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作者&投稿:马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孙子兵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孙子兵法》内容精要:《孙子兵法》全书共13章,分别论证了“计”、“作战”、“谋攻”、“军形”等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了充分的总结,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
首先,《孙子兵法》首次对战争的致胜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总结出“道、天、地、将、法”五大致胜因素。其中“道”指的是政治策略;“天”指的是天气条件;“地”指的是环境,地形;“将”指的是将帅的才能;“法”指的是部队的纪律与训练。在这五大因素中,孙武特别强调“道”的作用,主张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完善的政治是军队获胜的根本。他认为,只有“令民与上同意”,亦即在政治上能使人民与国君同仇敌忾,战争才能获取最终的胜利。因此他明确地提出,“厚爱其民”才能守成,反之必致“先亡”。他的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表明了他对战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无独有偶,在西方著名的军事著作《战争论》中,克劳塞维茨也提出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主张,恰与千载以前的孙子的见解不谋而合。
其次,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其中许多如今已成为成语,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书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和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
其三,在大战略上,孙子主张“必于全争于天下”,他所谓的“全”,包括谋略、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孙武并不推崇盲目地炫耀武力,他认为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己方实力,他更赞赏以韬光养晦的方式,凭气势战胜敌手。因此他称赞不经过战斗便能使敌手屈服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善之善”。他的这些战略学思想直到今天,仍颇具参考价值,带有典型的“以柔克刚”的思想特色。
其四,在具体的战术学角度,孙子主张速战速决,这与其在战略学方面不主张轻举妄动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孙子认为,战争是危险的,因此轻易不可以使用,但一旦箭在弦上,便必须一一发中。孙子清醒地看到,持久的战争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而虚耗兵力本身便是败亡之道,故用兵贵在神速,惟如此,才能使其不与其政治目的相冲突,并在最大程度上免除战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为了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孙子还详细探讨了战术的灵活性,主张用兵应像流水一样,富于变化和机动。他提出的“因敌致胜”精辟地概括了战场机变艺术的灵魂,他的许多精彩的论点,后来成为我国历代军事学家所推崇备至的经典语言。
除此之外,《孙子兵法》许多章节可称是最为详尽的作战手册,其中透彻地分析了两军对垒的战争形势和战术问题,对后来人们的军事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
毫无疑问,《孙子兵法》对我国军事思想以及智谋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其理论总结与开创之功不可磨灭。

春秋间谍史的头等大事,当属《孙子兵法》的问世。它的问世是古代中国间谍活动趋于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孙子兵法》是世界第一部兵书,而其中的“用间篇”也是世界最早的用间专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孙武在“用间篇”中科学、缜密、系统、具体地论述了用间之利害意义、类别、作用、原则、纪律、任务、谋略、招募和范例,形成了完整的间谍系统理论,在当时及对后代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用间思想,在当代世界仍然是谍报界的基本指导思想,堪称为不朽的间谍理论。
《孙子兵法》实际上是对春秋前的各类战争实践进行理论总结的一部兵书,其中的“用间篇”也是在对以往间谍案例的归纳概括基础上,升华为理论精粹。反过来,也可以从“用间篇”中找到夏、商、周间谍案例及用间思想的明显痕迹。譬如:“用间篇”中所说的“五间”,都能在三代间谍史中得到印证:因间———城濮之战中,晋将先轸利用楚人掌握了解了楚军的情报,从而大获全胜;楚宋之战中,宋将华元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由乡间引路,竟乘夜进入楚营摸到了楚将子反的床上,胁迫楚军议和。
内间———越王勾践以吴国太宰伯嚭为内间,窃情报、乱吴国、杀忠臣,最终灭吴称霸;田氏家族派田豹打入权臣阚止家族充当家臣,探知阚止准备袭击田氏家族的机密,从而使得田氏家族先发制人,除掉了阚止。
反间———鄢陵之战中,晋将苗贲皇巧用楚军俘虏为反间,不战而胜楚军;平阴之战中,晋将范宣子以齐大夫析文子为友间,透露假情报,又制造了假部队,一举吓跑了强大的齐军。
死间———郑武公在袭击胡国前,以其女为死间,迷惑了胡君,乘其不备灭了胡国;吴王闽庐先后派专诸、要离为死间,成功地暗杀了政敌吴王僚及其子庆忌。
生间———史书称“伊尹五就汤五就桀”,“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多次往返于双方;韩原之战中,晋惠公派出大夫韩简为间,韩简侦探到秦军军事秘密后,又独自返回报告。

孙子兵法共13篇,约6000字,孙武撰。孙武字长卿,齐国人,括动于春秋末期,是先秦兵家的始祖。《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简称《孙子》。它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也是现存最早的兵书,被称为“兵经”,已译成多国文字流传国外,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子兵法》反映了孙武的战争观,“兵者,国之大事也”,直观地看到了战争的重要性。他注意到战争与政治关系,把“道”列为战略内容首要因素。《孙子兵法》有大量关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它把战略上的胜负判断归结为“道、天、地、将、法”五大因素,强调战术的灵活性,提出“兵无常势”、“因敌而制胜”“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等有效使用兵力的原则,以及“兵以诈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出奇制胜的方法;它十分重视战争的客观条件,“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思想就是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的;它提出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的主张及“治乱”“勇怯”“强弱”“劳逸”等对立转化的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它还提出了一些治军理论。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成为历代兵家的座右铭。



《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一)重战、慎战和备战相统一的战争观 (二)“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 (三)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四)“文武兼施,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五)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内容都是什么
答:1、第一篇《始计篇》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2、第二篇《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

孙子兵法的内容
答:《孙子兵法》,一般认为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做,原本共分上中下三卷,八十二篇,仅本存上卷十三篇,内容如上所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0-03-13 孙子兵法主要内容 110 2018-01-24 孙子兵法的内容是什么? 2015-05-27 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40...

孙子兵法的内容
答:《孙子兵法》孙武 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 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答:2019-07-31 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2017-05-14 孙子兵法包括哪些内容 6 2019-07-31 孙子兵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1 2019-08-02 孙子兵法主要有哪些内容? 4 2018-04-18 孙子兵法有哪些内容? 1 2015-05-27 孙子兵法有哪十三篇,每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84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全球首张...

孙子兵法有哪些内容?
答:以下是《孙子兵法》全部内容的主要归纳: 《始计篇》第一、讲的是庙算,即出兵前在庙堂上比较敌我的各种条件,估算战事胜负的可能性,并制订作战计划。《始计篇》也简称《计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一篇,“计”本义是计算、估计,在这里指战前的战略谋划。作为《孙子兵法》的首篇,在一定程度可以视为孙子卓越军事思...

孙子兵法的内容有哪些?
答:他注意到战争与政治关系,把“道”列为战略内容首要因素。《孙子兵法》有大量关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它把战略上的胜负判断归结为“道、天、地、将、法”五大因素,强调战术的灵活性,提出“兵无常势”、“因敌而制胜”“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等有效使用兵力的原则,以及“兵以诈立”“攻其无备,...

孙子兵法有哪些?
答:孙子兵法 1计篇 2作战篇 3谋攻篇 4行篇 5势篇 6虚实篇 7军争篇 8九变篇 9行军篇 10地形篇 11九地篇 12火攻篇 13离间篇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

孙子兵法包括哪些内容
答:《孙子兵法》是我国兵学最古老理论著述之一,集中体现了我国武经的精华,以其缜密的军事,哲学思想体系,深邃的哲理,变化无穷的应用,常读常新的探讨韵味,赢得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体系涵盖了现代军事理论体系的几个主要方面:1.《计篇》:战略论。2.《作战篇》:后勤论。3....

孙子兵法里的内容
答: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间第十三 另外有一些佚文如《吴王问》 兵法思想编辑本段 始计第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