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丶清朝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禄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活跃繁荣的时代。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增加了两宋政府的财政收入,而且加强了南北经济的联系,同时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商品交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代的对外贸易是在商品经济与航海技术的发展和繁荣的基础上而兴盛起来的,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上的鼎盛时期。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繁荣缓解了宋朝国内的财政危机,顺应了自隋唐以来南北经济构成一体的趋势,成立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

宋朝对外贸易的大商港有泉州、临安(今杭州)、广州。其中泉州是南宋第一大港。临安是全国政治经济中心。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城市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市舶司  市舶司
  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时对外开放,外商来货贸易,广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国家在此设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节度使兼任。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贸易诸事,五代时废止。宋代重视海外贸易,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掌海上贸易。徽宗崇宁元年七月又在杭州、明州(今宁波)、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罢闽、浙市舶司,职归转运司。元同宋制,世祖时,于广东置市舶提举司,武宗至大时(公元1308—1310年)罢。仁宗弛禁,改立泉州、广州、庆元三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明代于沿海各处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各国朝贡市易之事。嘉靖后,仅留广东一处。清初实行关闭政策,对外通商口岸仅限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弛禁,开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四口贸易。乾隆时仅留广州一口通商。鸦片战争后,设税务司、总税务司管理海关诸事,大权落入洋人之手。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通过海路对外贸易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它上承唐、宋,下接明、清。在我国古代海外贸易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元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海外交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扩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元初,统治者采取了某些鼓励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积极措施,带动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元朝疆域跨欧、亚二洲,对外交通空前发达。海外交通也发展到了一个更新的阶段。无论是航海技术、航行规模、所到达的地域范围等各个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唐,宋时期。元代,东南沿海的对外交通贸易港口比前代更加繁忙,地点也有所增加。 元政府对海外贸易是非常重视的。为了有效地控制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人,官方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管理制度,主要有市舶制度,朝贡制度以及官方参与海外贸易的官本船制度。元政府试图通过这些制度的颁布实施,将海外贸易纳入其封建统治轨道。 市舶制度是元代官方管理海外贸易的基本制度。是对店、来以来市舶管理体制的继承和完善。市舶制度的执行机构是市舶司。市的司设在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港口.负责组织、管理中外商旅的进出口贸易,兼任某些外事接待任务。市舶制度的核心是“市舶则法”。市舶则法又叫“市舶抽分杂禁”,它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抽分(税)的规则;二是经营许可证——公验、公凭的申报,审批及管理手续章程;三是对违禁出口物品的查堵和奖罚规定。此外,市舶法则还包括了一些诸如保护中外商人的合法权益;转运发卖舶货;优恤舶商等等方面规定。 朝贡贸易古来有之,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官方对外经济联系形式,它肩负政治外交和商品交换的双重职能。元代由于国力强盛.所以朝资贸易也一度非常兴盛。为了加强管理,元政府陆续颁行了一些有关接待贡使、转运贡品、回赐犒赏等各个环节相适应的朝贡贸易制度。 官本船贸易制度是元代官方控制和垄断海外贸易的手段 也是元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最大特色。为了使官方攫取更大的海外贸易利益,统治者并不满足于仅仅靠市舶抽分(税)和坐收海外“贡品”,而是由政府直接插足海外贸易经营,官本船之制使应运而生。官本部制度的内核来源于“斡脱”的官本商办精神。官本船贸易制度规定,官方预付资金。提供船只,招招商人承包经营。其所获之利润,按照官七民三的比例分成 在元代前、中期,官本部贸易制度凭借政府雄厚财力,并佐之以行政强迫命令,得以大规模推行,成为主要海外贸易形式。 受官方政策的影响和制约,元代海外贸易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随着元政府对海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元代海外贸易相应地划分为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从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 年)到二十一年(1884年)。由于元政府采取了不少鼓励海外贸易和扶植海商的做法,如开诚布公地招徕外商;用低息贷款资助“海舶市诸番者”。废除宋末的重税等等,收到了积极的效果,使元初的海外贸易在经历了宋末的短暂衰退以后,逐渐得到复兴。第二个时期,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元朝 对全国统治的进一步巩固,统治者急欲海加经济剥削,初期采取的某些温和,“让利”政策纷纷收回,代之以严厉的官方控制经济的政策。在海外贸易政策上,官本部制度占了主导地位。随着官本船制度的出现,以及“海禁”的施行。海外贸易几乎被官方控制和垄断。在这一时期内,私人海外贸易经常遭到禁止。以官本船贸易为主要特色的,包括各种形式的官方或半官方的海外贸易非常盛行。同时,由于办政策的作用,东南沿海形成了以大官僚地主为中心的海商集团。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控制,元政府在这一时期两次颁布“市舶则法”。第三个时明,从至治三年(1323年)到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出于各方面的原因, 如官吏侵渔,民商反抗。以及通货膨胀等等,元政府被迫停止实行官本船制度,听任民间海南自主经营,于是,这一时期海外贸易的主流是私人经营。元代私人海外贸易在经历了中期的压制、排挤曲折发展以后,终于冲破政府的樊篱,释放出巨人的能量。元代后期,私人海外贸易的经营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独资,合伙和合股三种。海外贸易商的队伍构成也十分庞杂,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商民,旁及三教九流,五湖四海之人,他们按照资本构成和技术分工结成了一定的相互关系。元代海南队伍的中坚是中、小海商,他们是推动海外贸易发展的真正动力。 商贸往来,互通有无;舟航所至,天涯咫尺。元代海外贸易为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中外人民的传统友谊.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均产生了有益的作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元代海外贸易没有、也不可能超越封建商品经济的范围,带来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关系的任何重大变革。

唐时对外开放,外商来货贸易,广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国家在此设市舶司,或特派,或由所在节度使兼任。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贸易诸事,五代时废止。宋代重视海外贸易,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在广州设市舶使,掌海上贸易。徽宗崇宁元年七月又在杭州、明州(今宁波)、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建炎(公元1127—1130年)初罢闽、浙市舶司,职归转运司。元同宋制,世祖时,于广东置市舶提举司,武宗至大时(公元1308—1310年)罢。仁宗弛禁,改立泉州、广州、庆元三市舶提举司,掌发放船舶出海公检、公凭,检查出海船舶及管理所辖口岸船只事宜。明代于沿海各处置市舶提举司,掌海外各国朝贡市易之事。嘉靖后,仅留广东一处。清初实行关闭政策,对外通商口岸仅限澳门一地。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弛禁,开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今连云港)四口贸易。乾隆时仅留广州一口通商。鸦片战争后,设税务司、总税务司管理海关诸事,大权落入洋人之手。

宋朝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清朝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十三行。

宋朝丶清朝负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分别是什么
答:1. 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负责对外(海上)贸易之事。唐朝时期,国家在广州等城市重要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贸易诸事。2. 宋朝重视海外贸易,在广州设市舶使,并在杭州、明州、密州、秀州等地设市舶司,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收购专卖品、管理外商。3. 元代在广东置市舶...

宋朝时期对外贸易有什么特点?
答:1、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北宋政府在广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征收商税。2、同南宋通商的国家有五十多个,其中以阿拉伯商人最多。3、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宋朝基本简介: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

中国古代最早开放的港口是什么
答:一直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广府文化的辐射中心,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清时期是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

我国进出口贸易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洛阳、广州、扬州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称中国人为“唐人”3、宋朝: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②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4、明朝:郑和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直接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5、清朝:政府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

宋朝对海外贸易持什么态度
答:宋朝表示支持 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唐朝时期全国仅广州一地设有市舶司,负责外贸事务。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答:3、两宋 北宋政府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征收商税。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南宋政府采取鼓励外商的政策,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以阿拉伯人最多。绍兴末年,广州、...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
答:2. 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使以管理对外贸易,与朝鲜的贸易往来尤为密切。唐朝的商品如丝绸、茶叶、瓷器等通过陆路和海路远销至波斯、阿拉伯等地,而外来商品如胡椒、药材、香料等也大量输入中国。3. 两宋:北宋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之一。中国的丝织品...

中国古代宋朝的都城是???还有对外贸易的港口在哪???
答:临安不仅城市规划科学,而且将城市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有许多园林点缀其间。临安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宋朝的主要港口有明州(宁波)、广州、泉州和杭州。其中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广州设有市舶使,负责管理海上贸易。北宋前期,还有登州和莱州也是重要的港口。

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什么
答:清朝前期基本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贸易政策,只有在广州有一个通商口岸,还是受到官府严格管制的。一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才被迫开启了五个通商口岸与英国及其他西方列强贸易

清朝对外贸易实施什么政策
答:一、清朝干预对外贸易的措施 1、干预税收 清朝时期大的贸易关税是很低的,并且关税主要是对国内地区的贸易进行征收的。关税一直以来都是政府对于贸易进行管理的以中国方式,任何时期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会完全取消关税。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对外的贸易 并不是清朝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