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想要退休的话,决定权在谁的手里?

作者&投稿:洪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制度之一,公务员到达一定年龄后就会退休,同时享受国家的财政供养。其实这种制度并非现代经济社会的产物,退休制在中国的周朝就已经产生,并且慢慢发展成为国家的定制。

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汉朝时期,官员退休被称为“致仕”。到了清朝时期,官员退休被划分为了许多种情况,比如说:挂职升官而退休;犯了错误被皇帝惩罚而退休;到了退休的年龄而退休等。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清朝时期官员的退休制度。

从官员的退休年龄来说的话,根据乾隆时期的制度规定:每个部门凡是年龄在五十五岁及以上的官员,尚书、侍郎等要仔细辨别,确认他们是不是真的达到了退休年龄。而官员最晚的退休年龄则是七十岁,如果,到了七十岁还不退休,那么,就要被上级部门下令强行退休。

不过,七十岁就要退休这一规定,对一些位居高职,手握大权的官员来说,只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可以说,在很多时候,官员是不是要退休,跟这个官员的精力怎样;皇帝对他的态度;和上级官员的关系等,有很大的关系。

并且,在清朝的时候,如果,官员想要退休,一般情况下,需要官员自行向上级部门说明缘由,在获得批准后,才可以退休。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递交“致仕奏折”,四品及以下的京官,就要通过这个官员所隶属的部门尚书,或者侍郎向皇帝请奏。

而外官,则需要通过督抚,经过吏部的审核,以求得批准。

通常来说,如果有官员的退休奏请被批准了,就要立刻清算开支补缺,然后,向皇帝请示旨意,再找其他人补上这一官位。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乾隆年间,乾隆用“大学士职司赞襄”、“宣力有年”等理由,留住了一些想要退休的官员,为这些官员保留了他们的官职一个月。乾隆通过这样的方法,显示出了国家对旧臣的关怀,就算大臣要退休了,国家依然不会忘记对他的关怀。

从官员退休后的待遇上来看,官员的退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根据退休制度按年龄退休;

另一种则是原官退休,这种退休通俗点来说,就是保留退休官员原来的官职和品级荣誉。

而对于原来官职的俸禄,则另外作了规定。

一般来说,如果是大学士、尚书等这一级别的官员,保留原来官职退休的话,他们回到家乡以后,可以给予他们原来官职全部俸禄的优厚待遇。如果是对在职官员进行考察,凭借着原来的品级退休的话,那么,则会给予这些官员原来官职的一半俸禄。如果是上级部门商量下令退休的官员,则不给他们俸禄。

虽然,清朝对官员退休后俸禄的有无作出了如此详细的规定,但是,这些都不是绝对的。若是皇帝格外开恩的话,那么,官员有可能把没有俸禄变成有俸禄,一半俸禄变成全部俸禄。有的官员从官场上退下来以后,皇帝为了犒赏他在职期间对朝廷所做出的贡献,则会考虑给这位官员晋升头衔、晋秩等恩宠。

例如:雍正在位时大学士陈元龙觉得自己年事过高,难以再担当重任,于是,请求退休。而雍正帝觉得陈元龙这人平时工作兢兢业业,为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又念在陈元龙是康熙时期的老臣。因此,雍正帝对陈元龙追封太子太傅的头衔,让他以原来的官职退休。而这,便是官员退休后晋升头衔的例子。

除此之外,有退休官员晋升头衔、晋秩的情况,反之,也有官员在请求退休的时候,被皇帝认为这位官员过于骄傲,故意怠慢,然后,给予处分、惩罚的情况。比如说:乾隆五年,当时任职工部尚书的魏廷珍,用人老体弱多病的缘由请求退休。但是,乾隆却认为他担任这个官职这么久了,没有做过什么杰出的政绩,也没有为朝廷做过什么重大贡献。于是,下令见他革除官职发回原籍地。

像这样被皇帝勒令退休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勒令,包含的是对他人给予处罚的意思。这时,官员的年龄和身体状态,并不是影响他退休的主要原因。这种退休和官员的自陈退休,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比如:雍正时期,雍正帝发现下面的一些部门,存在结党营私等现象,就命令一些官员严查此事,一旦被查到有这样现象的官员就要被解甲归田。

在这其中,被解甲的官员就属于勒令退休的情况。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官员是因为犯了错,所以,自然而然就不能享受俸禄等待遇。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官员因为犯了错而受到其他大臣的弹劾,这时,皇帝为了保住这位官员的面子,就会让他以退休代替对他的惩罚。而退休的官员,在得到批准以后,并不是立马走人。他们必须在离开之前和自己手下的人对接好所有的工作,交代完事情后才能走。

不过,有些官员是例外,虽然他们退休了,但是,皇帝需要用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还会重新走上官场。

总而言之就是:如果皇帝不需要,官员就要退休;而皇帝若是需要,那官员就要回到朝廷上继续为国效力。



在皇帝的手里,特别是对于古代的一些大臣来说,只需要得到皇帝的批准,自己才能够告老还乡。

决定权在帝王的手里,因为这些做官的人都是效忠帝王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帝王说了算。

决定权在皇帝手上,他们到了一定的退休年龄,就会向上级机关报告说明缘由,四品及以下的京官,就要通过这个官员所隶属的部门尚书,或者侍郎向皇帝请奏;三品以上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递交“致仕奏折”,但最终决定权在皇帝手上,皇帝如果需要这个官员继续干下去,他就只能在任上干到老死,得到皇帝批准退休,他才能告老还乡。

古代都是皇帝位大,当然退休肯定也是皇上说的算,即使你七八十皇上不让你退休也是不可以的。

古时候的人想要退休的话,决定权在谁的手里?
答:并且,在清朝的时候,如果,官员想要退休,一般情况下,需要官员自行向上级部门说明缘由,在获得批准后,才可以退休。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可以直接向皇帝递交“致仕奏折”,四品及以下的京官,就要通过这个官员所隶属的部门尚书,或者侍郎向皇帝请奏。而外官,则需要通过督抚,经过吏部的审核,以求...

古代,朝廷官员退休,一定要回老家,朝廷为何这样规定?
答:这些传统,就决定了古代朝廷官员退休,一定会回老家。2、朝廷需要这些退休的官员回到当地发挥作用。古代的读书人,是非常稀少的,每一个都是宝,在本地很受尊重。每每有什么纠纷、争吵,本地人都会请读书人到场处理。如果有官员出马,说服力就会更高,哪怕这个官员是退休的官员。有退休官员在乡下坐阵,对...

在中国历史上,古代的官员们是怎样退休的呢?
答:中国古代官员什么年龄退休、退休金多少,历朝历代都不相同。有想退休就是退不成了,也有一心不想退休,只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有明明都已经退休了,却又被召回的,也有默默辞职,不告而别的。在古代,既然选择了做官,就得一切交由皇帝决定,皇帝不批准,“退休”也只是...

现在都兴退休养老,那么古代的人是怎样退休养老的?
答:谈起退休,大家首先最为熟知的就是如今的退休年龄。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务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者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退休。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男子和女子到了这个年龄之后,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拿到退休证,可以享受我国的退休待遇。我国的养老金平均水...

古代官员什么时候能退休?退休制度是怎么定下的?
答:古代官员的退休年龄并不是统一的,从周朝开始制定了七十岁退休的政策后,后面的朝代都是七十岁退休制度,到了明清时期,退休年纪从七十岁改到了六十岁。退休这个词最早是从唐朝时期出现的,这个词是指官员退出朝廷回到家乡休养晚年,但是有的官员心系朝政,而且能力强大,所以即便是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也是可以...

古代的人什么时候退休,退休待遇怎么样?
答:最早的退休一词出现在唐朝时期,但官员们具体的退休年龄是根据不同的朝代而有不同的规定的,据相关文献记载,在周朝时,对于人们退休的要求为七十岁退休,与现在的六十岁不同。而在两宋时期,要求如果是文官的话,只有满七十岁才能够退休,如果是武官的话,需要在延长十年,要八十岁才可以退休,关于六十...

古时候官员退休的时候,制度是怎样的?
答:宋朝:宋仁宗起允许带职退休,除了没实权,待遇一样。宋朝时期等同于将官员们养起来,跟我们现代退休制度有的一拼,而且为了鼓励退休,官员退休时候都晋升一级,并且有参与朝政的权利。北宋年间,“告老还乡”的高官们并不真正回到自己的家乡,基本都奔着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洛阳”...

中国古代的退休制度是啥样
答:在明代朱祐樘(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于今天内退的规定,即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无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古代推迟退休是什么原因 在古代中国,提前退休与推迟退休,很多时候都是根据政务需要和具体人、具体岗位来决定的,并没有现代的养老金不足的因素,有时甚至不允许退休,...

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样的?退休又被称为什么?
答:古代的退休制度一般都是根据官员的等级享受不一样的退休待遇的,官员等级不同的话,那么退休金也会不一样,不过六品以下的官员是没有什么福利的,在退休的时候,朝廷会给予一定的土地作为赔偿。古代的退休一般都是被称为告老还乡。古代的官员一般都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如果在官场上混的比较好的话...

古代对官员退休有没有特别的规定 宋朝对退休官员是什么待遇
答:到了宋朝开始,才考虑到基层官员,规定九品以上退休官员可以领原俸禄的一半,以保障生活。但到明朝以后,又给去掉了,退休官员没有任何工资收入,仅仅是免除徭役而已。所以,多数情况下,古代的官员在致仕之前,就会置办田产,以确保退休以后能靠田产维持生活,生活水平也是随田产多少而决定的,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