族男子服饰是怎样的?
答:黎族男子的传统服饰包括上衣、腰布和头巾,这些服饰的色彩和样式反映了黎族的文化特色。上衣通常为开胸设计,无钮无扣,通过一条绳子固定。其背后下部常常装饰有流苏。黎族男子所系的腰布,古称“包卵布”或“犊鼻裤”,过去多以素色为主,部分会有花纹、花边或刺绣。在一些地区,犊鼻裤上的花纹图案简...

黎族男子服饰是怎样的?
答:黎族男子服饰,主要由上衣、腰布和红、黑头巾组成。男子上衣开胸、无钮、无扣,仅有一条绳子绑住,衣的背后下部边缘多有无边穗。“丁”字形的腰布过去称为“包卵布”,古称“犊鼻裤”。犊鼻裤过去多是素织,少量织有花纹、花边和刺绣。犊鼻裤有些地方绣上简单的花纹图案,有些地方则是没有任何...

黎族服饰是什么样的
答:犊鼻裤有些地方绣上简单的花纹图案,有些地方则是没有任何的花纹。另一种下服为开衩裙子,这种裙子没有任何花纹图案的裙子,主要聚居在昌化江流域的美孚方言男子所穿。裙子式样,上窄下宽,用绳子绑腰。其他地方都没有这种服饰。女子服饰 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都...

黎族族名是咋来的?黎族的方言又有啥特征?
答:1. 黎族的族名起源:在1950年之前,黎族男性的传统发型是结髻置于脑后,穿着特点为下身穿“犊鼻裤”,上衣则逐渐改穿汉装。2. 黎族方言特征:黎族妇女传统上进行面部纹身,穿着宽松的上衣,具有特色的“贯首式”,以及极短的长筒裙。润方言的黎族擅长造型艺术,特别是妇女的织花与绣花技艺,以及男子...

黎族族名是咋来的?黎族的方言又有啥特征?
答:1950年以前,男子结髻在后,下穿“犊鼻裤”,上衣已改汉装。妇女文面文身,上衣宽阔,为“贯首式”,筒裙极短。润方言擅长造型艺术,妇女的织花与绣花,男子的骨刻与木刻,十分精致美观。居住在南渡江发源地南溪峒的润方言过去普遍保留着“上人下畜”的高架船形屋。润方言内部方言土语相当复杂,主要...

黎族的服饰颜色
答:传统的黎族男子服饰较为朴素简便,上装一般为对襟无纽的棉质或麻质的素色短袖衣;下装因方言不同有所区别,哈方言男子多穿犊鼻裤,杞方言、赛方言、润方言男子多穿前后各一片布料的吊产裙,美孚方言穿短围裙。黎族妇女服饰多姿多彩。下装均为织着丰富花纹图案、色彩艳丽的筒裙,有长裙、中长裙、短裙和...

急~有关历史的论文
答:黎族男子服饰上衣差别不大,而下底有明显的地区差别。例如“侾”系和“润”系男子上着对襟、无领、无纽扣的麻或棉质上衣,有的衣背或下摆有简单的花纹,下身穿“犊鼻裤”;“杞”系和“赛”男子上穿对襟、无领、无纽的麻或棉质上衣,下着左右开叉的短裙;“美孚”系男子上着对襟、无领、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