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杠杆质量不计,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大于乙),

作者&投稿:衅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图所示,AB是一个质量不计的杠杆,支点为O,A、B两端分别挂有甲、乙两个物体,杠杆平衡.已知甲的质量~

设AO的长为L1,则OB=2m-L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G甲×L1=G乙×(2m-L1)2kg×g×L1=6kg×g×(2m-L1),解得L1=1.5m,OB=2m-1.5m=0.5m.故答案为:0.5.

G甲=ρ甲V甲g,G乙=ρ乙V乙g,由杠杆平衡条件得:G甲OA=G乙OB则OBOA=G甲G乙=ρ甲V甲gρ乙V乙g=2×103kg/m35×103kg/m3×32=35所以OA:OB=5:3.答:OA与OB的长度之比为5:3.

将甲乙两物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Fl>Fl,则左端会下沉,故A选项错误;
将甲乙两物体远离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Fl<Fl,则右端会下沉,故此选项错误;
在甲乙两端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物体,则Fl<Fl,则右端会下沉,故此选项错误;
在甲乙两端分别挂上与甲乙等质量相等的物体,在左右两端的乘积都增加1倍,左右两端乘积仍然相等,故平衡,符合题意.
故选:D.

如图所示杠杆,O是支点,杠杆质量不计,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不等的甲...
答:将甲乙两物体向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F甲l甲>F乙l乙,则左端会下沉,故A选项错误;将甲乙两物体远离支点移动相同的距离,F甲l甲<F乙l乙,则右端会下沉,故此选项错误;在甲乙两端分别挂上质量相等的物体,则F甲l甲<F乙l乙,则右端会下沉,故此选项错误;在甲乙两端分别挂上与甲乙等质量相等的...

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O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OB.在杠杆右端A处用细绳...
答:解答:解:如图所示:在b端需施加最小的力,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lob为动力臂;当ao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臂是loa,f1lob=gloa;当ob段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阻力臂是loc,f2lob=gloc;∵loa>loc,∴f1>f2.故答案为:>.

如图所示杠杆中,O是支点,在B端挂一个重物,为使杠杆平衡,要在A端加一...
答:解:由图知,F1通过支点,力臂为0;F3的方向与杠杆垂直,OA为F3的力臂,过支点O分别作出F2、F4的作用线的垂线,得出相应的力臂L2(OD)、L4(OE),在Rt△OAE和Rt△OAD中,OA都是斜边,其长度比OE、OD大,所以在四个力的力臂中,F3的力臂(OA)最长,而阻力(重物重力)、阻力臂L(OC)相同...

如图所示,O为支点,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杠杆 A...
答:在A端施加一个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于力的方向不确定,所以动力臂也能比阻力臂长,也可能比阻力臂短,还可能相等.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

(2013?鼓楼区二模)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的物体...
答:解:由题意知:F1、F2都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即两次的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相等;即:F1×OC=F2×OA=G×OB,在△OAC中:OC<OA,所以:F1>F2.∵OA<OB,∴F2>G,F1>F2>G.故选D.

...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图中O为支点,F 1 的力臂为l 1 ,F...
答:省力;F 1 L 1 =F 2 L 2 试题分析:如图所示的杠杆动力臂L 1 大于阻力臂L 2 ,所以是省力杠杆;当杠杆平衡时,满足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 1 与F 2 定量的关系式为:F 1 L 1 =F 2 L 2

如图所示,O 为杠杆的支点,杠杆右端挂有重为G 的物体,杠杆在力F1的作用...
答:F2的力臂比F1大,故F2小于F1。G的力臂比F2的力臂大,故F2小于G。选D。

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在A点悬吊一物体,绳子的拉力为F,杠杆在水平位 ...
答: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在A点悬吊一物体,绳子的拉力为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重力G的受力 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在A点悬吊一物体,绳子的拉力为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重力G的受力示意图和拉力F的力臂。... 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在A点悬吊一物体,绳子的拉力为F,杠杆在水平...

如图所示的两个杠杆,O是支点,请你判断一下哪个杠杆能够平衡?如果不平 ...
答:设一个钩码重是G,杠杆分度值是L,图1:杠杆左端:2G×L=2GL,杠杆右端:3G×2L=6GL,所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不平衡,杠杆沿顺时针转动.图2:杠杆左端:4G×3L=12GL,杠杆右端:3G×4L=12GL,所以,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平衡.故答案为:≠;不平衡;顺时针...

(3分) 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_百度...
答:运用力臂的概念作图。 试题分析: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是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在此题中从支点O开始沿着力F的方向做垂线,就是F的力臂。点评:在此题中先找到支点,再利用力臂的概念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