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的东太后和西太后分别是谁

作者&投稿:吕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朝同治时期,两宫太后秉政,请问到底是东太后和西太后,谁的权力更大?~

首先,恭亲王奕忻是咸丰皇帝的弟弟,而慈安和慈禧都是咸丰皇帝的皇后,即妻子,同时有两个皇后,这在清朝是唯一的,即使在封建历史上也是非常少有的,原因是慈安先当上皇后,但是没有生儿子,而慈禧生下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因此慈禧母以子贵,被封为西宫皇后,而原先的慈安就成了东宫皇后,这两个女人都是恭亲王的嫂子,至于您问的问题,是影视剧编造的故事。慈禧母以子贵,咸丰死后,儿子又成了皇帝,万全没有必要杀死慈安太后,慈安太后是在长时间没有能生下儿子,在抑郁寡欢中得病死的。

慈安太后
慈安太后即东太后,是清代咸丰皇帝之妻。她姓钮祜禄氏,原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咸丰在未做皇帝前就与她结成夫妻。咸丰二年(1852年),钮祜禄氏被封为贞嫔,又进为贞贵妃,不久立为皇手。他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1861年11月咸丰死后,她进封为慈安太后,地位在慈禧太后之上。

咸丰帝死后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奕诉定计,发动祺祥政变,处死了肃顺等人,夺取了清王朝的最高权力。表面上,慈安与慈禧两宫太后以姐妹相称,共同垂帘听政,执掌国家最高权力。可是到了1881年4月8日,年仅四十五岁、比慈禧还小两岁的慈安太后突然暴毙宫中,清廷的垂帘听政由两宫并列一下子变成了慈禧一人独裁。对慈发太后突然死亡,在当进与以后都有种种怀疑与猜测,成为二百多年清宫史上的又一在疑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清朝官方的“正常病死说”。

在朱寿朋的《光绪朝东华录》在载有慈安的遗诏,说她在“(1881年农历三月)初九日偶染微疴,初十日病势陡重,延至戌时,神思渐散,遂至弥留”。但是这种“因病致死”是那样的快速而又突然,连当时的当事者也大为怀疑。据《清稗类钞》载,在慈安初感身体不适时,御医薛神速辰为她诊脉,认为“微疾不须服药”,没想到当晚就听说“东后上宾,已传吉祥板(棺木)”,大为诧异,还以外间论传。后来噩耗证实,他大戚曰:“天地间竟有此事,吾尚可在此?”是不信慈安是因病致死。另一位当事人左宗棠,当时任军机大臣,突然听说慈安得病身亡,顿足大声说:“昨早对时,上边(指慈安)清朗周密,何尝似有病者?即去暴疾,亦何至若是之速耶?”

第二种说示是因慈禧与慈安交恶,慈安被迫自杀说。

据《清稗类钞》另一种记载,慈安与慈禧共同和垂帘听政,慈禧权欲极重,慈安却倦怠少闻处事,并不与之争权,因此倒也相安无事。但到了1881年初,慈禧患血崩剧疾,不能视事,慈安有一段时间独视朝政,致使慈禧大为不悦,“诬以贿卖嘱托,干预朝政,语颇激”,以致慈安气愤异常,又木讷不能与之辩,恼恨之下,“吞鼻烟壶自尽。”

第三种说法是慈禧进药毒死说。

据《慈禧外纪》载:当年咸丰临终时,曾秘密留下了一个遗诏给慈安,要她监督慈禧,若慈禧“安分守己则已,否则汝可出此诏,命廷臣传遗命除之。”但老实的慈安将此事告诉慈禧。阴险毒辣的慈禧听了,表面对慈安感泣不已,实际上已起杀机,遂借向慈安进献饵之机,暗下毒药,加以谋杀。另文廷工《闻尘偶记》却认为慈禧是因与人私通怀孕,事为慈安察觉,准备废掉慈禧太后称号,慈禧闻之,先下手为强,设计毒死了慈安。

宫廷内幕,千古之谜。上述后几种说法都出自传闻与野史笔记,没有可靠的史实依据。究竟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的考证与分析研究。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20624236

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咸丰为皇子时,钮祜禄氏就已经是他的侧福晋。由于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后上尊号孝德显皇后)于咸丰即位前已经去世,钮祜禄氏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为贞嫔,五月晋贞贵妃,十月又册立为皇后。1861年11月咸丰帝死后,她被尊为母后皇太后,上尊号慈安,与慈禧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众人称她为“东太后”或“老佛爷”,与西太后慈禧相对应。
西太后慈禧,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52年入宫,赐号兰贵人(清史稿记载懿贵人),次年晋封懿嫔;1856年生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同治帝),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1889年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密谋围园杀后,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1900年庚子国变后,实行清末新政,对兵商学官法进行改革。
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刻)在仪鸾殿去世,葬于菩陀峪定东陵。

东太后是慈安太后西太后是慈禧太后因为慈安太后是咸丰帝的皇后慈禧太后只是妃子因为儿子当了皇帝才做了太后

东太后:慈安太后,西太后:慈溪太后。

太后分东西太后吗?
答:同治帝立,尊为圣母皇太后,尊号为慈禧太后。在清文宗驾崩于避暑山庄后,治丧期间因与慈安太后分住烟波致爽殿东西暖阁,故也被称为西太后。(一说是慈安太后住在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慈禧太后住西东宫的储秀宫,故称西太后。

清朝历史上的东太后和西太后分别是谁
答:东太后慈安,姓钮祜禄,谥孝贞显皇后,为满洲镶黄旗人,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十二日(公元1837年8月12日)出生,其父穆扬阿,曾任广西右江道。咸丰为皇子时,钮祜禄氏就已经是他的侧福晋。由于他的嫡福晋(萨克达氏,后上尊号孝德显皇后)于咸丰即位前已经去世,钮祜禄氏遂于咸丰二年二月(公元1852年3月)被封...

清朝东西太后分别是谁?
答:西太后慈禧,东太后慈安。

东太后和西太后指那两个皇太后她们谁的嫡出谁是庶出,她们的做皇后封号...
答:东西太后是指咸丰帝死后,他的皇后慈安太后和贵妃慈禧太后 东太后慈安太后是嫡母(不是生母),以皇后身份晋升太后,位在慈禧太后之上,对慈禧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有人说,如果她不死,后来的很多悲剧可能都会被避免。西太后慈禧,同治帝的生母,母以子贵,以贵妃晋升为太后,名分在慈安之下,权利相对较小。

为什么历史上有东西两宫皇太后?为什么又是慈禧掌权?那个太后呢?
答:等到载淳正式登基后,太后听政,时年26岁的叶赫那拉氏篡夺了清朝大权,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1862年改为同治元年,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加封恭亲王奕欣为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奕譞、文祥、胜保等人也得以加官晋爵。所谓“同治”是指由两宫太后共同治理朝政,慈禧之号也是从这时开始使用...

清朝两宫皇太后是?
答:西太后和东太后

最早是在哪个朝代有东太后和西太后之分
答:清朝。东太后:慈安太后。西太后:慈禧太后

东太后与西太后存在什么嫌隙?
答:慈安太后即东太后,是清代咸丰皇帝之妻。她姓钮祜禄氏,原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咸丰在未做皇帝前就与她结成夫妻。咸丰二年(1852年),钮祜禄氏被封为贞嫔,又进为贞贵妃,不久立为皇手。他为人幽闲静淑,举止端庄,口木讷不善言辞,在众妃嫔中从不争宠,很得咸丰皇帝的尊重。1861年11月咸丰...

为什么历史上有东西两宫皇太后?为什么又是慈禧掌权?那个太后呢?
答: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东宫见大臣呐呐如无语者。每有奏牍,必西宫为诵而讲之,或竟月不决一事。”慈安对权力不感兴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让慈禧处理。慈禧虽长慈安两岁,但是嫡庶之分,仍不得不称慈安一声“姐姐”。凡是涉及朝政举措的大事,慈禧明知道慈安没有异议...

慈安和慈禧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是两宫太后?太后不就只有一个吗?_百度...
答:当时,“母后皇太后”慈安住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东暖阁,“圣母皇太后”慈禧住西暖阁,故又有“东边的太后”(东太后)和“西边的太后”(西太后)之称,是为两宫皇太后。历史上通常说法是慈禧太后揽政四十八年(1861年—1908年)、三次垂帘。实际上,其中慈禧与慈安共事二十年(1861年—18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