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物质贫乏,女性化妆品虽然不多,但个个都大有来头

作者&投稿:须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现代女性的化妆品从口红、眉笔、睫毛膏到防晒霜、遮瑕膏,品类概括不下十种,古代女性的化妆品有花钿、口红、傅粉、额黄、眉笔、妆粉、胭脂,满打满算不过七种,比起现代化妆品少太多了,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七种化妆品,他们的 历史 来源之久,制作成分也是颇有讲究。

一:古代女性化妆品--花钿

花钿又被称作为贴花、面花、花子,是古代女性贴在脸部和眉心的一种小装饰,属于古代女性化妆品一类。

宋高承《事务纪厚》中有记载花钿的来源,由南朝宋武帝之女寿阳公主妆作而来,当时寿阳公主在眉间贴了五片花钿,状似梅花,所以这种妆容又被叫做梅花妆或寿阳妆,直至唐宋,梅花妆依旧流行。

花钿的制作材料十分丰富,有的用纸、茶油花饼和鱼鳞做成,有的用金箔剪裁而成,甚至还有用蜻蜓翅膀做成。用蜻蜓翅膀做花钿,主要发生在后唐,妇人捕网抓获蜻蜓后,折下翅膀,在上面描绘自己喜欢的颜色,以此来做成花钿;花钿的形状除了前文提到的梅花形状外,还有鸟、鸭、鱼等,很是巧妙新颖,颜色也多,除红、绿、黄外,还有紫、蓝、黑,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对镜贴花黄”这首诗中,花木兰所用的花钿就是黄色。

二:古代女性化妆品--口红

在古代,口红也被叫做唇脂、口脂。古代口红多为朱红色,涂抹在唇上,能够增加嘴唇的鲜艳度,给人年轻、活力又 健康 的印象,因此颇受古代女性的喜爱。

古代口红涂抹方式的很多,如朱唇一点、檀色点唇等。

中国惯以小嘴为美,唐朝元和年间更甚,由于当时受到了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先后出现啼妆、泪妆,从名字就能看出,就是把妆化得像哭一样,在当时也被叫做“时世妆”。时世妆面上不施粉黛,嘴唇涂得又红又小,画八字眉,远看整张脸黑白分明,近看像哭泣一般,没有什么美感,给人极其怪异的感觉,因此在当时只流行了一段时间。

檀色点唇流行于唐宋年间,在当时,檀色为浅绛色,这种颜色直到现在还流行。

三:古代女性化妆品--傅粉

傅粉是古代最普遍的一种化妆方式,即在脸上搽粉,举个典型的例子,根据史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赐给杨贵妃的傅粉费,就高达百万两黄金,可见古代女性对傅粉的重视程度。

古人对傅粉的见解也颇为独到,鲜明地道出了化妆和审美的关系,清朝李渔便是这样形容女性傅粉,女人都跟风使用,但美人用得偏多,而且是越用越美,肤白貌美用了更添美色,但如果皮肤黑用了,那就显得有些奇怪了。

有关傅粉,古人还将其与个人道德修养联系在了一起,指出化妆应与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即外表打扮得美,心灵也应要美,个人品德更要好。

四:古代女性化妆品--额黄

指在额间涂上黄色,也叫鸦黄,这种化妆方式源于南北朝,流行唐朝,现在已经很少在使用了。

有相关文献记载,这种妆饰的出现和佛教的流行有一定的关系。南北朝时期,佛教在我国达到鼎盛,古代女性从金佛像中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黄色,渐渐地成了一种习俗。

我们都知道唐朝著名的诗人很多,在额黄流行唐朝期间,温庭钧、李商隐等诗人就曾在诗词中描写过有关额黄的诗句,甚至还有专门讲述额黄的神话故事。

五:古代女性化妆品--眉笔

画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式,在还没有画眉材料出来之前,古代女性多是将柳枝烧焦后涂抹在眉毛上。画眉源于战国时期,那时画眉只有黑色,因此又被叫做“黛黑”。

到了汉朝,画眉在女性中更加普遍,方式也更多,是越画越好看;有人将眉毛画成长长弯弯的青色,像远山一样秀丽,我们常说的眉如远山就是从这儿来的。于是后来就流行用翠绿色画眉,在宫内是最为流行,黑色画眉少了,以至于杨贵妃用黑色画眉反而成了一件新鲜事,争的后宫妃嫔纷纷效仿。

盛唐时期的女性,流行把眉毛画得又阔又短,形状就类似如今的桂叶或者蛾翅,这种阔眉很容易画得呆板,为了不显呆板,古代女性会对已画好的阔眉进行“晕眉”,即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的颜色往外晕散;另外还有一种细眉,就是将眉毛画得很细,效果就似这句诗“芙蓉如面柳如眉”,张柏芝年轻时就是这种眉。

唐时眉毛的化妆形状多种多样,比较出名的就有十种眉,如鸳鸯、小山、分梢、涵烟、三峰、垂珠、五、月、拂烟、倒晕。

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朝代的更迭各不相同,最早的画眉材料是一种黑色矿物,叫黛,也被称之为石黛,盛行于战国时期,描眉前,先将石黛研磨成粉,再加水调和,方法有点类似于古代的研墨。

除了石黛,古代还有铜黛、螺子黛和青雀头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出现在南北朝,由西域引进,螺子黛产于波斯,源于隋唐,这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的画眉工具,形状规则,与墨锭极为相似,所以又被叫做石墨、画眉墨,使用时无须研磨,只需沾水。

宋朝时期的女性已很少使用石黛,主要用螺子黛画眉,元代至明清,宫中女性所用的画眉黛,全部来自京西门头区斋堂特产的眉石,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画眉材料是一种经过化学调剂的黑色油脂,便于使用和携带,一直沿袭至今日。

六:古代女性化妆品--妆粉

妆粉的使用至少从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类,一类是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因为有铅的成分,又叫“铅粉”“铅华”,另外也叫“胡粉”。铅粉的制作过程复杂,虽然它叫铅粉,但其中包含了锡、铝、锌等化学元素。最初的铅粉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呈糊状,汉朝之后,用来妆面的铅粉大多经过吸水,制成粉末或固体的形状,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容易保存,深受古代女性的喜爱,慢慢便取代了米粉的位置。

另一类则是用米粉研碎制作而成的米粉,米粉是最原始的制粉方式,将米汁盛于器具中沉淀,得到洁白的粉块,放在阳光下暴晒,晒干后的粉末细腻,可用来涂抹面部。

另外还有一种香粉,主要的原材料为栗米,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制成了香粉,栗米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加上味道香,在当时颇受女性的喜爱。

三类妆粉都是用来敷面,以保持皮肤光亮洁净。

除了以上三类妆粉外,还有紫粉、迎珠粉、玉女桃花粉、玉簪粉、珠粉、石粉、官粉、银粉、桂粉,形状有圆形、四边形、方形、葵瓣形、八角形等等。

七:古代女性化妆品-胭脂

胭脂,又叫焉支、烟支、燕脂、燕支、鲜支、阏氏等等,是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品之一。胭脂最开始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据传是由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原的。南北朝时期,古人在制作胭脂时加入了猪胰、牛髓等物品,令制作而成的胭脂变成了一种脂膏。

胭脂的原材料是一种叫红蓝的花朵,红蓝花瓣有红、黄两种颜色,花朵摘下后被反复捶打,去除黄汁后就成了鲜艳的胭脂红。除了红蓝外,胭脂的原材料还有石榴、山花、重绛、苏方木等。

从文献记载来看,古代女性化妆,但用胭脂的比较少,往往会配合脂粉一起用,具体的用法有三种:

第一种:妆前将胭脂和铅粉调和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涂抹在脸颊,因颜色统一,颜色均匀,涂抹面部后给人文静、庄重的感觉,因此多用于成年女性。

第二种:先白粉、后胭脂。额头、鼻子、下颚露出白粉的本色,胭脂涂抹在两腮,这种方式画出来的妆容,双颊呈现红色,因此被叫做桃花妆。

第三种:先在脸上均匀地涂抹上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盖,用色程度浓艳,被称为“酒晕妆”,用色程度稍浅,叫“飞霞妆”。

花钿、口脂、石黛、铅粉、胭脂...由此可见,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一点也不比现代女性少,在跟风效仿妆容这件事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古代物质贫乏,女性化妆品虽然不多,但个个都大有来头
答:现代女性的化妆品从口红、眉笔、睫毛膏到防晒霜、遮瑕膏,品类概括不下十种,古代女性的化妆品有花钿、口红、傅粉、额黄、眉笔、妆粉、胭脂,满打满算不过七种,比起现代化妆品少太多了,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七种化妆品,他们的 历史 来源之久,制作成分也是颇有讲究。 一:古代女性化妆品--花钿 花钿又被称作为贴花、面...

古代胭脂是怎么做的
答:米粉混合红色素溶液之后,倒去上面的上清液,将剩余的物质加入到布袋之中进行控水,然后阴干。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比如片状、膏状、粉状,粉状的胭脂水粉实际上便是在完全干燥后粉碎即可得到。 古代胭脂是怎么做的2 古代胭脂水粉如何制作的? 我们在看古装剧的时候,古人化妆都是用胭脂水粉,不和...

古代胭脂水粉的做法
答:最后,就是决定你胭脂水粉颜色的步骤了,要选择合适的.花卉,一定要是鲜艳开放的,艳丽的那种,然后捣烂出汁水,把汁水倒入之前准备好的膏状物质里,然后搅匀,这就是胭脂了,等胭脂稍微干一些可以直接使用的时候,你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古代胭脂水粉的做法3 1、染甲液 今日的城市女性有“美甲”的时尚,古代的女子一样也爱...

古代雅典的物质生活贫乏却有着丰富的什么生活
答:这种生活是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生活。精神文化是人类在从事物质文化基础生产上产生的一种人类所特有的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各种意识观念形态的集合。精神文化的优越性在于具有人类文化基因的继承性,还有在实践当中可以不断丰富完善的待完成性。这也是人类文化精神不断推进物质文化的内在动力。

为什么孔子和颜回在那么物质贫乏
答:社会环境的限制和自身对于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孔子和颜回生活在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的社会环境相对较为动荡,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普通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孔子和颜回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注重的是道德修养和人性的追求,对物质财富并不特别看重。

古代胭脂水粉如何制作的?
答:其次,你要买上当季的新鲜蚕丝,把蚕丝剪断浸泡,捣烂至蚕丝变成浆水。最后把烂米放置沉淀,然后倒掉上面的清水,留下米浆,捣烂,和蚕丝浆水放在一起,搅匀之后再次放置沉淀,然后留下米浆,沉淀放置到全部的水自然蒸发蒸干,剩下的那些膏状物质才是我们需要的。最后,就是决定你胭脂水粉颜色的步骤了,...

月入3-4000的女人买杨树林化妆品奢侈不
答:首先你是结婚还是没结婚,还有你们一个月花销多少 还有就是你们一个家庭收入有多少 如果你这个钱根本不需要上缴家庭,那么就看你说的奢侈不奢侈了 如果需要贴补家用,那么你就自己好好考虑吧 毕竟你自己都说了,那是化妆品不是你生活必须品。人都是现有生活,才会有好好生活。

网络时代与传统时代消费特征的比较分析
答:比如在化妆品领域,消费者的需求与化妆品品类从功能上实现了结合和细分,有需要美白的,有需要保湿的,有需要祛斑的等等,消费者需要不通的产品来满足自己美丽的需求,于是,诉求这些不同功能的化妆品就摆满了柜台,调查显示,无论是女性的护肤品的市场、还是男性护肤品的市场都有更多的品类,而且这些品类...

我6年纪 写的作文不怎么样 来个中等的关于过年的作文 就是过年的日记...
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

古代的一两银币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答:《明史》里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