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如何报考科目——按照科目特点决定报考

作者&投稿:祁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应如何搭配报考比较好?求指导?~

一、简要分析
1.两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一般来说审计和会计的联系比较大,比如审计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属于审计理论和实务结合的部分,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会计知识,这些知识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审计中的调整报表的分录实际上就是在会计分录基础上,把涉及到的调整科目换成了最终的报表项目,虽然表面上看会计分录和审计调整分录差异很大,其实两者的渊源是一样的;另外就是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考虑,涉及到了企业内部信息流转,这个流程本身也是需要会计知识做基础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审计理论还是审计实务都是和会计知识紧密相关的,学习审计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基础,学习顺序应该是在会计之后,会计和审计虽然都是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促进,花费的时间要少于单独学习两门的时间。
(2)会计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会计和税法的结合还是比较紧密的,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会计中的所得税章节,这个自然不用多说。还有就是所得税的问题是贯穿会计全书的一根主线,不管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还是收入确认一章,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还是日后调整事项、还是或有事项等章节,递延所得税的考察一直是个重点,也是贯穿起来的一个主线,所以对于税法知识是否了解将直接影响递延所得税的分录处理。所以学习会计是不能不知道税法知识的,因为在会计的考察中涉税会计处理也一直是个重点,不仅仅是递延所得税的问题了,所以当涉税会计逐渐成为考试的重点,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逐渐加强了。所以学习会计的时候学习税法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整体把握会计教材帮助都是很大的。
(3)经济法和税法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经济法和税法两者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属于经济法范畴,但是税法不属于注会经济法范畴。而且税法考虑的是实体如何征税,经济法考虑的是法律关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两者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两个科目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对与其他科目都很简单,对于比较畏惧注会的考生来说可以拿来练手,先建立自信。
(4)财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财管和风险管理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甚至是所有科目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两个科目,风险管理中既有财管中的计算,比如企业价值评估,又有审计中的理论内容,比如内部控制的介绍,是个比较综合性的科目,不过从学习的难度上来看,主要还在于计算方面,所以财管的学习有利于促进风险管理的学习。新考生报考这两门是比较合适的,除了上面说的原因,还有就是目前阶段,风险管理的难度不会太高。
(5)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联系度:★★★★ 时间花费:★★★★★
风险管理科目有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这些对学习审计是很有帮助的,学员只有掌握了企业的内部控制设置,比如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审计程序的具体运用。审计程度千差万别,但是基本原理是不变的,就比如存在认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认定是顺查法,不变的是原理,变的只是票据和内控的说法,大家还是应该了解清楚这个本质。
(6)其他组合主要是从难度上来考虑的:
一般来说会计和审计的难度最大,财管和风险管理次之,最后是经济法和税法。如果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可首选会计、审计、税法等科目;如果是非会计专业的考生,可首选财管、经济法、税法等科目,因为会计和审计科目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如果没有非常强的实力以及时间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报考6科。

2.三门的报考方案
注会考试因为有六门,所以建议一年三门的速度报考,加上最后的综合阶段测试,大致三年通过注会,这个速度是比较合适的,超过三年了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学习综合测试的时候还需要重新学习之前的科目。
(1)会计、审计和税法 难度:★★★★
这个组合中会计和审计、会计和税法的联系都比较紧密,而且税法难度并不是很大。
(2)会计、审计和风险管理 难度:★★★★
这个主要是考虑了会计和审计以及审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最大程度上会减轻重复内容的压力。
(3)财管、风险管理和审计 难度:★★★★★
这个也是考虑了风险管理和审计的联系,三个科目互相促进。
(4)会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这个主要突出的是会计和税法的关系,经济法搭配主要是从难度上考虑的。
(5)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税法或者经济法主要也是难度的调节。
(6)财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7)其他组合,两个联系比较紧密的科目,加上税法或者经济法作为难度调剂
这样的报考方案比较省力,而且进度符合一般人的情况,新考生是可以重点考虑三门的报考方案的。

3.四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审计、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2)会计、审计、风险管理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3)财管、风险管理、审计和税法/经济法 难度:★★★★★
(4)审计、风险管理、税法和经济法 难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和未来的计划。

4.五门的报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比较简单的或者自己擅长的科目。

5.六门的报考
原来旧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过注会的考生,但是数量都不多,全国20个左右,通过的难度是大,但是可能性还是有的,所以全职考试的、基础比较好的可以考虑全科报名;而且新制度分为了两个阶段考试,分散了注会考试的难度,可能第一层级一次通过的人会增加,难度也会相应减少,加上新制度还在改革初期,总体难度并不会太难,因此选择全科报考是可以考虑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即便是通过四门或者五门也是很成功的。

二、报考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
因为每个考生的备考时间和专业基础不同,所以在报考科目上不要盲目,有的人偏向文科,有的人偏向理科,所以,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喜好,合理选择所报考的科目。此外,要充分认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考生一定不要盲目报考六科,毕竟一年通过所有考试科目的人是少数,建议在报考时应选择报考2至3门,这样,不仅为以后的考试在时间上多留余地,还可以熟悉考题,一旦这次没有通过,也可作为来年考试的一次试考。
其实文理的选择并不是特别重要,本身注会考试中涉及到的计算并不复杂,初中水平就能够搞定,关键在于理解和运用,所以学习注会并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数学基础,掌握好每个细节的地方,那么以后各种复杂的公式也就没有问题了。就比如说现金流的折现问题,你知道一年的现金流折现,那么若干年的折现不就是资产的价值了吗?如果每年的现金流相等,不就是年金的折现吗?年终支付改年初支付了,无非是预付年金的折现,为什么公式会出来一个“+1”,就在于从第二期开始看又是一个一般年金折现,再加上个第一期,道理就这么简单,之所以难是因为简单的没有学通,复杂的没有看清。
学习注会重要的不是知识基础,而在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什么都不是死的,都是活灵活现的,所以有很多人认为都应该死记硬背,其实并没有掌握到注会学习的本质,注会就是实务性内容,将来考出证书是要做实务工作的,题目和教材来源于实务,一定是很活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很多的理解和联想,账为什么要这么做,原理是什么?注意在学习中找到门道,在具体的业务中体会配比原则,体会一贯性原则等等。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报考的时候不需要过于担心自己的知识背景,只要你计划好了几年通过考试,那么先找联系大的科目一起学习,或者直接就找两个联系不大的但是简单的科目练手。不过一个基本的计划是:难的科目开始,简单的科目收尾,主要是考虑到大家的学习能力是下降的,工作是越来越忙的,因此难的科目首先通过了有好处。

看有没有基础,如果学过,可以。没学过从头来的,还是算了吧。

能否合理的选择好自己的报考科目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复习效果和考试结果。 如果报考的科目太多,花在每个科目上的精力就会很分散,战线拉的过长可能会最终一无所获;如果报考的科目过少,学习时间和精力就得不到很有效的利用,无形中推迟了通过考试的时间。所以合理选择报考科目是取得注会成功的关键一步。有道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以下报考意见综合考虑了注会各个科目的特点,虽然没有面面俱到,但也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角度,仅供大家参考。 注会考试各个科目特点 (1)难度依次是会计、审计、财管、税法和经济法。(2)知识联系上看:会计和审计联系最紧密,其次是会计和税法,再次是会计和财管,剩下的经济法比较独立,基本和其他科目没有什么关系。(3)需要做练习程度高低:财管、税法、会计、审计和经济法。一般来说财管需要多练习掌握和运用公式,会计和税法练习在理解和记忆知识,审计做练习重在理解知识,经济法做练习重在记忆,(4)时间花费:审计、会计、财管、税法和经济法。 选报方案选择 1、选报一门的方案选择 经济法比较超然独立,和其他四门课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一次选考四门就不考经济法,如果要选考一门,可以考虑先考经济法。 2、具有高度相关的科目最好安排在一起考 如果考两门就先考会计和审计,或者会计和税法,因为这两门课程都是练习比较大的课程,安排在一起考的话能够互相促进。两种方案相比一下:会计和审计是两个难度最大的科目的组合,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考生如果学习时间不到400个小时要慎重一些;会计和税法的组合是难度相对适中的组合,税法可以安排在六月下旬到七月初开始学习,如果一天能够保证五个小时左右学习时间的,也是可以同时学习,不过建议先把税法的所得税一章好好研究一下,对于掌握会计中的所得税有关知识点有帮助,尤其是贯穿全本教材的递延所得税处理。

注册会计师报考指南:报考条件、考试科目与注意事项
答:报考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和大学及以上学历。此外,会计或会计类中高级或以上学历者同样具备申请资格。复习备考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你需要做好充分的复习工作,利用真题、模拟题和历年重要考点等资料来强化自己的备考。不能报考的情形被撤销执业资格、因舞弊或违反规则受到惩罚的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不得报...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要求及科目详解
答:考试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包括6个学科:《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只有通过专业阶段的考核,你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记住,所有专业课程的考试期限是5年,所以要在5年内通过所有专业课程哦。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较大,所以报名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祝你...

CPA考试报名、科目、免试条件详解
答:注册会计师)简称CPA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考试是中国的一项执业资格考试。本文将详细介绍CPA考试的报名、科目、免试条件等相关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该考试。报名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考要求、考试科目与难度详解
答:想要报考注册会计师?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下报考条件。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南京《注册会计师》的报考要求、不能报考的情况以及考试科目等相关内容。报考要求报考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两大条件:独立的民事能力和大学以上学历。只要满足这两个要求,你就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啦!备考资料想要顺利通过考试?那就得好好准...

注册会计师如何报考科目——按照科目特点决定报考
答:选报方案选择 1、选报一门的方案选择 经济法比较超然独立,和其他四门课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一次选考四门就不考经济法,如果要选考一门,可以考虑先考经济法。 2、具有高度相关的科目最好安排在一起考 如果考两门就先考会计和审计,或者会计和税法,因为这两门课程都是练习比较大的课程,安排在...

注册会计师考哪些科目?零基础考生如何报考?
答:注会考生首先要攻破的难关就是专业阶段考试,专业阶段一共有6个考试科目,为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税法、审计、税法。根据中注协的规定,考生一年可以报考1到6个考试科目,但高顿CPA小编不建议考生第一年报考太多科目,第一年可以先考2门或者3门。零基础考生科目备考顺序 1、会计 会计是...

注册会计师怎么考注册会计师如何考
答:9、科目知识众多且较难理解,到这里要提醒考生这些不是我们要担心的,因为只要有充分的时间来备考,而且每年少报一点科目,只要在五年之内考过就行。10、考试需要先进行报名,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门槛较低,学历方面具有大专及以上就可以报考,或者具有会计或者具有相关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如何报考注会科目?
答:第二步,需要选择自己合适的考试时间和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通常为每年的6月和12月,在官方网站可以查询具体时间。报名后,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考试费用,否则将会自动退考。相应的科目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考试要求进行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财经法律》、《会计职业...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及考试科目
答: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学历和职称要求高等专科以上学历;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考试科目和方式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报考要求报名人员可在一次考试中同时报考六个科目,也可选择报考...

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条件及考试科目
答:注册会计师考试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注册会计师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1个科目。专业阶段考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